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36氪教育记者孟小白,在时代前沿看到做「少儿英语在线口语培训」的人越来越多,玩家们为了抢占用户心智,树立起了各种品牌定位:有的只做一对一、有的主打小班课、有的组课灵活、有的老师固定、有的只做北美外教、有的主打菲律宾老师。但是,选择这么多,到底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产品反馈周期长的情况下,该怎么做判断?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究在线语培的产品逻辑,阐述最理想状态的产品长什么样,以及为了实现它,教育者们正在怎么做。还有,除了笃定的方向之外,我们也看到些许困惑和不安,这里把它们都写下来和你们分享。
文章大部分内容基于我们对 51talk 产品副总裁戴云的专访,但36氪不为 51talk 的产品做背书或打广告。在探寻「在线语培」产品的终极理想形态时,戴云作为一名教育老兵,开放、详实地分享了他的观点,我们在此再次向他表达深深的感谢。
本文章节如下:
个性化:互联网教育的基础和精髓
用户友好:如何长期保持对用户友好
效率:教育和商业效率的平衡点
学习效果:不,这不是情怀,这很重要
总结:由少儿口语培训向互联网教育说开去
正文:
个性化、用户友好和有效率,是戴云评价在线语培的三杆标尺。
但本质上,这并不是一种新的追求。更形象而笼统的表述是,与接受全世界最优秀的口语老师一对一面授相比,用户体验的差距越小,在线产品做得就越好。
想象一下,最优秀的老师对你全神贯注,同时你也会全神贯注;他对你喜欢的、不喜欢的都非常了解,根据你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最优秀的老师就像个有无数种教学工具的机器猫,可以用千变万化的方法激起你学习的热情;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的服务都为你量身定做,没有比这更高效的学习方式了。
最棒的学习经历——而不仅仅是在线语培经历——都是如此,戴云的三管齐下正是为了无限接近这个愿景。
所谓在线语培的终极理想状态,就是在这三个方向上把产品做到极致。
个性化:互联网教育的基础和精髓
用户会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和方面展现出与其他人的不同,例如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速度等,每个不同点的展现都要求我们采取不同的服务措施。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可以把需要关注的个性化特点拆解为:分级\分班测试 —— 围绕单节课堂的学习表现 —— 习题及阅读 —— 长期的学习轨迹。
分级\分班测试是用户学习的起点,合理的起点奠定了正反馈的学习路径:如果起点过高,用户会在教育中感受到挫败感,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如果起点过低,用户也可能因为没有挑战性、感受不到成就积累的乐趣,而丧失兴趣。因此,自适应的分级测试是个性化互联网教育的第一步;没有自适应的测评,不了解用户的初始位置,个性化教育就无从谈起。
围绕单节课堂的学习表现具体体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关联性上。用户在课前是否已经掌握了他被期望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课堂上他是否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他所需要掌握的,以及课后的习题和助教辅导是否足够具有针对性以确保他真正掌握那些知识和技能。微观上说,每节课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每一个起点都需要能够精确指出用户的具体状况,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合理的学习速度也是确保正反馈的重要前提。
习题及阅读同样是为合理的学习速度服务的。课后的练习和延展阅读都基于课中老师的反馈,老师会在课堂行进中,对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打勾记录;掌握不好的知识点,会以习题的形式出现;这些习题又会记录新的学习数据,反馈到下节课的预习和老师的教学计划中。
长期的学习轨迹指的是,基于大数据,对用户学习行为的指引。在完成分级测试后,系统可以基于用户画像的数据,给用户一个预期:按照什么样的节奏学习,你可以在多少时间内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而且,如果用户学习的速度有别于预测轨迹,我们就可以去仔细研究,是用户学习能力超群而我们的教学计划过于简单,还是用户出现了学习障碍但是我们的常规反馈机制并没有发现。
其实,每一项个性化的举措单拿出来说都并不新鲜,让个性化数据和评估模型尽可能精准才是挑战。这是优秀在线语培产品的第一个特质。
用户友好:如何长期保持对用户友好
在线教育的问题是,小孩子如果觉得屏幕里面的东西没有意思,他就可可能走掉或者显得漫不经心,这对学习效果的伤害是巨大的。但是,没有足够吸引力,并非在线产品的问题;在线游戏、短视频可都是能让用户上瘾的产品。
教学材料需要足够吸引用户才可以,用户要为上课而感到开心和充满渴望;这强调的更多是怎么学,而不是学什么。尽管各家语培公司都会说自己有国际标准或者使用范围最广的学习内容,但是内容并不是壁垒,单单靠内容并不能让用户感到开心和充满渴望。戴云针对引进国外英语教材的话题表示:
国外的教材通常同于线下课堂、本国学生、公立学校和一对多课堂环境,所以并不适用于线上语培。
线下课堂中,老师可以使用多种物理教具教学,或者使用小物品奖励孩子;但是在线上,基于屏幕的虚拟课堂需要为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功能支持,也要创造出让用户感到开心的视觉听觉奖赏。
国外教材中不少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不相符的地方,面向中国用户的产品除了要删除不相符的内容之外,51talk还对保留下来的内容做了图片重绘,让用户对学习内容感到熟悉。
还有,公立学校可能每天都要上英语课,但是在线语培的上课频率没有那么高,单次时间也没有那么多,因此知识点需要重新拆分重组。
最后,国外教材中的教学活动通产针对大班级,在线语培产品需要设计针对一个或几个中国孩子的教学活动。
51talk自己开发了300多本故事读物,而且拥有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有超过30多种教学活动,但是戴云表示,这些都构成不了竞争壁垒。互联网的公开性导致,任何类似的产品之间都可以互相借鉴和采纳彼此的教学活动,唯一保持产品竞争力的方式就是不断进步。
不断保持进步的方式是,每周都要有实际上课情况的分析。同样的教学方法由同样的老师教,不同用户的喜欢程度都不一样;更何况,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不同老师教时用户的体验了。老师需要记录用户对不同教学活动的反应,以帮助其他老师选择更加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
还有,为了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51talk 的外教可以主动提交教学活动评比。戴云表达,优秀的老师可以脱离讲义,开创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自下而上的创新也是产品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小结一下,"用户友好"方面的工作并不容易。不同于习题,系统在现阶段很难直接产生用户的行为数据,所以暂时还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来判断、评估、筛选和迭代。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下沉,未来系统可以判断出在课堂的哪个时间段、老师使用哪种教学方法的时候,用户的注意力最集中;并从长期的行为数据中总结出对用户最友好的教学方法组合,赋能老师。
当然这只是技术和系统支持运营效率提升的一个例子,更多关于“效率”的讨论在下一部分。
效率:教育和商业效率的平衡点
效率,在少儿语培行业的语境里,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对于用户来说,学习要高效率、有效果;第二,对于商业机构来说,商业模式是高效的,单位投入成本的回报要尽可能高。
51talk 在寻求两种效率的平衡中,逐渐确定了“菲律宾老师+中国助教”的组合。与课酬占比约50%的北美外教相比,菲律宾外教的课酬占比只有约25%,优化出来的成本空间可以用来雇佣中国助教。中国助教的成本并不低,由于需要全职雇佣,所以人力成本实际高于外教成本。因此,只有在外教成本优化的前提下,51talk才可以雇佣更多助教;而且,助教实际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回到学习的本质,用户获得一个良好的学习体验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产生行为的改变。外教老师可以提供良好的英语环境,但是课后答疑、家长沟通等工作,都需要由中国助教来协助完成。他们确保外教不在线时,即时回应用户的需求;还有,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进步、并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戴云说,他始终强调老师无论有多棒,都不能取代父母的作用;助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帮助父母发挥他们作用。
还有,课酬占比下降之后,更多的资源可以被投入到老师的培训当中。目前,51talk 有1000人的团队在菲律宾负责老师的招聘、培训、教学指导和评测工作。我们上面说过,“用户友好”非常依赖老师选择、使用和迭代适合的教学方法。那么,花更多资源在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上,是与产品力打造强相关的做法。
总的来说,服务效率的提升和降低课酬成本是分不开的。后者不下降的情况下,继续对前者的投入只会让财务模型变得更加不健康;若不保持对老师的培养和助教服务,学习效果就有限。所以,合理的成本结构在在线语培领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得都要大。
只是有一点,我提及“教学效果”的次数越多,我就越开始质疑,它到底是什么?似乎越来越说不清楚了。
学习效果:不,这不是情怀,这很重要
当我们在聊“学习效果”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这是我在写上一部分时的疑问,同时也是戴云表达不安的点。
戴云对产品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但是他也无法确定的问题是:到底学习多少知识对人的成长是最重要的?标准化和个性化的边界是什么?优秀的语培产品最终要让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
戴云希望产品能在知识、技能和人格三个方面,影响用户。一定量的知识是锻炼技能的基础,在认知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养成优秀的品格。但是,商业机构面临的实际问题是,知识类之外的教育成果如何被家长消费者理解和有意愿买单。
目前的解决方案需要依靠中文助教的人为沟通。技能类成果无法被量化和简单理解的情况下,他们帮助父母关注到和理解孩子在技能方面的成长。例如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基于事实建立观点的能力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沟通来促进理解。
另一方面,教育大环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一批正在接受少儿语培的用户长大后面临的高考和就业环境一定不同今日。高校自主招生是大势所趋,依靠裸分靠上名牌大学的几率越来越小;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
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对学校中高考情况进行排名,以及向学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绩数据。
这是与中小学阶段直接相关的趋势。此外,在报道教育创业前沿资讯的时候,我也发现越来越多的职业培训产品开始以项目制教学为主要教育方式;用人单位说,我需要能做这种项目的人才,那么培训机构就用同种类型的任务不断训练学员,从而让他们具有做特定项目的能力。
那么,从中小学到职业培训,在对能力而非知识越来越看重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该从在线语培产品中期待什么?
改变这种期待,也许是教育产品、中文助教和我们媒体都能做一点的事情。
总结:由少儿口语培训向互联网教育说开去
总结一下,个性化、用户友好和有效率这三个点,虽然在本文中被用来分析在线语培产品,但是放大到互联网教育产品,这个原则都适用;因为这三点就是互联网教育产品对传统教育的全面升级。
其实,个性化是后两者的基础。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孔子讲的“因材施教”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可能被大规模实现。用户友好用更简单的词汇理解就是Fun(乐趣),所有这方面的努力都是在解决用户学习动力的问题。高效率,对用来说强调的是教育的结果,对公司来说强调地是商业模型合理。
不过,最后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虽然认同戴云提出的评估方式,但是这并不代表 51talk 目前的方法是实现那三个目标的唯一或最好路径。不同的在线语培公司有各自的实现策略,不同的消费者和用户也会有不同的偏好。我们在判断和选择互联网教育产品的时候,要记得个性化、用户友好和有效率这三个点。
用戴云的话说就是,要让用户喜欢学、学得会、用得上。
本文转自36氪,作者孟小白。
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