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教育投资人徐华:60%的教育投资项目,都会打水漂

作者:亿欧 发布时间:

教育投资人徐华:60%的教育投资项目,都会打水漂

作者:亿欧 发布时间:

摘要:“资本寒冬”之下,教育真的是避险的港湾吗?

hangye-jiaoyutouzi.jpg

“资本寒冬”之下,教育真的是避险的港湾吗? 当教育的“慢”遇上资本的“快”如何找到完美的平衡?阅项目无数,投资人们怎样看待这个行业?教育政策频出,投资人的真金白银将又会投向哪些领域?日前,徐华以个人投资人的名义接受了亿欧智库的专访。

电商的成功,让资本转向了教育领域

说起教育缘何成为“资本寒冬“之下受到关注的赛道之一,徐华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拉长时间线,中华会计网校上市,北京四中网校的出现都没有让教育受到资本的大量关注,而2012年教育行业获投企业数字达到51个,相较于前一年增长近5倍,资本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个领域。

为什么是2012年?资本意识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呢?在徐华看来,根本原因是电商的兴起让资本尝到了“甜头“。

随着基础设施的搭建完善,我国触网网民激增,根据CNNIC数据,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互联网给大众带来购买场景的变化,当近6亿人口被触发并日益接受在网上购买实体产品之后,敏锐的资本开始转向以教育、医疗、金融为代表的虚拟产品。

线下教育存在的覆盖半径有限,老师物理复制难,快速迭代不宜实现的问题,仿佛都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加以改进。一时间在万亿级市场规模,亿级潜在受众,需求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得教育行业机会变得很多。资本的投资热情在2015年达到峰值,并激活市场,当期企业包括猿辅导学霸君逐步步入独角兽行列。

互联网对于教育行业带来的变革是不可否认的,通过技术助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让教育变得更简单、更公平和更快乐。

但徐华也提到,仅以目前K12年龄段涉及的学科来看,不同学科与互联网的适配程度是不同的。其中互联网大概率将成为英语教育将来的主场,原因有三:一、母语国家优质教师资源的供给;二、成为三四线教学资源不丰富地区的极大补充;三、利用互联网或是移动互联的可操作程度强。而一些实操性程度强或是信息量更大的学科,还需要结合用户体验效果,谨慎地看待。

看好四大教育机会

作为投资人,不可避免的会被问及未来看好的细分赛道,淫浸教育行业十余年的徐华非常关注教育相关政策,认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投资的首要因素。具体而言,看好早教、教育信息化、成人教育和素质教育四大机会。

早教:随着科学育儿观念的兴起,家长对于幼儿的教育的投资热情和金额逐步增加,随着区域参培率的提升,提供差异化需求的早教培训企业会有新的机会。

教育信息化:推行教育信息化是我国自2011年起制定的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正在从1.0迈向2.0。教育信息化2.0就是要在1.0阶段“三通两平台”的基础上,推动教育信息化升级,这是“互联网+教育“ 的服务提供者的新机遇。

成人教育:随着终身学习的概念提出,教育不再是特定年龄段的需求,成人教育的潜在市场规模很令人振奋。无论是出于背景提升还是兴趣驱动,在目前未有巨头的情况下,成人教育市场玩家的表现也很值得期待。

素质教育:规范学科教育,鼓励素质教育导向更加彰显,不论是为学校提供素质教育的补充供给,还是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增强,都将给这个行业带来机会。

真正的自适应难度比想象大

在谈到现阶段互联网教育企业热衷标签自己的“自适应技术”,徐华认为要实现真正的自适应,在用户体验层面达到理想的效果,难度比想象中大。

目前行业中将自适应分为教学自适应、工具自适应两类。实现自适应主要体现在:

1、对于学生知识点掌握状态检测精确度,细腻程度和最少测试题量的效率;2、对每个不同学生推荐不同学习路径的有效度;3、学习过程中每分钟或者几分钟利用算法对学习的进度、速度、效率进行调整;4、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缺漏和薄弱知识点进行侦测,方便个性化学习计划的制定;5、对于重大考试提前进行精准期末预测。

如果以以上标准来定义,单就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如果实现完全的自适应需要至少5年的时间沉淀。

作为公司而言,需要团队不仅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开发能力,还需要与教育教研的背景相结合,做好知识切片;产品推出后,如何衔接教育场景下不同身份属性的参与者,适配不同操作系统;在应用层面,还需要大量的学生参与应用,并且通过海量数据的反馈来实现。

真正的自适应对于技术、人才、用户量都是考验。

资本应该意识到教育的精耕细作

 “说句乐观的,目前教育行业的投资项目,60%都有可能打水漂。”徐华毫不留情的指出。“做教育的人通常都是比较有情怀的,而资本更多的是理性。”

江湖上有一个传言,创业阶段90%的公司都熬不过A轮,教育这个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某些互联网企业在急剧烧钱的模式下,如果没有资方新鲜血液的进入,又不能尽快调整自身运营,将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虽然市场上说“教育抗周期”,但事实上在“资本寒冬”之时,平均到每个领域的钱都会变少,资本也会变得更加谨慎。站在企业的角度,面对的更是互联网的用户红利减少,高昂的营销成本,技术团队的高薪,技术运维的投入、师资成本设置的“开源节流”考验,所以,机构一旦上规模实现盈利都选的是hard模式。反而一些财务模型相对清晰的线下机构,更有机会被收购。

说到目前“在线一对一”的转型向“一对多”的转型。徐华说:“一对多非常考验企业内功的能力,核心是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教育质量管控的把握、应变的能力。在这一点上,从0开始的互联网机构与线下机构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另外,徐华还无不担心的谈到:编程领域资本入局太过火热,可能会加快催熟这个还不算成熟的市场。

总而言之,资本应该更谦卑的看待教育行业,需要从长期的角度去评价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必须要接受教育稳定成长,缓慢成长的价值,最终才能得到企业成长最终带来的红利。

本文转自亿欧网,作者王歆辛。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亿欧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亿欧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教育投资人徐华:60%的教育投资项目,都会打水漂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