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校内教师服务工具园钉于近日完成来自金沙江创投的600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上海隽泰担任FA。CEO王旭表示,本轮融资后,园钉将继续扩充团队、优化产品体验、加强教师间传播、深耕区域市场。
王旭所在的IT团队曾有5年为银行做交易流程监控系统的经验。2年前,这支团队转向教育领域,基于微信服务号,开发了园钉,包含一键录入成绩、发送学情分析、个性化布置作业和考题、定向发布通知等功能,帮助一线中小学教师减轻日常教学、沟通和管理中的负担。
产品部分功能截图
园钉创始人王旭表示,从金融跨到教育,是因为爱人在人大附中任教,遇到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家长关心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喜欢横向比较,向老师寻求个性化建议等;再比如老师在微信群里发通知得不到反馈,同时要照顾各位家长的情绪和班级群内的“话风”。
虽然大多高中都已在使用管理系统,但从校长层面(采购决策者)落实到老师群体(实际使用者),接受程度不高。举个例子,为了分析成绩,老师申请使用全校一台的机器,逐张扫描纸质考卷进系统,机器并未节省工作量。而数据化正是园钉团队的技术长项,老师可用手机拍照考卷,上传到园钉,后台自动识别并生成学情分析报告。
产品形态选择服务号是因为班级都有微信群,老师在园钉创建班级,分享二维码到群里,无需初始化数据,同体系内避免用户习惯的迁移。园钉与负责学术进修、联考中考题目的成都教科院建立成绩分析合作,与菁优、阿凡题开展题库合作,老师再通过园钉推荐个性化培训班和练习题,更容易获取家长信任,也增加了家长在园钉上购买课程和服务的可能性。
园钉的另一特色是权限管理。学校与企业不同,老师、校长、学生和家长间的关系无法套用上下级管理流程。班级的微信群更像是小B网状结构。园钉定位于服务老师的工具,支持用户在多角色、多班级、多孩子、多家长间切换。不同的权限下,年级组长能看到跨校、跨班的成绩比较,老师能看到自己班级内的信息,家长间的横向社交被弱化,只能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和学习建议。园钉建立的单向多通道通讯机制,方便老师管控“舆情”,查看通知未读情况,又不会公开批评某个学生。
园钉目前使用用户超过18万人,覆盖近6000个班级,日活用户6.6万人。用户中家长占到90%,老师和学生各5%,学段集中在考试最密的初中。后台每天收获5-8万条关于成绩和作业的增量数据。王旭表示,园钉将继续沉淀数据,把数据颗粒度切得更细。
同年级或学科的老师间关系紧密,有利传播,因此园钉选择纯开放式to C路线,和进校的排课、教师管理软件错位竞争。虽然也尝试门槛较高的to B整校推广,但一个班“想用也能用起来”。
从竞争的角度,园钉似乎和to B进校做排课、布置电子化作业和教师管理软件的产品,以及针对学生的工具类产品都不太一样。王旭认为,园钉最大的竞品是微信群。园钉的核心价值在于数据加工,并希望用工具将使用微信的教师的个人圈子和工作圈子隔离开。当用户积累到一定规模,还可以成为合作方进校的渠道入口。
园钉的商业模式是用高粘性的使用场景沉积学习数据,根据学情分析推送低价格门槛的个性化练习(单次1-2元,包月10元),由家长付费。
团队现有30余人。CEO王旭,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计算机硕士,项目经历包括十二五军工项目,国企、银行、电信业大型IT项目。CMO王帆,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有教育行业创业经历。
(本文转自36氪,作者郝方舟)
来源:郝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