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环创不是要把幼儿园变成游乐园,而是要给孩子“另一个家”

作者:日敦社幼师学院 发布时间:

环创不是要把幼儿园变成游乐园,而是要给孩子“另一个家”

作者:日敦社幼师学院 发布时间:

摘要:孩子喜欢游乐园,但不能生活在游乐园里。

7b2859087335b4aee1ecccbaf418c0ba.jpg

*来源:日敦社幼师学院(ID:KTCR2018),作者松松

国内疫情即将进入尾声,许多老师已经返园准备环境创设等工作。环创,历来是占据幼师时间最多的任务之一,甚至会成为压垮幼师的最后一根稻草。日敦社幼师学院一直对此现状感到忧心。

许多伤筋动骨的深层教育问题难以及时解决,但我们认为,减少过度、低效的环创,是可以快速为老师减负、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切口。

在“重塑幼儿园环创”系列推文中,将汲取儿童心理学、课程论、艺术与设计等领域的研究精粹,以期重塑读者的环创观。为了辅助理解和实践,我们采择了国内外幼儿园前沿的环创案例,并邀请10年来专注于幼儿园空间设计的机构——日敦社设计,提供专业咨询和经验分享。

我们相信,把空间还给孩子,那些好奇、热情与幻想才有歇脚的梦乡;把时间还给老师,那些年幼生命的成长瞬间才能被看见!

本文将聚焦儿童心理需要的角度,看看浮夸的环创正在怎样破坏孩子的内在秩序,幼儿园环境又该如何呼应孩子心灵的需要。

孩子喜欢游乐园,但不能生活在游乐园里

面带微笑的太阳、彩虹、卡通人物简笔画、吊饰、贴纸……形形色色的装饰物成了幼儿园鲜明的“符号”,这些“符号”能让我们一眼把幼儿园从众多场所中挑出来。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的确喜欢卡通动物,偏好鲜艳的色彩,园长老师们便投其所好,在教室里大量布置一些所谓梦幻的、童趣的元素,甚至有创始人一开始就把幼儿园造成一座城堡。

9508f4a03d62c5f70c558f70684f8559.jpg

21世纪初风靡中国的城堡幼儿园(图源:南方日报)

这样大费周章地把幼儿园打造成游乐园一般,真的是适合孩子的吗?

游乐园布置得花花绿绿的,是为了在短时间内激起孩子的兴奋感,让家长掏腰包消费。但孩子每天要在幼儿园里生活八九个小时,布置这些削弱想象力的卡通图像和刺眼的色彩,要么会让他们厌烦,要么会过度刺激他们的感官。

从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等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得知,儿童就像一台拥有灵活大脑的学习机器一样,他们能够看到、听到、感受和体验到比成年人更多的东西。他们能够在周围的世界中捕捉到更多的细节,这也意味很容易在复杂的、混乱的环境中被过度刺激。

环境创设,不是给孩子造一座低级审美趣味的、充满视觉刺激的游乐园,而是应该思考如何满足孩子心灵的需要,为他们准备一个温暖安宁的生活空间。

幼儿园是孩子的“另一个家”

幼儿园是孩子和老师一起生活的地方。日敦社设计认为,幼儿园应该是孩子的“另一个家”,一个能让孩子产生归属感、安全感的地方。这个家不仅要体现在孩子与同学,老师之间的融洽关系上,更要体现在他们每天需要沉浸的环境中。

家是充满艺术与诗意的空间——室内有好看的绿植,色调柔和的窗帘,洁净的墙,能透过温暖阳光的窗,宽敞的活动空间……所有的元素和谐地存在着,有留白、有节奏,让孩子们感到和家一样温暖舒服,有足够的安全感。

4e53f6d12b7bc1a8653c4cdad5960224.jpg

可可幼家(日敦社设计提供)

小小的孩子第一次背起书包离开家庭,哭哭啼啼地来到陌生的幼儿园,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安全感。所以,从家庭到幼儿园的环境变化应该要做温和的过渡,让孩子舒适地接纳新环境。在有安全感的空间里,孩子们能安静下来,他们的专注力和想象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5b00ee5f707e6bb9bbef1c5c678a631d.jpg

华德福玫瑰园亲子班

在幼儿园之家中,拥抱社会性情感

如果说幼儿园是孩子的另一个家,那么它和原生的家有什么区别呢?——最根本的区别就是集体生活的社会性特征。

幼儿园也是孩子进入的第一个“迷你社会”。在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幼儿园》中,第一次以儿童视角向大众揭示了幼儿园内隐的社会性——原来幼儿园生活不只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孤独的,交织着复杂的社交互动和人际关系。

ac3ae72427a0269abd5289a023341928.jpg

纪录片《幼儿园》

儿童日常生活经验背后最强的驱动力是渴望与他人建立关系,并成为群体中的一员,这是社会性动物的本能。比赛、告状,或是当值日生、相互夸奖和帮助,皆因如此。

在幼儿园里,通过环境的布置,来还原孩子们真实的生活和文化环境,可以满足他们对建立关系、获得身份认同的内在需要,培养安全感、归属感等美好的社会性情感。

在南京市鹤琴幼儿园的小二班,进门的一面墙就布置着孩子们自家的全家福,这是小班孩子入园初期最大的安慰所在。新生入园时,老师还拍了一张全班的全家福挂在墙上,让孩子知道“家”不仅是你的三口之家,我们小二班也是一个家。教师运动会结束,老师也把全体老师的全家福照片也打印出来,贴在了班级全家福的旁边,告诉孩子们鹤琴幼儿园也是一个家。孩子们时常在这里驻足、交谈。

d1681c95b328931aa1ced4b8b78cf32f.jpg

南京市鹤琴幼儿园小二班

这种情感的归属和文化的关怀是孩子们安全感、归属感的来源。但是单有物质环境,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更重要的是环境中的人如何去使用它。

园长张俊说,“去过我们幼儿园的老师知道,我们的环境非常简陋,因为我们不主张老师加班做这些事情,我们要把老师所有的时间用在观察孩子,跟孩子共同生活、分享生活上。”如果老师没有闲暇来观察孩子,思考如何使用环境,和孩子发生互动,是很难做到如此回归情感的环创的。

舒适的、家一样的环境,会让每个人能感受到自己在这里是受欢迎的,我们是在一起的。这种童年的美好记忆,是孩子可以受用一生的心理能量,是攫取希望的“人生之井”。

孩子同我们一样,渴求安宁的独处空间

说到童年的美好记忆,大家小时候多半少不了一处肆意玩乐的好地方——秘密基地!那里绿树环抱,秋千晃荡,有野草有土堆,还有灰头土脸的发小。如今,高速城市化和高控的教育环境让许多孩子失去了这个儿童专属的空间。

童年期的我们想要逃离大人的控制,渴求秘密的游戏基地和独处的空间,现在幼儿园里的孩子也是一样的。他们有的内向,喜欢独处;有的生气了、伤心了,想要一个人冷静一下;有的向往和伙伴一起发现和保守秘密,沉醉于美妙的幻想世界……

但出于空间的限制和安全的考虑,他们都被迫无时无刻不活动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双脚一旦越界,就会像只“小鸡崽子”一样被拎回来。这样的窘境会让一些孩子感到孤独、挫败和愤怒,以至于爆发“我不想上幼儿园了!”的情绪。

就算是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孩子,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置身于嘈杂的大群体环境中,还是会给他们增加压力,带来不被关注的感觉和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困难。

所以,我们的环境中必须有一处安静、轻松的地方使孩子的情感和身体得到补给,就像家里会为孩子准备单独的房间或者游戏角一样。

 b164735c57283212cae52733451c0069.jpg

可可幼家·秘密空间(日敦社设计提供)

儿童对空间的感受不同于成人,楼梯、阁楼、角落这样的小尺度的私密空间会让成人觉得逼仄,孩子却会感到自由和新奇。因为进入这里,他们就不再是“小”朋友了,而是化身为这个小人国里最“大”的国王!

所以,幼儿园可以设计和布置一些足够安全的、小尺度的私密空间供给孩子独处、自说自话和享用秘密时光。

7b2859087335b4aee1ecccbaf418c0ba.jpg

奇塔儿童社·涂鸦小屋

在这里也可以看出,环创不一定是老师的负担、仇敌。用心创设的环境是具有人格特质的“第三位老师”,是班级老师的得力助手。因为环境可以照料落单的孩子,给孩子默默的关爱和润物无声的引导。

幼儿园也是老师的家

教师不仅是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者,也是环境的享用者。你会想到把班级环境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经营吗?你会感觉到这里也是属于“我”的空间吗?

想象一下,点心桌上摆放着一束你采摘的沾染着晨露的野花,区角材料里有你旅行时捡回的松果儿、小贝壳,午睡室的水蓝色布帘是你在教师俱乐部活动里亲手染成的,会不会感受到些许的温暖和安宁呢?

65ce99c3a76188c9b8780a2b521f885e.jpg

华德福玫瑰园亲子班

老师在教室里分享自己的生活,并在环境中反映出来,让环境与使用者的心灵糅合,不仅有助于让孩子产生“家”一样的归属感、联结感,还会让老师得到一二处静心做事、疗愈身心的空间。

结语

儿童思维和成人思维通常是有距离的,儿童以非常不同的方式看世界、体验世界,他们对地方、对环境的情感不同于成人。

我们以为的破烂儿,也许就是他们的宝藏;我们可以轻巧毁掉的地方,也许藏着他们的记忆和秘密;而我们成人出于想象给予儿童的各色装饰物、简笔画图像,却不是他们最真实的需要。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爱,是被看见、被接纳、被允许。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们所创造的环境正在塑造孩子们的记忆和身份认同,即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是谁,他们应该得到什么。

郑重地交付给孩子一个藏宝袋,或者带锁和钥匙的小抽屉,他们会开始懂得珍视个体的秘密和权利。在教室里挂上并介绍米罗、波洛克的画作,孩子们会发现自己也许并不逊色于艺术大师!

儿童心理研究、文学和艺术、文明和大自然,给予了我们那么多的人文关怀和审美体验,为什么在环创中只会给孩子幼稚的、虚幻的东西呢?

参考资料:
1. Alison Gopnik、Andrew N. Meltzoff、Patricia K. Kuhl,《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William Morrow Paperbacks,2000年
2. Deb Curtis、Margie Carter,《为生活和学习而设计——早期教育机构的环境变革》,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3. Gary Paul Nabhan、Stephen Trimble,《童年沃野》,台湾新苗文化,1996年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日敦社幼师学院”。主编晔子,撰稿人松松。文章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日敦社幼师学院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日敦社幼师学院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环创不是要把幼儿园变成游乐园,而是要给孩子“另一个家”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