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学校2017故宫开学典礼)
当下的教育都过于集中在知识和技能层面的培养,但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对孩子自我认知层次的启迪。正因如此,一土学校更看重培养埋藏在冰山下的能力,也就是最大程度地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内驱力。
——一土学校创始人李一诺
芥末堆 阿槑 9月5日
在刚刚过去的9月1日,一土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又来到故宫,举行第二届开学典礼。这一次有100个孩子和20多位老师,相比去年的31个孩子和7位老师,一名家长说,如今的一土,“土更厚了,苗更壮了”。
作为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创新学校,一年过去,一土已经扩散到北京之外的其他城市。今年初,一土第一个分校——广州一土开始筹创。9月2日,广州一土在黄埔军校举行了开学典礼。
(广州一土开学典礼)
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李一诺连发两条朋友圈,记录下这两所学校开学的瞬间,“(我们)很局部地实现了微校网络的梦想”。兴奋之余,对于过去的一年,李一诺也毫不掩饰办学背后的不易,“其实是困难重重,不过要坚持走”。她希望,未来一土这颗种子能够遍地开花。
作为前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现任盖茨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从去年3月开始筹办一土学校后,李一诺又多了一个标签:走在办学路上的一土学校创始人。她自嘲道,和一群“土人”办了一所“土”学校。所谓“土”,是指回归教育的根本,贯穿一土学校的另一个元素则是互联网科技。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一土学校,那应该是一所“插上了互联网科技翅膀的巴学园“。
看得见的成长
过去一年,给李一诺最大惊喜的是36个孩子的成长。在上学期末(今年六月)的嘉年华活动上,小土豆们成功地办起了“一日餐馆”,作为孩子们项目制学习其中的一项成果展示。
一土的课堂上,每天都会有一段固定的时间,老师们会带着学生做项目。在第一学期,一土的项目制学习是四个为期6~8周的“passion project”,包括食品研究所,汉字王国(甲骨文学习),未来学院(编程),以及音乐之声,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项目课,并在学期末做展示。
在第二学期,一土的项目课则是围绕一个菜园项目展开,以此作为载体,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从学期初种下种子、挖土,育苗、测量植物的生长、给植物拍照写观察日记,让孩子们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学习。“每个环节都蕴藏着大量的教育机会。”李一诺表示。
以今年6月份的嘉年华活动(即学期末的项目学习成果展示)为例,学前班的孩子们自主设计和运营了“蜻蜓市场”,在这里出售他们花了一个学期的心血种出来的蔬菜。“这里面涵盖了诸多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孩子们首先要弄清楚市场、货币、银行等市场基本元素的运行规则;其次,要做好分工(谁卖菜、谁收银),以及摊位设计、定价、收入分配等工作;最后,他们在自己创办的餐馆“蜻蜓餐厅”接待爸爸妈妈和老师,从环境布置、背景音乐、餐座摆放,到菜单设计、服务礼仪、甚至食物本身,均是项目制学习成果的展示场景。
李一诺喜欢用“冰山理论”来比喻人的能力模型,表面层是知识和技能,第二层是对接真实世界的技能,第三层是性格力量,最底层的是自我认识。在李一诺看来,当下的教育都过于集中在知识和技能层面的培养,但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对孩子自我认知层次的启迪。正因如此,一土学校更看重培养埋藏在冰山下的能力,也就是最大程度地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内驱力。
不过,李一诺也会为此发愁。“因为它不像算数或编程,这种对内驱力的培养往往是一个持续和漫长的过程,短时间内不容易看到成果,换言之,我们很难用一些维度或指标去衡量和评估这类能力的培养,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的。”
她说,知识技能类的能力通过考试即可评估,一土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评估“自我认知”等听起来“虚无缥缈”,但又是十分核心的能力?事实是,教育测量与评估一直是目前教育领域的难点之一。一年来,一土的IT团队与教师团队协同合作,尝试构建一套定量+定性评估的体系。而这套评估体系离不开IT系统的支撑。
插上互联网科技的翅膀
一土筹建之初,就创立了一个拥有40名开发人员的IT团队,通过“一土时空”App为教师成长和学校运营提供支持。“一土时空”是老师记录日常教学实践和实现跨学科沟通的系统平台,老师们会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记录孩子的成长轨迹,在课后帮助老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同时,也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成长。此外,老师们还会在“一土时空”分享课程设计、教学日报、听课记录、阅读笔记、案例分析等,其中不乏跨学科的交流与碰撞,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科融合。
李一诺介绍,截至今年六月底,“一土时空”共积累了4400多条教学记录,超过4000条学生行为记录,近13,000张图片,400多条视频、每个孩子平均记录超过350条。并且,不同的行为记录会对应到孩子背后的能力模块,比如团队协作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等,这些行为记录将会为学生个人成长体系的形成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有人曾问,一土更像巴学园还是高科技学校?李一诺回答说,“一土是插上了互联网科技翅膀的巴学园”。因为对创新学校来说,科技是数据化和规模化的有力推手。
个性化教育的每日实践
“我们在做的个性化教育,并不是简单地给每个孩子制定一套个性化的学习进度,学得快就多学几个字母、学得慢就慢点学,核心是激发并保护每个孩子对于学习的内驱力。”李一诺认为,学得好无非具备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我想学,二是有方法。而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想学”。
为了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一土学校的每日晨会上有两个精心设计的环节:
一是鼓励孩子用颜色认知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一土的教室里配置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分别代表四类情绪,针对不同的情绪状态,老师会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情绪来行动,譬如在难过(蓝色)的时候休息一下,兴奋(黄色)的时候慢下来。
情绪认知属于一土学校最看重的自我认知的一部分,但在传统课堂中,情绪往往被忽略了。李一诺举例:数学课上,一个学生跟老师说“我家的猫死了”;老师的反应却是“哦好,我们做下一题”。老师可能觉得“猫死了”只是一件小事,但对孩子来讲,心爱的宠物死了,这是个巨大的悲惨事件。在传统课堂上,学生情绪可能就这样被老师忽略了。
(学生在设定每日目标)
二是设立每日目标,引导孩子学会把目标内化。“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设定目标,这些目标不一定是背单词,看书,也可能是希望一天喝五杯水、或今天和某个原来没有太多接触的同学玩玩。”李一诺解释,在这个年龄,目标是什么并不重要,核心目的是引导孩子向内寻找目标。
当孩子完成目标后,可以拿到一土的一个计量工具-黄豆,黄豆能够兑换一土的“内部流通货币-一土币”,攒够100颗黄豆也可兑换一杯豆浆。
在教学方面,同样设置了目标导向。以语文课为例,跟公立学校类似,每个月老师会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给孩子设定识字目标、或学习目标。但一土的老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恰当的引导,让孩子自己设定目标。上个学期第一堂语文课,老师给孩子们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 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譬如认识公交站站牌、写日记、看懂爸爸手机上的字...... 在一土的老师看来,这些想法也好、结果也罢,本质上跟教学大纲要求的识字目标是一致的,但却是用孩子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化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老师的要求。
用跨界思维培养老师
“以学生为中心”是诸多创新学校强调的理念。但在一土学校,却是以老师为中心。北京一土学校校长郭小月曾分享,“我们打造的是一套全面赋能教师的支持体系,而不是教师管理体系”。
在一土,老师扮演着五个角色:学习设计者(Curator)、引导者(Facilitator)、教练(Coach)、团队协作者(Team Player)、文化的倡导者(Advocate)。在专业知识以外,老师还需要有交流沟通、创造力、及解决问题和纠纷的职场能力和执行力。
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一土教育研究院,设计出一套教师支持体系,其培训项目涵盖四大领域:教师领导力、教学设计、学科研究和导师制度。在李一诺看来,这些培训项目不仅仅涉及到学科教学和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通过邀请麦肯锡等顶尖企业的培训师给教师上课、引入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和经验。
“教师是一个复杂的职业,培养对象是人,但我们对教师行业的职业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李一诺介绍,在一土,除了研究教学法,老师还需要掌握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解决孩子之间的纠纷,跟家长的沟通等能力,处理这类事务的方法跟企业的销售和管理有许多共通之处,根本点在于如何理解家长和孩子的真实需求,从而帮助他们达成最后的目标。
对老师来说,每天都会面临新的突发情况。比如尊重与自由的度怎么把握,如何解决学生撒谎或校园欺凌等不可避免的问题。李一诺分享了一个案例,某一天,学生打了老师,一般来讲,老师会批评学生,并告诫他这样不对。而在一土,老师的做法是,先站在学生的立场,通过抱抱他等方式,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与此同时,对孩子进行引导,告诉孩子如果这事再发生一遍,应该怎么做。最终,老师发现,孩子容易暴躁的深层原因,在于父母关系出现问题,从而带给学生负面情绪。李一诺感慨,“这些非常小的细碎的东西,其实是真正的教育”。
让微型学校遍地开花
在一土学校的开学宣传片里,创校人对学校的定义是:
学校,是引发兴趣的地方;
学校,是提出问题的地方;
学校,是和伙伴创造更多可能的地方。
李一诺认为,在社会化学习资源丰富的当下,学校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学校的意义。她对未来学校有两个判断:去围墙化和微型化。
在互联网时代,学习者可通过多个渠道获取教育资源,学校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未来教育的趋势必然是去围墙化的过程,高墙里数千人的学校,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建在社区周边的微型学校会不断增多,与社区和城市共享教育资源与设施。一土学校正是和北京第八十中学合作,在其枣营校区的三间教室上课,学校对面的朝阳公园就是学生玩游戏做任务的天然活动场地。
李一诺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微型学校成长起来。她提到,一年多来,全国各地有大量办学人到一土“取经”,去年她接待了来自11个城市的办学筹备组。今年初,一土学校通过与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合作,在广州落地,并在9月2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
据了解,一土已经向部分学校和机构包括乡村小学输出IT系统,教师培训体系等。就在这个暑假,分布在海内外四个城市的夏令营活动都接入了一土的IT系统“一土时空”,并在其中沉淀了大量包括课程和活动设计、学生行为、导师和家长反馈等记录。
(一土时空)
这一年来,一土在不断打磨产品,包括课程体系、教师培训体系、IT系统和家长学校社区等,将这套支持学校运营、教师支持和社区运营的系统分享给更多在办学路上的教育创新者们。一土今年5月上线的“家长学校社区”,至今已经聚集了近7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家长。
“我们并不是在走一条剑走偏锋的路,我们所倡行的理念也是许多深入思考教育的同仁们普遍认同的、回归教育本质的理念”。未来,李一诺期待去围墙化的微型学校最终可以遍地开花,而不是让一土这个小学校独自发芽。“一土正在做的,其实超越了学校的层面,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场社会创新,创造一个创新的、整合各方优质资源的体系,从而改变当下的教育生态,最终助力教育公平。”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