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着写知识付费的第二篇文章,一直没有时间。去美国访学飞机上的12个小时里,在看完一个1997年的《甲方乙方》以后,终于有了很长一段时间写完这篇文章的下半截。
上一篇文章谈到了知识付费的本质是“服务付费”,而这一轮的玩家应该是“媒体、教育、出版”的混血儿。这篇文章继续谈谈,要做好知识产品需要什么新手艺?以及未来一年里,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机会。
要看趋势,先要看源头,这一波的知识付费的机会是怎么来的?——
移动互联网、自媒体、终生学习共同构成了知识付费的机会:
终生学习创造了持续获取知识的需求(唉,现在主要体现为焦虑);
移动互联网把学习的场景从读书和教室上课中解放出来,碎片化嵌入生活中;
而自媒体则重新界定了流量的入口——你今天会在公众号、文章后面买到课程,而不是在在线网校上——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很多好的知识创造者。
那么,从源头往后看:
今天,要做内容爆品需要如何设计?
未来,知识付费产品有哪 3 大机会?
以及,知识付费和教育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就是今天要聊的话题。
内容产品的 3 个“再设计”
著名传播理论家麦克卢汉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媒介即信息”(Media is message)。
媒介对信息、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反作用……不同的媒介对不同的感官起作用。
书面媒介影响视觉,使人的感知成线状结构;视听媒介影响触觉,使人的感知成三维结构。
这和“做内容”的常识非常不同 —— 一提到做内容,我们就想起应该讲什么内容、针对谁……但麦克卢汉却告诉我们,更多的深意在内容传播的媒介本身。
比如说《社会与法》节目,每期讲一个别人家的耸人听闻法律故事,每个妈都热爱。以麦克卢汉的观点,比一个个故事更重要的,是连续在晚上八点五十黄金档,“全家老少都在看央视播放”这个动作背后传递出来的意义。
在我看来,罗振宇是深刻理解这个的。很多人都认为30年跨年演讲这事是个大坑,“内容哪里来?怎么保持新鲜感?” 其实“跨年演讲30年”这个媒介传递出来的形式,远远比讲什么要重要。正如当年让人惊叹的“每天60秒”,具体哪天的内容你早已淡忘,但这个形式传递出来的那种死磕、坚持,你一定还记得。
《庄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媒介本身就是知识产品的一部分,同时也反过来改造了内容本身。
很多人做知识产品的念头开始于:“我有一个经验特别想分享”,或者是“XXX平台找我做一个内容”,或者是“编辑找我写本书”,要不就是“XXX也做了一个课,我也能行”。然后拉个大纲就开始做了。
这种“先内容再形式”的逻辑,很难做好知识产品——好的产品是倒过来设计的——先有媒介,再有内容。
1. 形式不同,内容就不同:
我自己的《超级个体》经历了从线上课程、专栏、到书本的不同形式。
线上课程的逻辑是切割模块,然后模块内逐渐提升,这样才可以在完课后整体有一个拔高;
而专栏的“每天阅读”形态导致了知识点要像“马赛克式”的分布,让大家不定期遇到自己喜欢的部分,而且每一节的难度都要齐平;
书本则强调系统性,需要在开篇有一个高屋建瓴的整体架构呈现在开头,人们需要反复回到这张知识地图的原点,重新检索再出发。
2. 平台不同,内容也不同:
十点读书的客户很多是二三线城市的白领,年轻女性居多。一天晚上回到家里,觉得又累又困,心理抚慰的需求巨大。所以在这个平台上,就很容易有“心理成长”“自我改变”“沟通技巧”这样类型的爆品出现。
听书产品在「得到APP」上是15分钟听完,文字简述;而在樊登读书会则是45分钟带视频的讲述。
因为得到平台很多人是一二线城市白领,在通勤路上会读书,地铁车厢拥挤,哪里会有手打开去细看?但是樊登读书会的读者则很多是三四线城市的小企业主,一个经典的场景,应该是在办公室或者回家以后,打开视频,泡上一杯茶来看了。
而在一段时间风靡的熊猫书院则完全是另一个方式——通过一个“测试”创造一种“定制感”,因为他们的读者是年轻人、大学生居多,本身只是觉得焦虑要读书,不太清楚要读什么,为什么要读。
今天每个平台都以自己的不同调性、不同形态、不同场景,吸引着不同的人群。这些人群形成的集体人格,极大的反作用于内容本身。
当理解了“媒介即信息”的概念,我们至少会在做一个知识产品时候,重新问自己3个问题:
① 这个产品的交付形式是什么?是书、线下课、线上课、专栏、微课、训练营?
② 这个产品可能的交付平台是什么?这里的人有什么“集体人格”?
③ 这个产品的交付场景是什么?是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在做?
动手前一定要先想好所有的限制条件——要知道,仅凭知识,产品的门槛其实相当低,只有满足这些限制性条件的知识,才容易产生爆发力。
就好像火药包在厚厚的纸里是炮仗,但是在纸上则只是闪光一现。好的产品设计者至少会在三个方面,针对内容重新设计:交付场景再设计、知识结构再设计、交付语言再设计。
知识付费的三个未来
说了这么多知识付费的逻辑,这个领域未来会有哪些可能?
我有一个观点——看不清未来的时候,就往回看,或者往远看。答案在历史里,或者在其他赛道里。
今天的知识付费的战场像什么时候呢?最像1450年的欧洲。
那一年,古腾堡第一次发明现代印刷技术,他当时只意识到自己发明了一台机器,而没有意识到自己重新发明了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方式,而这个背后带来的,是一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
在古腾堡发明印刷机之前,全欧洲只有几千部手抄书可以阅读;而古腾堡死后的50年,欧洲印刷的书籍已百万计。
为适应印刷术,各国开始制订一套人人能看懂的书写系统;英语、法语和德语等语言被标准化、流传到今天;平民百姓第一次能看到报纸,能接收到新消息、新资讯,不再对世事不闻不问;马丁·路德利用印刷品来广泛传播其宗教理念……
当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知识社会史》中提到,“现代型知识的收集和累积可以追溯到西方1450年开始启用印刷术起。今天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吸收和存储知识的办法都奠基于此。”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波“知识付费”浪潮,也是新变化的开端。当知识不等于书本,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可能随时调取,按需定制;当曾经高深的学问,越来越平易近人;当好内容越来越丰富和便宜……一切教育产品都值得重新再设计。
在我看来,下面三个趋势必然发生:
1. 所有经典都可再编译
前面说过,移动互联网带来知识重编译,约等于古腾堡发明印刷机。
那么在上一次知识重编译之后的200年里,人们到底在看什么书?
答案是少部分新闻,一部分新小说,和大部分经典——古代和中世纪的书籍占据了50%的印刷量。
我判断,这次知识服务大潮中,虽然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鲜的原创内容,但是远远被低估的,是所有经典内容的重编译。
很多人正在证明这个逻辑——凯叔讲故事里推出自己重新编译的《西游记》,郝景芳童行团队最近在做的给孩子讲33本经典故事书,都属于这类。再比如每隔几年,金庸小说就会根据新的文化口味和语境重新拍一遍(是的确一次比一次烂?还是因为我老了?求反馈)。
经典的内容需要反复反复的重编译。《头号玩家》在我看来,就是一次电影对于游戏文化的重编译。
那么,有没有人开始重编译《孔子》或《孙子兵法》?编译《资本论》或《幸福之路》?编译所有的迪士尼、格林童话故事?编译所有的重要的学科?编译所有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系?还有太多经典没有被足够好的重新解读。
这是第一个趋势:一切经典都可重编译。
2. 每个人群都值得再服务
现代印刷术直接导致了民族国家的产生、民族语言的固化,而移动互联也直接导致了圈层的出现。那么,有没有人为这些新出现的“小国家”创造知识服务?
今天你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知识产品的成本是高还是低?其中适合你的知识有多少?这些知识贴合你的需求、价值观的是多还是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群都值得更加深入的被重新服务。
举个例子:分答小讲上有很多理财的课程,但是卖得最好的不是名头很大的经济学家,而是一个叫三公子的理财课。她原来是个体制内人员,通过理财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她的课程也主要在说如何积累自己的100万。
为什么销量很好?因为她服务到了三四线城市收入不高,投资渠道不多的一群人。他们不要区块链、不要股权投资、也不要创业,就要相对稳定的从0到100万。
所以,过去的知识服务给人一种误区,就是只有大咖、头部、非常厉害的人才能跑出来。在“通识教育”时代,的确需要大师的微言大义,但是在逐渐到来的知识服务时代,放下架子,不要远视眼,垂直纵深,服务好一小群人的一个大需求,也许更为重要。
这是第二个方向:每个人群都值得再服务。
3. 所有“知识服务”都会指向“改变服务”
教育心理学里面,有一个重要的ASK(又叫SKA)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教学要传递三个目标:Attitude(态度)、Knowledge(知识)和Skill(技术)——我自己归纳成:上脑、上心、上身的过程——一个知识只有最后自动化了,才算是完成了教学的交付。
在知识服务里,知识通过内容交付,态度通过IP可以交付一些,而技能的提高则距离交付还有很远。在线学习听知识还凑合,听人生观偶尔有点,要真有能力改变的则欠奉——全球范围内的MOOC低完课率也佐证了此事。
过去大家为知识付费,现在大家为服务付费,明天大家会为最后一公里的技能交付、资源获得而付费。就像这些年发生在电商领域的——大家一开始为商品付费,然后为快递服务付费,现在为了消费升级、更好的产品付费的一样。
说到底——大众不爱学习,真正爱的是改变、改变带来的更好生活。
当知识付费走到改变付费,就和教育没有什么区别,完全融合。这个时候,这个媒体、出版、教育的混血儿日益成熟,可以开始在各个领域疯跑起来。
每个知识服务,都有改变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知识付费距离真正的教育有多远?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知识付费算是教育吗?
我想先来谈谈什么是我心目中的教育:
1. 教育是针对“完整的人”的
一个人不仅仅需要学习知识、技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做到这一层,叫做培训;
还需要了解背后的思维,认知以应对未知的问题,做到这一层应该算是教学了;
他还需要有客观、恰当的世界观,知道自己到底在哪里,要解决什么问题;
而且,每个人都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价值观系统,告诉自己为什么要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正如梁宁说的“个人的逻辑大于商业逻辑”(她在得到的产品课真的不错,推荐);
最后,我们甚至应该提供合适的社会资源,让这些价值观、世界观和思维、技能学习得以交互和实践、落地,形成自身和社会的闭环,这才算是教育。
能够打通“信息-知识-技能-思维-世界观-价值观”的,才是好的教育,只有这样的教育才真的能够培养一个自主、自由、自我实现的人。
2. 真正的教育是长周期回报、指向未来的
反思下我们今天生活真正起作用的,有多少是你在中学、大学课堂上学到的?你可以理解,很多的教育只是为了解决几个月后的考试——而这些考试往往和未来需要的能力无关。
教育不仅要交付知识技能态度,更要交付人的品格、思维习惯和眼界,还有身为人的沟通、交流、意义感和爱——是这些东西,让我们在未来能够解决今天还未发生的问题,胜任还不存在的工作。
今天(2018年),一个12岁孩子所受的教育,应该让他在18岁那年踏入人生之河,毫无惧色;在35岁开始攀登人生顶峰的时候,内心踏实。
如果你认同我的这个说法,那么在他18岁的2024年,35岁的2031年,他面对着怎样的世界?他需要什么技能?什么价值观?这是每个教育人要思考的话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搞那些没有什么反馈,只要感觉好、有意义就行的自嗨型教育。好的教育应该是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的平衡;好的教育产品则一定要站在高处,暗指远方。
讲到这里,我想答案很明显了:
人的成长是连续而缓慢的,所以不可能是一个几年倍增、快速有结论的事。知识付费现在的阶段距离真正的教育还很远,但是非常好的尝试,随着一代教育人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近。
好的教育,面向未来、使人为人。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古典古少侠”(ID:gudian515),作者古典,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