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 子航 9月18日 报道
2012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五年后,教育信息化理念和体系已经在许多地区落地,公立学校们正在引进相应的设备和开设课程。但如何将信息化技术和教学充分结合,仍然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近日,在新华网主办的第一届信息化基础教育变革峰会上,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表示,广义的信息技术将会对教育起到很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教育培养人的目标、过程和方式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和教育进行融合,难点仍在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会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总结了目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教育界的观念和认识与时代的发展还存在差别;
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融入到教育教学;
全社会教育信息化素养需要提高;
教育制定者需要了解信息化技术给教育决策和教育政策带来的变化;
边远地区的互联网介入条件仍然有限。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观点,教育信息化具有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勤华认为,目前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正在从应用转向融合,有些部分已经出现创新。
郑勤华说,虽然在线教育和慕课的教学方式仍以听讲和练习为主,并没有独特的创新,但慕课形式可能从制度上带来变革,使得高等教育的服务碎片化。“我认为这是在服务模式上更重要的一种创新。”
另一方面,郑勤华认为,技术正在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变,“传统意义的决策,因为涉及到大量的数据,特别是伴随式的数据,所以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决策周期和决策方式。今天我们可以用数据去做分析,然后通过一些可视化的方式来实现,整个办学更加精准。”
“互联网+教育”是指利用这一系列的技术,跨越学校和班级的界限,面向学习者个体,提供的优质、灵活、个性化的教育的新型服务模式。”郑勤华表示,在线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不仅要面对技术的创新,教育体系和教学结构同样需要革命性的创新“可能我们体制上要有相应的变化才能支撑这样一个创新”。
教育信息化在公立学校的实践与问题
2016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认为,若想在中小学课程中实现教育信息化,仅将课程内容信息化是没有意义的,应该体现在学习理念与教学和评价的方式。
李志民也有同样的观点,教育信息化应该是由技术主导的行业变化,而非单纯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服务质量,并不改变行业形态。“到了信息社会,所有的教育要素将集中在网络平台上,教育的实施将是以个人选择为主,真正的实现教育公平,实现个性化学习。”
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方面,北京市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举例,信息化在中小学中的主要应用是实现课堂教学中的走班制,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实现个性化学习,使其潜质、优势和今后的发展与学业相结合。“三十五中在高中部实行走班制,学生就是通过云平台来选课,现在做到了一人一课表。”
另一方面,不少中学与相应高校和教育企业开展合作,建立STEAM实验室,为学生提供STEAM类的课程。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李有毅说,十二中目前就与科大讯飞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开展合作。
“第一个挑战是,到底应该是让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还是教育为这些产品服务。”王殿军认为,这是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将要面对的挑战,虽然信息化帮助教育克服了一些时空的限制,但能否设计出随时随地学习的内容才是关键问题。“我们的挑战是,教育的内容和提供的方式是否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
朱建民认为,若想解决上述挑战,推动学校的信息化,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是瓶颈之一,“我们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切入点,从转变观念开始,从提升老师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开始”。
产业如何推动课程与信息技术结合
“我们希望能够给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有益的工具,而不是单纯的炫技。”微软(中国)公共及法律事务部公司事务总监王岭认为,这是企业与合作中学最需要注意的问题。王岭介绍了微软在青海、贵州、新疆合作完成的智能村小项目案例。
“我们没有采用录播视频,也没有用翻转课堂,而是通过技术帮助村小实现实时教学。”王岭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微软主要注重两方面因素:首先,降低成本,许多看上去特别酷的教室,其造价至少20多万,这是农村承担不起的;其次是网络带宽问题,微软通过技术手段使得通过民用带宽也可以实现远程实时教学。
微语言副总裁张剑介绍,微语言在为中小学提供相应的英语口语课程解决方案时,同样考虑了相应的问题。首先,微语言的线上课程只需要教室有投影仪和网络就可以实现;其次,微语言会帮助学校老师进行备课和课件准备,“这样不会让学校和老师增加负担,使其愿意上这类课程”。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