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十一学校李希贵:教学转变,从“为了学科”走向“为了学习”

作者:卢楠 发布时间:

十一学校李希贵:教学转变,从“为了学科”走向“为了学习”

作者:卢楠 发布时间:

摘要:从“寻找”到“寻找2.0”,校长李希贵的新思考。

WechatIMG1.jpeg

十一学校校长 李希贵

芥末堆  卢楠  1月6日

在近日举行的“2016新学校年会”上,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发表了题为“寻找2.0”的主题报告。在2014年的“第五届新学校论坛”上,李希贵曾发表主题报告“寻找”,讲述了他从1990年当校长,一路走来寻找教育改革核心要素的历程。寻找的结果是两条脉络和四个寻找。两条脉络:第一,保障学生中心的治理结构;第二,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体系。四个寻找: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寻找力量、寻找资源和寻找同道。“寻找2.0”中,李希贵回顾和思考了为何他能寻找到这样的结果,以及对“四个寻找”的新思考。

李希贵表示,在寻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坚守“三把尺子”:

  • 第一把尺:为了目标还是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弄清真正的目标是什么,把方式错当成了目标。比如创办特色学校,是在资源局限的情况下,学校取得快速发展的方式;但是好多地区和学校将其当作了目标,在就近入学、划片招生的制度下,学生呈常态分布,特色学校一定会伤害学生个性的发展。

  • 第二把尺: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学校。教师和职员定级的指标,都要和学生的利益直接相关。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目标和个性发展,比学生为学校取得荣誉更重要。

  • 第三把尺:为了学习还是为了学科。十一学校正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希望形成一种新的学习系统,从“为了学科”走向“为了学习”。这个学习系统,希望从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开始,让老师为学生提供评估量表、准备资源包、搭建脚手架、提供工具箱。后边就放开,给学生、给老师更多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空间。最后,有一个缰绳,就是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

而对于2014年报告中提到的四个寻找,李希贵的新思考如下:

  • 第一,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方法是:1、找到“第一粒扣子”;2、悬置方法,追问目标;3、去借口法。4、自我追责法。一两个学生出现问题,可能是学生的问题;相当多的学生出现问题,一定是学校或老师的问题。而很多老师出现类似的问题,可能就是校长除了问题。

  • 第二、寻找力量。在寻找力量时,要启动引擎,而不是推动轮子。启动了引擎后,引擎会带动它自运行。引擎就是人性的优缺点。

  • 第三、寻找资源。很多资源不在于你拥有它,而在于你用一种什么方式。工具也是资源。

  • 第四、寻找同道。重要的不是寻找和你按照一样的路径行走的人,重要的是寻找有共同目标的人。而老师要和学生成为同道,就需要在每一个教学活动当中、在每一个课堂里,和学生有了清晰、明确、可操作、可检测的目标,这时教育才会高效。

以下为主题报告内容整理:

坚守“三把尺子”

在寻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坚守“三把尺子”:

1、为了目标还是方式

李希贵表示,很多时候,我们把方式当成了目标。他举了四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他在高密四中当校长时,在学校里推行了“四制改革”: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岗位目标责任制。改革的目标定位在“能者上、庸者下”,因此在确定学校编制时,比现有的教职工数量少了六个岗位。这项改革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包括落聘的六个教职工大量的思想工作,以及费很多的努力帮他们去联系新工作。

造成上面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弄清“四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是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能者上、庸者下”是方式,落聘是方式,只要达到了调动积极性的目标就可以了。所以,到了高密一中后,改为岗位的“能者上、庸者下”,有相当多的老师改变了岗位,但没人落聘。

第二个例子,十一学校每年夏天有一个泼水节,是分年级的;因为只有分年级,老师学生互相认识,泼起来才有味道。泼水节最为重要的目标是沟通师生关系,让老师、学生构建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泼学生一把,学生泼老师两把,这才是最重要的目标。因为一个学校里,师生关系平等了,才能暴露出真实的学生,才能发现教育的起点。所以,要靠一个一个的活动来实现平等的校园氛围。但是,有些年级一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个目标丢弃了,只在方式上费尽心机;老师不参加,或者老教师不好意思参加,女老师怕把衣服弄脏不愿意参加,参加的就剩下几个青年老师,而恰恰这些青年老师不参加也没关系,因为他们天生就跟学生的关系很平等。

第三个例子,十一学校每天中午有校领导和学生共进午餐的活动,坚持了十年。这个活动的原则或者方法是:

  1. 尊重学生所有的想法,你不能过多地去评判他的想法;

  2. 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3. 要使学生感到非常有意思。

这里好像没有多少教育,因为这里的目标不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第一,建立双线的信息反馈,为教育打好基础,是为以后的教育提供可能。“双线”就是校长、副校长在了解学校情况时,靠老师是一条线,靠学生是第二条线,仅仅通过一条线来了解情况一定会出大问题。第二,校长和学生的私人关系会正向传递。如果校长在学校里跟学生全部是教学关系、官方关系,没有朋友关系的话,学生之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敏感问题,校长就没有耳朵。校长必须有非常亲近的学生朋友,有些时候,老师还不知道呢,校长知道。而且这种亲近关系会传递,他会告诉他的同桌和同伴,使这些同桌和同伴也跟校长亲近。第三,让学生明白无论遇到什么重大的问题、遇到什么过不去的坎,关键时候有校长,校长挺你、校长顶你。李希贵认为,让学生知道这一点,这个学校才会安全,才不会因为偶尔有些岗位和环节上,由于教育者情绪失控,导致学生受到过大的压力,出现一些极端情况。所以,“校长有约、共进午餐”不是一个教育活动,如果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来,你对他进行批评教育,那他就不来了,你所有的目标都没法实现。学生真来了,校长就有机会,只是这个机会不在今天,它一定在明天和后天。

第四个例子,李希贵指出,在就近入学、划片招生的制度下,必须重新审视创办特色学校的目标和方式。创办特色学校,在好多地区、好多学校已经成为一个目标,事实上它是一个方式,只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局限或师资队伍的局限,学校希望在某一点上加以突破,取得快速发展,带动学校整体发展的一个策略。但是我们现在却把它当做目标,要最终创建一个特色学校。特色学校从根本上来说一定会伤害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的教育就是通过经典的、相对覆盖全面的课程体系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潜能。学校只有特色,别的忽略,势必会造就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唤醒自己、发现自己。在过去80年代,面向全市招生、全省招生,办一个艺术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科技特色学校等等,如果说还可以的话,今天在越来越就近入学的时候,学生越来越是一个常态分布的时候,这样的方式一定会让我们严重脱离教育的本源。

十一学校和大部分优质学校一样,也办了很多分校,接了很多薄弱学校进行改造。但是,十一学校在办分校开始就确定了名校办分校是一个手段、是一个方式,不要把它当做一个目标,不要最终把它办成一个集团。现在很多优质学校办了一个很大的集团,而且管得越来越多、管得越来越紧,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无端就给那些分校增加了新的一层“婆婆”,教委要指挥你、集团还要安排你。

十一学校每接过一个薄弱学校,前三年时间当分校来办,要加强对它的调控、课程的输出、学校治理结构的重建、管理团队的输入。一般来说,根据十一学校的经验,三年之后就可以变成盟校,不再去调控、指挥,最大限度让它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再过三年时间,希望把它变成一个独立的学校、常态下的学校,把它交给社会、交给政府。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既有过去打的基础优势,又有自己个性成长的空间,又没有了这一层“婆婆”。这样的方式既实现了政府的目标,教育均衡、教育公平;也实现了学校的目标,就是学校要有自己个性的、多样化发展的空间。

在实践的过程当中,用好了“第一把尺子”,就不至于南辕北辙。

2、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学校       

李希贵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他在高密一中自主改革时,给教师和职员明确了级别。在确定教师级别时,初级骨干教师、中级骨干教师、高级骨干教师、副主任教师、主任教师、特级教师,都有关于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约束,使教师岗位的聘任直接和学生的利益相关联。比如,初级骨干教师的标准,其中有一条:“师德修养较高,品德言行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好评。”在操作层面,绝大多数学生指85%的学生。

但是在职员的分级聘任原则上,只有岗位的技术含量、工作的繁重程度、星期六是不是值班三个维度来明确职员的岗位高低,三个原则没有一个和学生关联。当职员的工作意义仅仅和繁重、技术、值班不值班联系的时候,意义在学校里就大大受损。

第二个例子,去年十一学校高三毕业的一个学生,物理获得国际金奖。这个学生在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时,排全校第三。当时学校有四个学生进入国家队,获得了全国的金奖,根据教练判断,这四个学生只要到美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比赛,一定全是国际金奖。建校60多年一个金奖还没有过,这次就有可能是四个金奖,老师非常激动,学校也非常兴奋。

但是突然,其中有三个学生找到老师和学校,提出:“我们不去参加国际竞赛了。”他们高二刚刚结束,说:“我们想用这一年的时间不去重复训练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我们要好好地学一学大学的物理课程。”我们内心纠结了半天,还是同意了。后来,第三这个学生获得了金奖,另外三个学生没去,但是他们爱上了物理这个学科,这三个学生在去年的高考中,直接上了北大的物理学院。

我们国家这种竞赛不断反复训练的方式,导致很多参加竞赛的学生一生讨厌这个学科,获得了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奖,就再也不学数学了,一辈子看到数学就恶心。但是非常幸运,我们的学生当你放开他的时候,不再让他重新训练的时候,他反而爱上了这个学科。这个获奖的学生也上了和物理相关联的学科,就是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

3、为了学习还是为了学科

李希贵在高密一中做语文实验室计划时,决定每周仅仅给老师两节课完成语文教材,拿出四节课,由老师带着学生到自修室去读书。这样看上去很简单,事实上非常困难,老师内心一直在纠结,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呐喊:我完不成进度,我这个学科是有体系的。但是,如果想一想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是人人都按照那个体系,每个人的语文素养差别很大。这届学生最后语文成绩在潍坊特别突出,而且还出了一个山东省的文科状元。    

李希贵认为,每一个人一定有不一样的学习方式,有些人喜欢听、不断地问,在美国的文化里,这种人就特别多;有些人就喜欢纸质的,他认为看到书、拿到书这种书香味跟喝咖啡一样。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因为生理原因、心理原因、长成的环境、习惯等等,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方式。

过去过分重视学科体系存在很多问题。现在涌现出的若干教学模式,李希贵认为不会适合所有的学生。因为它一定是驱动学科的,通过学科再去驱动学生,带来学习。它本身就有点暴力倾向,对不一样的学生用着一样的方式,对不同的学科用着一样的模式。

李希贵说,最近,十一学校正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希望形成一种新的学习系统。这个学习系统,希望从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开始,让老师为学生提供评估量表、准备资源包、搭建脚手架、提供工具箱。后边就放开,给学生、给老师更多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空间。最后,有一个缰绳,就是基于学习目标的检测。

这样一个转变,是从“为了学科”走向“为了学习”的重要一步。学科逻辑、学科内容、学科进度,要最大限度放在这个前面去开发。需要学生体验的课堂,必须为了学生的学习本身,而且这个本身一定有不一样的学习路径,一定要帮助学生设计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这样一个工作,需要给老师更大的空间,去准备资源包、开发工具、搞评估量表,他需要充分的自主权、更大的空间。所以,十一学校把学科组拆为三个小组织:

  1. 年级教研组。这是一个独立组织。

  2. 课程组。有268个课程,经过整合还剩了大概100个左右的课程组,像乒乓球、羽毛球是小球类;足球、篮球、排球是大球类。

  3. 学科组。

每一个小组织都有独立的预算,把过去在校长、教导处手上的权力全部分散到这些小组织手上。今年的预算刚刚做完,全校有176个预算单位。也就是说,有176个人签字就可以到财务报销,他们具有明年一年的预算支配权。其实,还是学校过去花的那些总钱数,没有增加一分,只是把它拆到每一个在干事人的小组织手上,让干事的人有权力。这样的改变,就使他在购买资源、聘请专家、搭建各种脚手架方面,有了相对的资源。

李希贵回忆过去30年,什么时候走了一些弯路、遇到一些坎坷,基本上就是违背了这样“三把尺子”。什么时候慢慢校正,回想一下,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三把尺子”的要求去做。

关于“四个寻找”的新思考

在2014年的年会上,李希贵讲了四个寻找,这次他又提出了新的想法。

第一、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

李希贵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他刚到高密一中的时候,德育处的老师说学生乱扔馒头,不懂珍惜。他不相信,调查后发现,学生食堂的馒头都太大,四两一个,吃一个不够,买两个又剩下一半,有些女生一个吃不完就剩下三分之一,剩下之后就舍不得扔,那时候没有餐厅,就放在饭盒里,两天就干了,干了就吃不下去了,再过两天还吃不完,星期六要回家了就扔了。谁都不愿意扔,问题背后的问题就是,单位食品的重量太大。做了二两的馒头后,就再也没有多少学生扔馒头了。

第二个例子,德育处认为下午第一节课迟到学生太多。后来统计后发现,迟到的学生都是住校的学生,都是从学生公寓来的学生,中午午休时间太长,醒来后基本在深睡期,每个学生都希望到洗手间洗一把脸,但是每一层楼上只有一个龙头,排队洗脸迟到。后来加了一排水龙头,就没迟到的了。

李希贵分享了“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的方法:

  1. 找到“第一粒扣子”。以找工作为例,有些人具有破坏狂的性格,让他当幼儿园老师,怎么解决都很困难,因为第一粒扣子扣错了,他不应该干这个工作;他去到那些搞监督的岗位上,检查产品质量,估计会干得很棒。

  2. 悬置方法,追问目标。很多同事、很多下属跟你交谈和分享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多着眼于方法,这个方法行不行,那个办法好不好,这时你一定追问:你通过这个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你到底想干什么?这样来想的时候就水落石出。

  3. 去借口法。有很多人被借口掩盖了,你跟他说:“咱今天一律不谈借口,咱谈点别的。”

  4. 自我追责法。想想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前面讲的“馒头事件”和“迟到事件”,用的就是自我追责法。学生迟到,我们的责任是什么?一个学生迟到、两个学生迟到,可能是学生的问题;相当多的学生迟到,一定是我们的问题。就像池塘的鱼一样,一条鱼死了是鱼的事,全部鱼死了那肯定是水的事。

关于“自我追责法”,李希贵举了另外一个例子。

一位老师在分析试卷的研讨会上说:“这次试卷暴露出的问题,非选择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有六个原因:审题不仔细,理不清试题的逻辑关系,信息量大、不能提取有效信息,专用名词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太多,知识的迁移能力、答非所问,不能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所有六个问题都是学生的问题,没有老师的问题。

李希贵给这个老师找了一个专家,让他们用自我追责法共同研究。学生的这些问题背后,老师的问题是什么呢?比如说,

  •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背后就是老师缺乏能力的分解、方法的指导和助力于攀登的脚手架。

  • 学生不会读题、提取关键信息,老师给过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吗?平时给学生训练过这些吗?

  • 学生逻辑不清,不能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老师就缺乏创设情境、培养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校长的问题在哪里?为什么你碰到了这么多老师,出现了这么多类似的问题呢?这时候,校长在反思的,就是下一步怎么样、用什么方式帮助老师,度过这个难关,实现转型。

第二、寻找力量。

李希贵认为,在寻找力量时,要启动引擎,而不是推动轮子。

那么,引擎在何方?每一个人都有优点、都有弱点。怎么样利用人性的弱点,不断去扩大人性的优点,是撬动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李希贵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例子,教师专业成长。师徒结对、教研活动、听课评课、体会随笔、专家报告等方式,都是一般的驱动点,没有放在引擎上,是推轮子。这些事,应该是启动了引擎之后,引擎带动它自运行的。引擎是分享,分享每一个人的收获、经验、智慧、分享每一个人的教学创新。喜欢分享,是人类一个重要的特性,在分享的过程中,通过互动,收获一种成就感,使你感觉到非常幸福。这就是一个关键的驱动点。

这就是十一学校为什么有那么多沙龙,为什么要把海报出一个专辑,、为什么我们要费很大的工夫办年会,为什么要搞教师创新、作品的交易活动,让老师的试卷、让老师的备课能够“卖”出一个价钱。在十一学校今年的交易会上,有600张海报、60个圆桌、30个新书发布、5场主旨报告、2000位参会者。

第二个例子,师德建设。李希贵认为,在师德建设中,希望驱动的是爱和包容。而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被别人爱的时候,他才会展现出更多的爱,他才会更加爱别人。还有当他有成就感的时候,他会更加有爱心。什么情况下才会始终包容呢?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有安全感的时候,他才会包容别人;还有,他只有有爱心的时候,才会包容。因此,师德的一般驱动点就是:被别人爱、具有成就感和安全感。

那么,怎样集中到关键驱动点?用制度和文化合并一般驱动点,归为关键驱动点。也就是说,通过制度和文化,把安全感压缩到被爱里。什么意思呢?在一个学校里,你只要被别人爱、只要被同事爱戴、只要被学生爱戴,你在这个学校里就有地位,就永远不会落聘,就永远在各项荣誉里面、利益面前,不会吃亏,他就感觉安全。所以,只要学生喜欢你,你在学校里有地位,这就叫安全感。再一个,成就感,把它用制度和文化也合并到被爱里。什么意思?就是说,你只要被学生爱了,是你最高成就。在十一学校,被学生喜欢是第一成就。所以,把安全感、成就感都压缩到被爱里面。在学校里,一个校长最大的工作是干什么呢?就是调动各种资源,让老师有被爱的感觉。

第三、寻找资源

李希贵认为,很多资源不在于你拥有它,而在于你用一种什么方式。

还有,怎么样找到一些你实现目标的脚手架?这些脚手架往往应该是学生学习之前搭建起来的。

以美国总统的竞选为例,如果学习目标不是培养收集信息能力,而是学生思维能力,那么“在竞选总统的过程中,围绕对话贸易,特朗普和希拉里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你怎么评价?”这样一个问题是没有脚手架的,为什么?因为没有把学生的思维架到怎么评价上,大量的时间学生得去收集这两个总统的候选人的观点。

所以,搭脚手架是不是可以这样?“在竞选总统的过程中,围绕对话贸易,特朗普和希拉里分别有这样一些观点,请你分析他们的不同。”把特朗普的观点列出来,把希拉里的观点列出来,,因为这堂课不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学生到了你要他到的地方,而不是他随意去的地方,这样就避开了学生思维的洼地。

再一个,如果希望学生不仅是评价、分析、比较,还要把他托举到一个矛盾情境,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在竞选总统的过程中,围绕PPT,特朗普和希拉里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且都声称是为了美国利益。你怎么评价?”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就没法回避了,必须表明态度,而且要分析背后的原因。矛盾情境最能看出一个人思维的深度。

李希贵指出,工具也是资源。成吉思汗之所以那么快地掠夺了大半个世界,就是因为一个马镫,他上马下马非常方便。这就是工具的重要性。创新也有工具。以色列人就发明了一个创新的工具,其中之一,叫“减法的工具”。比如,一场考试需要若干个因素,必须要有:学生、试卷、监考人、考场、教室、桌椅才能考试。用减法让你创新,去掉考场,能不能考试?能考试,现在好多考试不用考场。再去掉试卷,能不能考试?能考试,可以面试。去掉学生呢?去掉监考人呢?用这种减掉一个一个要素的方式,来让你不断创新,产生新的想法。

第四、寻找同道

李希贵认为,寻找同道,重要的不是寻找和你按照一样的路径行走的人,重要的是寻找有共同目标的人。

那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同道吗?

美国一个学者用这样一张图来表达今天的课堂教学的现状。当没有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有老师的教学目标的时候,老师想的是不断去射中那个靶子的中央,但学生不知道这个目标,学生只是看着老师表演,去理解老师的话语体系里到底要让他怎么样。这很困难,为什么?让每一位学生去理解老师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的内涵,而且要实现对于内涵理解的一致性,比登天还难。一对一沟通都会出现重大问题,何况面对这么多学生、那么多环节、那么多解读,学生是不可能有正确理解的。所以,每一个学生只好看着老师的眼神、表情、举手投足去做大量的错误理解,但就是不知道那个目标。这就是今天我们的课堂,我们和学生不是同道。

明确学习目标有两个特征:

  1. 从老师的心里、老师的备课本上,走到学生面前。到澳大利亚考察时,每一个学校、每一间教室,在一个有白板的地方都写着这堂课、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因为只有走出老师的内心,只有把备课本换到白板上,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2. 不仅仅要有单元的目标,还必须有每一堂课的目标。有人说:“我这个单元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不知道今天、明天、后天的目标是什么。”这就不算目标。

当明确了这样的学习目标后,学生对老师某一个环节的某一个话语体系有误解,都没关系,他只要对学习目标很明确,这个过程里怎么提炼、走什么路径,甚至遇到点坎坷、走点弯路,都是财富。因为他最终会走向那个目标,每一个学生的这个过程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一个好的学习目标,对教师来说,是教学规划实施、有效的教师提问、更好的理解力、推进学习进程、提供脚手架、检测学生进步、个性化的课堂指令的依据。

一个好的学习目标,对学生来说,能够适应本课时的目标设置、进行自我评估、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明确自己是怎么学习的、有意识地连接已有的知识、进行自我监管。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第一,怎么区分目标和活动,或者说任务

李希贵指出,现在90%的老师写在备课本上的教学目标,其实是教学活动或者教学任务,不用说不是学习目标,连教学目标都不是。比如说,初二学生学习《骆驼祥子》,说要绘制骆驼祥子的命运地图。这是教学活动,但是大量的备课本上就认为这是教学目标。真正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是理清祥子命运变化的线索,能够标出代表性的关键词

第二,就是将概括性的陈述转化为详细、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在这堂课上,要让学生学会有效表达,这就叫概括性描述,没法实施。那怎么去转化呢?学生能够进行一次主题明确的5-7分钟的口头辩论,这个辩论有一个清楚的导论、主要的前提、知识的论据和结论,在表述的过程中,学生将一直使用正确的语法,这就叫有效表达。

第三,就是把学习目标分解到每一堂课。只有可以分解到每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才是可以操作的。这是美国一个材料当中表现的当日课程的学习目标,确定段落的中心思想;下一课程的目标,概括字面意义上的中心思想;再一天的课程学习目标,进行推断以确定中心思想。从学到的内容、学到知识的方法、了解他所掌握程度的方法,三个维度对学习目标进行详细解读。这样的话,三天都有非常明晰的目标。

第四,让学习目标可检测。只有一个目标到了这样一个程度的时候,老师命题的时候才会特别简单,而且考教分离特别容易。就是我不教这个内容,但是我来出题考你,我会和你非常非常合拍。现在我们不敢让别的老师命题考你这个学期的考试,为什么?完全不一样,本来学的内容一样,结果一命题,这个老师说:“你看他考的这些都不是我教的。”为什么?你确定的学习内容不可检测,别人没法理解。

西方有一个叫“逆向学习设计方法”,帮助明晰学习目标,使学习目标可检测。

首先是确定预期的结果,就是学习这部分内容,希望今天学完达到什么结果、明天学完达到什么结果、这一单元学完达到什么结果。有了结果之后,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他达到这个水平,什么样的表现证明他达到了,把这个理清。然后再来设计怎么进行教学,他是用一个逆向的方式来设计。

以语文为例,你想学到中心论点、分论点,预期结果是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并分析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那么,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呢?学生能够在不同类型的议论文中,找到其论题、关键词,并概括出其中心论点,能够画出不同类型议论文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思维导图。有这些证据,就说明你会了。再去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任务。

这就是怎么和学生成为同道,事实上,到了教学最终要落地的地方。只有在每一个教学活动当中、在每一个课堂里,和学生有了清晰、明确、可操作、可检测的目标时,教育才会高效。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相关专辑:
  • 十一学校李希贵:教学转变,从“为了学科”走向“为了学习”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