芥末堆 子航 6月15日
“我们的天文课程请了北京科技馆馆长朱进教授来讲,古生物课程请的是徐星教授,他是世界上发现和命名恐龙最多的人。”在位于东四十四条胡同的办公室里,知识分子&科学队长CEO纪中展兴致勃勃地介绍科学队长音频节目中所邀请的讲师。
2015年9月,纪中展与饶毅、鲁白、谢宇三位科学家共同创立了科学媒体品牌“知识分子”,曾获得宝宝树与好未来联合投资。2016年9月,团队推出了国内首档面向低龄儿童的付费科学音频节目“科学队长”,节目发布在科学队长微信公众平台、喜马拉雅等相关平台。
不学罗辑思维,不做果壳
公司成立之初的2015年正值内容创业风口来临之际,关于内容付费的言论甚嚣尘上,但纪中展并不认同将科学队长定义成内容付费产品。
“我们第一不学罗辑思维,第二不做果壳。”这是公司成立之初纪中展与三位科学家共同定下的两项原则。“当时有很多人希望饶老师也像逻辑思维那样讲一类内容,但饶老师当时决定我们不做这件事。”纪中展与三位科学家想做的是,科学IP品牌化与科学教育基础化。
纪中展将这两点概括成两个词,高端和低龄,即面向对严肃内容有需求的的用户,和开展低龄儿童的科学基础教育。他认为,“相比于更愿意接受时间管理、效率提升等培训的成年人,3-12岁的小朋友可能会更喜欢科学,接触科学世界会帮助他们激发好奇心,教会他们如何用科学解释世界。”
只做音频节目的科学队长
知识分子解决了用户对严肃内容的需求,目前知识分子有两百多位科学家负责“知识分子”的编审与校对,和五百多位为“知识分子”撰稿的科学家,拥有70万订阅用户,其中50%以上是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
科学队长做了科学教育,团队结合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六个学科,加以相关交叉学科形成了一个知识图谱,根据图谱筛选了5000多个3到9岁儿童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此为基础制作了100档音频节目。
相较于许多形式多样的内容付费产品,科学队长的产品形态则相对简单。纪中展认为,在线教育的产品模式一定要简单,因为只有模式简单才能够复制,并以此形成规模。科学队长每期课程均邀请科学家用音频的方式进行讲解,每档课程每周讲一次,每次课程十分钟,一年五十二次。
科学队长的音频节目
纪中展表示,科学队长的核心优势就是请科学家将科学,科学与教育应该是融合的,而在这之前都是做教育的人去给小朋友讲科学。纪中展对教育内容的要求是,严谨、生动、有趣,严谨是排在第一位的。他举了一个例子,音频课程中,教授都会解释某件事情是截至目前的发现或者命名。
科学队长的课程内容均以所邀请的,在相关领域具有经验的教授为主体,由教授给出具体科学知识。由团队协助教授将内容的表述方法调整为适合低龄儿童的形式。纪中展用翻译来形容这个工作内容,“我们从场景化切入,做了大量年龄翻译的工作。”
起初,科学队长的节目音频采用专业主持人录制。“一开始老师们觉得声音不好听,我们就请了最好的主持人去把它读出来。”但产品上线的最初三个月,尽管用户觉得产品内容很好,但是购买率并不高。
纪中展发现,声音的陪伴很重要,虽然科学家的演绎没有那么好,但是科学家的身份会和用户产生一种情感链接。“一个科学家每周为小朋友讲一次课,鼓励他好好学习,这对小朋友的激励是很大的。”因此从去年7月开始,科学队长所有的音频节目均由教授直接配音。在音频平台喜马拉雅上,有家长用户评论,孩子喜欢主讲教授的声音。
据了解,截至现在科学队长一共做了24档音频节目,邀请了25位教授,预计将在2018年12月份前完成全部100档节目的制作播出。
从科学队长到科学课
科学队长满足了3到9岁孩子对科学内容的需求,但并不能满足希望更深入一步的9到12岁孩子。纪中展认为,相较于科学队长的碎片化表达,这部分孩子需要成系统的课程。
去年7月,团队开始筹备面向于9到12岁孩子的课程“科学课”。恰好,今年2月,教育部出台政策规定,“小学科学”将成为小学课程的必修课。纪中展介绍,科学课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五个学科,7月底将首先上线生命科学课程。
与音频节目科学队长不同,科学课采用的是大班直播,小班辅导的模式,一个学期讲12节课程,每节课程45分钟。直播授课结束后,团队会将用报名的学生散成小班组成微信群,由教授的学生担任助教,协助学生使用教具进行科学实验,并进行问题解答。
纪中展认为,这是科学课与其他科学课程最大的不同,它的逻辑是向学生讲述科学原理,提出问题,然后帮助学生动手解决。“我们要让小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科学,而是了解如何去做科学。”
目前,“科学队长”有70多位签约的科学家、5万多名订阅用户,平均客单价316元。此外,科学队长还将对音频内容进行转化,开发相关App,推出科学家回答功能、系列书籍及相关衍生品。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