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高西庆:我一直思考到底要工具教育还是通识教育

作者:宁宁 发布时间: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高西庆:我一直思考到底要工具教育还是通识教育

作者:宁宁 发布时间:

摘要:必须承认每个人的能力是不等的。

120.pic.jpg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高西庆认为,美国以通识教育为主,而中国更多的是工具教育。在两种不同的教育系统内尝试过后,他仍然在矛盾究竟是通识教育好,还是工具教育好。在特定的环境与特定语境下如何选择教育的方式,这不仅仅是高西庆一个人的困惑。

不过,他也确定,每个人的能力差异非常大,无论哪种教育系统,因材施教都是教育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工具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矛盾

我一直有一个矛盾,也是很多年思考的问题。很多人讲中国到底搞通识教育还是原来的方式,我归结为工具教育。通识教育和工具教育之间,我没有觉得有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工具教育把人当成螺丝钉,通识教育把人当成人。

今天社会全球70亿人,中国社会十几亿人,像列宁说的那样,社会发展成想干什么干什么还是一百多代人以后的事。今天社会真的有巨大矛盾,一方面社会这边需要整体社会运转,运转过程当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螺丝钉、各种各样的工具。我觉得自己个人也是这个大机器里的螺丝钉之一而已。在这个角度上去想,教育的基础是让每个人自由发展,通识教育的方式就是博雅教育。到底用什么方式教育,在特定环境和特定语境里进行教育?

两个礼拜前去杜克大学开校董会,基于之前两个礼拜,学术委员会将近80个委员投票,打了好几年,很多教授坚决反对,不能往中国投了,说了种种理由,从政治到经济、文化、法律,58票对17票,高票通过了杜克大学在昆山大学的课程表。一些教授谈通过的原因说,不是因为我们相信中国政府、昆山政府可以把这个事情搞的很好,我们觉得这是最好的机会,可以改变美国教育的机会。

我听了非常吃惊,美国教育体系和中国教育体系不大一样,他们以通识教育、博雅教育为主的系统,好像比较受人尊崇。

看一流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包括杜克大学这样的学校,看他们学校整体的课程安排、设置。今天为止,在座很多人都是研究领域,知道它的路径依赖非常严重,好几百年了。所以它的课程设置,每当新的课程出来,老课程去掉的时候,都要经过很多斗争。可是今天有这么一个机会,搞一个全新大学,这个全新大学整个设置全部教授自己弄,搞了七年。最后光这个课程设计了两三年,设计出一些东西,很多人看了以后兴奋到极点,终于我们想了这么年要实现的事情,在美国实现不了,拿到中国实现。

我们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国外学习,好像美国教育更好一些。其实很多纠结,很多没有完全弄清楚的地方。我刚才所讲的这种平衡,一方面作为一个人的发展,到今天中国社会跟我们长大的那个年代的整个体系不一样,中国人现在眼界比那个年代大很多倍。好像我们闭关锁国,不可能,在座各位每天上网看到的对象,到春节中国至少六百万人出去旅游,事实上去年的数字是2亿人出去旅游。到香港、台湾这些地方。1974年我刚刚进入大学,拿那个年代来看待,中国现在眼界比那个时候宽广无数倍。

必须承认每个人的能力是不等的

一个社会要运转,这么复杂的社会,看北京折叠北京人分成很多份,各种不同的层次,这是事实。要承认这个差别。一个社会不光在社会本身的分工纵向上横向上有很多区别,我们承认每个人能力是不平等,虽然人格上每个人是平等的。这一点必须清楚知道。

不管脑力、体力、记忆力、音乐、绘画等等特殊才能这些,完全不一样。我们自己做教育的人知道这一点。教育自己的孩子发现,原来以为以自己能力可以把孩子教育好,后来孩子往哪个方向一转身,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必须承认这一点。

孔老夫子说“有教无类”,同时要因材施教,子路和言回不一样,不能用一样方式对待他们,每个人干什么事不一样,我们现在由于在一个巨大体制里面,没有办法去精细地把所有事情具体到每个个人,估计现在越来近靠向。互联网时代大家看得到,大数据使得每个人每天手机打开接到的信息,好像都是跟我有关的,我很恐惧地想到,肯定有一个什么东西,把我每天所做的事情全琢磨透了,这个对于我们下一代的教育一定有巨大的影响。

美国的社会现在已经有将近两百万人不上学,上的是home school。本来法规规定家长不许孩子不上学,中国有义务教育。这两百万人家长向政府申请,我孩子不用上学,在家上学。家长给教育系统一个东西说明用什么方式教他们的孩子。这样home school出来的孩子现在看来没有什么很大问题。而且最好的学校里,斯坦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些学校里每年收的学生,有一部分是home school出来的,很有意思。

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多层面的东西,横向、纵向都有非常多的层面。李岚清副总理曾经管中国的教育,跟他曾聊过几次。我们出去考察,他一直鼓吹中国应该大力发展技校。因为他自己是汽车工业出来,我自己也是工厂出来的,每个大工厂都有厂办大学,本来是技校,文化革命的时候变成工人大学。

工人大学虽然只有两年学制,其实主要在做工人。有一些老师傅在里面教,工厂特定的环境可以最好教学。他们自己也很满意,升级升得快,一级到八级工,比别人升的快。

在德国、奥地利、北欧很多地方,有大量的技工学校。这种技工学校出来的人,一点没有觉得自己在文化层次、道德水准上比别人差。都过得很好、很舒服,鼓吹这个东西,跟主流文化有关。如果我们努力做这个事情,我们的技校越来越多,比升格成大学好很多倍,层次分开各得其所。中国社会很快到了边缘,阿姨一个月挣五六千,大学生毕业一个月找两三千的工资很高兴了。

一方面是社会发展,一方面是全社会需求问题,作为教育者,关键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分开来看。我们要用大数据的方式分开,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地方。教育领域的一个系统叫蒙台梭利教育法。一百多年前,意大利老太太发明的这个系统。今天这个方法越来越多。各个年级放到一块,大孩子带小孩子。今天中学、大学越来越多往这个方向走。

杜克大学新的一套课程设置就是这个,20个不同专业,设计了一些特定的筐,这里面什么专业都不是,特定的课比如法律与艺术,五个礼拜上完,愿意上就上。这样的课程受欢迎程度比别的更多。因为大量孩子到了大学,尤其中国孩子,中国教育制度跟美国、欧洲不一样,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并不鼓励他将来努力干什么最好、最有用处,都是一个模子出来。这些孩子虽然上的很好,但是到大学不知道干什么。

我教了很多年课,现在教法律、金融的学生。现在学生很多天天纠结。我每次上完课拿一两个小时跟学生交流,本来是答疑的,结果80%的疑问不是课堂的事,而是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不知道这辈子该干什么。这一点对于教育者来说应该是有启示的东西。

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今天教育系统中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比较少。教一个孩子,先教他提问题,碰到什么事得问一下怎么回事。不能教他说,别问我是什么,记住就行。

这两个方式大家可以看到,记住就行的这种,对付考试比较好,但不断地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到国外上大学就开始有玻璃天花板。我做校董这么多年,在美国很多大学教过课,高分低能问题是基本问题,因为他没有受过批判性思维训练,让他提问题提不出来。

可是美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被老师教育要自己提问题,谁能提出问题就好。现在我在清华大学教课,鼓励大家提问题。但是没有人提问题,尤其是男孩子,女孩比较积极。三个学期以来,我实行一个新制度,基本不考试,绝大多数分在课堂上打,每个人提一个问题,画一分,每个人照片底下画正负,回答问题比较好画两分。所有人课堂上就特别积极发言、提问题。

在社会上遇到应付不了的事情时,首先要想到的是这里有什么问题,而不是等着别人告诉我,该怎么做。这个十分重要。谢谢!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高西庆:我一直思考到底要工具教育还是通识教育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