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你被“耐高”刷屏了吗?
从万事达到乐视体育生态中心再到如今的凯迪拉克中心,无论名字怎么变更,五棵松篮球馆始终是北京篮球迷心中的圣地。而在4月的最后一天,耐克高中篮球巅峰赛在这里掀起的热浪,为京城提前带来了夏天的气息。
一生一耐高,拼尽才无憾
在4月的尾巴上,来自北上广台湾香港5地的高中豪强齐聚五棵松,为历经数月的耐克高中联赛(以下简称“耐高”)画上了完满的句号。无论输赢,这次经历注定会是这群热爱篮球的少年最美的记忆。
比赛前,圈哥专程等到了地铁1号线的“耐高专列”前往五棵松观看比赛,一路上,我的脑海里过电影一般,闪现了在这里观看的全部比赛:从2008年的奥运会开始,到首钢将主场搬到五棵松,10年间笔者无数次来到这座球馆看球。而我也无数次的幻想着,站在这样一块球场上打球,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
你遇上这班“耐高专列”了吗?
此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已经足够美好,然而当真正站在巅峰赛决赛的场地上,我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环顾四周,座无虚席的球馆里充斥着球迷热情的助威声,场边各界明星大咖云集,场外多路精良的转播报道……这一切的一切,比之CBA赛场甚至还要有过之而不及。耐高联赛为赛场这群奋力拼搏的篮球少年们,搭建了让人嫉妒的华美舞台,铸造了一场关于篮球的梦。
在光影交错的出场灯光秀和绚丽的地板投影秀之后,“北境之王”清华附中与“宝岛速度”能仁家商的决赛正式开始!
大战打响,差距显现
近几年,我们高中球队与宝岛高中球队交手不少,输多赢少,惨败频现,在这个过程中,宝岛高中生的实力逐渐被广为熟知。
这一次在面对强敌时,清华附中也是毫无畏惧,纵使一度落后近20分也不放弃,在比赛还剩一分钟是更是将比分追至只差5分。虽然最终遗憾败北,在这里再次吞下与20多天前输给四中一样的苦果,但是清华附中向所有人展示了他们不服输的精神,就像耐高的宣传口号一样——“一生只有一次耐高,拼尽才无憾!”
从赛后各方的分析来看,5分的分差其实要比赛前很多人预想的小了不少,但是清华附中的努力并不能掩盖比赛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平均身高超出对手10厘米,后卫线高出将近20厘米,看起来很美好,可事实上对手两个只有170厘米的后卫在攻防两端可以说予取予求。攻,突投结合如入无人之境;防,全场紧逼让清华甚至过半场都很困难。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在说国家队?很多年来我们都一直诟病:国家队那么多后卫,有身高有力量,怎么到了国际赛场,连过半场都难?
当然也有很多人会说,清华附中培养的只是学生球员,对面的高中生是按职业球员训练的,打不过很正常,我们随便一支青年队都能虐他们。
然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随着我们的校园篮球体系逐步完善,初高中、大学各级联赛均有。而相对的,职业篮球过于残酷,淘汰率极高,一批队员里往往只能有一两个崭露头角的,例如当年横扫国内、号称飞行大队的广东宏远青年队无一人在CBA打出名堂,顺利得到发展。
因此,很多有天赋的孩子的家长会选择把孩子送到学校,这样打球的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个很好的学校读书,拿到一个不错的文凭,对未来也有个保障。这就间接导致,CBA俱乐部青年队的质量在逐渐下降,可以说现在相当比部分俱乐部青年队,甚至还达不到高中球队的水平。
就拿眼下正在打的U17全国男篮锦标赛来讲,进入决赛圈的18只球队中有4只高中球队,其中在全国高中联赛南区小组赛5场全败的南洋模范高中,却在进入U17决赛圈首日的比赛中两场全胜。
因此,青年队远强于高中生迷信现在可以慢慢扔掉了,清华附中赢不了的能仁家商,放在全国也没有几支球队敢说可以稳胜一筹的。
巅峰过后,你看到那燎原之火了吗?
随着国内校园联赛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校园篮球的发展极大程度关系到我们篮球的发展。因此全面发展校园体育非常必要,目前我们也有很好的氛围和资源去发展校园体育。
易建联在接受媒体收集时就表示:“希望像耐克高中联赛这种面向的是高中生球员的平台越多越好。因为国外就是这样的,几乎所有职业球员都是从高中、大学走出来的,希望未来我们篮球的发展也能够向这个方向发展,也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加入到耐克高中联赛的平台。让我们未来篮球人才选择的渠道会更宽一点,发掘更多的球员。”
丁彦雨航也表示,这样的一个平台让他也很羡慕,尤其是谈到能在五棵松这么好的舞台,NIKE这样优秀的支持下比赛时,丁彦雨航甚至有些嫉妒的说:“别说是青年队时期,就是到现在都没打过几次!”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虽然如今我们有耐高这样好的一个平台,但是我们的校园联赛还只能说是处于一个草创期,就相比于宝岛的校园篮球我们也还差得远。
最大的差距在于基层篮球教练理念的落后。知名篮球评论员朱彦硕就对生态圈记者表示:“篮球世界很大,校园篮球与职业篮球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篮球。不是说大陆的篮球教练不够好,而是对于校园篮球的理念有误区。”
不得不说,国内很多的学校最注重是比赛成绩,然而校园篮球、学生球员,第一要务其实是教育,不可能每一个学生未来都可以打到职业比赛,但是可以通过比赛,通过训练,让每一个球员获得人生上的启示,所以他们在这三年里通过篮球收获到什么其实远远要比能力的提升,比赛的输赢要重要的多。
这或许也导致了我们篮球人才选材的误区。一直以来,我们的传统观念里都认为篮球是巨人的运动,从威震亚洲的巨无霸穆铁柱再到我们的世界名片姚明,“移动长城”一直是中国男篮引以为傲的优势,寻找下一个姚明也一直是我们篮球的主题。
或许也是基于这种情怀,国内篮球选材时普遍喜欢身才高大化的,这种观念甚至也深入到校园之中,身高175cm以下的球员凤毛菱角。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实力不够,而是在选择的时候从主观上就不被重视。
其次则是学校系统出身球员被认可度不高。虽然有一些大学生球员在CBA开始能够独当一面,选秀制度也慢慢完善。但是纵观下来,三年里被选中的大学生球员表现大多乏善可陈,例如首届状元更是枯坐两个赛季板凳后黯然选择退役。
一方面是CBA对这些校园篮球系统出身的球员并不了解。即使在季前赛狂砍40分的CUBA第一后卫王洪,在登陆CBA后的首个赛季也鲜有上场机会。另一方面就是大陆的学生球员无论是训练的质与量都远远不够,因为有升学和学历就业的保障,很多球员并不会选择破釜沉舟的冲击职业赛场。
而在中国台湾,想要打到职业就只有这样一条路可走,因此他们的学生球员对待训练的态度和努力要远远强过我们。
最后一点是体育产业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对于我们的体育产业来说,体育人才的就业问题始终存在。很多没有打出来或者退役运动员的生活没有一个良好的保障,除体育外无一技之长的他们很难在社会上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而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体育产业还有待发展,并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球员主观上的意愿,更让家长们难以放心把孩子送去专业从事体育。
简单来看,这次耐高输球只是一场高中篮球的简单失利,或许不应上纲上线的谈到国内篮球人才培养的问题。但这样一场万众瞩目,引发国内球迷艳羡与讨论的篮球比赛,又本该承担这样的作用——作为篮球人才选拔的指南针,为我们的篮球人才提供更多的指引。
因此,从这次难得的最高水准的交流之中,我们从篮球、文化和体制层面,都应该有所收获,才不枉费“一生一世一耐高”这样的好平台。
篮球方面,我们拿过奥运会八强,进过世锦赛前八;体育方面,我们正努力从一个体育大国发展成一个体育强国,而在这个过程中,自然需要良好的体育氛围与文化做基础,而体育氛围又要依靠校园体育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校园篮球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措。
因此,在国际赛场之外,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放在校园之中。“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借着刷屏耐高这样的良好契机,让我们一起把篮球、把体育的种子,播撒在校园这片沃土之上吧。耐高这样好的赛事,多希望能来到全国更多的城市,多希望不是一生只有一次。
毕竟,校园篮球这希望之火,原本就该蕴藏着那燎原之力。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体育产业生态圈”,作者宋鑫宇。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