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11月18日,投资界内一条融资消息开始通过媒体广泛传播,专注于儿童托管教育行业的“可爱学”获得B1轮融资,由国际影视巨星“章子怡”领投,某上市公司基金、梅花创投、吴世春等跟投,章子怡即日开始将出任“可爱学”董事一职。联想到过去的9月8日,安徽乐思塾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的B轮6600万元的融资,在短短的3个月内,在儿童托管教育领域,已经有两家估值在1亿美元的巨头出现。2016年即将结束,笔者作为托管教育行业的观察者,整理了一份近期托管教育机构融资情况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表1.近期托管教育机构融资一览表
众所周知的“融资寒冬”下,这么多的投资集中在这样一个不被人关注的行业,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很多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为什么一个已经存在多年的教育细分品类,会在近期突然爆发?为什么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还没有“巨头”出现?笔者在本文中试图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爆发的背景
消费升级的产物
目前的小学生消费主体以80后父母为主,他们的教育理念和经济承受能力都与其父辈有所不同,原来的低端“小饭桌”模式和单一的“托管基础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必将倒逼市场提供高端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幼儿教育投资的延伸
2015年年初,创业板上市公司“威创股份”全资收购“红缨教育”,拉开了一股疯狂投资幼教行业的大潮,迄今这股投资大潮已经接近尾声。作为幼教行业的“下游产业”,托管教育受到资本和社会的关注是自然的事情。
赛道没有“拦路虎”
托管教育行业迄今还没有估值超过10亿的公司出现,但在这个赛道上却有超过3000亿的市场等待瓜分,哪家机构能够获取优质资源,再加上资本的助力,就有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最终胜出。
“巨头”未现的原因?
政策和人才的缺失
托管教育在过去的30年,始终没有一个本质性的变化,同政策的监管缺失和行业缺乏吸引力有很大的关系。2014年前,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都没有任何关于托管行业的“声音”出现,致使该行业长时间处于一种“监管真空”的状态下。试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什么资金或者人才能够毫不顾忌地冲进这个市场呢?因此行业的早期参与者,基本都是退休后的大爷大妈、实际需求无法解决的父母、以及工作不顺利渴望自由和有些教育情怀的年轻人。这样一个从业群体,基本就决定了这个行业的高度和管理水平。因此,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内,托管行业几乎一直处于一种平稳的状态。这种状态直到2014年才开始逐渐发生变化。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许多新进入者带着资金和管理经验,从其它行业进入教育行业。由于行业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的欠缺,他们纷纷选择门槛较低的托管教育作为突破口,为这个行业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和风气。再加上,从2014年元月始,北京、上海等城市纷纷出台托管教育的指导意见和管理方法,让大家看到了政府管理和规范这个市场的决心和动作,随后才吸引更多的“先知先觉”者纷纷进入到这个市场。由于真正的发展周期太短,所以迄今为止还没有“行业巨头”出现。
盈利性和满意度的低下
托管行业长期以来的盈利状况和客户满意度都不尽如人意。前者阻碍了行业新进入者的步伐,后者决定了家长为此项服务愿意支付费用的额度。由于盈利性不高,机构不愿意投入大的成本;由于不满意机构提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家长不愿意支付更高的费用,这一尴尬的局面一直持续到2013年左右。笔者进入到托管教育行业后所开办的第一个校区,在青岛的西海岸新区(即黄岛开发区),当时我们开办的学校周边的托管机构的费用普遍在400元-780元/月之间,全部都是隐藏在学校周边的社区内。我们选址之初,就确定了两个条件:门市房+300平米以上。当我们的第一个480平米、上下两层、装修明快、功能区合理的校区开业后,价格直接确定在1980元/月。令人意外的是第一期招生只用一周就达到了满员的状态,其后这个校区也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盈利状态。黄岛校区的成功,事后分析有两点值得总结:
1. 家长不是不愿意在托管上支付更高的费用,前提是你的机构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从教育理念到师资素质,必须得让家长觉得满意。家长觉得安全、满意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家长是愿意支付稍高的费用将孩子托付到这样的机构的。
2. 随着消费升级,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社区化”托管机构由于受到面积、楼层、采光、师资等众多因素的限制,无法满足家长对于品质的高要求。同时家长可以选择托管机构的范围非常有限,当觉得小学校周边的机构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时,要么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机构托管、要么就干脆不托管而寻求其他的看护方式。而随着“令人放心”的托管机构的出现,家长是愿意提高支付金额,让孩子去享受“更好”的服务。
“黄岛好校区”的示范效应非常的明显,自此之后,连锁品牌的校区或者有实力的新开校区,基本上都在按照这个模式走“托管升级”的路线。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在最近3年内设立的校区,都是以“门市房+300平米”作为标准配置的。这个潮流不但可以解决机构的盈利性差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家长对于机构的满意度的问题,未来会是一个发展的大方向。
如果把1992年的“改革开放”,促进国人大量出国留学作为一个爆发点,成就了“新东方”;如果2003年“北京非典”后大量实体培训机构的倒闭,成就了“学而思”。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的推测一下,2013年的托管消费升级,是否将成就哪一家行业翘楚?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张洪伟,中国学后托管教育联盟主席,“写e写”硬笔书法项目创始人。2012年进入学后托管教育行业,3年间建立200多家学后托管连锁机构。目前专注于学后托管机构的企业咨询、师资培训、投资并购、行业研究、项目植入等。
微信号:zhw_beijing,个人公众号:洪伟聊托管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