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
少儿编程进入中国市场已经一年多,正反两方的争辩却仍围绕这些论据:支持者认为,编程不只是技术,更是人机会话的语言,在培养逻辑思维上比曾经的“奥数”更有想象空间,也会成为未来智能化环境的必备生存能力之一;反对者认为,让孩子过早接触编程,并不适配国内的教育环境,客观来讲,国内教育仍以应试为主线,孩子们很难分出精力给 steam,编程门槛高,需求弱,尚缺乏行业标准,也有损视力健康。但无论正反方如何发声,少儿编程的内容和硬件都在逐渐丰富和发展,相关企业也愈加受到资本青睐。
我近期接触的立乐教育是一家来自以色列的教育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个性化学习平台,为 5-12 岁儿童提供编程课程。立乐教育联合创始人兼中国区 CEO 田会军表示,除了通过教学工具和趣味性游戏让孩子掌握知识点外,立乐教育的课程体系更注重培养自学、创新、快速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以教育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以色列课堂以小班为主,孩子们自学意愿和自学能力强,网上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而国内的小朋友更需要被固定的成体系的课程引导去创新,对趣味性的要求也更高。
针对这些不同,立乐教育自去年登陆中国后,在课程设计上做了相应的调整。先是将课程大纲体系中的每个知识点对应小游戏;75% 的课程内容为线上自学,每周平均 2 小时,按学习单元灵活拆分,并由家长管控单次学习时长在半小时左右,保护孩子视力;在线下,立乐教育的“助教”每月组织 4 小时的活动,对应线上学过的知识点,让小朋友在 PC 端设计同类型的游戏,并给同伴试玩和改编。老师和助教在通过专门的线上培训体系后“上岗”。家长可以通过学习分析报告,查看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对于逐步解锁游戏关卡的优秀少儿选手,立乐教育会组织他们去海外参加少儿编程大赛,与世界各国小朋友同台交流。
此前,立乐教育陆续举办了几场线下活动,获得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良好反馈。立乐教育也在考虑为有一定数学、英语基础的高年级学生设计课程,并希望成为 IB 课程的一部分。
立乐教育于 6 月正式推广,正在与上海多所意向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和国际部洽谈合作。如果课程体系通过审核,最快于 9 月份新学期开启课程。
田会军表示,国内某大型培训机构、一些在做创课实验的学校和公司都有合作意向或表现出购买兴趣。立乐教育希望先在上海走通全套流程,再推广向其他城市和海外地区。
36氪曾报道过的 CodeMonkey 也是从以色列来到中国,采用的是相对简单的拖拽式编程工具 Scratch,而立乐教育在后期设置了 java 学习点,增强图形化游戏的趣味性。Khan Academy 使用视频教学,参与度不高但学习效率高。Scratch 用 coding blocks 鼓励积极性,但学习效果欠佳。国内也有很多少儿编程课程,但田会军认为国内会为了知识点而教学,以色列的教学法更注重创新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田会军,毕业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立大学数学系,曾创立国际教育培训公司和在线教育科技公司,对国内教育体系和学生学习特点有较深刻的认识。联合创始人兼 CEO Ami Dror,毕业于以色列 Open University,曾创办 3D 教育科技公司(现由索尼、三星、松下联合拥有),Zaitoun Ventures 联合创始人,美国 ASPEN 智团成员,曾创立非盈利型组织 CIIF,致力于全球创新。
本文转自 36氪,作者郝方舟,原标题为《立乐教育把以色列的少儿编程带到中国,能否把创新精神也带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