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一
我们家是去年从欧洲搬到美国的。
我们有三个孩子,分别是六岁,八岁和九岁 ,他们现在就读于一所公立学校。自去年秋天以来,他们已经提交了有关人口统计、家庭收入、种族和法律地位、食物不耐症、医疗状况、成绩和社会情感技能的数字数据。
他们在计算机上的每一个活动以及它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软件应用程序,每天都会进一步生成关于他们的数据。
这是一个巨大而敏感的数据宝库,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里,这些数据都被送到了我不认识的、也无法控制的地方。
关于这些数据在他们生活中的任何时候如何使用,甚至会影响到我的孩子们最终可能会做什么工作,他们可能会买得起什么样的房子,他们可能会过什么样的生活等等。
虽然现有法律,如《家庭与教育权利与隐私法》(Families and Educational Rights and Privacy Act)和《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Children '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为保护学生隐私提供了一个底线,但无疑科技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漏洞来规避这些法律。
二
全球各地的学校都在经历着数字技术的涌入——从允许教师监控课堂电脑使用的系统,到适应性学习的应用程序,再到基于机器学习的程序,这些程序根据学生的行为和熟练程度来修改教学。
近几年来,教育技术部门的投资一直在稳步增长,最新的全球投资估计已经达到了95亿美元。
教育领域的大数据集中在科技公司手中,这与我们日常生成的、用于跟踪、记录和管理生活的任何其他数字产品和应用程序一样。
当涉及儿童的学校数据时,我们是否应该问问由谁控制它,它有什么价值,它将如何影响孩子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是否有一种替代方案可以在孩子们的数据上给予更多的个人代理权?下面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三
随着学生使用越来越多的软件应用程序和设备,他们在学校期间会产生大量的基础数据、元数据和其他感官输入数据。总体来说,这些数据对不同的涉众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例如,科技公司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优化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并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教师可以用它来了解学生的行为和规划更好的教学。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数据的交互,评估其影响和局限性。
换言之,数据是有价值的。然而,由于它分散在不同的学校系统中,它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方便地操作。最关键的是,学生数据隐私仍掌握在保护它的提供商手中。然而,最近的案例表明,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远未得到解决。
长远来看,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则会严重阻碍数字世界的发展,所以,呼吁有关部门早日想出办法,保护数据的隐私(当然包括学生数据的隐私),才能充分体现出数据的真正价值,避免被科技产业劫持。
四
可以考虑以管理区块链数据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保护。
首先,必须设计出一个标准协议来集成各种学校系统,并使它们的数据可互操作。
其次,必须建立一个分散的内容管理系统,以避免中央权力机构管理所有学校数据。
一种解决方案是转向所谓的“智能”合约,即自动执行计算协议,以验证、执行和支持两个或多个参与方之间的任何协议。这一切都要感谢区块链技术,正是它让比特币这样的网络货币的流通成为了可能。
在一个基于分布式区块链的计算机系统——私有以太坊网络上工作,“智能”合约将使学生(及其父母)与任何其他对其数据感兴趣的学校利益相关者或服务提供商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关系。
“智能”合约允许在以太坊区块链网络上进行不可变的登录,记录每一次涉及学生数据(从新数据输入到数据访问请求)的交互。
例如,在访问数据的请求中,“智能”合约会生成对分散在不同学校系统中的数据的聚合引用,同时,它们自行执行学生(及其家长)、学校和其他提供商就谁将访问该数据以及如何访问该数据达成一致的约束性条款。
通过这种方式,科技公司,以及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或课程设计人员,如果想要访问学校数据,可以使用一种尊重隐私的方式来请求访问。协议可以指定能访问哪些数据,甚至可以指定允许访问的时间。
五
数据“所有者”和提供者之间的新关系可以在分散的应用程序上轻松管理。这样的应用程序可以像任何其他应用程序或网站一样,只是这个应用程序具有分散的(区块链)体系结构,它支持“智能”合约。
一方面,它的用户将是任何要求访问数据的学校利益相关者或提供者。另一端将是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他们将控制访问和使用的请求。
这种分散的应用程序还允许学生与自己的数据进行交互,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生成什么样的数据,并希望通过回顾数据的机会和局限性来揭开数据的神秘面纱。
学生可以进一步反思任何数据报告或记录,并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交到同一个系统中。这将使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生成数据。
然而,签订“智能”合约并不容易,它本身也带来了挑战。但是,就如何建立更公平的数据交换展开讨论,可能会为更好地了解情况的学生和家长铺平道路,也能够为供应商和学校各利益相关者在获取和处理学生数据时承担更多责任铺平道路。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智能观”,作者Velislava Hillman,智能观编译,来源Edsurge。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智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