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wallhaven
编者按:7月31日,“九为你读书”栏目内测上线,以每周两集音频附图文的方式和群里的伙伴们共同阅读了《知识的边界》《中外教育史》《教育问题史》等书籍。每集一经推出,群里小伙伴或就书中某个观点进行交流,或准备各种和教育行业相关的问题与初九探讨。有些读者还将自己的心得写了下来,寄给了芥末堆。今天,我们将其中一二整理出来,与芥末堆广大读者分享。愿您也听有所想,读有所得。
此篇为第一期讨论《知识的边界》的读者来信。作者为 Iris Poon。
温伯格的建议是从宏观的角度给的,作为教育从业者,我想从个人的角度谈谈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知识网络化这一契机,使自己在知识的浪潮中领先于人。
温伯格在”知识的边界“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既随着知识的载体发生变化(从书本杂志到网络),知识的性质和形态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他将这一改变称为“知识的网络化”,并列出了“网络化”形态的5大特征:宽度、无边界、平民主义、他人授证和悬而不决。书中还从公共基础设施的角度(例如“开放取用知识库“的公共空间,统一的元数据结构和教育等)给出了如何利用知识网络化的建议。温伯格的建议是从宏观的角度给的,作为教育从业者,我想从个人的角度谈谈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知识网络化这一契机,使自己在知识的浪潮中领先于人。
在这个时代,我认为有4个环节对学习和建构知识特别重要:
筛选过滤;
用别人的观点为自己的思考添砖加瓦;
将不同观点知识融合;
构建自己的思考框架;
为什么是这4个环节呢?筛选过滤好的信息源为自己省下时间,用别人的观点和观察角度丰富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将不同知识融合能更快更深入地理解新知识,构建自己的思考框架,帮助自己更清晰地思考。
下面我来分别谈一谈这4个环节。
1. 筛选过滤
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大量的资讯。先不谈特意制造低质量内容只为吸引眼球的,光是好心好意出书写文章开讲座的,其实也有不少思考不深或表达累赘而浪费受众时间的。其实这也很难怪他们,因为要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找到时间静下心来思考确实不容易。一般我自己筛选内容有以下2个标准:
a. 内容上要有框架(非零碎)的思考
善于思考的人总能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得到零碎的思考灵感,这可以是一些个人的体会、感受。但是这些想法是孤立的,零散的,不太经得起推敲的。碎片想法是一个好的起点,但是需加以大量集中深入的思考,才能变成对于某领域的系统化的洞见。系统化的洞见一般体现为一些能表明几个元素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框架。在选择材料时,我一般选择有清晰思考框架的,因为这代表作者对每个想法有过深入思考,并把零碎的观点组织成一个逻辑关系紧密的网络。
b. 表达上要精简
分享人应能用最短、最易懂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另外,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要造新词。
2. 用别人的观点为自己的思考添砖加瓦
大部分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没有唯一正确答案。因此,除了自己观察总结,参考他人看问题的看想法是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只要求我们记住和理解别人的理论成果,却忽视了我们为什么要聆听他人的看法。在我看来,聆听他人的想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突破自己看时间的局限性,丰富和补充自己的认识。所以,在学习他人的时候,必须回到丰富和补充自己的看法的这一出发点上。
首先,请先快速浏览,了解他在问一个什么问题。在正式深入地了解别人的观点时,请先自己作一些思考。可以是你对这个话题的感兴趣的疑问,也可以是自己的一些零散感受。然后,要能读懂别人的观点。主动地理清作者的思路,尤其是对于一些思路不清晰的分享者。代入作者的背景身份去解读他的观点,思考背后更大的假设和价值观是什么。接着,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思考他的逻辑推理有没有漏洞,思考他的观点的局限性。最后,思考他的观点能对你有什么新的启发。他的推理过程不一定是对的,他的结论也不一定是对的,但是每逢遇到新的观点,定能给你自己的思考提供新的角度。
3. 将不同观点、知识融合
知识要发挥最大作用,就必须融会贯通。要尝试将每一个新的知识与旧知识相连。这样做时,应该将新的概念或知识拆分为更具体明确的想法再进行比较,这样会相对容易一些。
举个例子,若现在马上让你将量子物理与佛学做一个融合,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觉得相当困难。因为两个概念都实在是太大了。两个概念分别涵盖的意义都很宽,所以不能直接比较和融合。应该先明确列出两个概念涵盖的具体观点,再进行对比。一般不同想法之间的关系有以下4种:
● 对立(双方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想法)。例如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而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
● 平行(双方分别描述了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例如“项目式学习”强调的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主题式学习”强调的是学习内容如何组织划分的问题,两者是强调的是关于学习的不同方面,是相互平行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表面上双方看似持对立观点,实际上只是他们看到了平行的不同方面。
● 包含(看一个想法能否被更基本的想法解释,或者能否解释更具体的想法)。例如很多设计排版的原则是根据认识心理学而来的。
● 类比(有什么可类比的跨学科的想法)。例如在组织管理中,每当团队成员数量增长到一定的量,就应该拆分为两个团队,这与生物中的细胞分裂是极为相像的。
4. 构建自己的思考框架
有时候需要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架构一套自己的思考框架,去概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这个时候应该多想些具体例子,具体例子越多,越容易得出一些抽象的概括。抽象的概括一般需要描述不同事物的关系,而这些关系一般通过一些框架来表达。这些框架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 分类(选出最重要的属性,放在一个或两个维度上对比排列)。例如下图的四象限法就是一种流行的分类框架。
● 列举(穷举关于某一问题所有相关的要素)。例如在《引爆点》一书中,作者就列出了3个与“传播力”相关的因素:“附着力”、“个别人物” 和 “环境威力”。
● 时间性(步骤,时间轴等)。例如以下设计思维流程所包含的5个步骤。
● 其他关系。其他关系一般适用于描述逻辑关系更紧密的元素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逻辑关系更强的“穷举”。例如下图理查德·哈克曼的影响团队效率的模型,理查德穷举了5个与团队效率相关的因素,并将它们分成外部因素 [Supportive Organizational Context (正面的组织文化),和Expert Coaching (即提供专家教练)] 和内部因素 [Real Team (真正的团队)、Enabling Structure (好的团队结构)、Compeling Direction (吸引人的团队目标)]。其中内部因素中,又以“Real Team (真正的团队)”为基础。这个模型穷举了相关因素并解释了它们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在建构自己的思考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或创造一种框架。
最后,我想说一说这4个环节在学习与教育方面的意义。在传统的“学习”中,我们只注重学习和理解“专家”的思考成果,我们要求统一化和规范化,懂得一些大家都懂得的知识是个人的被雇条件。然而在这个知识网络化的时代,知识成为了全人类的共有财产,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这为“平民专家”提供了基础,每个人都可因为自己独特的环境和经历成为“专家”,每个人的独特想法才是企业竞争的最宝贵的资源,因此独立思考就显得尤其重要。
我认为在未来的教育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应放在尝试掌握并不断改善这些独立思考的技能上,而知识自然就在这个过程中累积。
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知识大潮中找到自己的方法,持续学习,快速成长。
编者结:此为《九为你读书》栏目中,读者们对第一期节目《知识的边界》的读后有感。欢迎明天(9月17日星期日)继续查看读者来信选编之第二篇。如果您对此篇读后感的作者 Iris Poon 感兴趣,也可邮件至 jiu.dushu@jmdedu.com,我们来帮您牵线搭桥。
【本期彩蛋】:初九将在本周六晚开启视频直播,与读者实时线上互动。想要初九答疑解惑,一起坐而论道,亦或交流经验,都没问题~
记得初九在第一期末尾说的吗——“Hi,读者朋友们,温伯格的所有错误和失误都是维基百科的锅;而初九说的,她说的也都有可能是错的。”你觉得什么才是对的?一起来讨论吧!
希望收看直播的非“九为你读书读者交流群”用户,可以找万能的@一丢小助手获取直播链接。
(微信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添加一丢为好友)
也欢迎加入《九为你读书》,和我们一起听、一起读,一起交流。
(微信扫一扫或长按识别图中小程序码)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