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碎片化时代,现代人急需具备的一项能力就是深度工作的能力。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认为,大多数工作者60%以上的时间都花费在处理浮浅事务上,这些工作不仅产出的价值有限,如果持续处在这种状态,还会永久性地损害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学生。学习,就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力的深度工作。相对于成年人而言,青少年的自控力更低。下文中他介绍了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的方法,强调了深度工作带来的益处:在无干扰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难以复制。
“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一个接一个地参加大小会议、在即时通讯软件的尖叫中手忙脚乱、在繁杂的多线程工作中不断地切换注意力……你看起来非常忙碌,甚至在不自觉地享受这种忙碌,但你的忙碌真的能转化为生产能力吗?”
今天,外滩君想聊聊这个一直被我们低估的问题——那就是在这个信息爆炸、注意力碎片化的时代,我们还能胜任那些需要高强度专注力的工作吗?
对此,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在他最新的一部作品《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中,就尖锐地指出——知识工作者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处理浮浅事务上,这些工作不仅产出的价值有限,如果持续处在这种状态,还会永久性地损害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
他的观点不仅针对知识工作者,更同样适用于学生。学习,就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力的深度工作。并且,相对于成年人而言,青少年的自控力本就更低。
据最新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以10~39岁群体为主,其中10~19岁群体占比为19.4%。
对于这么大的一个互联网群体——学生——来说,认识到深度工作的意义,以及如何规避自己陷入注意力一直被打断的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外滩君借以此文摘编了《深度工作》的部分内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启发。
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
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
本书作者卡尔·纽波特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现任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他同时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致力于为大家破解工作和学习领域的成功模式。
我们先来解读一下他创立的“深度工作”(Deep Work)概念,意思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对此相对立的,是一个“浮浅工作”(Shallow Work)的概念,即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在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之上,他提出了深度工作假设(The Deep Work Hypothesis),就是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深度工作能产出更大的价值
其实,如果探究一番远近历史中其他重要人物的生活,你会发现深度工作在他们身上是非常普遍的。
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大部分都在纽约库阿里农场的一间小屋里完成,当时他在那里消夏。吐温的书房离主要房屋区太远,以至于他的家人要吹号吸引他的注意力,召唤他去吃饭。
剧作家、导演伍迪·艾伦在1969~2013年这44年的时间里,共编写并导演了44部电影,获得23项奥斯卡奖提名——对于电影艺术作品而言,这个比例高得惊人。在这段时期里,艾伦一直没有电脑,所有写作都不受电子设备的干扰,而是在一台手动打字机上完成。
J.K.·罗琳确实会使用电脑,但是广为人知的是,她在写作《哈利·波特》小说期间会远离社交媒体,尽管这段时恰逢科技迅猛发展,公众人物也多对此趋之若鹜。罗琳手下的工作人员最终还是在2009年秋天用她的名字开设了推特账户,但在开设账户的头一年半里,她只发布了一条推特消息:“这是我的实名账户,但恐怕我不会经常发声,因为当前纸笔仍是我的最爱。”
此外,众所周知,微软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思考周”,在这段时间里,他会远离世事(通常是在湖边小屋),只读书,思考大局。正是在1995年的一次思考周中,盖茨写下了著名的“互联网浪潮”(Internet Tidal Wave)备忘录,将微软的注意力转移到一家名为网景通讯(Netscape Communication)的新兴公司,也就因此有了后来的IE浏览器。
以上这些名人的经历让我们看到深度工作所能产出的价值更高。但有些人也会质疑,在此时此刻,深度工作就像纸质阅读那样,显得并不那么符合潮流。
工作比消遣更能令人快乐
在我们的通常认知下,消遣当然比工作轻松愉悦得多。但纽波特在书中却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工作比休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因为工作类似于心流活动,有其内在目标,反馈规则和挑战,所有这些都积极鼓励个人参与到工作中,专注其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休闲时光则组织松散,需要很大努力才能创造出值得享受的事情。
而通过试验方法研究发现,人们在工作时比想象中更愉悦,而在放松时则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研究证实,在某一周内此类心流经历越多,也就是需要全身投入的工作越多,实验对象生活满意度就越高。这样看来,人类在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深度工作可以为你带来深度满足感,而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艰苦不堪。
既然知道了深度工作能为我们带来巨大的价值,并且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接下来,我们就要谈谈如何摒弃我们习以为常的浮浅工作,让深度工作变得容易起来。
学会拥抱“无聊”
我们这代人,大概是对无聊容忍度最低的群体了吧。所以首先,我们要学会拥抱无聊。
如果你生活中潜在的每一刻无聊时光——比如说,需要排队等五分钟或者是在餐厅坐等朋友——都是用浏览智能手机来打发,那么你就有可能“心智残疾”。
“心智残疾”,听起来好像有点耸人听闻。但斯坦福大学通讯学博士克利福德·纳斯(Clifford Nass)认为,在网上不断地切换注意力会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纳斯因自己对于数字时代人类行为的研究而闻名于世。
在他看来,一直进行多任务工作的人不能过滤掉无关的事务。他们无法维持一个关于工作的记忆。他们的注意力是长期分散的。他们会启用更多的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大脑功能。一旦人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在纳斯看来,这些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心智残疾”的。这时你的大脑已经不能够胜任深度工作。
许多人可能排斥这种理论,认为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从分心状态切换到专注状态,但在作者眼里,这种想法过于乐观,他认为一旦人适应了分心,就会迷恋于此。
为了避免成为“心智残疾”的人,外滩君选择了书中提到的两个策略。策略一将教你怎样把深度工作安排到日程里,用日常惯例和习惯来帮助你不断达到当前精力集中程度的上限;而策略二将帮助你大大提高这一上限。
☆ 策略一:不要计划什么时候专注,而要计划什么时候分心
很多针对分心的建议都是提出一种暂时性摆脱网络喧嚣的方法,很多人其实也在无意识地做着类似的事情。有些人拿出每年中的一两个月禁止自己使用网络技术;有些人选择每周一天做这件事;还有一些人则是拿出每天的一到两个小时。但这就像有些人想减肥,但只能保证每周一天的健康饮食,而其他时间暴饮暴食,就很难变瘦。与之相似,如果只是每周一天来对付分心,恐怕也难以有效地减少大脑对它的依赖,因为大部分的时间仍然是屈从于分心。
纽波特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他看来更为合理的方案:预先计划好使用网络的时间,然后在这些时间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网络。他建议在电脑旁边放一个笔记本,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一次使用网络的时间。直到那个时间前,无论面对何种诱惑,都不能做任何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事情。
举个例子,如果你当前制定了30分钟内禁止使用网络的计划,然后开始感觉到无聊并渴望消遣,那么接下来这30分钟的对抗就成了一个阶段性集中注意力的锻炼操。计划一整天的分心就因此成了一整天的心智训练,结果也就像我们一开始提到的那样,更有满足感,也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 策略二:像罗斯福一样学习
如果你在1876-1877学年就读于哈佛学院,就很可能会注意到一名声音尖细、留着羊排式络腮胡、傲慢并且精力出奇旺盛的大一新生,他名为西奥多·罗斯福,美国的第26任总统。如果当时你进一步与这个年轻人交往,可能很快就会发现一个悖论。
一方面,他的注意力看起来分散得令人绝望,据不完全统计,他的兴趣包括拳击、摔跤、健身、舞蹈课、诗歌阅读和看起来有些“乱入”的自然学。为了开展这些课外爱好活动,罗斯福不得不大大缩减本应该用在学习主业上的时间,他每天可能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学习。
大家可能以为罗斯福的成绩会惨不忍睹,但事实相反,他虽然不是班里的尖子生,但成绩也不赖,在大一的7门课程中,他获得了5门优秀。对于罗斯福悖论的解释就在于他处理学业的独特方式。他在一定时间内只攻读学业,不做任何其他的事情,并且以极大的强度攻读,以实现最高效的时间利用。
罗斯福的策略具体来说,其实是:首先要特别找出一项优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务(即需要深度工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估算出通常完成此类型任务需要的时间,然后设定一个硬性截止期限,留出的时间远远少于估算时间。如果可以的话,公开自己的这个截止期限——例如,告诉等待工程结束的人何时能结束。如果情况不允许,那么就手机上设一个倒计时,并确保在工作的时候无法忽视倒计时的存在。
此时此刻,解决深度任务的方法只有一个:高强度工作——不查收社交信息、不做白日梦、不浏览与任务不相关的页面、不数次去倒水上厕所,直到用自己不懈的高度精力集中解决了任务。
很显然,深度工作需要专注的强度远远超出了大部分知识工作者的舒适区。这样的每一次挑战都是一个抵抗新奇刺激的过程,每一次内心感到无聊,并且真的想寻求更多的新奇刺激,都要抵抗得住。抵抗这种冲动的时间越多,抵抗力就越强。在应用这个策略几个月之后,随着前所未有的高强度体验,相信你对于专注的理解也会有所改变。
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深度工作的意义,以及如何开始慢慢培养深度工作的状态有了一定了解,同时多少掌握了一定的策略。作者纽波特在书中还为我们列举了深度工作的大量实例及方案,如果你有兴趣,不妨抽空读一读。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摘编自《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摘编孙鲁妮、编辑李臻。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