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杨东平:通往未来学校的教育公益

作者:杨东平 发布时间:

杨东平:通往未来学校的教育公益

作者:杨东平 发布时间:

摘要:我们的目标不是为弥补资源不足而拾遗补缺,也不是为了给旧机制“打补丁”,而是面向未来,追求理想的教育。

640.jpg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1月6日-7日,来自全国各地700余位教育公益和教育界代表齐聚杭州,出席第五届全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两天的时间,我们反思了十年来走过的教育公益之路,探讨了教育公益同仁共同关注过的问题,分享了许多教育变革的实践经验,也促成了许多教育机构的联结共创。

本文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的演讲《通往未来学校的教育公益》整理。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又跟大家见面。教育公益组织是一个大家庭,而且这个家庭越来越大,每隔两年都会带来新的欣喜。 

首先通过一些案例,认识一下教育公益机构近年来的新发展。

歌路营的“新一千零一夜”项目,通过睡前15分钟的故事讲述,改善留守儿童在寄宿学校内出现的心理问题。他们的项目从睡前故事出发,延伸到了音乐、心理关怀等方面。

640.jpg

“青椒计划”是去年开始的由政府、公益组织和企业合作,利用互联网、面向青年教师开展大规模岗前培训的项目,已经取得了积极的影响。

640.jpg

真爱梦想一直是教育公益组织的“大姐大”,致力于提升欠发达地区学校的素质教育水平,核心项目为梦想中心、梦想课程等。他们不断创新项目,将教育深入到社区,推出以社区为服务单元的“社区梦想中心”与“社区梦想课堂”。

640.jpg

“百班千人”阅读计划是一位出版人和一些语文名师创办的阅读活动,从一开始的100多个班、5000多名师生,快速发展到现在2000多个班、9.6万师生的规模,在引导、推广儿童阅读方面颇受广大师生欢迎。

640.jpg

浙江三门县有为图书馆是一个民间的公益图书馆,其宗旨是以图书为载体,立足三门,连接一二线城市,提升本地精神文化生活,为本地青少年打开一扇思想和知识的窗户,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想、视野开阔的新一代。

640.jpg

榕树根是一个非常漂亮的传奇故事,一对跨国婚姻缔结的绿色梦想。他们在云南景颇族地区依托社区开展针对困境儿童的全人教育,帮助他们获得学习能力,身心健康成长,通过构建少数民族儿童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抵御毒品的侵蚀。

640.jpg

同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自组织、志愿者与学校合作开展的教育项目。如教师志愿者发起、开展诵读的清杨书院,开展跨学科的人文教育的“万物启蒙”、将科学教育引入家庭的“一千零一夜家庭实验室”、各地的农村小规模联盟等等。

屏幕快照 2018-01-11 上午9.44.05.png

1

从上述这些案例,可以看到教育公益正在出现的新特点。

首先,从慈善到公益。其实慈善、公益,在英文里是同一个词,但在中文的语境中,两者有所不同。提到慈善,我们首先联想到的是施舍救济、“小恩小惠”的局部、零散的行为,而公益则是解决具有整体性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不怎么说自己是“教育慈善组织”,而说是“教育公益组织”。

第二,从老公益到新公益。这个变化是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发生的共性的变化。所谓“老公益”、“旧慈善”,是指几百年来所做的扶危济困、救灾赈灾之类针对贫困、灾害的救济性活动;而新公益则非常明确地定位于社会创新,用创新的办法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

社会公益组织的这一使命是从它区别于政府和企业的功能而产生的。政府使用纳税人的钱从事社会管理,只能做正确的事,而且不允许犯错,创新的成本很高;企业是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的主体,但由于它本质上要对利润负责,所以不会去做社会领域那些有价值但不营利的事。从事社会创新于是成为社会公益组织的核心使命,因为社会对于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具有巨大需求,公益组织使用的是社会善款,它们虽然会犯错,但试错的成本更低,社会更为宽容它们试错。

第三,从公益到教育。当我们说“教育公益组织”之时,我们的重心究竟是教育还是公益?我们看到这些年来,教育公益组织的作为,重心正在发生偏移,正在从公益更多地走向教育。譬如,给贫困儿童送钱送物是做慈善,在农村建学校、幼儿园具有了更多的教育属性,但还是限于资源的补充;而支教、教师培训、陪伴留守儿童等等,才是在做教育。

第四,从外围到中心。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教育公益组织的项目,已经从教育的外围和边缘逐渐进入了学校和课堂,进入了教育的主场和中心。比如在学校开展的阅读、科学、艺术教育、互联网+项目,青年教师培训等等,直接参与改善学校品质、提升教育质量,乃至参与办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教育公益组织的边界逐渐模糊,我们的草根组织不像过去那么纯粹了,出现了很多教师的自组织,公办学校和公益组织的边界正在被打破,交融和互动越来越多。而且,对好的教育的认知和追求也在不断深化,教育的视野从学校扩展到了家庭、社区。大家越来越意识到我们的目标不是为弥补资源不足而拾遗补缺,也不是为了给旧机制“打补丁”,而是面向未来,追求理想的教育。有这样一个说法:“不为未来培养人才,就是在误人子弟!

2

因此,需要认识未来教育、未来学校的特点。

首先,它必然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善待儿童的教育,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和幸福人生,重视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它是高度人文性的。同时,它是小规模的,小班小校,因为只有小规模才能对学生个体有更多的关注,按照儿童的天性来组织教学,例如学习时间弹性化,混龄学习,等等。

第二是实行个性化教学,项目式学习、STEAM教学等。我们的教育曾经经历了个性化的精英教育,后来进入了集体化的、统一规格进度的大众教育,现在正在进入个性化的大众教育阶段,或者说在大规模教育的环境中实施个性化教学。

第三,未来学校是“开环学校”,传统的学校的边界、围墙将被打破,学校、学生、社会、家庭融为一体,开展家校合作,学校逐渐演变为社区的多重的学习中心,多种教育资源的进入,文凭的重要性逐渐被其他的各种证书所取代。

第四,是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智慧校园,泛在教育环境,功能强大的在线学习平台,全天候的网络学习;游戏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等等。

这是我们对未来学校特点的简单归纳,这个未来已经部分地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之中。真正的问题是如何从现实走向未来?我们需要回答变革究竟是在哪里发生的?谁在推动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通往未来学校的变革,互联网、IT技术是重要的推动力量。此外,是学校制度的创新,如美国的“特许学校”、台湾的“实验学校”,他们成为孕育教育创新的制度环境。第三是第一线的教育创新者,包括在座的各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各种各样的教育变革。

3

公益组织正在做的很多事情,都在生成未来新教育的元素,无论是数学、阅读、艺术等等,都可以通往未来教育。而且,我们坚信,在最边远的地区、贫困的人群中也可以诞生好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浙江丽水的长坑小学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未来教育的创新具有非营利性、低成本、低技术、可复制、可推广的特点。例如歌路营的项目,他们归纳为“好、低、实”三个特点,“好”就是内容要好,农村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学业进步有好处;“低”就是要接地气、低成本、低科技、易操作;“实”就是设备实用和皮实耐用。这是我们所有公益组织可以追求的目标。

已经有一些教育公益组织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开始整体性地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从支教走向办学。事实上,世界范围的教育创新,都伴随着创办一批不同凡响的创新型学校。在农村的公益教育领域,已经产生了一些成功的典型。

比如台湾志愿者在泸沽湖建造的这所达祖小学,与社区密切合作,传承东巴文化,已经成为典型的小而美、小而优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640.jpg

“美丽中国”在云南楚雄创办的第一所“美丽小学”,构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现在的公办学校的新学校,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尊严、健康、文明、安全,实践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的理念,让最底层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基础教育。学校采取基金会和地方政府合作的“委托管理”的新模式。

640.jpg

贵州正安县的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实行“乡土人本教育,”构建面向农村学生的乡土人本课程,主张“唤醒乡土,敬爱自然,热爱生命,礼仁为美”,以期“立足乡土,走向未来”。

640.jpg

四川凉善公益促进会,通过以志愿者包校的方式建立了15所学校,与把志愿者打散放到各个公办学校去相比,由志愿者联合起来承办一所学校,它的教育品质、教育改变完全不同。也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是在旧体制上打补丁,还是做些创新的事。

640.jpg

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的项目拓展,正在甘肃宕昌县建立一所新的实验小学——磑子坝乡村实验学校,也是打通学校、社区、家庭,全方位的为村民服务的学校。

640.jpg

这种低成本的、规模化的教育创新案例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也有很多。

最近广受褒奖的,是获得了WISE和一旦教育奖的哥伦比亚“新学校”项目。学生通过《学习指南》进行自学和互助学习,老师成为协助者和教练,强调学生、教师以及当地社区的充分参与。他们的项目已经在南美洲的很多国家推广,大面积地改变了农村学校的状态,被视为是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教育变革,这种以学生自学为主、打通学校和社会、教育和生活的探索,对中国的农村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640.jpg

美国公益组织桥梁国际(Bridge International Academies),致力于为1000万贫困儿童提供有质量的教育,他们的连锁学校开到了乌干达、肯尼亚、尼日利亚、印度等很多国家。桥梁国际用的是当地最普通的师资,并且他们是一个营利性的私立学校,通过一种规模化、制度化的运营模式,利用平板电脑对老师进行资源传输与管理规范,提供了一种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

640.jpg

因而,教育创新最终需要形成一个清晰的模式,才有可能大范围的复制、推广。这些成功经验指示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今天主要介绍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21世纪教育研究院”,作者杨东平,编辑刘昉。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21世纪教育研究院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杨东平:通往未来学校的教育公益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