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来源:PIXABAY)
【芥末堆注】本文来自投稿,作者为教育从业者许贤彬。在本文中,作者从微课“不温不火”的现状谈起,分析了微课未爆发的原因,也对微课未来的发展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
“教室的网络已经断了很久了,竟然也没影响老师上课嘛。”
聊到教学信息化时,学校信息中心主任笑道。这是个尴尬的场景,没有人抱怨不是因为产品好,而是因为没人用。那天我俩聊了很久,从硬件聊到软件,最后大家都挺看好第三方的精品微课,认为碎片化地植入教学更符合老师的上课方式,能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真的可行吗?
回来以后我又认真想了一个问题,如果微课真的有效,那自己两年前看好的那些微课品牌,为什么一直不温不火呢?
(一)问题一:真的需要微课吗?
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没有微课,绝大部分的课程照样上得了。
对老师而言,粉笔+黑板是更有吸引力的替代方式。既有工作惯性的因素,也要怪微课制作的繁琐。微课需要无缝嵌入到日常教学中,可自己制作的话,从选题、制作、录制到实施往往需要几天乃至几周。平时精力有限,学科教学就够吃力了,更别提应付各种检查、评奖。若不是为了评职称需要,有兴趣主动探索微课应用的老师微乎其微。
对学生而言,自制力是最大的障碍。课堂上老师在场,又有学习纪律,尚且不听,何况回家呢?他们普遍认为周末或假期就是难得的休闲时光,可这部分学生又恰恰是最需要拿出额外时间来复习补缺补漏的。此时花钱去补习班反而更有诱惑力了。
(二)问题二:微课普及的核心动力在哪儿?
真要大规模普及,要么是行政力在推动,要么是商业机构的运营。
官方一直在鼓励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仅投入真金白银采购大笔硬件,更用职称评奖挂钩多媒体应用比赛,全国开展“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促进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普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可是平台上积攒的资源,却没有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毕竟是为比赛制作的课件,带着表演性质,何况还存在行政命令下只求量不求质的现象。汪洋大海里找适合自己教学的微课,远不如黑板粉笔来得省力。
商业机构也曾经一头脑热地制作精品微课,洋葱数学这类先行者已经沉淀了不少优秀微课视频,问题在于商业模式没跑通。资源的摄制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类似于拍摄一集集的微电影,可是传统采购模式认的是资源的数量而非质量,老师本身又没形成付费使用这类视频的习惯,所以近年来纷纷转型求生。
市场经济的引擎没发动起来,依靠计划经济堆砌出的大量微课只能躺在数据库里,慢慢蒙尘。
(三)延伸:微课只是一个缩影
把视野放大一些,微课面临的困境,也是整个公共教育资源面临的困境。
国家十二五计划以来,七年过去了,“三通两平台”的普及已经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最成功的是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的高渗透率,但软件应用依然乏力,信息化资源对教学形态的改变很少,甚至在普通老师眼里,恐怕带来的是更多的评奖之类“课外任务”。
深究其原因,无非也是项目制采购带来的市场动作变形,比赛沉淀下来的资源也无法灵活应用,而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具有生命力,脱离信息化照样上得了课。现有的各种区域级平台里,PPT课件也好、试卷也好、导学案也罢,都和微课一样,看起来很美,实际用起来各种不顺手。
(四)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信息化潮流浩浩荡荡,若说互联网完全没改变教学,也不尽然。
学科网模式,主打试卷资源。日常教研过程中,老师都会交流名校试卷,尤其是本地的、近期的高质量试卷。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主要靠熟人关系,现在网上逐渐有归集此类资源的平台。比如学科网这样投入资源专门搜集新试卷,供老师出卷参考,并依托试卷资源,进一步开发智能组卷功能。这已经改变了不少老师的工作习惯,他们对学科网的抱怨往往是高质量的新试卷还不够多,但确实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了。
百度文库模式,主打教育类资源。教育类用户占了百度文库很大比重,大多是被百度搜索引擎的流量入口吸引来,寻找论文、课件、活动心得、试卷等等,加上积分换下载的付费虚拟币模式,有人付费下载(包括平台投资)也有人上传赚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生态环境,类似的还有道客巴巴、豆丁网等,老师工作上有需要便随时上网查询找素材用,应用也是很普遍的。
米课模式,主打录播类的职业教育。同样是录播课这种形式,围墙外要比围墙内成功得多,职业教育早就走向盈利良性循环了。举外贸领域的米课为例,基本就是录播微课(直播为辅),通过包装网红老师(干货文章内容营销)、粉丝营销、精准广告(Youtube广告等),微课课程的单价超过3500元/门,每年千万级的收入对于小团队来说相当丰厚,也能支持课程的持续打磨和升级优化。
(五)分析:成功运营的共同点
对比分析下,这几种相对成功的资源运营模式,都有一些共同点。
1、无缝接入:符合用户(老师/职场新人)的传统使用习惯,只是利用信息化升级了其中一个小环节,提高了这个环节的效率。比如将对熟人的口头询问转变成上网搜索下载。用户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上网搜索)就可以轻松跨越信息化升级的门槛,在传统场景下能够事半功倍。
2、自动筛选:通过用户的力量,将好的资源筛选出来,这从下载量、观看量、留言评价等数据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更关键一点,这些用户的动作是自发的,并没有收到行政命令的干扰。运营者基于数据进一步优化引擎,让好的资源越来越容易被看到,也就解决了老师在资源库中大海捞针的难题。
3、自我造血:商业盈利是最核心的驱动力,不管资金来源于互联网投资还是用户缴费,只有资金持续不断进来,才有可能分成给优质资源的提供方,鼓励上传更多好的资源。好的资源带来更多营运收入或用户增长数据(互联网企业关注点),进一步促进了资金的回笼,形成良性循环,支撑其一个资源运营的生态环境来。
以上三个优点,恰恰是大部分区域资源平台里的微课资源所缺乏的。
(六)思考:如何将行政力与商业运营结合好
怎样才能把微课资源经营好呢?我想还得结合上述已有成功案例的优点,把场景区分一下。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课中授课,主角是老师,难点是顺应日常教学习惯、降低备授课工作量。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主角是学生,难点一是自我监督,二是日常课程衔接性(针对第三方微课而言)、预复习策略指导(微课仅是多种手段中的一种)。
总的来说,课中环节是核心突破点,牵一发动全身。只有课中运用好了,才能有效渗透到课前课后。这需要行政力与商业运营的良好结合。
1、行政上,改变招标标准。政府采购依然占进校资源的大头,是滋养市场生命力的土壤。关键是改变过去为了拿标拼完关系拼参数的传统标准,设定更适合市场发展的规则。
(1)从教师易用性角度出发,避免资源堆砌。最基本的易用性是对应教材大纲章节,甚至对应到具体书本的页面(早期不少班班通厂家的配套软件,现在的科大讯飞等体系化产品,已经在很多教材上实现了)。其次精品微课资源也需要新的评价方法,这个目前还是难题,可考虑选取老师群体样本抽样双盲投票的方式。第三可以下放采购权限,鼓励更微观的校级采购。最后坚决不能以资源的数量作为评比标准了。
(2)将服务纳入采购环节。买微课资源不是目的,教会老师使用才是最终目的,采购必须配套进校服务,服务要有考核标准,要和业务结算挂钩。
(3)优化政策鼓励资源。对于各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停止点击量、上传量的简单考核维度,改为提供奖励名额给区域级供应商自行设定评比标准,交由供应商去自行开拓促活,并开放已有公共教育资源供市场力量去二次加工,让沉淀的精品资源有机会发光发热。
(4)政府基金参与风险投资。政府转向PPP模式以来,还没看到很成功的例子,寄期望于政府兜底或下游机构行政力垄断(零元中标)都不符合PPP引入社会资源活力的原意。这方面可以参考以色列政府的投资鼓励政策,不仅有税收优惠,还设定15%的投资损失保护机制。政府不兜底,避免好产品变成面向采购的畸形物,但同时又提供少量的风险补偿,鼓励资本方的投资。
2、商业上,引入运营机构打造生态圈
(1)专门成立运营团队。企业思路需要转变,从卖产品进化为卖服务。这样就需要组建运营机构,负责线上线下的促活运营,并作为产品体系的核心,向前衔接销售端,向后衔接研发端,把运营效果作为微课产品的迭代动力。
(2)从业务场景出发重构产品。早期的微课大多自立一套,并未跟教材做紧密衔接,事实证明微课无法完全替代老师教学,那么就更需要放低姿态,做好“插画师”的定位,适应各版本教材,并且和章节、页面甚至段落衔接上,让老师能在一体机上随时取用,任意替换,让学生能像点读机一样“哪里不会点哪里”。
(3)老师用户靠进校服务。教师团队的信息化素质参差不齐,再好的产品也需要普及推广,进校培训、协同磨课、树立标杆、组织研讨会都是切实帮助老师掌握新工具应用的手段,在服务学校的同时,也能掌握一手的用户需求信息,促进产品优化。
(4)个人用户靠社群运营。个人用户是企业造血能力的关键,进校服务的重度投资是难以单纯靠政府采购弥补的,只有通过课中环节延伸到课前课后,让学生个人(家长)愿意买单,才能实现资本要求的回报预期。这方面已进校的产品能得到学校背书,并能与实际课堂密切衔接,那么运营企业关键要解决的就是家里的监督问题,目前比较好的例子还是职业教育中的社群运营,打卡、直播答疑、轻辅导、积分系统等都可作为辅助手段,甚至结合到校内的一些综合素质评价中。
(5)激励用户上传。这一点很多地方的区域平台都有想过,来自一线老师的精品资源更接地气,是官方制作资源的有力补充,甚至代表着平台的未来。问题是平台本身没有造血能力下,也无法直接补贴微课作者,导致积分之类规则的流于形式。因此根本上还是要跑通商业模式,早期靠投资,后期靠运营。
现在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不少精品微课资源,制作精美,讲解生动有趣,如果能有效植入课堂日常教学,并和课前课后的预复习相结合,对提升学习效率的助益可想而知。毕竟信息化趋势不可逆,未来在这个领域肯定会走出成功发掘资源金矿的企业。
(七)尾声:知易行难
希望总是美好的,现实依然很艰巨。
某天和一个创业朋友泡茶,下午昏黄的阳光从洞洞窗射入,外面的办公室空了一半位置,这已经是触底反弹后的回暖了,最差时刻裁到只剩4个人。历数了前两年的亏损以后,他点了一支烟,饱经沧桑地得出结论:
“打死我也不碰运营了。”
本文出自芥末堆认证作者@梦游三万里,未经芥末堆及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