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芥末堆注】新鲜视角、热辣短评,芥末堆周六特刊,提炼百字精华,带你快速纵览本周教育行业新观点。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已落下帷幕,于教育消费来说,大头就是校外培训,整顿之下,校外培训谁生谁死?国人过度追捧双语教育,魔都双语学校真的那么不行吗?越来越多的家长只注重教学质量和孩子就读学校后最终取得的成绩,使得民办国际化学校四成存在非法办学的问题,谁才是包庇的罪魁祸首?本周文章带你逐一揭开教育背后的谜题。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又是今年全国政协闭幕的时间,于教育消费来说,大头就是校外培训,于教育政策来说两会中涉及教育话题最多的莫过于“减负”两字。
我们先看一下关于减负政策的持续动态,首先是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表示,“大力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这件事迟早要做,迟做不如早做,小修不如大修”。随后在两会前夕,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也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校外培训市场整顿文件政策。
最后,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表示,“政府要加强对各类校外培训的管理,让校外培训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补充,而不是变成强化应试的“助推器”、家长和学生负担的“增压器”,更不能被有些人用来干扰教育秩序,煽动社会焦虑情绪,成为他们牟取暴利的工具。最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明确提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
在中国,补习现象的出现因为国情的不同,要比前述地区更复杂一些。除了在教育资源过剩的地区由校外人士开办的补习学校之外,在教师待遇较低与校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一些体制内教师会“强制”要求学生参加自己开办的补习班。
补课费正逐渐成为压迫中产阶级的另一座大山。是什么让补课费如此之高?又是什么让家长心甘情愿买单呢?教育机构要生存,一要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二要收到足够的学费来维持运营。这两者是互相关联的。
近几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留学生归国潮,我们不难推断,未来这些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父母几乎会把子女出国留学视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全民留学潮”目前在国内已经初露端倪,预计在将来会变得更加普遍,而且大家的期望值会渐渐从“海外留学”变成“海外名校留学”。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而家长、学生、教师这场教育游戏里的所有人,都会越来越焦虑。
归根究底,教育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由“看不见的手”掌控。如果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换取更多经济报酬,那么优秀的教师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进行“知识变现”。而有经济条件的家庭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用自己掌握的金钱资源来换取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越来越发现,对很多新生代不差钱的家长,特别是女性而言,让孩子去读个“国际化”学校,成为了继买爱马仕包包之后的另一条攀比链。你看她选择这所学校的理由:因为“排队清单很长”,“有名”,这简直太常见了。我见过不知道多少家长在刚刚选中学校后的“蜜月期”,简直觉得该学校天上有,地上无。万一有人提出一点学校的不足,立刻跳出来捍卫学校的尊严。
如果你对国际化教育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的热闹,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也是“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的。越是生源优秀的学校(无论公立还是私立),竞争都静悄悄地发生在学校外。很多学校可能氛围宽松,殊不知家长们底下都有自己严密的规划呢。教育的秘密在于时间,没有时间花下去,奇迹是不会发生的!
作为家长,千万别想着我花了这么多学费,把孩子扔进学校就可以一了百了了。对孩子的成长你需要密切关注,对他学业的进度你需要随时了解,尤其是孩子小学阶段,完全放手不管,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其实双语学校这词是很有时代性的。很多校长和业内人士都跟我提过,未来我们的教育创新,就是把人家好的精神、方式、框架拿过来,结合我们中国教育里好的东西,形成一种新的教育形态。
双语人不仅是具备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也要有一种深层的文化与价值的多元思考、分析、判断及综合能力,更要发展出一种超越单面认同的多元立体的“Rich identity ”。
这一丰厚的“自我认同”尽管是多层面的,但其內核仍然是母语界定的文化根基。双语人及双语素养,其实绝大部分是有母语与准母语的差别,这一差别,不仅是语言学层面上的差别,更是一种文化、价值及自我认同深层意义上的差别。
所以,中国语境中的双语学校,无论在中英文上怎样分配授课学习时间,母语的强势地位是由个体的身份认同所确立的。语言学习的时间或强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但在高阶思维中,还涉及各种情感、心理模式、审美情趣、认知倾向及价值判断等各种由深层文化结构所传承、影响并限定的各种关健范畴及元素。
第一母语是你安身立命的根基, 这个里面有很多我觉得值得我们去思考讨论的空间。比如说在中国长大的孩子,父母都是中国人,我觉得应该重视中文作为第一母语的教育,因为是关系孩子未来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考虑。
我们千万不能跟风走,学好英语是对的,现在说学好英语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我想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的自信自尊,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人都是有一个情感心理归属的。
多年来许多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成绩非常突出,但思维方式却十分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也非常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领域就不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表达自己,让人非常痛心。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到现阶段这种程度时,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上、品牌建立上、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都有非常多的愿望和渴求时,实现教育转型尤其重要。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
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仍是给世界提供低级劳动力的工厂。
近四成学校存在问题!为何北京民办国际化学校非法办学情况如此多?
北京地区现有国际学校共125所,其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8所,公立学校国际部20所,民办国际学校87所,总体来说民办国际学校在北京地区国际教育中所占比重依旧较高。而在2016和2017两年里,北京地区新增国际学校8所,增量不高,这或与地区国际教育发展时间较早,已处于整合巩固阶段有关,同时新增8所学校,依然以民办国际学校为主。
依据新《民促法》规定,要想正式设立一所民办国际化学校,需经历申请筹设、申请正式设立、审批、颁发办学许可证、申请法人登记及颁发登记证书等流程,除去申请筹设可视情况省略掉外,其它步骤缺一不可。北京地区民办国际化学校,合法登记且办学过程中不存在非法办学问题的学校,占60%左右,无登记信息学校数量较多,超出行政许可及业务范围办学学校也不在少数。在国际化教育发展较快的北京还有此番情况出现,不免引起学生,家长以及国际教育人士的重视,两种非法办学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非法办学似乎并未对家长造成太多困扰,教学质量和孩子就读学校后最终取得的成绩,是家长更为关注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不具办学资质学校依旧能办的风生水起,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解决上述三点中的第一点,并将第二和第三点尽可能做好,还是有很大市场空间的。
北京地区民办国际化学校市场上非法办学学校数量不在少数。但通过新学说的收集,发现非法办学情况现阶段或有其存在的理由,于市场,于政策,于监管,都为其滋生和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民办国际化学校在北京健康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贯彻中央有关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的战略部署,按照民办教育新法新政的要求,各地已经或正在研制相关配套制度。但现有部分涉税规定,影响了地方配套政策的出台及实施。其中,有关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免税资格认定、营利性学校税收优惠以及现有学校转设中的税费问题,均未在相关规章及文件中得以明确,成为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一大瓶颈。对此,亟需通过国家层面作出法律适用解释、调整相关涉税规定等途径,加以稳妥解决。
新法新政没有就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税费问题,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而一旦完全按照企业标准纳税,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办学成本将显著增加,这一定程度影响了现有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分类选择。新法新政对于民办学校分类转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诸多税费问题,没有作出具有操作性的相应规定,如按不调整相关涉税规定,将导致存量学校分类改革制度交易成本极其高昂。
据上述新法新政的授权及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都应出台相应的配套制度,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落实相关支持与规范措施。但是,现有部分国家层面的涉税规定,则影响了地方配套制度的出台及实施,成为各地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一大瓶颈。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