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芥末堆5月11日文,今日,教育部发布 《2017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目前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仍然存在大班额问题突出、寄宿制学校建设有待加强、基本办学条件还有“短板”等三大问题。
其中,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66人以上超大班额8.6万个,56人以上大班额36.8万个;学生寄宿需求正在逐年增长,但寄宿制学校建设仍有待加强;全国还有18351所学校未达到“底线要求”。
18351所学校未达到办学条件“底线要求”
《报告》指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大班额问题还比较突出。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66人以上超大班额8.6万个,占全国总班数的2.4%,其中排前三位的河南、湖南、河北共有4.5万个,占全国现有大班额总数的52%。全国有56人以上大班额36.8万个,占全国总班数的10.1%,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县镇,其中湖南大班额比例为22.9%,广西、海南达到18%。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生育政策调整以及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消除城镇大班额的任务艰巨。
其次,寄宿制学校建设有待加强。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快速推进,农村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镇和县城集中,学校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学生寄宿需求逐年增长,如河南、湖南、贵州三省寄宿率分别由2013年的25.8%、29.1%、28.4%,增长为2017年的30.9%、30.2%、33.1%,且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条件还比较简陋,食堂餐位不足、淋浴设施缺乏、师生如厕条件较差,学生课外生活较为单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此外,基本办学条件还有“短板”。全国还有18351所学校未达到“底线要求”,其中小学15108所,初中3243所。个别省份办学条件达到“底线要求”的比率仅有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部分农村学校对配置的教学、生活设施设备疏于管理,新补充装备的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率较低,采购的图书过于陈旧、内容不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一些农村学校未在教学、生活区配备消防设备,未设置明显疏散标志,存在安全隐患。
争取在2018年底前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针对上述问题,报告给出四个督导意见:
一、完善5年工程规划。各地要结合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生育政策调整,以及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要求,查缺补漏,科学完善全面改薄5年工程规划,确保如期实现“20条底线”的政策目标,并坚决防止打造豪华校和重点校。
二、消除县镇超大班额。各地要统筹薄改计划、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项目和资金,在合理布局基础上,集中新建和扩容改造一批城镇学校,同时通过提高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教育质量,合理分流学生等方式,争取在2018年底前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三、推进卫生校园建设。对专项督导达标率较低的学校厕所和采暖设施等项内容,各地要在2018年度计划安排中予以重点保障,切实推进“厕所革命”“煤炉革命”,努力补齐直接影响师生生活品质的“短板”。
四、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各地要加大对竣工项目和采购设备验收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规范项目竣工和采购设备的验收工作,切实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确保学校新建改扩建一所、验收合格一所、安全达标一所。
同时,报告要求各地要列出问题清单,确保到2018年底,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底线要求”。
附:2017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报告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