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 2016 年 11 月 13 日 报道
消费升级在近几年成为了被财经媒体追逐的热点。随着中产阶级的增加,人们在消费时不再单纯看重价格,更高的质量、更好的体验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因素。那么在教育领域,消费如何升级?在 GET2016 教育科技大会上,流利说创始人王翌分享了他对于教育消费升级的思考。
王翌认为,消费升级的本质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而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在精神上也开始有了更高的需求。而教育,以及所谓的知识经济,正是这一波消费升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 2015 年开始,互联网用户的增长和流量增长双双放缓,移动互联网从原本的增量市场变为了存量市场。王翌表示,目前互联网的竞争,事实上是对用户“时间”的竞争。效率提升,是竞争的核心。
而从教育的角度看,目前阶段的人类教育,仍然处在高度依赖人力的低效率阶段。由于对个性化的追求,大班对小班、再到一对一的变化反而是效率降低的过程。王翌认为,跳出固有思维,降低对老师的需求,用更加有效率的方式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解决思路。
科技为教育带来的改变,或将在不久之后从生产关系的变革,过渡到提升生产力阶段。
以下为王翌的演讲实录:
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流利说对于消费升级和教育创新的一些思考。初九给我的题目是谈消费升级,作为一家技术氛围比较浓的企业,再聊聊教育和科技的结合。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话题,而且也是我们很愿意聊的话题。
中国的消费升级
从 15 年开始,投资圈到创业圈都在谈消费升级,发现很多东西不靠谱,百团大战不靠谱、O2O 也不靠谱,很多东西不靠谱,但是靠谱的公司好像都和所谓的“消费升级”相关。为什么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在这个时间点都开始谈消费升级?理由一言而蔽之叫做物质极大丰富,大家有钱了。我是 80 后,在座的很多也是 80 后,还有一些是 70 后、90 后,大家可以想象到当初我们小时候物质供应相对比较有限,很小的时候还要用票,后来开始在百货商场柜台前面指着柜台买东西。慢慢发展到后来的双十一。物流体系在慢慢搭建,商品的极大的丰富,大家发现物质产品非常方便,但是这其中也有很多问题,为什么有垂直领域的切进电商领域的东西那么火呢?像小红书这种东西,第一因为它在帮你节约时间;第二它帮你和别人有所区分,我买的东西是代表我的调性、代表我 B 格。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但是它在很多方面已经在发生了。
选择的丰富让大家在传统物质生活领域、体验领域的升级已经在发生,而且每个领域都会催生新的商业机会,有新的公司的产生。每当这种改变的时候一定会有新公司的出现,而且会是资源更大的商业整合。
另外一种事情也在逐步发生,就是我们的精神生活也开始有新的追求。其实有些东西两者是结合的,比如要穿个潮牌这是物质还是精神?两者都有。还有现在很多人听“樊登读书会”,利用纯睡眠的时间,作为中产阶级、私营企业主,他们没有时间读 MBA,但上班通勤时间就可以去学。伴随着消费升级出来的是知识经济,知识可以作为生意做了,所以你会发现很多有知识,能够把知识传授好的个人有了新的机会。脱离一家机构出来照样可以做的很棒,可以赚更多钱。
流利说也是这样,绝大多数的用户不是为考试。流利说上的水平差别蛮大的,但是他们对能够听懂、说出流利英语是非常向往的。他们想要的可能是很好的工作机会,也可能是看美剧不看字幕,也可能每年出去旅游都受刺激,下次去不想受刺激了。
但有个问题,时间不够用。作为移动互联网 APP 的公司都开始发现,从 15 年下半年开始整个移动的分发量已经趋于平缓,整个市场饱和了。人们手机上的 APP 不再不断增加了,即使装了也不一定用。为什么时间不够用?有一个所谓“国民总时间”概念,所有的 APP 不过是在争抢用户的总时间。所谓知识经济的这一波浪潮,有人帮你读新闻,有人帮你整理时事要点,有人帮你干这个干那个,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时间的价值在不断的凸显。
所以未来我们的路怎么走?消费升级我认为是不断前进的过程,它不会停止。很多时候大家的竞争已经不在于给你东西、给你更多的选择,而是要让你尽可能快的做出决定,尽可能高的利用你的时间效率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
所以现在大家不是在做增量市场跑马圈地,而是在做存量市场,去把品质做高、效益做高。教育是很慢的领域,我认为很多时候教育领域的很多事情是落后于其他行业的,但是很高兴看到今天有一些教育公司特别是一些教育科技公司已经开始做这件事情了。毫无疑问流利说是其中之一,但是不只流利说,相信今天一批公司正在利用科技的力量、互联网产品的力量在往前发展。
教育的“升级机会”在哪里?
教育是什么现状?现状就是大家都说市场很大,但是由于教育不是个新鲜事务,它是千百年来就有的东西,所以大家对于它的体验和行业模式的惯性非常大。在我看来用户体验是非常单一的,长期以来大家都叫教学,教在前面,是授课模式,以老师为主的模式。千百年来,因为老师永远是在学习当中的稀缺资源,一个老师带 N 个学生,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 50 人以上,有的地方六七十都有。现在由于整个人口出生率下来了,一个班三十人不到。老师的个数是限定条件,所以只能这样设计,一节课完成这么多的教学任务,老师只能填鸭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当然需要升级。
从老师角度上讲,现状为什么会是这样?都是有历史原因的,基于客观的历史条件的。但是这是需要迭代进步,从学习效率讲,任何一件事情能说中国教育是满意的吗?很多同学是受过伤的,花了很多时间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拿流利说做个例子,一个普通的中国学生从小学接触英语到大学毕业平均学习时间超过两千小时,但是这个行业里的国际通用标准叫欧标,它说 1100 小时一个学生可以从完全不会到非常流利。差别非常大。
差别更大的是,中国学生平均学两千小时以上,我们的数据表明超过 90% 的学生仍然没有办法进行有意义的英文的对话,都是茶壶里装饺子倒不出来的。单词都熟,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很多都没有听懂。
教育行业的现状,这是一个写照,但是教育行业里更本质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长久以来,做老师的觉得自己是很牛的一件事,“这个学生我教的好,那个老师不行,他教的没我好”。大家从来都把教学这个过程当作一门艺术,很多老师终生以此为傲。“这个东西别人学不了,只有来找我”。但这里有很大的弊病,这样的东西往往无法复制,无论体制内体制外名师终究是少数,这些老师是供不应求的,很多老师做出一点成绩就会自己成立工作室,这是持续不断的矛盾体。很多学生希望以一个比较平的价格雇一个比较好的老师,这是无法匹配的。何况好老师的供给是很难满足学生对学业消费升级、体验升级的需求的。
我看到一个报道,云南省有 70% 的中小学外语老师是不够的,是有短缺的,很多学校不能足额的开外语课。在培训领域我们经历过公开课到大班课、小班课到一对一的演化过程,表面上看非常好。这是单个学生占据老师时间和注意力不断增加的过程,但是一对一是真正的个性化吗?一对一是我们能够提供的最好的学习体验吗?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觉得一定不是。如果现在我们是在 2026 年往回看,会发现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简直弱爆了。
因为人们的消费升级,包括我们的教学升级、学习升级是不会停止的,我们已经开始让两个老师对一个学生、三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地步。但是方向到这里就变化了,像学计算机的同学知道以前我们配机器的时候叫超频,把频率超上去可以让它变的更加强大,但是发现抄频到一定时候超不上去了,散热问题解决不了,计算机的力量怎么样更高?计算机专家想了一个办法,加核,就是从另外的维度增加它的效果。
今天老师已经一对一了,放两个老师在学生面前估计你的学习压力也会更大。我们觉得需要从别的维度来想问题了,那么本质上的效率提升除了靠老师还能靠什么?
我们觉得很简单,靠技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最大的生产力,不一定来自于老师,肯定不只来自于老师。如果今天很多的行业模式还是围绕老师来做文章,我认为是一个挺有可悲的现象。如果我们不跳出这个思维惯性,未来我们会失去更大的机会。我这里写了两个名词:生产力、生产关系。长久以来我们的创业创新迭代都在改变生产力,没有改变生产关系。
接下来我会举例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先定一个调,我们认为未来教育界的消费升级或者行业水平的提升无外乎两个东西,第一,是作为学生个体,学习效率的不断最大化,效率不断提升,效率是个关健词。
第二,作为整个行业,任何行业里的个人从业者或者公司,谁在这方面领先就有机会,谁进步比别人慢也会慢慢被别人淘汰掉。这个关健词也是效率,因为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你的效率不比别人高,别人就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再延展一下,接下来教育行业如何实现消费升级?我们认为聚焦在体验上。所以我认为芥末堆办 GET 大会其实是用线下活动的形式,集中的脑力激荡的方式帮我们繁荣生态搭建舞台。从用户角度来讲,用户要且只要两样东西:
好的体验:教育不是瞬时消费,买单只是消费的开始,整个过程就是好的体验,因为没有好的体验就没有好的效果,没有好的体验一定不会坚持,不会有效果。我们想再说大的方向就是体验+效果;
高效率的效果:光有效果不够,如果花无限的钱和时间拿到这个效果你会这么做吗?不会,因为有时间成本的概念,我认为效率也很重要。很遗憾今天很多时候大家甚至没有谈效果,更不要说谈效率;
行业角度来讲,很多人现在说要做师训,很多线下的培训机构说头疼的就两件事情,招生和老师。老师难管,其次是招生。而我们是换个维度看问题,怎么样降低对这些老师的要求,怎么样用更加有效率的方式甚至有商业价值的、有更高利润率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会上经常提到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典型的能够提升生产力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生产力提升一下,生产关系重组。再提升生产力,生产关系继续重组,是不断交替的过程。
然后,移动互联网正在解决资源分配的问题。优步、滴滴,在没有移动设备的情况下,即使能想到也没有人能做到。其实滴滴第一步并没有提升生产力,车就是这么多车,都是出租车,只不过是会用滴滴的人更容易打到,没用滴滴的,特别是一些老人就更打不到车了,其实整个行业的生产力并没有提升。但是后来有了变化,它开始加入了顺风车、快车、专车,这时候它的供给增加了,而且把这些闲置资源用了起来,生产力得到了提升。接下来滴滴,自然的推理就是接下来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
从消费升级一步步推导,教育领域接下来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效率最大化。
流利说的实践
接下来说一说流利说。流利说产品发布三年多,我们有三四千万的用户,这些都是免费的,我们今年在研发了两年多之后推出了一个核心课程叫懂你英语。为什么起这个名字?我们觉得我们的课程会比你这个学习者或者比 99% 你能找到的老师都更加懂你的需求。懂你需要什么。它是全球首个移动端自适应英语课堂。我们一进来就先做定级测试,水平比较低可能测三五分钟,我们说同学你是一级,如果水平比较高可能得测八到十二分钟告诉你是五级、六级,对应国标的级别。整个过程里是没有老师的。
有人问“懂你英语外教多少钱一节课?”对不起,我们没有外教,至少标准版没有,白金版可能有,但是今天介绍的就是标准版。它是交互式的体验,随时随地的碎片式学习。听说读写全覆盖,但是听说为核心,关注的是核心的能力、真正的英语应用能力。整个体验是交互式的,用一套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每个人学习的内容、路径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要一样呢?已经学会的东西为什么再让你练,不会的东西为什么不让你多练呢?
这背后是什么?需要有最听得懂你的耳朵,流利说经过近四年的积累,已经打造了一个全球最精准、专门针对中国人英语的识别引擎。我们超过了业界、中外最顶尖的知名的公司,背后是全球最大的中国人说英语语音数据库。没有数据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听得懂的耳朵,还要有研发的大脑,就是深度自适应学习系统,今天讲到深度学习大家自然而然想到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有很多有弊病的地方,我不具体讲了。而流利说基于它的产品的特性、基于我们用户使用的方式、强交互系统化课程的方式,做了一些比较有利的创新。流利说可以像 AlphaGO 一样不断自我学习自我进化,当然人工我们会做参数的调整让它的效率更明显,有一万个学生就有一万个模型。
结果怎么样?作为理工男不讲学习效率就是耍流氓。我们做了一个对比,原本需要 6 个月来提升的级别,我们找了 100 个学生 2 个月的的时间进行封闭学习,之后我们做了一个线下的考试。这两个月里只学英语不学任何另外的东西,发现 60% 的学生提升了整整一个欧标的级别,而且都是最低级别,因为最低级别中国用户量最大。对于 A1 级别或者 A2 级别的提升,欧标建议是 100 小时,懂你英语做到了 36.6 小时。后来我们被选为 G20 峰会的官方的语言培训方,很方便,不用集中培训也很有效果。
最后我想讲 one more thing,流利说推出了一个新的项目雅思流利说。大家去 App store里就会发现,它被第一个精品推荐。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支持移动端雅思模考并且给你分数的,不仅给你总的分数,四个维度都可以评分,不仅对发音评分,还可以对语法错误、词汇选择、词语选择、开放式问题的语言组织、流利度等全方位进行评价。我们测试表明,它和真人的区分度已经小于人和人,真人考官之间的区分度。
所以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这么多,我想说流利说是一个以技术驱动的互联网教育公司,我们会逐步把我们的一些核心能力和优质内容开放出来,和更多的行业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协作、一起分享。术业有专攻,在这一点上我想说,其实好未来给大家做了很好的榜样,好未来就是一个繁荣整个教育生态的企业。流利说作为一个小公司,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擅长的技术开放出来跟大家分享。
相信未来会有一批中国公司会在国际上发出更好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国际教育现状的推进。谢谢大家!
戳这里查看所有嘉宾精彩演讲,立即永久保存,感谢【印象笔记企业版】友情支持。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