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NN刊文关注了校园暴力现象,并解读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日发布的有关报告,同时Science Daily报道了蒙特利尔大学在上个礼拜发布的对于校园暴力带来创伤的最新研究:
全世界范围内学校的安全程度如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学校其实应当比现在更安全才对。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礼拜三发布了一份报告,此报告依托于一项对于学龄儿童健康行为的跨国研究及全球范围内基于学校的健康调查,数据涵盖122个国家,报告发现,世界范围内13至15岁的学生,他们之中一半的人也就是1500万人报告曾经历过校园暴力,例如打架斗殴或来自同学的其他形式的霸凌行为。
另外,报告指出学生同时还在学校遭遇其他形式的暴力行为,例如老师对学生的体罚行为。
一些国家和地区没有针对学生体罚的完善法律,而暴露在这种法律缺陷之下的孩子共有约7200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高级顾问,新报告的撰稿人克劳迪娅·卡帕说:“因为校园霸凌行为及教师体罚,学校失去了应有的安全,学校应当是学生学习的安全的场所,但是从报告里我们发现,一半的青少年经历着来自同龄人的霸凌”
全球范围内,针对儿童的暴力行为总共预计导致约70亿美元的损失。
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数据,仅对于欺凌行为,2010年至2011 年间,27.8%的13至15岁学生曾在学校遭遇欺凌。全球范围内,超过三分之一的13至15岁学生报告他们曾经历校园霸凌,约三分之一曾卷入打架斗殴事件。
另一方面,39个工业化国家的共170万 青少年承认曾在学校霸凌他人。性暴力同样可能在同学之间发生。譬如,在Kenya,在未满18岁时便遭遇性暴力的人中,五分之一的人表示这些事件是发生在学校。
2013年,在墨西哥对于高中生曾有过一项调查,7%的男孩和5%的女孩表示他们曾在上一年经历过同班同学的性骚扰。
在更极端的形式上,发生在校园内或周边的暴力事件——例如遭受战乱的地区——可能会对于校园暴力有严重影响,约有1580万6至17岁的儿童及青少年生活在战乱冲突频发的地区。而袭击学校是武装冲突中经常发生并遭到联合国安理会谴责的六种严重侵害人权行为之一。
报告称,去年,联合国核实了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共396所学校遭到袭击,南苏丹学校袭击26起,叙利亚袭击67起,也门发生20起袭击事件。
当暴力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部分时,一些证据表明,年幼的学生比青少年学生更容易受到教师的体罚,例如,在印度的安得拉邦和特伦甘纳邦,78%的8岁学生 - 与34%的15岁的学生表示他们在上一周至少受到了一次学校教师的体罚。
“目睹教师的体罚向孩子们传达了一个信息,即暴力在学校是可以接受的,但事实并非如此。”Cappa说。
在校园暴力中,不只是施暴者和受害者受到严重影响,美国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表明,旁观者也无法幸免。
根据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比利时和法国的同事进行的一项新的纵向研究,13岁时在学校目睹暴力行为的学生在15岁时可能会面临心理-社会和学业受到严重影响的风险。
在发表在《流行病学和社区健康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UdeM心理教育学院的Michel Janosz和他的国际团队研究了近4000名魁北克高中生的分层队列。 研究人员统计测试了8年级学生目睹学校暴力与随后的反社会行为(吸毒,犯罪),情绪困扰(社交焦虑,抑郁症状)和10年级学业调整(学业成绩,参与度)之间的关系。
在他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不同形式的暴力行为进行了研究。 目睹重大暴力行为(人身攻击,携带武器)与后来的吸毒和犯罪有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同隐藏暴力(盗窃和故意破坏)带来的效果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目睹轻微的暴力(威胁和侮辱)会提升吸毒行为发生的概率,以及社交焦虑,抑郁症状的增加,以及导致学生无心学业风险增大。
“大多数学生都曾报告目睹过暴力行为,”Janosz说。 “在实施预防和干预时,应该包括目击者以及受害者和犯罪者,并针对所有形式的学校暴力。当然,积极的家庭和社区关系对于经历过校园暴力创伤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严峻的数据应该带来人们更多地关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制定和执行充分禁止体罚的法律,建立有效可行的暴力行为反应系统,并为学校工作人员提供资源,帮助他们解决暴力问题。
报告建议的其他安全措施包括确保所有浴室分隔开且光线充足,采用积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纪律方法,并根据学校和社区定制课程以促进和平建设。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在与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合作,实施一系列措施,重点是通过支持儿童为反对学校的暴力行为发声,让儿童自己成为这一变化的中心,并学会自己如何用善意和尊重来对待他人。“Cappa说。
而对于校园暴力中的第三方旁观者而言,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学校应该设法让那些没有直接参与行为的旁观者学生强大起来,而不是让他们不管不问。学校需要明白,鼓励在学校暴力中不管不问的行为会让更多的学生觉得集体利益是可以牺牲的,而以自我作为中心的思想也会越来越严重。在校园暴力中,所有人都不应该感到无能为力。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新学说”,Charlotte编译。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来源:新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