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作者俞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多地纷纷延迟开学时间,各地2月不开学。
不过,停课不停学,各地相继启动“在家学”模式。第一次大规模地实行在线教学,真实效果一时还难有定论。与此同时,网课模式下老师、家长、学生都不堪其重,负面效应渐次凸显。
近日,有广东、山东、四川、陕西等地教育部门提出,为保证总教学时长不减少,开学以后将补足教学进度,实行周末补课或压缩暑假。
网课都上了,还要缩短暑假,延迟开学最终发展成用暑假补齐,一时引发热议。
暑假缩短
疫情之下,各地开学时间推迟,再推迟。
1月27日,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2月10日是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的春季开学时间,武汉市教育局决定延期。
江苏、上海等地将开学推迟时间定在2月17日,没过几天,开学时间再次推迟,延迟到了2月底。
截至2月16日,中国新闻周刊观察发现,江苏、浙江、上海等地2月底前不开学,河北、河南、山西等地不早于3月1日,湖南、陕西、黑龙江等地不早于3月2日,北京、天津、湖北等地尚无明确的开学时间。
延期开学,如何保证总教学时长不减少?日前,广东、山东、四川、陕西等地教育部门都提出通过压缩周末、暑假来补课的方案。
2月13日,四川省教育厅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方案》中要求,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时间,可通过调整周末和暑期等方式补齐。
2月11日,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赵昶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省各级各类学校3月2日前一律不开学,学生不得提前返校,各地各校后续可采取周末调课、压缩暑假时间等方式补齐总课时。
2月不开学,真会影响进度问题吗?最近,浙江崇文教育集团总校长俞国娣在给家长的一封信中表示:3月份开学,不用担心进度问题。如果,3月份还开不了学,我们再做预案。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对于非初三、高三学生来说,延长寒假,缩短暑假,寒暑假总时间不变,对学业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网课失调
延期开学,但停课不停学。2月10日,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始陆续在线上课。
开课以来,老师吐槽,家长抱怨,学生负累,网课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负面效应倒层出不穷。
仅2月10日当天,就有全国300多个城市的60万教师变身主播,通过某软件给学生上直播课。
然而,“自己原本是名一线教师,现在却成了十八线网红”,由于缺乏直播经验,有些老师自顾自讲课其实音频都没开,有些老师下课了去做家务结果音频还没关,车祸现场引发广泛吐槽。
其实,我国推进在线教育已经10多年了,基础教育领域已有不少精品在线课程,要求每个学校的老师都搞直播,等于将这些资源弃之不用。
对此教育部指出,开展“停课不停学”、做好网上教学工作没有必要普遍要求教师去录播课程,这种现象必须予以制止。
屏幕另一端,家长全天不间断地忙着给孩子拍照、打卡、接龙,劳动、手工、运动、读书等旧任务一个都不停,早读、升国旗、眼保健操等新任务一个都不落,居家办公之余陪孩子上学。
孩子也不轻松,在各地原计划的正式开学日之前,学生们反倒提前开始了新学期课程网上课程的学习。说好的开学延期,结果寒假变补习。
为此教育部提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在各地原计划的正式开学日之前,不要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网上教学。
学习谬误
鉴于网课出现的诸多问题,教育部对“停课不停学”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各地也相继印发了通知。
对于网上学习,有限时限量的具体规定。比如广东,规定线上课程不能超过20分钟。
一些网上学习的硬性要求则有所规避。北京与河北规定,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
同样出于为孩子的身心健康着想,“延迟开学用暑期补齐”引发热议:目前孩子们都在上网课,视力已经出现疲惫,为何网课都上了,暑假也没了?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初中生近视比例为74.4%,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和总量高居世界第一。
对于因疫情耽误的教学时间用暑假补齐,你怎么看?《经济日报》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支持暑假补课的人数仅占1/4。
有家长反对说:一天上四节网课,还有早读和午练,晚上还有一堆背诵作业,还要求课外阅读也要跟上,时间比上学还紧张,那开网课是玩笑吗?凭什么还要占用孩子们的周末和暑假!
熊丙奇指出,延期开学后开展“停课不停学”,导致延期开学的性质很模糊,既不是开学,又不是放寒假。把延期开学搞成放假和上课的混合体,各地各行其是,出现乱象是难以避免的。
熊丙奇认为,既然现阶段“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很多学校组织学生上网课,那再缩短暑假和调整双休日,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倒不如把延期开学明确为延长寒假,把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安排,学校可提供一点学习支持,这就很好了。
参考资料:
网课上了暑假也没了?多地明确延迟开学用暑期补齐,2020年2月14日,新华社客户端
问教丨上了网课还要缩短暑假?不妨把延期开学明确为延长寒假,2020年2月15日,腾讯教育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作者俞杨,值班编辑罗晓兰。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