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人民教育微信(ID:irenminjiaoyu)
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一个时期,技术发明如此之多、出现的速度频率如此之快、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如此之大。面对已经来临的技术时代,我们的教育该怎样应对?清华大学吴国盛教授在接受《人民教育》收集时说,“中小学使用新的教育技术是必要的,对新技术既不要不切实际地热衷引进,也不必恐惧和拒绝。”
他认为,今日中国的教育问题不在于教育技术的使用不够,而在于教育理念的偏差。那么正确的理念是什么样的?新技术会带来哪些新的学习方式?一起来听听吴教授怎么说。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交往方式,是改变历史的一大动力
《人民教育》:我们如何判断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大数据等技术飞速发展更迭,究竟哪些新技术会真正影响人类未来?这些新技术最终会给人类文明带来哪些颠覆性影响,尤其是在人性、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
吴国盛: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一个时期,技术发明如此之多、出现的速度频率如此之快、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如此之大。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我们难免有些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不过,有些技术暂时看来似乎新奇,但从长远看也可能并不重要;有些技术暂时不起眼,却有可能改变历史。所以,严格说来,我们没有办法说出哪些新技术会真正影响人类未来。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历史的经验之中作出一些有限的判断。
从技术史上看,动力的运用和新动力的开发,曾经是改变历史的一大动力。从畜力(牛马)、风力水力的运用,到蒸汽动力、电力的开发,最后到核能的开发和运用,可以说达到了动力开发的极致。当然,核能安全且高效的运用还是问题,电能的存储也还有很大的技术空间。
信息的存储、加工和传播,是改变历史的另一大动力。从文字的发明、书写工具的改进到印刷术的发明,是一次革命性变化;电讯技术的发明是另一次革命性变化;目前,方兴未艾的电子信息技术是第三次革命性变化,因此的确值得重视。
目前,方兴未艾的另一项重要技术是生物技术,特别是基于基因技术的生物技术,可能会成为改变历史的重要动力。生物技术会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会影响社会生活的结构,还会影响对人性的理解,因此特别需要引起重视。人的存在,一方面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方面是生物学意义上的。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交往方式,因而影响人类的社会学存在方式;生物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物学存在方式。如果这两类技术结合起来,就必定会从整体上改变我们人类的自我认同方式,因此,它们的未来发展是最有可能给人类文明带来颠覆性影响的。事实上,这两类技术的确已经在结盟,它们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我们现在都知道,基因一点儿都不神秘,也就是一大串数字。
你提到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互联网、大数据,都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各种突出表现,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比如,有人认为思想的本质就是计算,并不神秘。大脑不过就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不是基于硅元素的芯片,而是基于碳元素的人类肉身,因此,如果我们称现在每天使用的计算机是硅基电脑,那么人脑就是一种碳基电脑。这些观念,已经是很有颠覆性的思想。
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会更加要求教师传授所谓的“隐性知识”
《人民教育》:目前,许多学校在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教育数据挖掘、智慧校园建设等,也有的学校对技术有困惑甚至有恐惧。学校该如何看待、选择、运用新技术?您认为,新技术将给学校教育带来哪些重大改变?
吴国盛:学校作为传承文明的场所,应该是相对保守的地方。当然,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性大学,要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的前进方向,不能太保守,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不能太过激进,不能被新技术所扰乱。学校的基本功能还是传承人类的价值、完善人性、学习知识。比较成熟的新技术可以逐步引进中小学教育教学,作为辅助手段,但是对新技术的运用不要过分热衷,以致忘记了教育的本分。
比如,多媒体PPT的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教师授课效率(减少板书时间),但是也不必夸大它的神奇作用,它也有负面作用。从教师方面讲,使用PPT减少了对教师演讲能力的要求和临场发挥的空间。从学生方面讲,PPT强化了“看”而弱化了“听”,特别是弱化了现场感:有的学生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把PPT拍下来或者拷贝回去,以为就是“听”了课。PPT等视觉技术的运用,减弱了学生课堂上动脑筋思考的动力。有些学校强制性要求教师上课必须使用PPT,那恐怕就是错误的管理方式。
网络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空间局限性,使得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成为可能。但是,教育的目标不只是向学生传递知识,教育过程根本上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过程,因此网络上优质资源的普遍共享,并不能代替课堂教学。中小学使用新的教育技术是必要的,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适当引进,不必唯高技术主义。要根据具体教育环节的实际需要来决定使用,既不要不切实际地热衷引进新技术,也不必恐惧和拒绝。
由于网络的普及,海量知识可以很轻易地通过网络获得,弱化了传统教育中教师传授“知识”的角色。一个教师如果在今天不会使用搜索引擎,那很有可能会遭到学生的鄙视。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会更加要求教师传授所谓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这种隐性知识是不可能从网络上获得的,相反,那些显性知识,即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概念、公式表达出来的东西,都很容易在网络搜索到。
所谓“隐性知识”,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需要教师在情境之中“亲授”。网络教育的发达,不能代替现场的课堂教学。随着网络交往的普遍化,“现场感”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正如唱片业的发达并没有使音乐会变得萧条一样,网上名师视频仍然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当然,网上名师名课的流行,必然会给学校的课堂教学带来压力,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进新鲜的教学内容。
教育的内容是人类数千年来知识的积淀,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不可能轻易过时
《人民教育》:技术时代,教育发展的“速度”常常赶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学校教育内容在学生毕业后可能就过时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该教什么、怎么教,尤其是学校该如何进行科学教育?现在小学一年级就开设科学课,您认为不同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的科学教育重点是什么?
吴国盛:教育的内容是人类数千年来知识的积淀,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不可能轻易过时。所谓在新技术条件下的“知识爆炸”,其实是“信息爆炸”,而信息爆炸中指数增长的信息,多数是无效信息、垃圾信息,不值得关注,因此也不必恐惧。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因此不存在教育内容过时一说。以科学教育为例,尽管随着科学的职业化,研究成果海量增长,但科学的基本范式并未有根本改变:我们仍然秉承着牛顿所开辟的科学范式。
科学教育的内容大概满足某种“重演律”,即每个个体的受教育过程,基本重演整个人类科学发展的过程。小学生大体学习的是四大文明古国所取得的科学知识,初中开始学习古希腊人的几何学,高中开始学习牛顿力学,大学学习微积分和四大力学。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愿意多谈一下,就是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初中开始,科学学习就进入了现代科学的模式之中。我们需要准确地掌握现代科学的概念、范畴、公式、方程,以便能够以现代科学所要求的方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在小学阶段,应该学习什么呢?是直接学习现代科学理论的通俗版、低幼版,还是学习前现代科学时期的人类自然知识?我倾向于后者,即按照“重演律”,学习古文明所积累的自然知识。
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就是学习中华古文明所积累的自然知识。我们的祖先有一套关于天地人的看法,这些看法,有些在今天看来是奇怪的,有些仍然具有合理性。无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我们都不应该回避。在前现代科学时期,博物学是主流形态。小学的科学教育应该把博物学作为重点,以便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认识自然、亲近自然,从而热爱自然。
如果说创造性可以培养的话,那就是培养一个自由的心灵
《人民教育》:目前,创客教育、机器人课程、编程等科技类活动和课程非常火热,您认为在这些课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哪些科学技术素养?科技与创造力密不可分,对于创造力培养您有哪些建议?
吴国盛:机器人编程本来就具有很强的娱乐色彩,是需要一定数学能力和智力水平的游戏,因此天然会受到学生喜爱。不过,编程毕竟是技术性、应用性、娱乐性的东西,不能作为主业,不能代替数学学习。要引导学生从对机器人编程的喜爱,延伸到对数学的喜爱、对其他科学的喜爱,如果只是停留在玩玩机器人,那是不够的。
关于创造力,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管理者、研究者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情,创造性本来属于天赋,不是培养出来的,教育的目的只是呵护、维系这种所有人都会或多或少拥有的东西。想培养某种创造性,那是把事情说反了。我们的教育需要思考的倒是,如何能够少扼杀一点孩子的创造性。
创造性与多样性相伴相生,因此“标准答案”是创造性的天敌。我们的教育传统是应试性的,因此通常偏爱“标准答案”、偏爱“整齐划一”,创造性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异想天开”“特立独行”,并不为我们的教育文化传统所喜爱。我想,这是创造力培养的一个致命问题。那些有点“古怪”的学生往往是创造力很强的,我们首先要“宽容”他们,然后是懂得“爱护”他们。如果教师根本不懂得宽容和珍惜孩子的独特天性,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打掉他们的创造天性,想尽办法培养一群整齐划一的“机器人”,那所谓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完全就是痴人说梦了。
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标准答案”问题最为严重。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标准答案”模式,已经且仍然在扼杀我们民族的语言创造性、文学创造性。
相比语文而言,科学教育中的标准答案比较多,但也不绝对。有创造能力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如果教师只允许一种思路和一种解法,就是在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对于那些有能力提出新思路的学生,应该给予高度鼓励和奖赏。提问是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学生通常默默地听课,没有问题,或者有问题不敢问,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被动学习、被动灌输,与今天我们提倡的创造性教育思想几乎是背道而驰的。
创造性是人类自由的自然表现。如果说创造性可以培养的话,那就是培养一个自由的心灵。自由的心灵有三大要义。其一,自己作主、自己决定、自己负责;其二,遵从内心的召唤,不由外部环境所左右;其三,理性是通往自由之路。“听话教育”有违“自主原则”,通常培养的是“顺民”,而不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公民”。“功利化教育”有违“内在原则”,学生通常不能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发展,而是根据社会认可的热门专业或者据说就业容易的专业标准来决定自己的专业,这样久而久之会有越来越多“混口饭吃”的混世者,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缺乏热情。
科学研究中的创造力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创造力,而是像一切创造性一样,均基于自由的心灵。过分功利的人,不可能有真正的创造性。这就是为什么希腊科学特别强调真正的科学是无功利的。创造性还基于自由的批判和发问,不敢发问、不愿意发问,这当然不可能培养出创造的心灵。
中国的教育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提问,把提问作为学习的基本方式。据说犹太父母总是要问自己放学归来的孩子,今天你提出什么好问题了。提问题、提好问题,是培养创造性的不二法门。没有问题意识,被动记忆、被动学习,只能束缚思想,只能培养思想僵化的新一代。中国教育的危机,主要在这里。
技术革命固然会带来人类文明的一些根本性改变,但这种改变在教育中应该是相对滞后的
《人民教育》:在社会领域、教育领域,我们需要格外注意哪些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比如,数字鸿沟对教育公平和均衡的影响,大数据预测对人的可能性的局限,等等。
吴国盛:数字技术建立了现代人类新的交往平台和信息流通方式,不能熟悉掌握和运用这种技术,意味着丧失了社会学意义上的优势地位,就像是文字时代的文盲一样,必定会错失大量的有用信息。我们的政府要尽量让所有的公民有机会有能力上网,让人民能够运用网络增进知识、提高社会交往面、了解天下大势、参与公民社会的建设。
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当然也有许多问题。由于信息海量、容易获得、良莠不分,对于涉世不深的少年儿童在多大程度上鼓励他们上网,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总的来看,学校教育应该取保守一点的态度,不要让少年儿童过多上网。传统的书本阅读不能被取代,哪怕是读电子书,也比一般上网乱看要好。
总的来说,今日中国的教育问题,不在于教育技术的使用不够,而在于教育理念的偏差。技术革命固然会带来人类文明的一些根本性改变,但这种改变在教育中应该是相对滞后的。教育界不必对技术的任何一点进展都过分敏感。从根本意义上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技术,一种社会技术,这种技术与狭义的技术即科学化的技术之间担负的角色完全不同。科学化的物质技术起前瞻、引领和拉动作用,社会技术(教育)起积淀、传承和稳定作用。它们之间应该有一个张力,而不是完全顺应狭义的高新技术的路数。
《人民教育》:您理想中的未来教育什么样?比如,10年后什么样,50年后什么样,更远的未来,教育什么样?
吴国盛:哲学家不谈未来。“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是在黄昏之际才开始飞翔”。我没有办法谈那么远的未来,但是,理想的教育还是可说一说。过去有一句话叫作“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个理想就很好。理想的教育就是,一能因材施教,顾及每个孩子的区别,量身定制教育方案;二能全面发展,不致成为“利手”和“近视眼”;三是最要紧的,我们是在培养“人”,而不只是作为“有用工具”的“人才”。
本文转自人民教育,作者吴国盛,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