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少龙分享现场)
11月15日,在GET2017教育科技大会“素质教育论坛”上,萝卜太辣CEO隋少龙分享了STEAM教育如何落地的经验。他认为教学内容与老师是核心,很多提倡的STEAM教育、创客教育有一部分是原来的手工课换了名字,缺乏科技内容。
隋少龙说,从零基础,到孩子可以独立创造东西,编程教育与STEAM教育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它要求老师懂技术,还要懂教育。现实情况是,有教育背景的人不懂技术,听不懂课。技术出身的人去做工程师,不愿做老师。教师在这个领域有很大的空白。
隋少龙介绍,萝卜太辣的经验是将技术与教育剥离。学生可以不通过老师来学习技术,而是软件平台。老师的作用变成了激发学生思考、创造,在学生实际操作中给予及时的指导。萝卜太辣从四个方面来做,本土课程开发、搭建软件云平台、对接比赛、教师认证与培训。
以下是隋少龙演讲实录(芥末堆略有删减)
既懂技术又懂教育的老师很缺
我们是2014年从美国开始做,进入中国后,在国内开始做本土化。我们到学校上过课,也自己开过培训班,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我相信,其实很多朋友都发现STEAM教育是一个看上去非常美好,但事实上又感觉很飘忽,抓不住的一个东西。从我们一线的经验,跟大家分享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以及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可以解决。
我作为整个中国区CEO、联合创始人,当时在斯坦福时获得过机器人冠军,也是在那个时候发现,科技教育是一块非常有待开发的地方。当时我们在斯坦福带过很多的游学夏令营,包括像人大附中等非常好的学校。我当时问孩子们,你们在学校里都学哪些科技相关的东西,很多孩子会和我说,学怎么去焊一个收音机,怎么去做一个榔头。
后来我就觉得很奇怪,过去10年里,每个人都在用iPhone手机,10年前的iPhone和现在的iPhone绝对不是一个数量级。但是学校里的科技教育,10年前和现在好像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学生还是在焊一个收音机,虽然手里面用的是iPhone7。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鸿沟,这个鸿沟在哪儿?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发现有两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很多情况下大家提倡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有一部分属于换汤不换药,原来的手工课换了名字叫创客。新时代的科技教育,学生们想要去了解更专业的东西没有。
那直接拿专业的课程来教行吗?不行。比如说代码、编程,现在都谈得很火,代码及编程在大学教的话,上来先学二进制,先背埃塞克码。大学生听完虽然觉得很枯燥,但他不能换专业。如果把这样一套体系直接灌输到一个7岁儿童心里,这个心理阴影面积是很大的。不能把他们的兴趣激活,反倒把兴趣给浇灭了,这是很造孽的一件事儿。所以课程内容很关键。
第二是老师。老师的问题非常有意思,我们做过很多次尝试。一开始我们先到上海非常有名的四校,华师大二附中、上海中学直接教课。教了之后很多家长说,我们孩子不能送到这么好的学校,你们可不可以开一个校外培训机构,然后我们就开了。
开了之后,因为来的学生越来越多,我本身又是上海交大的,我找了很多在校大学生一块来教。理工科学生教代码编程,我觉得好像还挺有道理的。但是投诉率非常高。理工科学生的表达能力,大家接触过的都知道,并不适合做教育。
后来没办法,我们提出一个规定,凡是来申请做老师的理工科大学生,必须得有女朋友。女朋友是文科生加分,说明你的沟通表达还是不错的。但后来再扩招的时候发现这一部分老师也非常难找。
所以特别是从零基础开始,到编程教育、STEAM教育,孩子可以自己去创造,这一套过程里老师要求是很高的。要懂基础,还要懂教育。但事实上,教育背景的人不懂技术,听不懂。而技术出身的人,往往去干工程师。干工程师赚的比当老师要多。所以,它变成了一个很大的空白。
开发软件平台将部分教学内容线上化
我们从2014年到2015年开始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开始进行产品迭代。希望通过自己的产品平台,把科技部分的教育内容与老师剥离。学生在学技术的时候可以不通过老师来学,通过软件平台。它不仅仅是一个视频课程,学编程需要动手、搭建,要调试自己的机器人。想象整个上课环节,从老师喊上课,到最后学生做出来机器人,一个半小时里,哪些环节学生是不得不举手找老师的?比如这个知识点不懂,比如说搭建的地方,比如这个小作品做完了好像也不错,但是就是不按照我想象的那个方式运行,怎么回事?都会举手找老师。
这些东西是萝卜太辣一直致力于开发的:如何通过一套软件、课程、硬件,能够改变整个的课程环节,使得老师上课不需要过多关注技术内容,学生通过这个上面自己实现。老师的作用变成激发学生思考、创造。比如学生做了一个你拍一下手,它就可以给你鞠躬的机器人,老师可以说,你给它换成一个,我拍一下手,他就能给你点一下头。老师可以说,你做一个不光点一下头,还能眨一下眼睛。
我们有一些合作伙伴是教美术的,也开了这样的课,他说你不光能点一下头,眨一下眼睛,你还能给它画张脸。这属于学生掌握了工具之后二次开发。为什么这件事情在我们看来非常重要?因为,孩子本身的创造力是非常强的,咱们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倡这些,其实就是要让孩子来创造的。
萝卜太辣回国之后,主要致力于这几个方面本土课程的开发、整个软件云平台的搭建、对接一些比赛作为出口,有一些教师认证跟培训。
这个软件是什么样子,学生怎么学?从整个上课环节来讲,STEAM教育跟当前很多传统型课程是否可以有融合?有些人觉得STEAM教育就应该是STEAM教育,不应该跟传统教育有融合。有些觉得传统课程跟编程教育融合起来很牵强。有些课程变成了纯粹的产品使用说明书。我们萝卜太辣认为,这里的一些课程内容,最好的验证标准是孩子学着开心、长知识了。最后能做出来一些非常好的作品,甚至还能会用英文做演讲。孩子可能原来不懂这个,但是他想象了一个非常酷的东西,现在通过学习这套技术把它实现了。我觉得已经是非常好的第一步了。
我们在整个课程开发时,嵌入了图像化编程,也有C元编程。整个平台是十分开放的。我们打通了从7岁-18岁,甚至更高的一套课程体系。通过这个软件平台。我们在一个国际夏令营里,把国内孩子与美国当地孩子聚在一起,一共50多个学生,都是零基础的从来没有学过机器人和编程。夏令营里嵌入了一个环节,5个小时马拉松。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做一个机器人,5个小时能做出来什么东西?大家很难想象,50个孩子大班,这得多少老师来教?其实我们在里面只有一个老师,所有的实践教学化场景都是通过软件这个平台,通过一些非常好的交互,让学生自己按照自己的速度,按照自己的学习体验把它实现出来。
我们平台是开放的,在平台上,零基础的孩子可以做一些零基础的东西。清华大学的学生也可以拿来用,两个学分的公选课。整体来讲,同一套课程体系之下,7-18岁是可以完全实现的。每一个学生有自己的个人账户,有自己的课程体系,他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去学他想学的知识。它还有一些新实现点是我们原来可能没有想象到的。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乐高课程在公立学校里,受限老师和课程。基本一个班的孩子做出来的机器人都是一模一样的。而且一个老师对接学生不可能超过15个,因为上课实在太累了。通过这样一套教育体系,实现了课程可以扩到40个人。只要学校里面有电脑、有机房,一堂课上下来可以有40个不一样的机器人。孩子是在上面选项目自己去做,每一个孩子自己做的机器人非常了解他是怎么实现的。因为所有的课程也都在上面,这样的一种教学场景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训里面单一化、同一进度的方式。
我们在新疆、伊犁、四川很多灾后重建的学校也开启了这样的课,开启这样课的方式同样也是有电脑、有网,即便是没有特别好的老师,学生同样可以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
做服务商,输出内容、工具、平台
目前萝卜太辣合作学校基本上已经近千所。接下来我们会把重点放在赋能给校外培训班的合作伙伴上面。因为很多家长会问,行业里人也会问,公立学校是否能撑起素质教育这面大旗,或者说机器人教育这面大旗,大家都在等政策、等风口。事实上,可能很多冲在一线的机构也发现,有很多家长已经开始想让学生进行这方面训练了。
从萝卜太辣角度讲,我们有几个比较大的难处:
1>招生难,打个比方,单一素质教育品类的可能就是美术、音乐、英语。教乐高的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招生非常难。
2>续客难,上海有一家专门教乐高的朋友和我们说,孩子上到3-7岁,就不愿意再上了,为什么呢?现在玩乐高的年龄越来越低,你再玩孩子会觉得这是小孩儿玩的,要学习更高级的东西。所以续客主要就是看你的体系化,我的孩子进来之后,到底能学到多少程度,不能说今天报一个课,明天报另外一个课,两个机构的课完全对接不起来,其实是一件很难受的事儿。
3>扩张难,我相信在这方面从业的会深有体会。基本上一个乐高班,有一个特别好的老师可以撑起来一家机构。但是当这个老师撑起来一家机构的时候,他完全可以买一些水货自己再开一个班。所以当你想要扩张的时候,一个教学点做的非常好,怎么样可以保证其他点有同样的教学质量,这其实也是非常大的问题。
萝卜太辣现在整体把公立学校的一些非常好的经验、资源、平台做了整理,开始对外输出给我们的培训机构合作伙伴,输出三个方向,内容、工具、平台。内容是指课程和硬件。萝卜太辣的课程其实除了公立校的一些特点之外,我们又加入了一些故事化的情节,这里面包括可视化的成果、体系化的课程,以及游戏化的体验。在硬件层面上面,我们对接了一些产品成本相对来说价位较低的,比较符合培训机构市场需求的硬件产品。课程主要针对6-18岁,包括电子、编程。
我们当时问一位家长,什么样的课程你觉得孩子会喜欢,或者说,当你在什么样情况下,会给孩子报课。他说,上完体验课孩子出来就和我说两个字,好玩。孩子觉得好玩,我肯定会报这个课。但是好玩这两个字,含义非常深刻。究竟什么叫好玩,成年人理解的好玩和孩子理解的好玩一样吗。不一样,所以这个好玩其实是要拆解的,拆解成什么?拆解成孩子的成就感、好奇心,甚至未来成就感等等。我们在开发课程的时候,将好玩这两个字全部拆解开。每一个环节都要给它对接上。
软件就是提到的工具,在上面可以解决三个问题,课程是不是好上,教师培训需要多长时间,扩张起来是不是容易。传统上课有可能一位老师对接5、6个学生,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是同一速度,重复说很多遍。这是非常机械的工作。通过这样一套工具,学生有自己一个账号,线下同样上这个课,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去做。老师的时间省出来关注学生个体。
这是整套工具平台,里面也包括一些反馈工具。比如学生在这个软件平台上课之后,所有的学习数据我们会直接给到我们的合作伙伴,让他们知道孩子整体情况,他每天花了多长时间,写了一套什么样的代码,我们都有数据。萝卜太辣希望做的是一个大服务商,我们对接内容、工具、平台三个东西。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