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介质,通过了解旧事件,能引发对未来思考,借鉴经验教训,从而思维变得缜密。但日常学习中,历史被认为是“副课”,学生们死记硬背了知识点,却很难上升到思考层面。上海平和双语学校吴启雷老师,通过古画讲解历史,有关联性地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既弥补了传统课堂枯燥乏味的缺点,又给以学生足够的情感体验。
在上海平和双语学校的教师办公室,外滩君见到了历史老师吴启雷。可能是知道他写有《江山北望:岳飞和岳家军》一书的缘故,外滩君觉得面前这位高大魁梧的老师竟与写怒发冲冠凭栏处的岳飞有些神似。不过,看着桌上的摆设,又不禁心里感慨,这应该是一位文化人才有的书桌吧。
吴启雷老师
多年来,吴老师专注于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古代美术史等领域,从事青少年国学、历史教育等工作。社会学专业的他,因喜欢宋史和书画。从大学开始,就申请去上海博物馆做志愿者,这一做就是13年,如今已是上博书画资深志愿者。
大一时,吴老师发觉自己真正的爱好是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之后,于是就找各种时间去旁听古籍所和历史系的课程,查阅专业的历史文献,自拜业内有名望的老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吴老师已出版有《江山北望:岳飞和岳家军》、《画中有话》等书。
收集中,谈及人生追求及以后的发展。他说,我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不愿意跟别人一样。不过,教师仍是他最热爱的事业。开设一些有意义的课程,为现代历史的教学贡献力量仍是他一直的追求。
现代历史教育的弊端
正像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吴老师说,通过读懂各种历史事件的进展,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思维变得更加缜密。当你自己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仿佛是一种脑回路的回放。历史事件的起伏脉络是你后面做事的参考标准。
我们这个民族变了吗?他说,“我觉得没有变,无非就是把骑马换成开车。”数百年来,现代社会的人们在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往方式始终没有变。
了解历史固然重要。不过,在吴老师看来,传统历史课程的教学有四大误区:
第一,徒有其表的全景式知识点。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上,每个时代都有很多知识点,但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教材中并没有说清楚,很多时候是一种徒有其表的全景式历史。
看起来老师给学生都讲完了,但学生记住的只是零碎的东西,未能从头到尾串联起来,做到有机的关联。更别提辨别某个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是否真如教材所写;
第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不强。老师去呈现一个历史事件时,只是给学生“满堂灌”事件发展的影响与结果,不提事件起因、发展,那学生学习历史只有一种方式——死记硬背,这种方式当然是枯燥无味;
第三,教材修订慢,落后于学术新成果较多。吴启雷认为,中国学术研究已经有很多新发现了,但由于教材修订缓慢,导致今天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仍在学习滞后于最新研究成果的观点。
他以《清明上河图》为例。清明上河图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作品,在历史教材中这样介绍:这幅作品反映了北宋末年宋徽宗、宋钦宗朝的城市生活的繁荣场景,反映了画家张择端高超的技法。
《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来自网络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有一本书叫《同舟共济》。吴老师推荐说,这本书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不仅全面而且与教材解读完全不同,代表了当今学界的最新观点。
清明上河图很有可能不是北宋末年的作品,可能在宋神宗时代就已经被创作出来了;画面所描绘的,看起来是一幅城市生活繁荣的场景,而其背后的真实历史却与王安石变法的政治斗争有关。张择端被宋神宗向皇后家族的政治大佬授意而画了这幅图,是希望告诉皇帝我们的社会生活不是像朝廷里的政治斗争这样险恶……
按照最新的研究进展,也就意味着我们教材里的解读彻头彻尾都是错的。
第四,重政治制度,轻艺术、文化。吴启雷指出,传统的历史课很容易成为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历史教材也已经走上一条偏颇的道路,学习历史其实应该是在政治之外,包含文化与艺术的综合体。
用美术史知识在历史框架上填充细节
学习历史的第一步,是需要先搭建一个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的宏观框架。大多学生高中毕业也无法将商代到清朝的朝代顺序顺利写出。因为传统的历史课所教授的都是些琐碎的片段,而并没有构建国史上下五千年的宏观框架。
历史课上,吴老师会先给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中国古代史历史框架,有了国史的框架基础之后,再带着学生关联艺术、文化、政治、经济及军事等细节。
那如何将这些血肉丰满的细节架到框架上呢?他也有自己的办法,即通过书画来讲解历史。
在他看来,现阶段,美术史的普及远比历史普及的意义更大。历史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基础课程。许多影视节目也都会涉及些历史故事。因此,谈到历史,很多人都可以说出些门道。
美术史的待遇就不同了。尽管美术课是很多学校的基础必修课,但这种课程对学生艺术修养的简单培养,并不能从精神层面上对学生的认知及审美形成影响。吴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当时他去看上博早年的“晋唐宋元书画特展”的时候,其中一幅展品是《神龙本兰亭序》。
王羲之《神龙本兰亭序》
因为常年临写《神龙本兰亭序》,加之这个版本又是众多摹写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中质量最佳的本子。吴老师在大学期间曾临摹这个版本有四年之久。他说起那一刻的心情,“仿佛是一个追了很多年的姑娘,忽然站在你面前,我激动地都要哭了。”
然而,没过一会儿,他听到旁边有人不屑地道,“王羲之这个字好像还没有我写得好呢。”他觉得很无奈。我们的社会,相比之前,物质丰富了许多,文明发达了许多,可是我们的传统艺术就那么容易被漠视和随意调侃么?
此时的他,一方面是觉得自己的激动与喜悦完全无法与人分享;另一方面,也觉得中国的传统文明有那么多优秀珍贵的精品,它们不应该被忽视和淡忘,我们应当让更多的国人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有很多精粹。
那应该如何入手呢?吴老师说,“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是这个民族文化精髓的外显和承载方式,也是这个民族文化最精华的部分。”所以,从艺术为切入口,将是学习民族文化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文化精髓的部分,进而把握历史的核心。
儒家提倡中庸的观念。“中庸”有点类似于考试中“通过”和“不及格”的临界点。不过,这个临界点不像60分那么简单。考试中的60分是一个清晰的标准,61分就是超,59分就是不到,60分刚刚好。如果把中庸的概念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其实每个人的中庸不一样,过和不及的临界点也不一样。有人认为这样做是不正常的,有人认为那样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宋·马麟《荷香消夏图》
观念的东西理解较为抽象,具体到艺术中,我们在来看一下中庸文化是如何体现的。南宋山水画讲究虚实结合,搭配构图。每个画家通过不同的留白布置,虚实比例多少的变化,将山水的空灵之气表现在我们面前。书法艺术中所谓的“疏可走马,密不穿针”也是中庸文化的一种体现。
为什么要将美术史与历史相结合?
谈及这个问题,吴老师举了一个例子。
很多学者在书画鉴定领域颇有造诣,每个人都有专长。有的人可能在技法鉴定上,技术比较优秀,但却对书画文物的文本内容不能有效地把握。有的人对文史内容了然于胸,对书画鉴定一知半解。
启功老先生是文史领域、艺术鉴定领域的专家,著名国学专家。只有初中学历的他,最终做到北师大终身教授博导。启功老先生在鉴定文物真伪性的时候,除了懂书画创作的技法,还能够通过书画文物中的文字内容,来鉴定作品的真伪性。
启功个人书法作品
受限于现代学校教育的教学进度、课时、课程安排等原因,纵使某个学校有若干文史艺术有专攻的老师,但因为上述掣肘,学生不能长期浸润于文史艺术的沃土中,成效甚微。
当下学校的历史和美术教学,只是领路式的。学生想要深入学习,继而专攻,还必须要有专业老师的长期引领。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学书法、绘画等,一学会学很多年。吴老师说,既然已经学了,为什么不去多学一点呢?多了解一点美术史、历史典籍的东西更能帮助孩子去领略文化真正内核的精神。
在他看来,对于文化的学习要有敬畏之心,有亲近之情,不附加情感而学来的文史艺术知识,都是冷冰冰的。然而,当下的学校教育,给不了学生足够的情感体验。
教授学生一加一等于二,加减乘除等基础教学,只是扫除文盲的教育普及。思想性的东西是普适性教育给不了学生的。
“如果让我就知识点去教学生知识,对于我来说,这种模式就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知识炫耀,没有任何价值。对于学生来说,他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知识。但是仅此而已。这不是我所追求的一种感受。”
吴启雷在课堂上
他说,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不能够只是知识点的传授,还必须要有体系方法的渗透。第一,通过长期的引导让他们发现中国传统的艺术和文化的兴趣。如果学生自己去学习,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朝这条路上走。第二,学了一段时间的学生,要帮助他找到中国文化史精髓的部分在哪里。帮助学生去发现它,发掘得更深。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真正着迷于现在的学习,帮助学生发现学习是一种自然而然学会的方式,自然而然地找到文化与艺术之间的精髓。
吴老师这种将历史与美术相融合的方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前一段时间,他带着学生去故宫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特展时,两个人在一幅幅画作前驻足品评。这种品评不是吴老师一个人在那里口若悬河地讲,学生毕恭毕敬地听,而是两个人一起讨论。一路看,一路说。最后,馆内的很多人也不自己看展了,跟在他们后面听讲解。
美国诗人佛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一诗中写道,“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不知道放弃社会学,选择美术史和中国古代史作为主攻方向的吴老师是否有过遗憾和可惜。每一条路上都需付出旁人看不到的汗水,也收获了许多快乐和满足。若不,这长路仅凭兴趣又如何坚持得下去呢?
(本文转自外滩教育,作者韩智鑫)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