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鸡娃鸡到最后,却被娃反鸡

作者:中年少女永爱 发布时间:

鸡娃鸡到最后,却被娃反鸡

作者:中年少女永爱 发布时间:

摘要:“我有点后悔把她鸡到了北京四中。”

1617768998450036.jpeg

女儿和她的古筝老师

我女儿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北京第一代“鸡娃”给大家讲讲内卷教育的切肤之痛》,在朋友圈火了。说实话,她写这篇文章时,我都不知道,还是我的同事转发给我的。看完文章,我也产生了一些关于“内卷教育”的思考。我写这篇文章,给我的女儿,也给所有正在鸡娃或者打算鸡娃的父母们。

f588fc303d9db96118d327e2c74a88f6.jpg

“内卷教育”这个词也是我从女儿的文章中第一次接触到的。我赶紧上网查了一下这个词的含义。内卷教育的本质,我从知乎上看到的解释是,一群人为了争夺教育资源,每个人都付出更多受教育的成本去争夺资源而形成的严重内卷。具体就是靠课外班、辅导班、培训班等等形式压缩孩子的休息时间,拼命让孩子刷题、上课、做作业考进为数不多的好学校,争夺教育资源的内卷过程。

明白了这个概念,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中国内卷教育的参与者、经历者、实施者、被裹挟者?

答案是明确的,是的,我都是。

作为鸡妈,为什么要“鸡娃”?

首先,我不认为我女儿算第一代“鸡娃”。“鸡娃”从古代科举时,就已经成为中国父母的惯性了。我小时候也是一个“鸡娃”。只不过我那时没有那么好的打鸡血的条件,一切进步只能依靠父母的鞭策。

我生活在一个非常清苦的小县城。我的母亲是一名全职家庭主妇,经济不独立、没有收入,完全依靠丈夫的照顾。她一共育有四个孩子,我是唯一的女儿。但我的母亲完全没有受到那个年代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相反,她更愿意倾斜一切家庭资源用于我的教育上。

母亲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儿子还能靠卖苦力赚钱,你一个女孩,不努力学习,过得会更惨。

在母亲的鞭策下,我成为家里唯一一个大学生。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作,我走进了大城市。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时,我非常感谢自己的鸡妈。没有她“鸡娃”,我可能还在靠体力赚微薄的生活费,靠小摊小贩维持日常生活,靠取悦男人来换取一件漂亮衣服。没有休息时间,没有社会保障,被风风雨雨过早地打磨成一个黄脸婆。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生经历,我不由自主地要去“鸡”自己的下一代。尤其是,我的下一代是女儿。

我的娃只快乐了三年。4岁一上幼儿园,周边很多鸡妈鸡爸就会给你耳边灌风,说该给孩子报艺术辅导班了,画画、跳舞、唱歌、乐器样样都得报上,半年就能看出孩子的天赋和爱好,然后再做删减。

一开始我把别人的话当耳旁风,没有在意。但带着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我就碰到了各种牛娃:跟外国人无障碍交流和对话的一年级小学生,据说已经达到了大学8级的英语水平;野生动物园里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能把所有动物园里的汉字念出来;茶室里一个5岁的孩子能把《高山流水》弹成演奏级别……

看看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孩子,突然就会感到惭愧。你就不由自主地想跟人家家长聊聊,怎么教的?怎么那么牛?

聊得多了就发现,人家的孩子有各种才艺,上各种艺术辅导班,自己的孩子怎么跟人家落下那么多呢?尤其是看到一些已经是国企高管、私企法人、政府部门领导的家长还那么努力地“鸡娃”时,你就有了紧迫感,唯恐自己的懒惰把娃的大好前程给耽误了。

于是你就会被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众多家长裹挟着,把娃送进了各种各类的艺术类培训班。

1591703150452463.jpe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我一直认为,“鸡娃”是鸡妈鸡爸应尽的职责。生娃就要对娃负责任,否则就别生。生娃而不“鸡娃”是最糟糕的家长,我不想做这样的家长。家长的资源条件各有不同,“鸡娃”的方式不同,本质却是相同的。

有人说,富人、官员家长用得着“鸡娃”吗?人家娃出生的起点就在你娃的终点上。你不是富人,你也不是官员,你怎么就知道人家不“鸡娃”?只是“鸡娃”的方式不同而已。

我有一位客户是一名药厂的老板,也是一位父亲。他在自己的别墅院子里花100多万给自己的两个娃做了攀岩墙,让娃们锻炼勇敢和坚毅。这是用钱鸡娃。

还有一位私企老板朋友,坐拥十亿资产。然而,他在北京炎热的酷暑中,从不让娃们开空调。他说:要让孩子们懂得资产来之不易,懂得节俭,懂得珍惜。他能给员工开高薪,却不能给自己的娃开空调。不花钱,也是用钱鸡娃。

富人也好,官员也好,人家本来就是“鸡娃”的样板,这样优秀的家长都在那儿现身说法地“鸡娃”,你有什么道理不“鸡娃”?

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有责任的。“鸡娃”,往冠冕堂皇的方向上说,是要培养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的,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从私心角度讲,你肯定不想自己的娃生了娃以后,还在家里啃你的老。

人的能力有大小,“鸡娃”的方式和结果不尽相同,但“鸡娃”是一个为人父母必须要完成的规定动作。

孩子学的你要学,孩子没学的你还得提前学

我孩子学古筝的时候,年纪太小。上完课,她很快就忘了老师教了啥。我得先替孩子学会了,指法练得比她还标准,这样才能复刻老师课上的内容。孩子在科技培训班里学了制作飞机,我得跟她一起想办法让飞机飞到蓝天里。孩子学火车相遇问题,我就要跟她一遍一遍在客厅里来回“相遇”。这叫跟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做作业,我也不能闲着。我得去看书,看报纸,考各种职称证书。我必须“鸡”自己,潜台词是:看看妈妈也很努力,你也必须努力。

这叫给孩子打样板。

“鸡娃”还得让自己变得心狠。当带着4岁的孩子穿过半个北京城去上培训课,她在你自行车后座位上睡得东倒西歪的时候,你不能心疼得掉眼泪;古筝指法不对时,你在一边拿着小尺子敲她手,她委屈掉泪的时候,你得忍住心疼;当她所有的快乐童年时光被“鸡”得泡在各种培训班里的时候,你不能可怜。可怜心疼她的时候,就狠狠心对自己说,这都是为了她将来能够在激流勇进的社会中照顾好她自己,一切很值得。

你得有个好体力,还得能够吃苦。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上培训课,横穿北京城,你不能喊累;每周倒很多次车,去很远的地方去学艺,你不能叫苦;孩子在教室里上课,戳在风雨里苦等,你不能嫌烦。如果你苦累烦了,不能坚持了,孩子立马没了坚毅和吃苦的精神。

你还必须是个教育情报员。你得跟各种“鸡娃”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特别是一些掌握教育信息的家长,他们会告诉你,哪个培训学校教学质量更好,哪个老师更能让孩子事半功倍,哪个学校在提前招考好学生等等。有了这些信息,你能找出自己孩子的差距,能给孩子寻找到更多的优秀教育资源。

1610324094416314.jpe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你还要成为教育投资专家。“鸡娃”要把自己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你要分析,哪个培训班性价比高,哪个教师的课值得购买。绝对不做那种为了寻找安慰,花10万元,把自己孩子扔到中考冲刺班里不管不顾的家长。孩子听课后的感受和成绩反馈,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最最重要的是,你还必须成为优秀的思想辅导员。

你要成为一个“画饼大师”,在娃眼前挂个胡萝卜,诱惑她要再努力一点点。当孩子不想学的时候,你得哄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筝学到五级就再也不想学,眼看要半途而废的时候,你得给她讲同事女儿的故事:姐姐高中演出不能弹出一曲完整的钢琴曲时,回家抱怨妈妈为什么小时候不逼着她坚持学完?初二时,非要辍学去写小说,你得赶紧跟她说,读完高中和大学,会有更好的文化积淀,那时候再写小说会更好。

我这一路走来,“鸡”得自己劳神费心,终于把她“鸡”到了北京四中。以为大功告成了一半,再“鸡”一下,上个清华北大,毕业后找个好工作,作为家长也就完事大吉了。

结果发现,“鸡娃”开始鸡妈了!

鸡娃鸡到最后,竟被娃反鸡

北京四中的教育,颠覆了我的整个“鸡娃”理念。毋庸置疑,北京四中是个非常好的学校,是多少鸡妈想通过“鸡娃”把孩子送进去的学校。

在这里,你娃不用刷题,老师会把跟知识点结合在一起的例题,不断改变条件,演变出无数道题来,做一道题就会所有道题。就像孙悟空看白骨精,无论怎样变换外表,她无非还是白骨精。语文老师不会逐字逐句教娃翻译文言文,却让娃写《醉翁亭记》的语言魅力。历史老师不用讲课本知识,辩论中的娃们自觉自愿地延伸阅读了所有相关史料。

老师们引领启发着娃们,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娃学得轻松了,学得自愿了,学得开始思考自己的爱好并付诸于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了。

尽管这么好,可我还是有点后悔把她鸡到了北京四中。因为这类重点中学的家长和学生环境,无时不刻不在刺激着我。

这里的娃个个优秀,你的娃只是其中的一粒沙,掉进去就没有了。常年站在娃顶上的人尖子突然不再显眼,心里满是自卑。这里的娃爸娃妈都比你优秀:有的是高官,有的是富商,还有的是高知。人家的爹妈比你有钱、有权、有知识,人家的娃还比你娃优秀。

人家“鸡娃”的格局完全跟你不一样:人家可以让娃放下学业去骑行全国;可以花巨资送娃去南极科考;可以让中科院的院士带着搞专利发明;可以让娃出碟唱摇滚。

23351e4dd13b2ad59e076ebcffde1ced.jpg

我的娃那时候心智还不成熟,经常回到家跟我哼哼:你要是能像谁谁谁家的父母就好了,可以让自己孩子躺平,直接成为名流;如果能像谁谁谁的父母那样也行,卖套房子送娃去英国读高中,再卖一套房子送娃去美国读本科,再卖第三套房子办加拿大移民;再不济,你们也可以成为谁谁谁那样的父母,崇文门一条街都是人家的店铺……

听到这话,我直接自闭了。

我娃并没有指责我,她只是很疑惑:为什么她的同学能有这么好的教育条件?

十四五岁的她,还不能理解什么是“世界的参差”。在她心中,父母是全能的。她以为她只要听我的话,努力学习、努力成长,就能获得和同学们平等的起跑线。但重点中学告诉她:她不能,就算她多努力,她的赛道已经落于人后。

我不喜欢粉饰太平,更愿意将真相告诉女儿。我坦诚地对她说,我做不了高官,发财也晚了点,说实话,卖套房子送你出国读高中,我觉得性价比太低。最重要的是,我确实没有竞争过你同学的父母。

娃皱着眉头,严肃地问我:“那妈妈,你能不能也努力一点?”娃大手一挥,开始替我制定目标:“这样吧!咱俩商量商量,期末考试我进年级前30,你争取提个干?”

提干这种职场玄学,可不是你妈我凭一己之力就能心想事成的……

鸡娃鸡了半天,反倒被娃给鸡了。

可是,你鸡娃时,娃小,未来很远,发展空间很大。但娃鸡你时,你已经五十知天命了。

那段时间,挫败感让我心情沮丧。有时,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呆呆地看脚下的一群蚂蚁。它们在往窝里搬面包屑,有的搬得多,有的搬得少。它们的世界你能看得见:搬多搬少能改变什么?蚂蚁就是蚂蚁,搬得再多你也是蚂蚁,变不成蝴蝶。在浩瀚的宇宙里,我们人类就是这样的蚂蚁。

当时,有四中的家长要拉我进什么“北京四中高端家长群”。里面都是一群中产以上的爹妈讨论育儿经。我光是看着群名就害怕,直接拒绝:算了算了,我不配。

后来我发现,四中像我这样“感觉自己配不上自己娃”的父母居然有很多。大家都跟我一样焦虑,一样恐惧内卷。

和这群父母聊过之后,我才发现,很多鸡娃到后面都情绪失控了。

有的娃才十五六岁,就不由自主地想出名。他们逼着父母给自己上电视台、上报纸,只想快点超越那些比他们还优秀的同学。

有的娃鸡着鸡着竟然焦虑抑郁了。我女儿高三时总是回家跟我说,她班里有个女生只要没考上年级第一,就会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

而我自己的娃,莫名其妙地想开了(也可能是想不开了)。她上高中时竟然开始吃素和研究佛教。她跟我说:“妈妈,《金刚经》说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这次没考到平均分,咱不能往心里去。”

8d3543c5c62be8bd1908ae95625e8979.jpg

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北京四中的老师们恐怕也看多了这样的精英教育。我能从每一次的家长会上感受到,老师们在极力劝说家长们不要再内卷鸡娃。但班里只要有一个人报名辅导班,其他人都会担心自己被落下的。这是中国父母的陋习。

有一位名师曾经这样说: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鸡娃”到最后,让娃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竟然变得那么奢侈。然而,这个时候再跟娃说什么:人生很长,慢慢来,娃已经停不下来了。她在你鸡她的十几年里,已经陷入了一个欲望的漩涡:无法认同自己的平凡,无法给与自己幸福。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我苦苦思索,也想给别人一点教育娃的浅薄建议。但教育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人的受教育路径都不一样。即使是你有两个娃,教育第二个娃也不能完全套用教育第一个娃的经验。

我只能用我的一家之言,抛砖引玉地给大家建立一个讨论的话题。

我认为,幸福的普通人,就是能够找到人生支点的人。这个支点不应该是成绩、分数、工作成就、名声威望等一切可以被量化和横向比较的事物。相反,人生的支点应当是因人而异的。

孩子喜欢艺术,就多带ta看展,尽自己可能地为ta提供学习艺术的条件;孩子热爱运动,那就鼓励ta多多锻炼;孩子痴迷于游戏,别急赤白脸地送ta去杨永信那里电击疗法,不然你恐怕会折损一位出色的电竞运动员呢!

鸡娃不应当按照社会标准来制定。不是学好语数外,就能走遍天下的。而是要为娃提供ta梦想道路上的养分和支持。引导ta寻找自己热爱和喜欢的领域,让ta畅享其中,逐渐深入,不断挖掘。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一辈子只够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必须是娃所热爱的领域和专业。一旦发现这样的领域,就鼓励支持娃勇敢追求,一直向前,绝不动摇。这才是娃一生的情感支点和奋斗意义。

彩蛋

今天闺女回家吃饭,我跟她探讨我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

闺女来了句:“等你退休了,我给你报个钢琴班和摄影课。你也得丰富一下老年生活。”

我缩了缩脖子,问她:“闺女,你卷就行了,别卷我了。”

“那哪儿成!不能光我们九零后996啊!你们退休人士也得卷起来!”闺女迫不及待地搓搓手,“五十多岁还年轻,你还有半辈子要发展呢!咱不能比别的老头老太太活得差!”

我欲哭无泪:“我还是去念《金刚经》吧。”

7b3ee40131bbf20553b218b95d309c69.jpg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Vista成长实验室“(ID:vistaedulab),作者中年少女永爱(王食欲的妈妈)。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Vista成长实验室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Vista成长实验室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相关专辑:
  • 鸡娃鸡到最后,却被娃反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