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上9月1日上映,至今豆瓣上已有超16万网友打出8.6的高分
昨天晚上,去影院二刷了《敦刻尔克》,这一次,我带上了我11岁的儿子。
他一直对历史和军事等话题很感兴趣,电影上映前就十分期待,可惜片子在北美分级为PG-13级——不适合13岁以下孩子独自观看,但我看下来后觉得10岁以上的孩子其实都能去看看,二刷索性把他带上了。果然,他和我一样,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大战场上的小“人性”
电影改编自著名的二战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时,德军步步紧逼,近40万英法联军节节败退,最终被三面围攻,逼退到敦刻尔克——法国东北部的一个海港小城,背后一海之隔的英国,是他们最近也最遥远的家乡……
看完后走出影院,儿子问我,“真的撤退了30多万人吗?人呢?电影里没看到这么多人撤退走啊?”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首先这一历史事件,确是8天里撤出接近33万人,影片最后其实也通过英国海军指挥官波顿交代了这一点。但我们“感受”不到,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平时受的教育,就是集体主义;我们所看到的国产电影,动辄就是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场面壮观。特别是打了胜仗,或反败为胜,更是恨不得给个几分钟特写。但诺兰反其道而行之,纵观全片,除了几次掠过码头,看到密密麻麻的士兵外,基本没什么人山人海的所谓大场面。
看报道了解到,在拍摄前,一个老兵曾对诺兰说:“在战争电影中,似乎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在真正的战争中,我们并不知道,大家都处于慌乱和无序之中。绝大多数时候根本不知道战争进行到什么阶段和程度了。”
这段话对诺兰的影响至深,所以,他不想讲一个巨大的军队如何成就一个军事奇迹,而是还原一个绝望无助的情境,探讨个体们如何求得生存,如何活着,以及急切地对Home千种思念、万般向往。
诺兰所说,这不是一部战争片,而是一部悬疑片,是无数个体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明天会身处何处的恐惧,因为恐惧而爆发的人性。
看到这句话,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尽管我之前,也努力通过一些个体故事的绘本或小说,来引导孩子对战争的理解。但诺兰这一大师给影像作品,成为我迄今找到的最好的教科书——让我以影像的方式,和几乎亲历者的视角,了解应该如何和孩子谈论战争。
相信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个场景,大家也一样感同身受。一是十几个士兵,在沙滩上找到了一艘搁浅的船,等待涨潮的时候,因为船舱里人数太多,必须有人出去,出去就是送死,其中一个士兵就认定另一个士兵是伪装成英国士兵的德国间谍,因为后者全程没有讲过一句话,要把他赶出去!情急之下,后者颤抖地用法语说,“我是法国士兵……”
电影开头时,正是这个士兵,为了混上英国士兵的船,扒掉了死去英国士兵的军服,夺走对方写着名字的链子,还假扮成医务兵,利用伤员争取上船的名额……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人赤裸裸的求生的本能。你可能有些愤怒,但似乎又完全合情合理。
与此同时,有多恐惧,人性的闪光点就有多耀眼。比如平民道森,他开着自己的游艇前往支援,和他一起的,有他的儿子彼得、儿子的朋友乔治。他们先救上了被德军潜艇袭击的英国海军,后者因心理创伤误伤了乔治,最后乔治在船舱里失血过多死去。
当英国海军终于冷静下来并问起,“那个孩子还好吗?”彼得的回答是,“还好。”他当然痛惜好友的离去,但他也理解,在这种环境下,英国海军的无奈和恐惧比他更深千万倍。
跟儿子聊完这些。我问他:“如果你在战场,你会想什么呢?”
“我会像这些士兵一样,只想活下来,一定要活着回家。就算最后回到家被认为是逃兵,我也要努力活下来!”
儿子回答我还算满意。很显然电影给他印象深刻的另一个场景就是,英国士兵们回国,坐在火车上担心被民众谩骂或扔臭鸡蛋,但没想到大家庆祝他们回来!是的,战争中你只知道自己的处境有多糟糕,你不知道知道撤退意味着失败还是胜利。儿子看到绝望中的求生,认识到活着的重要性。
这不是我和儿子第一次一起看诺兰的作品,上一部是《星际穿越》,一部宇航员爸爸穿梭太空、不慎落入黑洞的科幻故事,场景很恢弘,最动容的是父爱,这就是回归人性的魅力。我在影院落泪了。我扭过头看我们家8岁的小家伙,没想到他眼睛也是通红的。我怀疑他是真的看懂了,还是因为太困刚好在揉眼睛。
《星际穿越》剧照
这一次一起看的《敦刻尔克》,也是回归人性,我希望儿子看到,战争的主体,是由一个个有生命、有情感的个体组成的。
不要故意说和平年代不会发生战争
关于怎么和儿子讨论战争,我一直都在思考,因为他从小就特别喜欢汽车飞机大炮的模型,但怎么讲战争呢?说教肯定不行。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我们从小的那种被灌输一堆主义的作法进行代际传承。所以首先我搜罗了一些经典绘本或好书,让这些作品来带入,来启蒙。在此列给大家一部分:
《敌人》,一群士兵们把敌方想象成没有人性的野兽,攻占敌方的洞穴后却发现,里面有家人的照片;
《DK的儿童百科全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合了孩子的阅读特点,写了很多二战的知识;
《自由的苹果》,黑人小女孩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带领族人脱离奴隶生活;
《格尔尼卡》,记录西班牙内战的残酷与悲惨;
《晚安指挥官》,一个伊朗小男孩在战争中,他失去了一条腿,也永远失去了母亲;
《安妮日记》,一个普通的犹太小女孩,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
《我是马拉拉》,当巴基斯坦反政府游击组织塔利班控制了史瓦特这个小村庄时,一个女孩挺身而出;
《我吃拉面的时候》,我吃拉面的时候,伊拉克在战斗,伊拉克的孩子在挨饿;
……
孩子从小最喜欢的一本是《六个人》,当时他问我“为什么会有战争”,我答不上来,就给他买了这本书。我一直认为,不能骗孩子说现在没有战争了,或者说现在是和平年代,不会打仗的,诸如此类,其实堵不如疏,多看些相关主题的经典图书更好。
这本书的故事是由六个人而起的,他们一直都在寻找一片能让他们过上和平日子的乐土,还真让他们找到了。可是不久之后,他们就开始担心未知的敌人会来夺走他们的财富,便开始建造高塔,雇佣士兵。
安心的日子没过多久,他们又开始担心士兵变得好吃懒做后会忘了如何战斗,于是就让士兵们去掠夺别的村庄来挣得生计……事情越演越烈,而正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真正的敌人出现了……
这个故事我也看了几遍,非常简单,却演义出了战争的起因,即便是孩子也可以理解。只因人类的欲望和人性的弱点,就引发了战争的前奏。最后两支部队兵戈相见,杀声震天,战斗结束,无人生还。
更有意思的是,打到最后,两方各剩下六个人活命。于是他们排成两队,转身背向对方再次启程,又开始周游世界,又想找一个安稳的地方过日子……进入了一个无限的循环。
这种启蒙是有必要的。在孩子这个年纪,我不愿意给他灌输政治意义上的盟军、敌军、成败等符号,而更想带他去看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他用自己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这个问题。
我们看完《敦刻尔克》回家的路上,儿子说,“这些士兵虽然看不到他们的敌人,但还是觉得好可怕!”
是的,看不见的恐惧才最致命,就像前面提到的,诺兰的镜头下,没有一个人有全知视角,再加上,他还用了自己最擅长的“多线叙事”——陆地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让士兵们的处境更加压抑,让求生的欲望更加突出。
士兵不应该只是一个军事符号
目前国内的电影都没有分级,很多时候,家长们搞不清楚该不该带孩子去看某部电影,于是有些朋友比较干脆,只要电影里有杀戮、战争等场面,孩子就不看。这当然是一种方法,但我更建议化被动为主动,脱掉有色眼镜,不回避。转而深入研究,找到最适合孩子年龄、个性的引导方式。
因为《敦刻尔克》,儿子对二战历史的兴趣更加浓厚。他刚让我帮他买 了之前一位朋友就推荐过的“二战史诗三部曲”,包括《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是战地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在亲历二战后,花了近30年才创作完成的巨作,描写了二战期间的三场决定性战役。
这三本非虚构著作的作者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战争最血腥的时刻,吃饭比爱更重要,躲藏比战斗更有尊严,忍受比赢得胜利在军事上更正确……三本书的序言里都写着:这是对战争扣人心弦的报道,又是有关普通人的故事,是有关军人和平民的故事。这和诺兰的战争观是不是不谋而合?
孩子明年就要上初中了。我一直觉得12岁就是准成人礼年龄了。他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不知道面对更多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疑问,我这个当爹的还能不能当一个好的引导者。但我庆幸,至少电影世界里不只有《战狼2》。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少年商学院”,作者为子鸿爸爸,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