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我的美本申请“作假”经历

作者:Lucas 发布时间:

我的美本申请“作假”经历

作者:Lucas 发布时间:

摘要:如此说,却也绝不是为猫腻和捷径开脱。

微信图片_20180319083850.jpg

315“爸爸真棒”推出打假特稿——《别让黑心留学机构的陷阱,骗了钱还毁了娃》之后,家长们反应十分热烈,我们也收到了不少家长的爆料:

微信图片_20180319082831.jpg

从这些留言中可以看出,申请“作假”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大问题。

目前已在某TOP15大学就读的Lucas,在自己的美本申请中正好亲身经历了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他的讲述。

1.苦涩的美本申请“作假”经历

又是一年三月,美国各大学都已经开始放榜了,我的朋友圈也不时出现喜讯。在衷心为莘莘学子们高兴的同时,我却不由记起了2016年,自己申请美本时的一个小插曲。

在那个申请季中,让我最五味杂陈的时刻,定格于2016年12月中旬。我记得很清楚,那是我ED被拒后的第二天晚上。然而,压在我心上的却不止一纸拒信,而是一个在当时看来极为艰难的选择,一个难得的“机会”。

接到ED结果后,我的顾问老师与我及我的父母通了个电话,指出我的简历各方面都已较为完善,真要说缺什么,就是缺学术方面的比赛。

RD的提交截止日还有半月,在当时开始着手一个项目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此时,顾问告诉我,他手下有几个孩子参与了一项学术竞赛,进展顺利,马上就要出结果了,而我可以选择临时加入他们的团队。

挂上电话,我一时不知该作何感想。

参与?还是不参与?

妈妈打电话过来了。她斩钉截铁:

妈妈:

这事我们不能做,这是钻空子。

电话这边,我却犹豫了。

心里一时间涌起很多情绪,ED被拒的难过和失望,对申请季陡然跌落的信心,觉得自己明明有实力进ED校的不甘,还有迫切想要优化自己简历的焦虑。也一时间想起很多事,比如说顾问老师旁敲侧击的暗示:

顾问:

现在要录取前20的学校,竞赛基本是标配!

比如说,身边朋友说的:

朋友:

绝大多数时候要坚持原则,偶尔,可以变通一下。

再比如说,早有耳闻,甚至目睹的那些申请中的猫腻……

从来没有动摇过的自己动摇了。

可是,加入那个学生群聊后,我心里却丝毫没有石头落地的感觉,反而愈加沉重起来。

当晚,在父母的追问下,我坦白了。他们说:我们对你很失望。

妈妈:

我一直以为你是一个很冷静的孩子,知道如何辨别,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父母又说,他们并不想怪罪于我,只是必须告诉我,他们认为我的选择是不对的。

眼泪汹涌而出。从头到尾,我都知道这是一件错事,可在那时候,在各方因素的影响下,我还是犹豫了,动摇了,做了一个自己心里也过不去的决定。而父母的话揭开了我的一切自欺欺人。

临时加入一个早已成型的小组,实则是我向自己心里的焦虑和怯弱低头。

微信图片_20180319083025.jpg

我跟爸妈说,我做了反思,这件事情我错了。翻找微信记录,我当时这样说:

我今天情绪一直很低落,主要的就是因为作假这件事,我很不想承认和面对,但我现在觉得自己还是应该面对。做人应该要以诚信为本,我们学校的校训第一条就是诚信。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则,而我不愿做,也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

我今天情绪一直很低落,主要的就是因为作假这件事,我很不想承认和面对,但我现在觉得自己还是应该面对。做人应该要以诚信为本,我们学校的校训第一条就是诚信。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则,而我不愿做,也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

同一天晚上,我再次和顾问老师约谈,向他解释了我的想法,决定退出该学术竞赛。

三四月份,我逐渐开始收到录取通知书,其中不乏与我ED校学术及口碑相差无几的学校。我想我是幸运的吧,从文书到课外活动,句句真心,字字属实,可以说,是忠于了自己。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

“竞赛事件”过去后,我曾与几位好友谈起此事,个人的看法不尽相同。

友人V

“设身处地的想,这其实真的是个很难的选择。对于你父母来说,他们可能并不了解现在的形势,所以更容易坚决地拒绝。自私讲,我很希望我能直接告诉你作假是错误的,但是现在,打擦边球的人真的太多了。太多人的申请里都含有水分了。我不希望你因为不愿意做这些而进不了更好的大学。”

但她又说道:“不过现在什么竞赛啊,支教啊太多了,说实话我不觉得做了会有多大帮助。” 

友人M

“我特别开心你最后没有参与这件事。我真的很讨厌弄虚作假的人。课题也好,common app也好,如果做的东西不是自己的,那有什么意义呢?哪怕招生官录取了你,录取的也是一个‘假’的你。如果我朋友作假,我会对这个人很失望的。”

友人C

“如果你顾问能保证,你参与这个比赛拿了奖,就一定能录取到特别厉害的大学,那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做。但其实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这种东西到底有多大影响我们都确定不了,那在这种情况下打这种擦边球就实在不值得了。”

他又说道:“而且你要对自己有信心,你真实的东西就够好了,用不着这些’锦上添花’。”

友人的话我都听在耳朵里,也放在心里认真考虑。

其中,C的建议让我豁然开朗。换在平时,按照我一贯的性格和作风,是定然不会考虑做这份“假”荣誉的。可当时,相对来说出乎意料的ED拒信扰乱了我的自信心,让我陷入了一种焦虑的情绪。我当时有一种“再不做点什么就没大学上了”的心态,于是才会把眼前所有的机会,不管好坏,都当成救命稻草般攥在手里。

但当我摆正心态,理性分析和评价了自己的水平,稳定了自己的信心后,“奖项”的诱惑也就烟消云散了。

微信图片_20180319083153.jpg

2.美本申请作假竟如此泛滥

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并非特例,别的不说,在如今越发激烈的美本申请中,所谓的“擦边球”和各种猫腻操作诚然不是个例。

  • 标化考试:还没月考严格?

托福和SAT中的作弊情况想必大家都是见怪不怪了。我曾在国内考过两次托福(2013年申请美高时一次,2016年美本一次),考场设置十分宽松,监考老师也不怎么上心,反作弊还没有初中时候的月考严格。

关于托福,身边有不少人曾提起,身边机位的答案实在是垂手可得,也有朋友坦言在考前看过某些培训机构的“真题”,重合率高得惊人。

SAT作弊就更是风生水起了,而且作弊方法多种多样:买答案、小抄、机经、跨区、枪手、换卷子…我在自己高中考过两次SAT,光说现场监考就十分松懈,不搜身,不巡逻,考试之间还有自由活动和交谈的休息时间,要想作弊实在易如反掌。而这还是在公认比较严格的州,在加州,得克萨斯州等地的考点,据闻学生都可以大摇大摆地上网,刷instagram。

大陆、港澳,以及亚洲别处考点的情况我不了解,但我想作弊情况也并不罕见。如今,大陆考次取消,港澳许多考点压分延迟。但作弊情是否真的会减少呢?

微信图片_20180319083248.jpg

▲youtube视频《怎么在SAT中作弊》,视频播放量近10万。
  • GPA推荐信:掺水是"一贯流程"

平时成绩这件事,水分也挺大。先不论各个高中打分系统不同和给分的难易区别,谁能保证所有美本申请者提交的GPA都是真的呢?美高先搁到一边,国内的申请者中当然有许多是来自极好高中的佼佼者,也不乏勤勤恳恳的学生,但同时也不缺GPA掺水的学生。

听起来奇异,但事实上,愿意为学生修改成绩单的高中确实不少。再比如说,有部分国内申请生选择的是“脱产”模式,也就是说,学生不再去高中正常上课,而是在家中或一些培训机构一门心思准备申请。请问,这一部分人群的平时成绩是从何而来?

老师推荐信的情况也大同小异。曾有两个朋友都向我坦言,他们的推荐信是自己写的,再冠以老师的名字,发送给大学。而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冒险之举,而是当地的一贯流程。

  • 文书:当然是中介搞定?

曾经,当我一位朋友听说我的大学文书都是自己写的时候,他发出了一声惊叹:“哇,那你要写多久啊,累都累死了。”我问他准备的怎么样了的时候,他笑嘻嘻地回答:“当然是中介搞定啦。”

如今,文书代笔和包办中介真的不难找。其中的具体操作我不甚了解,但想起来也不会多么复杂。除去代写,更普遍的大概就是文书内容不真实和过分修饰了。

  • 活动:谁知道你究竟做了啥

在最常用的common app申请系统中,申请生可以填入十项活动和五项荣誉,而这些都是大学不会去认真盘查的东西。谁知道你是否真的做过你说的社区服务呢?谁知道你是否真的关爱过孤寡老人呢?谁知道你的俱乐部是不是真的每周都会集会呢?

不用我再说明,大家心里便都已经了然了吧。

微信图片_20180319083329.jpg

3.不是想“辩护”,但学生们为什么会作假?

假的东西永远是假的,这一点无可辩驳。SAT抄答案,活动编撰这样的事,永远是上不了台面的,是对其他兢兢业业的学生不公平的,这一点也无可辩驳。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又并不是一个“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人。面对这些就存在于身边的捷径和猫腻,我除了自己心里不愿去做以外,态度是模糊的。之所以模糊,是因为每个人所谓的“作弊”程度都不同,很难去画一条线,一边是可以接受的,另一边则是众矢之的。

比如说,假设A的文书水平本身只有60分,但他有一位很好的文书老师,替他修改润色后达到了90分。而B的文书本身就有85分,老师看后改了几个语法和用词,也达到了90分。单看这两个人,A的文书老师加成是否给了他类似“作假”般的优势呢?这两人明明水平悬殊,在招生官面前却有着相近的竞争力。但你说,我们能认为A是作假吗?我觉得那也有失公允。

再比如说,C在高中阶段一直尽心尽力地做着慈善,而他在填写申请时,把事实上的每周5小时写成了每周7小时。这样的事情,是否也需要大肆批判呢?

就拿我开头的课题事件来说,虽然我自己最后选择了不去做这件事,但如果我身边的一位好友用了这份报告,拿了奖,也填写在了大学申请表上,坦白来说,我不会开诚布公地去讨伐他,斥责他,也谈不上对这个人失望。

兴许也是见怪不怪了,美本申请之中,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言。

但扪心自问,绝对的公平向来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但放在自己身上,我不愿意作假,也不愿意去走捷径。但说起来,这并不是因为我认为自己有多高尚,或者说我想成为多么高尚的人,还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

1是因为诚信。

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善于撒谎的人,说假话,做假事,我心有不安。

2是因为自信。

我相信自己有实力,哪怕不依赖各类装饰,各方面也说得过去。考sat, 我没有学到悬梁刺股,但考到了自己满意的分数。写文书,作为一个爱写的人,也未曾经历太多痛苦。填活动,美高四年顺着自己的脾气兴趣做了不少东西,倒也不想去添油加醋。想起来是有点任性的,但任性,也是相信自己的体现吧。

3是因为我个人性格。

我喜欢静,喜欢读与写,喜欢纯粹自得的生活方式,同时,不喜欢竞争,不喜欢削尖了脑袋向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固然对自己有要求,却对成绩高低,大学结果,亲朋好友的赞誉评价等等,并不太过在意。兴许是因为天生对于所谓“成功”的渴求度很低,我认为作假并无必要。我更希望能做到让自己满意。

4是因为我个人对教育的理解。

在高压、高竞争环境之下,教育往往被当成了一种“工具”。大多数人接受教育,就是为了得到一份好文凭,好工作,才能赚大钱,买好车,住大房子。如果这样想,重要的便是结果,过程中用什么手段便没有那么重要。

但我却认为,教育的核心是过程。一个人读书,学习,是在这过程中寻找自我,愉悦自我,完善自我,并且因为受了教育,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与他人建立更深刻的关系,提高自己人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既然这个过程才是重要的,那在之中“作假作弊”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说了这么多,想起自己12月的那次纠结和犹豫,忽然觉得自己有冠冕堂皇之嫌。虽然此时此刻心里明明白白,真到了有压力的时候,也还是会生出动摇。

最近在看《大宋提刑官》,能和宋慈这位有名的清官一样疾恶如仇,一生只为原则办事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的。有人说,宋慈过分执拗不近人情,有人说,这才是为什么宋慈的名字能流芳百世。但也不得不承认,宋慈若非有一位身居高位的岳父为他保驾护航,这样的清官怕是早已命丧黄泉。

就好像我大谈通过教育寻找自我之词,若不是有机会跳出应试教育,处于一个虽不算锦衣玉食但也衣食无忧的环境,怎么能如此论断?

如此说,却也绝不是为猫腻和捷径开脱。弄虚作假最严重的祸端,是一个人通过这些得到了与自己不相符的东西,哪怕金玉其外,也是败絮其中。一个人的履历和实力差得越多,他摔起跟斗来就越惨。而踏踏实实的人,反而是能后来居上的。

最后,我必须要强调一点。虽然本文通篇都在叙述美本申请中的“猫腻”,但这些终究不是主流。在每年的美本申请者中,都有太多太多优秀的学子,太多太多真诚、努力、实力极强的,来自于各地各国的佼佼者。他们昂首挺胸,也低调谦逊,永远是人生舞台上真正的主角。

(本文转自爸爸真棒,作者 Lucas)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爸爸真棒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爸爸真棒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我的美本申请“作假”经历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