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儿童的成长隐秘而模糊——自然而然的教育观

作者:张冬青 发布时间:

儿童的成长隐秘而模糊——自然而然的教育观

作者:张冬青 发布时间:

摘要:儿童的直觉能力强于成人

500197215_wx.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前两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自然而然的教育观的第一个维度——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性。即,尊重儿童生命的个体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自然而然的教育观的第二个维度——尊重儿童生长的隐秘性和模糊性。

成长是模糊而隐秘的  

成长为什么是模糊而隐秘的呢?

对于人来说,都有感觉、理性、直觉,其中直觉是最高级的能力,它是前两个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人感受能力和理性能力越强,TA的直觉力就越强。

可是,人们发现,儿童的直觉能力强于成人。难道儿童的理性也强于成人吗?

明明不是啊。儿童的直觉能力取胜在真诚、单纯这样的品质上。这样的品质能使他们略过表象直指本质。

儿童的直觉属于单纯直觉,作用于喜欢或不喜欢的选择上,由于缺乏人生的经验,由于缺乏权力,使儿童的直觉选择成为一种不承担责任的、常常无法实现的选择。

而且非常可惜,这种直觉会随着长大而退化。因为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理性能力在增长,理性经常并不信任感觉,它需要在怀疑和验证中、肯定与否定中建构自己的逻辑,然后在美的高度上重新与感觉融合,形成更高级的直觉。

也就是说理性要经历审视、怀疑、验证感觉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式的单纯直觉在退化,更高级的直觉在酝酿中。

比如说,当一个孩子感觉上很喜欢一个人,但是这个人长得有点凶,也许孩子被长得凶的人侵犯过,也许是大人告诉过TA这样凶样的人不是好人,孩子的理性就会倾向于相信经验和知识,而远离那个人。再之后这个人做了很多好事情,或者孩子懂得了表面上长得凶的人不一定是坏人,孩子的理性开始修正自己,孩子又恢复了与那个人交往。当然也可能很多事实证明那个人就是不太好,这时候孩子的感觉就重新调整准星。所有这一切的发生,都是模糊而隐秘的,复杂性远不止我举例的两种结果。

人成熟的过程很漫长,大概要30年左右,其间充满迷惑、烦恼、痛苦和危险。也充满巨大的喜悦。

成长的“可视化”不是你想的那样  

成长既然具有模糊性和隐秘性的特质,那成人就要控制窥视欲,保证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完成TA秘密的成长。

如果我们让成长可视化会有什么危害吗?其实,成长就是可视的,成长不会隐藏自己的成果,哪怕只是阶段性成果。成长藏起来的是它吸收的所有物理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一旦反应完成,就会展示出来。如果成人懂得孩子,你无需窥视就能看到孩子的成长。

现实中,很多成人不懂孩子,或者说不想懂孩子,偏偏又很负责任,很关心孩子,窥视欲借着关心的名义合理化了自己。这一类成人犯的是无知之错。

现实中,更多的成人有强烈的控制欲,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窥视,以满足好奇心(这是善意的)和安全感(这是自私的),而是通过窥视而达到控制的目的,所以他们不允许模糊性和隐秘性的存在。

英国作家赫胥黎在小说《美丽新世界》中描写了工厂造人的过程:需要知识分子怎样制造,需要工人怎么制造,需要高端人口怎样制造,需要微端人口怎么制造,每个细胞生长的每一秒钟都被精准监控和标准化养育。小说批判的就是人的自我异化。

现在我们知道了,控制型成人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儿童的成长可视化,而是让成长可控化。所以可视不可视是个伪问题,可控不可控才是真问题。我们现在要提出的问题可以变成:如果我们让成长可控化会有什么危害?

成长可控化的危害  

成人的控制会使孩子长不出自己的理性

TA得出的结论将不是出于自己的思考,而是拷贝成人的意见。长此以往,孩子会失去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会失去自我反思、修正的能力。

成人的控制会伤害孩子的感觉能力

成人的理性会不断否定孩子的感觉,成人的人生经验会庸俗化孩子的生命天真。

成人的控制根本上会毁掉孩子的直觉能力

被毁掉的包括单纯直觉和高级直觉。因为成人的意志要赢过孩子的意志,孩子的意志源于直觉。当孩子在意志较量中输了的时候,他的直觉就萎缩了,并且发展不出高级直觉。

当然情况不全部是这么糟糕,对孩子没有控制欲的成人也大有人在。对孩子没有控制欲,说明这样的成人是信赖他生活的世界的,他相信世界也会成就所有的孩子,这样的成人他们的生命经验是会助力孩子正确认识生活的。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父亲就是这样的成人。

所以,成人的经验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养分,也可以成为化肥或者毒药。

学习的模糊过程  

学习的模糊是常态

一个婴儿生下来,经历人生第一次分离,与母体的分离,这个过程很痛苦,所以孩子要哭。虽然身体分离了,意识上婴儿依然认为母亲与自己是一体的,你看TA张开嘴理所当然地就要吃,随意地睡和便,无限渴望温暖的怀抱。

此时,在意识中,整个世界连同母体都和这个婴儿浑然为一体。人生是一个不断分离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分类的过程,我、你、他、它的界限与关系是最基础的分类。分类是认识世界的方式。

既然要认识世界,就要认识清楚。但谁能说已经达到了清楚呢?全人类也没有人能这样说,人类依然跋涉在认识世界与自我的长途上。

不清楚之前,就是模糊。所以模糊是常态,就像漫漫长夜,清晰是一盏一盏的灯。每一次发现,每一个发明,每一家思想都是一盏灯,后人循着前人的灯光前行,去树立新的灯盏。

但是,没有这么简单。仅仅走路,我们被照耀就行了,而学习,需要理解每一盏灯的来历。理解了第一盏灯,它就是已知的知识,沿着它寻向第二盏灯。在两盏灯之间,又是一段黑暗。大家可以想象,离开第一盏灯,越走越暗,越暗,突然又有点微光出现,然后越走越光明。人类的学习,就是这样。儿童的学习,亦如此。

成人要为孩子的探索树立“灯塔”

不过,儿童的学习不是TA自己盲目地行走,TA遇到的灯是成人设置的。一开始,两盏灯之间的距离要近,不要让孩子完全陷入黑暗。然后灯的距离越来越远,让孩子逐渐学会摸索。真到了成为学者的时候,下一盏灯在哪里是没有的,是需要自己树立的,不知要在黑暗中跋涉多久才能自明,然后竖起一盏灯照亮后来的人。

没有模糊的过程就没有认知的成长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2岁多就开始使用连接词、转折词和虚词了,而且一开始使用就非常准确,总令大人惊奇并赞叹。这是哪个成人教的吗?不是,是孩子听了两年多大人们说话,自己总结出来的。

从婴儿开始,大人们的语言对他们来说是一团模糊,然后逐渐将词语与行为对应,慢慢理解词义,最后自己可以输出。如果一开始大人就教孩子说话,教孩子清晰地表达,那就可笑且可悲了。

大家还会有这样的经验:给孩子讲故事,孩子总要求反复讲,甚至有的时候反复的次数多达百遍。为什么?是因为讲一遍的时候,孩子获得的信息有限,每讲一次,他补充一些新的信息,增加一些理解,直至完全理解。所以会出现成人错一个词孩子都会马上指出来,而TA还不识字呢!不仅如此,经常已经理解了,还要回味,充分吸收其养分。

孩子是非常善于学习的。教育要了解孩子学习的方式,才能正确地帮助到他们。

然而,随着孩子长大、上学,由于成人有了功利的目标,对孩子学习的进度和成果就着急了。本来是应该步行从一站一步一步走向下一站,现实情况则是:有的家长让孩子骑上自行车,有的家长让孩子坐上汽车,有的坐上高铁,有的坐上飞机。把这比喻变成现实就是卷子(作业、测试题、复习题)越做越多,一张张变一摞摞。

也有成人愿意改变这种状况,让孩子回归慢教育。慢教育(其实是合适的教育,只为区别于快教育,故如此命名)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允许孩子模糊。成人由于不理解模糊的重要性,从而陷入焦虑、迷惘和怀疑。

焦虑的一种直接表现是:题做不对就是概念不清晰。概念不清晰就是老师没有教会。那我还是回到教育快轨上吧。

题做不对的确是概念还不清晰,但是会做题不等于概念清晰。大部分孩子会做题是因为做得多,记住了。小部分孩子是真懂了。

应试教育从动机上就不追求懂原理,因为没有时间让孩子们懂,真懂是很慢的事情,而且真懂不是因为老师清楚地教导了就完成的。

比如对数位的理解,有孩子会把33写成303。即使成人讲得清楚,孩子的理解也会是模糊的,因为这和TA自己的逻辑不一样。也许TA会模糊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在反复讲授下才接受新的逻辑。有的孩子一开始就能写对,是因为TA直接接受了成人的逻辑。

我们不能说前一个孩子反应慢或者理解力不够,TA的天真的逻辑难道不是很有趣吗?这是TA在用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我们要有耐心和幽默感,用一种对话的方式引导TA。

对话的方式即相互理解的方式。如果TA还是不理解,那就可以放一放,因为在螺旋式学习下一层概念时,TA会对低一层的概念恍然大悟。

也许这个概念刚清晰,新的糊涂又来了。

所以,尊重学习的模糊性就意味着要容错。不是看到错误不管,而是不能嫉错如仇,要有反复讲解的耐心,要有变幻举例的智慧,要有能够放一放的远见。

如果教育不允许孩子不清晰的状态,要求他们学了就清晰,孩子是做不到的,除非用应试通过会做题遮蔽概念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数学成绩很好但思维能力不强的原因。

学习的模糊过程的意义及方式  

模糊过程的第一个层次是一个体验过程

人的体验本身就是模糊的。

比如什么是酸的?一串化学符号是回答不了的,它要味觉去体验。而酸的程度没有标准,酸和甜的界限又在哪里?

味觉感受到酸,如果没有语言是无法表达的,没有命名就没有概念。所以,语言,尤其是文字,是人认识世界的基础。没有语言,便没有思维。

好,我们会用酸来表达味觉的感受了,但是单单看到“酸”这个字,如果没有尝过酸,这个字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与亲身的感受相连接,文字和感受才同时获得了存在的意义。

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感受会越来越细腻,比如微酸、甜酸、酸辣、巨酸、醋酸、水果酸等等,类别、程度以及主观体验十分丰富。由味觉的酸还会引申出肌肉发酸,心里发酸,话语发酸等等,这就是通感了。

最有意思的是,味觉主要是舌头的感觉,研究表明,酸味是舌尖尝出来的,而酸的发音suan力量集中在舌尖。是汉语的巧合吗?英语的酸写作sour [ˈsaʊə(r)] ,法语写作acide[asid],日语写作酸っぱい [suppai] ,都是舌尖在用力。这应该属于语言生理学了。

这里的论述没有包括化学的酸物质,它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

总之,因为体验是主观感受,所以它永远是模糊的,人们在丰富的模糊感受中尽力用语言来形容它,听的人也要有同样的丰富感受,才能引发共鸣,互相理解。

一个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的教育就是要经历丰富的感受,这些感受从自然中来,从生活中来,从交往中来。

一个孩子过多进行大脑的学习而省略身体的体验,其结果一种是大脑成为无源之水,终于枯竭;一种是形成知行不合的人格;一种则成就一种无价值观的聪明。因为体验越丰富的人越具有同情心和理解力。

模糊过程的第二个层次是一个质疑过程

有利于成长的学习是一个充满疑惑的过程而不是学会一串标准答案的过程;是一个寻找因果而且答案不唯一、不究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不断强化唯一答案的过程。

比如,读安徒生版的《三只小猪》,难道只有批评老大、老二懒惰,表扬老三勤劳这一个主题吗?

当然不是,我们可以分析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的结实程度,盖房子时的辛苦程度;可以分析老大、老二嘲笑老三时的心理;可以体会老大向老二求助,老大、老二向老三求助时的友爱;可以明白三人合力的力量有多大。

还可以质疑:狼可以吹散草房子吗?狼可以撞倒木房子吗?孩子可能会说:会的,那是一只特别大特别大的狼。孩子也可能会说:不会的,可能发生了飓风帮了狼的忙。孩子还可能回答:不会的,就是想告诉我们草房子、木房子不如砖房子结实。

孩子们还可以讨论如何用草和木头修建更结实的房子。

配合这样的阅读,就得有完全不同的评测体系。现在通行的应试考试以及配套的教学方法对孩子思维和情感的发育是一种戕害。

模糊过程的第三个层次是肯定否定的交替过程

思想是生长的,其生长性就表现为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交替上升。

某个阶段你可能认为性格决定命运,另一个阶段你又认为命运决定性格,经过这样的自我对话,你方能形成自己的观点。

一个人在价值观相对成熟稳定之前,都是不成熟、不稳定状态。就教育而言,好的课堂是充满疑问和思想生长的地方,生与生、师与生可以开放、亲切地对话,而不是高效率灌输知识的填鸭场。

教育因成长的模糊和隐秘而艺术  

先理一理模糊性和隐秘性的区别,因为两者既具有不可分的整体性而又不能互相替代。

两者的区别在于我们成人的观察角度不同,一个角度是进入成长去观察,于是发现了成长模糊性的本质特征;另一个角度是站在成长外面观察,发现成长的过程是不可见的,你一看见,它就停住。好像成长很羞涩,TA要独自面对很多生命中的错误、尴尬、烦恼、痛苦。然后让你看到一副明丽的面容。

懂得隐秘性之后,我们就要控制住好奇心、忧虑心和软弱的善心。

考验人类好奇心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古希腊神话中俄耳甫斯(Orpheus)的故事。他美丽的爱妻被蛇咬到死去了,悲伤的丈夫到冥界去寻妻,希望能把她带回来。他用忧伤的七弦琴琴声和歌声打动了冥王,冥王同意让他把妻子带回人间,但有一个条件,一路上不能回头看一下。由于走在前面的俄耳甫斯听不到妻子的一点儿声音,一路忍着回头的欲望,但内心充满不安,在快走出冥界时,终于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她美丽的妻子永远地被留在地狱里,他也再没有机会进入冥界,直到他死去。

隐秘性本身是无法分析的,我们继续来理解模糊性。

一个孩子的成长受着先天和后天两个外在因素的影响。先天的影响指的是遗传与变异。孩子可以遗传的基因太多了,父母双方及双方家族的、种族的、动物的。所有基因都想输入孩子体内,有的占到了位置,有的被挤出去了。进入的基因之间还要发生反应,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遗传占到多少,变异如何发生,这一切都无从知晓。这就像老子描述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既然先天的遗传不可知,其如何在儿童成长中起作用是模糊的,那么后天的教育如何起作用应该是可知的了?

成人的确可以控制教育行为,但是却不能控制其结果。同样的教育行为施予不同的孩子,其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育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教育者要像农民一样精耕细作,像手工艺者一样手工制作,像艺术家一样充满情感地去创造。

对于家长来说,养孩子的过程很像写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翁是作者创造的,就像孩子是自己生的。主人翁一经诞生,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意志和命运,并不是作者能掌控的。就像孩子拥有独立人格一样。主人翁的长相和性格是作者设定的,就像孩子的性格和长相经由父母的遗传设定。主人翁的命运是自己的,但依然需要作者去书写,并且是呕心沥血地按照主人翁的命运逻辑去书写,就像孩子是独立的,但需要家长耗费心血养育他,用TA需要的方式。

作者也不是那么没有权力,作者也一直在设计主人翁的未来,作者的设计和主人翁的意志有时候是不谋而合的,有时候是大相径庭的,这时候就会有博弈,这是写作的困难和痛苦。家长的权力也很大,也始终在设计孩子的未来,与孩子也发生各种博弈,争吵、打骂、和解、拥抱、悔恨的泪水和忧伤的泪水交织。养一个孩子就是一场付出情感、充满遗憾又收获成就感的艺术创作。

如果一个作者一直按自己的设计控制着主人翁,那么,这将是一部拙劣的作品,作者也是一个失败的作者,就像一个失败的家长。

本文转自LIFE教育创新,作者张冬青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LIFE教育创新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LIFE教育创新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儿童的成长隐秘而模糊——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