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当今学生普遍受到“三种蒙蔽”,这才是强调传统文化学习的真正原因

作者:陆莹 发布时间:

当今学生普遍受到“三种蒙蔽”,这才是强调传统文化学习的真正原因

作者:陆莹 发布时间:

摘要:真正的传统文化教育,要让古诗文和今天学生的生命对接。

500614673_wx.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来,语文学习越发强调传统文化,掀起了一阵“国学热”,不论是传统学校或者国际学校,都纷纷开设中国文化课程,将中国文化内容与国际教育体系结合。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学习怎样的“传统文化”?又该怎样在当下的时代理解和吸收看起来已经和时下毫无关联的内容?外滩君与上海复旦附中特级语文教师黄荣华聊了聊,听听这位自2002年起就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老师,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

“中国有圣人,感和气,飞来飞来。”

上海市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堂一年级语文公开课上,小朋友们齐声朗诵手中的阅读材料,选自唐代诗人张说《送尹补阙元凯琴歌》的《凤凰飞来》,这首诗歌收录在复旦附中特级语文教师黄荣华带领编写的“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课程”小学部分的第一单元第一课中。

微信图片_20180516143828.jpg

黄荣华

“小朋友们,谁能告诉我,中国有圣人的'圣人'是什么意思呀”?根据这套教材的理念,认字、读诗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文化点醒”,当天课堂上,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来启发孩子们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和文化溯源。

“我知道,我知道!”一个小男孩激动地举手回答,“是圣诞老人~”

脑洞大开的童言无忌引来在场老师、家长们满堂哈哈大笑。虽然,这个小插曲稍后不久,即有人解释,小男孩出生在中国香港,最近才刚刚转校来到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但其实,如此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和误读,也有很大可能发生在其他小朋友甚至成年人的身上。

在黄荣华看来,这就是近代以来“反传统的传统”带给中国人的影响,不关注自己生活成长的土地,不观照自身的文化本源,不知根系何处。

不过,进入21世纪这十多年来,“反传统的传统”又转向了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面向,即“国学热”,一时之间,只要是古文,只要是中国古代曾经存在的东西,又都被送上神坛。

2006年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年,仅中国大陆就有100多个城市800万孩子加入“读经”行列;而后,“国学”热成了一门生意,10年发展下来,根据2016年的一份资料显示,当年,儿童国学教育市场的规模,保守估计就超过了500亿元人民币。另外一边,在中国的国际学校也纷纷开设中国文化课程,将中国文化的内容糅合到国际教育的体系之中。

一冷一热之间,归根到底,什么是“传统文化”?学习怎样的“传统文化”?又该怎么样在当下的时代理解和吸收看起来已经和时下毫无关联的内容?所谓传统的“糟粕”和“精华”各自是什么,怎么分辨?这些,是“传统文化”这个话题所要面对最根本的疑问和争议。

黄荣华从2002年起就逐步在自己的课堂上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给高中生讲《论语》《古文观止》《孟子》等经典作品,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黄荣华主编了《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课程》《中华根文化·中学生读本》《中学古诗词鉴赏十讲》《穿行在汉字》中等10多种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书籍,拥有自己独到观察视角和洞见。

关于上述问题,究竟怎么看?外滩君访问了黄荣华老师,了解了在他的实践和理念里,这些问题都该如何回应。

微信图片_20180516143910.jpg

黄荣华

1、一株没枯萎的植物

“我之前养了一盆植物,”黄荣华的老师、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先生讲过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春节我没打理它之后,发现这一整盆几乎都要枯萎了,后来,我又有一段时间没有管它,有一天忽然发现,中间的那株,居然怎么都没死掉。为什么呢?”

“挖出来一看,”于漪说,“原来这个底下就是根。”

“所以它能这么长时间不枯萎。”

微信图片_20180516143939.jpg

于漪

21世纪10年代20年代,甚至22世纪,现代中国人在参与到世界文明的建设中时,传统文化能给人带来什么样活性的力量?“它给人带来一种激励的力量,”黄荣华很赞同老师的观点,“就像于老师刚刚说的那样,传统文化,可以像永不枯绝地流淌着的泉水一样滋润我们。”

这对师生的语文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培育具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在黄荣华看来,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力量支持,一个人不可能走得很远,因为生活在中华大地的人,没有扎根到中国文化的深处,就无法汲取大地的营养。

然而,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本土的文化教育在忽视传统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乃至于到今天围绕“传统文化”这个话题,总有理不清的争议?

黄荣华认为,当今学生普遍受到三种蒙蔽,分别是,工具理性、金钱拜物教、反传统的传统。文章中,他是这样分析的——

工具理性就是理性的无限膨胀,表现为一切都追求效益最大化,效率至上。它已极其深刻地控制着我们的教育,教育的大敌——急功近利,成为最能捕获人心的利器。我们的教育从模式(包括学制、课程、评价等)到目标(包括整体目标和分科目标),都不是指向难以量化的情感与德性养育,而是指向可以量化的生存技能培养。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地驰骋在应试教育的“战场”上,可见可控的分数成了教育的命根。在这种控制下,健康生命的丰富情感与多彩心灵被遮蔽,绝大多数学生走在单向度扁平人的成长道路上。

金钱拜物教就是把金钱当作神一样崇拜。现代社会,金钱拜物教具有世界性,健康生命那种纯净、诗性的心灵无可逃脱地被淹埋而逐步变得芜杂、粗鄙。还原到当今学生的生活世界,“拼爹”“择校”“富二代”等常用词语足以说明这样的淹埋之深。

反传统的传统是指中国自近代以来100多年间同帝国主义列强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弃绝中华传统的传统。因为中华文明在近代以来同西方文明的比拼中“败下阵来”,很自然被西方中心主义视为落后文明。而在长达一百多年的这种“歧视视角”中,我们自己也逐步接受了这种“被歧视”,非常“自觉”地认为我们的文明低于西方文明,以仰视心态接受西方文明,以愤郁心态践踏自己的文明,逐步失却了我们的话语体系,只能用西方话语来陈述、阐释、评价我们的古代文明,只能用西方话语表达当下的生活与行为。

《黄荣华:掀开学生心灵的三重蒙蔽》

在黄荣华的心目中,“中国人”的形象是非常立体的,顺着历史的脉络向前追溯,他可以看到“中国人”在各个阶段的概念呈现着多重样貌,理想的人、觉醒的人、寻找真我寻求真理的人、寻求“解放”走向世界的人……

与之相对,在近代的文本中,人们更常见和批判的“中国人”的形象是麻木的、丑陋的、冷酷的、“吃人血馒头”的人。实际上,这两种描绘,哪一种独立存在时,都不能完整地表达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群体,而当后一种概念被放大,前一种概念被忽视时,所谓“文化断层”便出现了。

黄荣华想要让学生对本国重要的历史文化人物有真正的了解和理解,从而能过为有这样的“中国人”感到自豪,也鼓励学生,为成为这样的“中国人”而自豪。

微信图片_20180516144030.jpg

黄荣华主编系列丛书

2、陶渊明住在哪里?

2017年9月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全新版的“部编本”,在这本由教育部直接编写的语文教材中,有40%的课文被撤换,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新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初中课本中古诗文总数更是占了全部课文总数的51%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型综艺被重磅推出,之后广受追捧一炮而红。这些现象似乎在说明,黄荣华对“反传统的传统”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但应景地教一教、背一背,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教育,没有科学完善的课程设置、不融入日常教学不可能达到目的”。黄荣华认为,真正的传统文化教育,要让古诗文和今天学生的生命对接。

打通古今的体验,曾经就真实地发生在黄荣华自己的家庭故事中,发生在普通的山村生活里。

小时候,黄荣华和各个上山祭拜祖坟,家里的老人会说:“昆弟俩清敬祖茔,慎终追远,善也。”让他记忆深刻的还有,不识字的母亲,常常会说“前半夜帮自己想,后半夜帮别人想。已所不欲,莫加于人。”“走路莫急,欲速不济。”

幼时,黄荣华并不太清楚这些优点拗口的话是什么意思,“后来读了点书,知道这些话来自几千年前的《论语》。在读书时,常常会不期然与村里的日常言语相遇,心中总会生出无限感慨。”

黄荣华把这种原生的、天然的与古代生活意蕴的连接,也带到了自己的课堂上。

“比如说,陶渊明的饮酒。”一讲到上课的案例,黄荣华马上就兴奋了起来,眼里有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与一般情况下,语文老师讲解诗歌,把字词意思、时代背景、文化含义都讲一通不同,黄荣华讲这首诗的时候,反而提了几个让我措手不及的问题——

1、没有“无我之境”这个知识在前,我们怎么去读这首诗?

2、陶渊明灵魂上的“真意”,是怎样用语言在这首诗里表达出来的?

3、最后一个问题,陶渊明,住在哪里?

微信图片_20180516144110.jpg

王国维研究词学的时候,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概念,后来人再读《饮酒》时就把王国维提出的这个概念作为一种知识去分析这首诗,考试也会考这个知识点。但是,抛开王国维的概念呢?如果这个知识还没有被创造出来,我们自己怎么去读这首诗?

这是黄荣华带领学生分析的第一个层面。

语文课,一定要进入到语言里面。抛开王国维的解释,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东晋时期,闲学盛行,他能产生这种隐逸的想法,去过自己的安定生活,也不是不可以,是一种选择。

“但这还没找到《饮酒》做为诗存在的必然性,”黄荣华说,“找到陶渊明如何用语言表达,再去发掘有没有可能,让学生能够在语言上去学习这种文字构建,我想,这对学生的思维提升、审美创造、以及文化的传承,就有关系了。”

这是需要向深处挖掘的第二个层面。

那么,陶渊明,住在哪里?是“结庐”?“人境”?“南山”?还是“东篱下”?

“所以学生就慢慢地想啊,”黄荣华生动地把这个过程向外滩君讲述了一遍,“啊对,他住在人境的庐里面,但是这个庐为什么没有车马喧呢?”

我仿佛回到了中学课堂,在听老师层层推进,丝毫不放松地紧跟着文本追问,逼得我不自觉地紧张想“是呀,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对了!关键是后面心远地自偏,”黄荣华继续十分投入地讲,“当学生能找到心远,把心和庐联系到一起,就对了,陶渊明是一个住在心庐之中的人。一个住在自己心目之中的人,他就可以不受外界的干扰,不受外界的干扰,那么他就有自己以主体性,保持自己的这样一种个性,保持自己的追求。”

更关键的是,陶渊明这种选择,这种力量,怎么被现在的中学生所理解呢?

“那么反观我们今天,让学生想一想,我们时时刻刻被多少东西诱惑,你住在哪里?你不是住在自己心庐之中,你住在你住在那个iPhone手机里面,对吧?你住在某一个游戏里面,你住在某一部大片里面,这些东西可能跟你成长有关,但是更多的不是你的学习的必然要素。你没有住在心庐里面,我觉得这个跟学生可能就生活对接了。”

有一回,黄荣华一个班上讨论这个问题,有一个同学自始至终没有参与讨论,视线方向也从同到尾不在班级讨论的氛围里,“他可能斜视的窗户外面的某一棵树。”黄荣华马上把这个学生上课走神的课堂反例,转化成了让学生能体会古人意境的好例子 ,“那么我就问学生,他住在哪里?学生马上就能反映出来,他住在自己的心庐之中。”

黄荣华认为,一个人能住在自己心庐的时间越长,这个人也就越能坚守自我,这就会说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其实就是人的生命的高度觉醒,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有决心。找得到学生当下的生活,跟传统文化里面对接的那些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心相印,理理相通”,心理相通以后,一定会产生这样一种古今对接。

不论是读中国古代诗文也好,现代诗文或者外国诗文也好,在黄荣华看来,其实老师都是要传递和向学生分享,经典里面蕴含的作家们的“美心、善心、慧心”,使学生成为一个美、善和智慧的现代人。

微信图片_20180516144207.jpg

黄荣华

3、糟粕VS精华

老师,你好,我觉得古文教育完全没用,所有的大学生在上大学后还读古文的比较少。还有我觉得古文中的一些思想是腐朽的,封建的。传承古文完全是一种社会主义下的思想禁锢,打着传承古风的旗号来束缚思想。

黄荣华在澎湃问吧开的问答栏目里,有人这么问。

除了近代以来的文化不自信后遗症之外,今天,传统文化的定义和推广,还面临着如此的质疑,事实上,面对这个问题,也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继续发展传播,必须要厘清的一面。

“我们传统文化的精要在哪里,糟粕在哪里,这是必须要分清的。”虽然,黄荣华表示,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他还是表达了自己看法,“我不主张读《弟子规》,这是首先要表明的,同样,在孝文化方面,《二十四孝》里头很多东西确实是我们改否定的。对待孝文化,实际上,只要有心。有心是最重要的,不是非得恪守得给父母多少吃的多少钱的规定。这是需要辨别的。”

那么,该读什么呢?

“第一,儒家经典,《论语》《孟子》《荀子》,都可以读一读”一谈起,经典的文本,黄荣华如数家珍,“史子集,《史记》那么多读不完,挑三个传记部分自己喜欢的读一读就可以。”

黄荣华认为,儿童能读下《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就很了不起了。《老子》真的很难读,《庄子》更难懂,所以这两本,可以高中阶段再来读,不宜读得太早。

“前面都读不懂,可以把《红楼梦》好好读一读”在黄荣华的眼里,四大名著不再那么刻板、严肃,“四大名著其实都是在反映中国古人的生活方式。《红楼梦》几乎包含了经史子集的全部内容,说它是百科全书,一点不假。”

《红楼梦》有爱情的主题、现实生活的主题、哲学的佛的主题,它也是在反应普通的生活,黄荣华看来,“贵族也是普通人呀”。《水浒传》是草根英雄,《三国演义》是精英英雄,《西游记》是人的神化。这些书加起来,就能看到每一个可能存在的文化、生活方式了。

“有人说,这些都不值得读,这就是在抛弃中国文化本身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作者陆莹。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外滩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外滩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当今学生普遍受到“三种蒙蔽”,这才是强调传统文化学习的真正原因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