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从英国私校学什么?我们热追的Grit只是第一步

作者:李爽 发布时间:

从英国私校学什么?我们热追的Grit只是第一步

作者:李爽 发布时间:

摘要:穷养体、富养心。

英美教育重视体育,重视对坚毅(Grit)品质的培养,这种理念曾给了我们的家长很多启示,但深入去看,以英国私校为例,他们对孩子眼界、艺术素养、知识宽度的培养同样看重,甚至和体魄的锻炼互为表里。旅居英国15年,且将两个女儿都送入私立女校的李爽,基于自己对英国私立学校的观察,给出自己的解读。“穷养体、富养心”,这种强健体魄和开阔心灵并重的教育理念,可能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

本文转载自外滩教育,文 | 李爽,编辑 | 闻琛

屏幕快照 2017-02-23 下午1.03.22.jpg

很多人都看过一幅令人感动的照片: 雨天,父亲为背着小书包的儿子撑起一把黑雨伞,而自己全身淋得湿透。

令人遗憾的是,如果场景换到伦敦街头,看见这样的背影,油然而生的感觉是:公立学校的移民家长吧。

并不是什么偏见,而是一个基于常识的判断。英国多雨,上下学期间最常见的是要么孩子和家长自己各打各的伞,要么家长打伞,孩子蹦蹦跳跳不在乎那点小雨。

甚至还看见过一个近1米9高的爸爸穿着长呢子大衣,左手皮质公文包,右手高举一把绅士伞,顺伞而下的雨水不时滴滴答答浇灌着旁边穿着雨衣自己在走的小女儿头顶,父女俩都视以为常。

好像在英国就是这特点,孩子都像原野里的树木一样,肆意生长。

这一特点在英国私立学校的教育体系里,愈发明显。

如果路边走过两对家长和小孩子,一对是旁边的母亲背着书包,牵着拿了一个体育包的小学生的手;另一对则是孩子背着书包,左手拿着体育包,右手提着小提琴,妈妈手里拿里一杯咖啡,或者,右手牵着自己的狗。前者多半是公立学校的学生,而后者则活跃在私立教育环境里。

私立教育的“穷养体”

说起来,现在英国私立学校的家长已经不是18到20世纪中那些非富即贵的“资产”阶层,而更多的是中上收入的职业人士。

虽然他们放弃了免费的公立教育,每年花费税后的1万到4万英镑把孩子送入私立学校,但他们从来没有希望这些私立学校提供“贵族”教育,最简单的从孩子做起就是:自己的书包自己背,自己的事务自己打理。

来自英国校长协会的一则数据表明,目前英国私立学校学生每周平均运动时间长达5-6小时,是公立学校的一倍以上,而运动项目多达40种。

这些运动大多数是在体育场里进行,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霜冻;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课前、课后体育俱乐部,周末的比赛,不说住校的私立学生早上6点起去跑马拉松、打橄榄球,许多走读学生也得在早上7点半到校参加足球、英式篮球的训练,课后也许还有到5点半的曲棍球、板球、网球俱乐部。

周六早上,许多私立学校操场上从8点起就济济着或比赛或训练的孩子们,家长则大衣围巾,抱着热咖啡在旁边观战。如果赶上小雨或者微雪的天气,孩子们到回家时基本与在草地里滚完了的五花小狗无异,恨不能直接扔到花园里拿水管从头至脚冲个痛快。

这样的体育训练大概在孩子们6-7岁就开始了,所以私立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们早习以为常,基本上体育制服都会买两套以上替换,运动裤3-4条(膝盖磨破洞简直太平常不过),普通运动鞋一年最少3-4双,还有专门的跑鞋、足球鞋、室内运动鞋、等等,不一而足。 

而与之对比的是,虽然很多学校校服看起来高大上,但一般备一套足矣,而唯一的一所不穿校服的在伦敦最著名的走读女校,学生们基本上穿的黑灰蓝中性色,下面仔裤配运动鞋,完全是私立学校十几岁女生的标配。

也许这些女孩子们周末会去英国乡村的花园大房骑马,或者飞瑞士滑雪过周末,但起码在她们上学时,她们的书包、装扮,比任何一个年轻的十几岁女孩都要平凡朴素。

再说在英国私立中学里流行两项全国性课外活动: 世界性挑战(World Challenge)和爱丁堡公爵奖励计划(The Duke of Edinburgh's Award),都是类似美国童子军训练的综合项目。其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是户外野营,14岁到16岁的学生需要自己背着2-4天的食物、帐篷、日常换洗衣物不少于12公斤,分小组在野外爬山、远足,全程没有任何成人或者老师协助。

这样的远足也许在盛夏的摩洛哥,也许在早春多寒雨的苏格兰,无疑是对体力和毅力极大的挑战。但即使是在女校,从铜奖能坚持到金奖的学生们都能多达4成。

从4岁多开始自己背书包到7岁后坚持风雨里参与运动,再到14、15岁远足野营,这些私校学生对自己的挑战颇与我们传统的“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有异曲同工之妙。

英国教育中的“富养心”

如果从中学毕业考试(GCSE)可考的项目来看,除了英语、英语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几门必考课,还有众多的选修课,比如38门外语(从法语到梵语)、27门人文科学(从历史到公民教育)、18门艺术类(从音乐到电影研究)、23门科技类(从营养学到系统控制),以及19门其他(从统计到赛车),可以说现代社会林林总总,都在学校学习视野内。

就学校的课程设计而言,除了多方面保证孩子们的兴趣发展,私立学校的必修课都差不多,比起公立学校主要是英语、数理化、外语、体育的必修课外,私立教育视野里更增加了音乐、美术、设计、戏剧、公共演讲、心理教育等。这些课程从儿童4岁踏进校门开始,一直持续到中考选科之前的14岁。

《每日电讯报》曾在一篇名为《私立学校——建立21世纪的特征》中写到,当伦敦西部15岁的男孩在饭桌上跟父母谈论移民、经济和慈善机构支出时;当某校推出“世界观”的课程时;当汉普郡某校设立全部由学生经营的内部面包店时,越来越多的私立学校把性格培养、职业技能、创新和独立提高到比学术成绩更重要的位置。

随便点开一家英国私立学校的网站,首页都会有4-6个词汇形容他们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出色的学术成绩、独立、自信、个性发展、激发同侪、创造力和激情、责任感和尊重,等等。这些听起来似乎空洞的形容词其实是真正地被贯彻到了学校的教育中。

比如从小学起,各学校都有的至少每周一次的全校(年级)集会,一般都是由校长主持,分享并简单评论一周内的国际、国内新闻,进入4-5年级,各校每年最少有一学期必修“公共演讲”课,题目从政治、经济、宗教到电影、化妆和个人爱好,每个学生自选一个感兴趣的题目准备5-10分钟的内容,而最后的演讲在全班或者全年级进行,等于对目前的各种社会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

学生们在这样的课程里,不仅学到如何搜索、甄别信息,如何建立逻辑思考和辩论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一起建立着他们共同的价值观。是为大道。

当然,就个人修养而言,也有小道。比如来自英国私立学校监察委员会2016年的报告显示,平均8成的私立学校的学生能演奏一门乐器,4-5成演奏两门乐器,而学校每年大小音乐会平均为10-30个,给这些小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屏幕快照 2017-02-23 下午1.07.55.jpg

体育是另一个重中之重,不管男校、女校,走读还是寄宿,每所私立学校每学期的体育都是必修课,3个学期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提供包括足球、橄榄球、划船、棒球、篮球、英式篮球、曲棍球、体操、游泳、羽毛球、网球、击剑、壁球、排球、高尔夫、骑马等在内的12-30种体育运动,可以说基本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项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运动。因此私校出身的奥运选手一直是英国体坛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前两届奥运会的奖牌得主分别有36%和33%来自私立学校。

美术、戏剧和外语也一直是私立教育中用来培养“小道”的课程。虽然一直有批评意见说英国人是最不擅长外语的民族,但在私立教育中,外语学习一直是和该国的文化相关联,所以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中文、德语等的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们的国际眼界。

同时,大多数进入私立学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宽裕,因此学校也提供各种与学业相关的假期旅游。

比如学拉丁语时有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博物馆之旅,学西班牙语去巴塞罗那寄宿家庭游学,地理课可以在短假去冰岛看极光,学音乐到圣彼得堡去参与俄罗斯管弦乐团,学戏剧的去纽约百老汇,物理爱好者去美国航空航天局,等等。这些学校老师带队的短期游学无疑在相关专业上让学生们更具国际化视野。

私立比公立更严格

因此,2016年在一项由AQR主持的英国私立学校软技能发展和心理韧性研究结果表明,英国的私立学生们除了有优良的成绩,具有幸福感和良好的行为举止,还能更有弹性地处理挫折,对学习的态度也更开放。这个结果是基于对39所私立学校9000名学生的定量研究得出的。其中4C(控制、承诺、自信、挑战)一项与公立学校(取样自32,000名公立学校学生)对比结果如下表:

屏幕快照 2017-02-23 下午1.07.47.jpg

4C的具体指向

>>控制

  • 人生控制 - 我真的相信我可以做到。 我相信我掌握了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

  • 情绪控制 - 我可以管理我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

>>承诺

  • 目标设置 - 我承诺做到。 我喜欢实现目标,并能为自己设定目标。

  • 实现 - 我会履行我的承诺,实现我的目标。

>>挑战

  • 冒险 - 我能延伸自己的视野去欢迎新事物。 我不害怕新事物。

  • 从经验中学习 - 即使挫折也是学习的机会,如果第一次没成功,我会再试一次。

>>自信

  • 能力 - 我相信我有能力做到,或者可以获得能力。 我对他人帮助的需求较少。

  • 人际信任 - 我可以影响他人,也可以与他人互动。 如果需要,我勇于表达自己立场。 我也会向别人询问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不止一位教育工作者提起过,英国的私立教育不是“贵族教育”,也不是“精英教育”。在14世纪开始成立第一所私立学校时,其实是当地教会按照军事训练的原则,把小男孩们聚集起来,脱离他们父母和家庭,为英国的军队培养后备军。

后来慢慢发展到给所有不能负担私立家庭教师的中产阶级提供基本的国立教育,到现在,私立教育体系内的工作者以培养全面的社会公民为己任,这才有了目前英国私立教育的理念和体系,或者说归根结底是英国的私立教育哲学。

那么以他国为镜,我们用来正衣冠还是明得失呢?

本文转载自外滩教育,作者李爽,定居伦敦15年,目前两个女儿就读于伦敦私立女校,英国传媒学博士,自由研究员。现今关注点是教育和国际传播。目前在写《英国私立教育行走录》一书。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外滩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外滩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从英国私校学什么?我们热追的Grit只是第一步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