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和国内情况类似,各种课后兴趣班也是拉开孩子间差距的重要原因。美国这边的学前班、小学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了,那之后的时间做什么呢?在家里瞎混混是有的,而重视教育的,特别是亚裔、印度裔,和部分白人家庭通常都会精心安排。
亚裔和印度裔通常会集中在学习类、艺术类的课外班,白人则青睐于体育。不过有一类课外班,几乎吸引了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那就是STEAM科学类,特别是娃可以自己动手做科学小实验的兴趣班。逃逃也是这样,要是说去上钢琴、黑管课什么的有时还会讨价还价一番,但说到上科学课,完全是乐此不疲的状态 。
这类课外班通常也不便宜,1-1.5小时的课一般在30-45美元左右,算下来一周只上一次的话,一年也一千多美元了,再加上来回接送,无论是学费还是时间的成本都不算低。不过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还是物有所值的,虽然每次课只做一个小实验,实验本身花不了多少时间,但老师前后的提问、引导孩子们对实验的观察、记录和思考都很有价值,很值得借鉴。
下面,我就以一个真实的科学小实验为例,给大家分享一下老师是怎么用“The Scientific Method”来引导孩子的,其实很简单,总共就图中的5个步骤,但你会感觉非常完整,整套方法很“科学”。
这是一个关于“烧蜡烛”的小实验,估计大家看到下图就已经心领神会了,对的,实验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在不同大小的杯子里蜡烛能燃烧的时间不同,让孩子懂得“燃烧需要氧气”的道理,看起来超简单,但对于还不了解这个常识的孩子,肯定还是会觉得很新鲜很有意思。
实验需要四根小蜡烛,和四个大小不一样的杯子,这些材料老师都会在课前就准备好。开始上课之后,基本上就是按照以下这5个步骤来走:
01Ask Questions 提问
大家都知道,科学家通常都是先遇到一个问题,然后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做实验,反复验证,最终发现了以前大家不知道的原理或者解决了问题。不过现实中,大多数孩子看到树上掉下来的苹果都是会把它洗洗吃了,不会想出一大堆问题最后追究到万有引力。
所以,不能完全指望孩子自发地问问题,而且孩子的思维一般比较发散,还要问出和本次实验相关的问题就更难了, 关键还是得老师做引导,比如先抛出这些问题:
☑蜡烛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用火柴点燃之后它就会燃烧吗?
☑什么情况下蜡烛会灭掉呢?有风吹过的时候?蜡烛烧完的时候?
如果孩子还能想到更多就更好了,把这些问题一一列出来,待实验结束之后再来回顾下。
【小贴士】在这里老师的引导并不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哦,相反是做了个示范,科学家通常是怎么问问题的。
02Make a hypothesis 假设
接着,老师会给孩子大概讲一下这次实验怎么做,比如要点燃蜡烛,还要把杯子扣上去等等。
然后,开始带着问题做实验了吗?不是,在实验之前,还有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做假设,预测一下实验结果会是怎样。
这个过程会非常有趣,逃逃以前做这个实验时,当老师让大家猜猜把一个杯子扣在蜡烛上会发生什么,有孩子说“杯子会着火!“,还有孩子说”杯子会融化掉!“也有些特别聪明的孩子猜到了蜡烛在杯子扣上去之后待一会儿就会灭掉,而且等多久跟杯子的大小有关系,顺着这个思路,老师让大家继续猜,还请一位孩子把他的猜想写在白板上:
而其他同学呢,则可以写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记录表里:
【小贴士】让孩子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做假设猜想,是启发他“像科学家那样思考”的重要步骤,是非常好的思维训练,可不要忽略掉哦。
03Do an experiment 实验
现在总算准备妥当,可以开始动手做实验了。低年级孩子做的实验一般比较简单,但无论多简单的实验,都要注意养成好的实验习惯,老师也会提醒孩子保持实验桌面整洁,把实验材料物品都放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做好防护措施,严格遵循实验步骤并记录实验数据。
像这类比较经典的小科学实验,可能几乎每位老美孩子都做过,我在网上随便搜了下,就能找到不少孩子的实验视频,还都挺像模像样的。
(实验过程比较长,给大家截个图感受下)
【小贴士】如果是在家里做实验,家长帮忙拍个小视频是个挺不错的主意,孩子可以边说步骤边做实验,看回放时成就感满满,而且,如果实验结果不对,还可以查到问题出在哪里。
04Collect Data 收集数据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数据没有收集、记录好,这实验就白做了。不过如果孩子是刚刚开始接触科学实验的话,这个步骤是很有可能被忘掉的。所以科学课上老师一开始往往是让两个孩子配对合作,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记录,几次课之后再慢慢锻炼让他们尝试一个人搞定。
“烧蜡烛”的实验结束之后,孩子们得到了数据,虽然和之前猜想的不一样,但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蜡烛的燃烧时间会随着杯子容积的增大而变长,发现了这个规律,孩子们甭提多开心。
课堂上有位细心的孩子还把这些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简直太棒了!是的,老师就是这样鼓励孩子,用最熟悉最喜欢的方式,来整理和找出实验数据的规律。
【小贴士】实验数据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噪点”,就是某个数据和其他的规律不符合,假如上面的第三个杯子不是15秒,而是8秒,怎么办呢?当然重新再做一遍来验证是最好的方法。另外,如果刚才第三步录了实验小视频的话,还可以从中找原因,是不是杯子已经扣上去一会儿才按的秒表呢?是不是蜡烛还没灭的时候就把秒表按掉了?看到这种异常数据后,可以先猜一猜原因,再去寻找答案。
05Draw Conclusions 结论
有了上面的实验和数据收集,结论就不难得出了。这时老师会一步一步地给孩子讲原理步骤,蜡烛燃烧需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扣上杯子之后,外面的氧气就进不来了,所以当把里面的氧气都用完时,蜡烛也就灭了。
那为什么大杯子里的蜡烛灭得慢,小杯子里的蜡烛灭得快呢?这个问题孩子现在应该肯定能回答出来了。
最后,别忘了回顾步骤1中列出来的问题:
☑蜡烛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用火柴点燃之后它就会燃烧吗?
☑什么情况下蜡烛会灭掉呢?有风吹过的时候?蜡烛烧完的时候?
想必孩子们也已经有了答案。
OK,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科学实验,细想这5个步骤,其实每一步都很有讲究:
☑问问题可以启发孩子开脑洞;
☑Think out of the box(打破常规思考问题);
☑做假设、得结论引导孩子的深度思考;
☑做实验 、记数据则都培养严谨专注、仔细认真的习惯。
几乎每次科学课,老师都会套用这个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熟练之后,孩子们还真是能Pretend to be a scientist(假装自己是个科学家)了呢,看来科学家气质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咳咳,敲黑板了哈,其实大家发现没有,如果家长熟练掌握了这套方法,完全也可以在家带娃做这些科学小实验啊,只要自己事先做点功课,效果肯定比上课还好,因为上课毕竟是一位老师带几个孩子,孩子实验过程有问题有困难不一定照顾得及时,而家长和孩子是1v1的。甚至还可以考虑在家中阳台或什么地方划出一个小小科学角,把这五个步骤打印出来贴在墙上,实验中提醒下自己和孩子。
PS : 能把文章读到这里的,想必是对科学比较感兴趣的家长朋友,我就再和大家唠叨两句。虽然和孩子做了很多实验,搞清楚了很多物理、化学原理,但还是得提醒他,这些结论和原理,都是基于我们现在的发现和认知,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它们当中有些是错的,也是很有可能的。要当一个科学家,就要永远保持质疑、探索的精神。
超爱刘欣慈的《三体》,曾经借用里面的一个小例子给孩子说明这个道理,说不定你也可以用上哦~~
“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显然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本文转自东西儿童教育微信公众号,作者逃妈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