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五月的C讲坛,我们请到了牛津大学法学硕士/自知读书会创始人/《美国科学》主讲/埃尔特人文启蒙课老师的柳建树,聊聊在他不同的人生阶段,读过的不同的书,有过什么样不同的思考。
大家好,我叫柳建树。蓝方邀请我来C计划分享,我感觉很荣幸。之前包括我的朋友雅君,很多人来到C讲坛,讲他们做的事情、取得的成就,我也来想讲一讲我做的事情和我的一些小小的成就。
但在写演讲稿时我遇到个问题——发现我好像还没有什么成就!但已经答应蓝方了。没办法,我就想,既然我的箱子里没什么东西,就讲讲这个箱子本身,就是我自己,讲讲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不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也没做什么特别有成就的事。但我觉得还是有价值讲一讲。也许我的普通人的经历,对于你成为一个普通人,会有一些帮助。
我是谁
我的经历大概是这样:我和雅君、蓝方都是同一所大学本科毕业的。毕业之后九年时间,前五年我基本上每年换一个工作、换一个工作的地点;后四年基本是无业的。这可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职业规划案例。
很长时间,人们问我是做什么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直到最近,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听起来还不错的描述我自己身份的方式——我是一个读书人。
读书人,大家一听想到的是陈寅恪、梁启超,站在清华大门前意气风发的形象;或者像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在大讲堂里挥斥方遒、发表演讲的那种形象。
但读书人分很多层次。就像同样是骑自行车,有骑三轮车送水的,有骑环法自行车比赛的。那我就属于读书人中骑三轮车的那种,干一些体力活、干一些最底层的工作。但我还是挺喜欢做这些事情的,所以我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读书人。
其实我大学毕业后做的事情,也基本和读书人有关。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到乡镇中学里开图书馆。基本上那所学校,每年只有两个人能考上一本线,有时候是一个人。我们在这样一所很差的乡镇中学,开了一个有三五千册图书的图书馆。他们下课或者大课间的时候就跑来看书,看上半小时又回去继续上课。
这些学生后来长大了,上大学了,我们就继续为大学生提供服务,组织大学生暑期学校游学,让他们有机会了解校园以外的世界。
我的启蒙读物们
世界少年文学精选
365天故事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之所以成为一个读书人,和我小时候经历有关。
小时候身体很不好。我当时有哮喘,一年要住院七八次。习惯之后,发现住院也没那么难受——因为可以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干,不用上学,还可以躺在床上读书。
记得五年级的暑假,我生了一次大病,输了十多二十天的液。输液倒不是特别痛苦。因为当时家里买了这么一套书。
这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叫做“世界少年文学精选“的书,各种名著,什么《战争与和平》等等,有57本左右。我每天就翻看这套书,很快就把这套书都看完了。
在病床上,我特别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看了这么多世界名著,马上就要学富五车了。但后来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才意识到,这些不是世界名著,而是世界名著的缩写版。一本100万字的《战争与和平》,他缩到2万字,所以我一天就能读两本。
有一段时间我很恨这套书,因为它无情地打破了我学富五车的迷梦。但现在想来,我还是感谢这套书,因为它让我感到自己也是能读名著的人,名著对我来讲并不陌生。
当然,读这套书之前我还读过一些的书。比如《三百六十五夜故事》,当时都翻烂了,虽然现在不记得里面讲了什么,但是想到这个书就会产生很多美好的感受。还有小时候特别喜欢读《格林童话》,我表弟有一本《安徒生童话》,两本是一套的。小时候我就总觉得表弟的那本比我的这本要好,总想读表弟的那本。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这样一本书:当你读到它,就会觉得读书这件事情太爽了,它给你带来很大的愉悦,让你想在生命中不断重复那种愉悦。这本书就是让你爱上阅读的那本书。
我的这本书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很长时间,我不愿意提这本书。因为我作为一个所谓的自由主义者,对其他所谓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承认,我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像文学青年对其他人承认自己喜欢安妮宝贝一样。这些都属于黑历史,是不可告人的。
不过这本书虽然有一些意识形态的东西,但是它其中的理想主义还是很真挚的,写的还是很动人的。尤其是其中的爱情故事。我到现在还记得,五年级的一个下午,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感到非常怅惘。想到男女主人公为何没有在一起,革命为什么会这样,有种非常真切的情绪。
我成长的地方,是河北省秦皇岛市下面的一个区。是个小市民气息浓重、非常庸俗闭塞的地方。
我小时候最主要的信息渠道,就是隔壁大妈说什么,或者看报纸——那时地方的小报,每天都是一些耸人听闻的信息。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人的精神是很容易沉沦的。像我小时候的很多玩伴,他们小时候是很有灵气的,但往往长大后,他们的精神世界会萎靡不振。
我很幸运,在那个时候读了一点点书,有一个小小的气孔可以和外界世界联系,这就让我还在精神上还在保持成长。
青春期的精神滋养
鲁迅全集
科幻世界
凡尔纳科幻小说
村上春树
王小波
上中学后,我的读书环境变得更加优越了。周围多了好多书。因为家里有个亲戚做扫黄打非的工作。她除了要去歌舞厅扫黄,同时打非,就是要打击没收非法出版物。
她就发挥那种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精神,打击非法出版物的同时,也给我家带来了不少非法出版物。什么《鲁迅全集》《老舍全集》《李敖全集》,都是那时候拿回家的。
注意这些全集不是一套全集,而是浓缩成一本的全集。里面的字体非常密,印刷质量非常差,而且还有错别字,但确实是挺全的一本全集。
我在想要是当时这批做盗版的人没被“打非”打掉,按照当时那种字的密度发展到现在,他们可能就是在做芯片了。可惜我亲戚当年扫黄打非把他们打掉了,所以中国芯片一直发展也发展不起来。
这些非法出版物,让我读了很多东西。比如《鲁迅杂文全集》。上中学那会,特别想读一些锋利的东西,不想读小时候你好我好王子公主的故事。
正好读到鲁迅,觉得太爽了。感觉他的散文就像砂纸一样,把我头脑里模棱两可、黏黏糊糊的东西都给打掉了,露出一些很清晰的东西。当时我把一大厚本的《鲁迅杂文全集》都读了,可能是我人生最大规模的读鲁迅。
有时候,一本盗版书让你读的如痴如醉,但你买来特别好的正版书时,反而放着不想读。我后来也买了一整套的《鲁迅全集》。可是放在家里,没翻开看过,就想以后留给孩子读吧。
初中时特别喜欢《科幻世界》。当时,我妈一个同事家的孩子特别养尊处优,他能订到《科幻世界》杂志。我非常羡慕,也很嫉妒。我妈就把他的杂志以年为单位,一次12本借来。那是我非常快乐期待的时光,一口气把一年的量都看完,然后再去借下一年。就这样,我把《科幻世界》的过刊大体都看了。印象里,93年到97年的《科幻世界》特别精彩,后来就没有那么好看了。
当时还有一个同学家有这套书,一共几十本,叫做《儒勒凡尔纳选集》。
一共二三十本。我非常羡慕。好在我们住一个小区,我就向他去借。《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都是那个时候看的。
那时,我在那个小城市里读这些书,有一种坐井观天的感觉。我虽然在一个井里,但有一个很微小的孔在上面,我可以通过那个孔去看外面的世界。读了科幻小说,我才知道整个人类就是在坐井观天。地球就是我们的井,我们向上看宇宙,去想象外面是怎么回事。那种感觉很奇妙,就感觉自己的世界被科幻小说撑大了。
自己开始有点零花钱时,去书店选书,开始遇到很多乱七八糟的流行小说、畅销书。比如《我的野蛮女友》。
因为当时电影很流行,我就买了这本书。很贵的一本书,大概有30块钱。我非常期待,专门在一次旅行途中带上它想享受一下。结果读了两页,发现这本书实在太糟了,非常糟。当时我就产生一种极大的愤怒——我花这么多钱买你、期待读你,结果你却这么糟。我没读完,读了一二十页就扔一边了。
那次阅读经历让我对流行小说有一种怀疑。它给我的阅读体验很不好。可能因为我比较幸运,读的第一本流行小说就比较差,以后流行的小说我就比较少读。后来读到村上春树的小说,里面有一个人就只读死去三十年以上的作家的书。这个说法很合我的心意,让我决定以后少读活人的书,多读死人的书。
说到村上春树,那是我初中四年级时一个同学借给我的。拿来后,当然先挑其中的性描写看了一遍(其实不止看一遍)。然后翻看的过程中,发现原来这本书其他部分也写得挺有意思,就把这本书从头到尾完整读了一遍。接着又找来村上春树的其他书来读——基本把村上春树的在我们秦皇岛所有书店的书全都找来。
村上春树给我影响很大,持续到今天。但我一直不知道他到底怎么影响了我,直到2012年5月左右,一个深夜,我在家里的卫生间里读李强的《自由主义》,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村上春树是这样影响我的——他让我成为一个个人主义者。读了村上春树的话,一个人就容易会成为一个很彻底的自由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这个逻辑是写到骨子里的,没法变的。你让他去崇拜权威,让他去奴颜婢膝,他做不了。村上春树对我人格的影响是写在骨子里的。
然后当你成了一个自由主义者,成了一个有不一样想法的人,在河北那种以高考为目标的高中里就会非常难以忍受。现在我经常看一些衡水中学的报道,如果我当时在那样一种中学里生活,我即便不自杀也会在精神上受到一些不可挽回的损伤。在我们秦皇岛的那个学校,即便相对还有一些空间,已经让我觉得特别难以忍受,一直想要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的信我已经写好了,打算偷拿多少钱也计划好了。不过我的语文老师对我很好。我跟她说了离家出走的想法,她找我谈话,送了我一本书:王小波的《理想国与哲人王》。
那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纸特别轻,当时还没见过这种纸张的书。因为这本书,后来我就没有离家出走。觉得虽然自己在学校里每天为了提分而蝇营狗苟,但毕竟还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这一切似乎就还可以忍受。当然,之后我也一直非常喜欢王小波。
大学的探索
国学
西方哲学史
爱你就像爱生命
罗亭,包法利夫人,麦田里的守望者
宪法学导论,民法学原理
1984
原本我以为上大学是从高中的监狱里,被释放到一个自由的世界里。后来我才发现上大学,其实是从监狱的牢房进到监狱的放风场里面。
大学让我很失望。
大一第一门课是法理学。在课上,老师说你们都是大一的学生,给你们讲法理你们也听不懂。本来大一就不该学法理,应该等到大三大四再来学。既然你们什么都读不懂,我就教你们几条名人名言。比如说,马克思说法律就是阶级斗争的武器,卢梭说法律是什么什么,孟德斯鸠说法律是什么什么……总之,你们记住这几句话,过年回家时家人问法律是什么、学法律干嘛,你就有话可说了。
听了这话,我当时非常失望。因为我上大学,不是想学一些能对我亲戚说的台面上的话,我是想来寻求一些更深刻的道理。我想知道人应该怎么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当然,幸好后来遇到一些好老师,让我知道原来法理学不是讲名人名言这么简单,其实是很有意思的。
大学时听了很多课,很喜欢的一门课,叫“思想道德修养“,简称思修。我疯狂上这门课,每周至少要上三节。
为什么会这么喜欢思修?因为当时有一个刚从北大哲学系毕业的年轻老师来到我们学校。这种青年老师被派去教思修这种没有任何人待见的课。可是这位老师没有随便把这门课混过去,他在他的三节思修课上,分别教《中庸》《论语》和《维摩诘经》。我当时觉得眼界大开。他的课都排在一天,那一天我就连续去听他的课,听六个学时的他的课,甚至晚饭也不吃。
跟别的同学说,我又去听思修了,一周听三节思修,别人都用很怪异的眼光看着我,以为我不正常。但我们这代人学习很多知识,就是通过一些很诡异的渠道。正规的渠道学不到正经的知识,所以只能从旁门左道去学。
当时我为什么对国学这么感兴趣呢?一是因为新奇。不知道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这么有意思,它不是死的东西;另外,也是因为我当时还被“意义”这东西强烈折磨。我想知道人到底应该做些什么、为什么而活,我想通过各种门派、学说,当然也包括国学,去获得意义。
也是因为对意义的追求,听国学的同时,我也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上大学时,我也是生了一场病,在医院里待了一周左右。这一周就不断地读这本书:西方哲学史。
一般西方哲学史写得非都常糟糕。用互联网创业的话来说,是完全没有用户思维的写作,写给同行的人,用一堆术语,不考虑读者感受。
但这本书特别好。是两个挪威作家写的。他们非常体谅读者,以讲道理的方式把整个西方哲学史捋了一遍。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整个人任督二脉即便没打通但也很舒畅。
当时为了读这本书,我让护士把输液的针扎在我脚上,这样我两只手就可以活动了,就可以读书。读这本书,也是我追寻“意义”的一部分探索。后来我发现人生很多痛苦都是被“意义“这件事情折磨。我试图解脱这种痛苦,我的路径就是读书。
大学我还读了很多诗。如果说读哲学是寻求意义,那么读诗是要寻求美。我所生活的环境里,美的东西实在太少了。我的大学,无论是从建筑物,从里面的人、里面的制度,都非常缺乏美。
一个宿舍的男生聚在一起,就是打游戏、看黄片。我记得一个男生从师兄那儿拿了一个移动硬盘,里边有四五十G的黄片,所有人就争相传阅、拷贝(当然我也拷了一份)——我对他们这种做法非常失望。大学不应读一些名著?那些师兄不知道干嘛就成天教师弟们这些事情。
失望中我就希望读一些美的东西。当时偶然读到了顾城,被他震惊到了。震惊到什么程度?就是我不敢翻页,一天就读一页,因为那本书很薄,就只有一百多页,担心翻两下就翻没了。当时读他的诗,觉得文字可以用到这样一个境界,让人胆战心惊。
但后来隔了几年,我再去读这本书,翻开就没有这种感觉了。
当时我们学校有几个比我大几届的人,他们自己写诗发在学校的论坛上。他们的诗也给我很大的震撼。因为这是我旁边的人写的。他们可能写的没有顾城那么好,但我知道这人就活在我旁边那个宿舍里,让我很震惊。
我也想写一些东西出来,就尝试着写过一些诗。读了诗、写了诗,自然就想恋爱了。恋爱怎么恋,怎么爱,不懂,学校也不会教我们,我就去找书读。就找到了这本,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爱你就像爱生命》。
这本书特别好,以一种信封的形式装帧的。打开里面,也是一个信封。当时读这本书特别感动,觉得自由主义者都是好人。甚至还觉得,一个好人,必定在某种程度上是个自由主义者,就像王小波一样。
当时读了这本书,特别感动,然后就知道要怎么恋爱了,对它进行很拙略的模仿。他的诗、情书是写在五线谱上的,于是我就跑遍我们学校边上的文具用品店去买五线谱,在上面写情诗。
读王小波让我知道世界上有两类作家。一类是你可以站在书店读完他的书,还有一类是你不能站在书店读完他的书。王小波是前一种。当时我们政法大学有一个很小的书店,他的好几本书我都是站在那个书店读完的。边读就边笑,觉得太好了——这是一种人生至乐。
然后继续读世界名著。大二暑假读了《罗亭》,屠格涅夫的。我把屠格涅夫的书都读了一遍。屠格涅夫刚好是和我契合的一类作家,《罗亭》我读了四五遍。
这种“世界名著”,其实也是在讲故事。读它,也是希望去寻求意义,知道人应该怎么活。
这本书我读了很多遍,但其实我读书贪多,甚至还没有读完,就在豆瓣上标记读过。对我这种“贪多”的人,依然有一些书让我读起来特别享受,要读好多遍。
另一本让我读好多遍的书是《包法利夫人》。读的时候就在想,怎么写的这么好。句子虽不是特别华丽,但极准确。
通过读这些好书,我就知道好坏的差别。还有一本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些写出好作品的作家,作品其实都不多。塞林格就这一本算是好的。《包法利夫人》,福楼拜也就这一本好。
大学时,我也读了很多专业书。一开始对法律没感觉,但学着学着觉得挺有意思的,尤其是民法。
民法背后是有一套哲学的,是关于两个独立、理性的个体进行民事交往时的种种关系。深入学习一个学科的感觉是很好的,理解了它,和你的那些知识融会贯通。
当时我们学校有一些好老师,其中一位叫周青风,宪法学的老师。
宪法课最后一课时,她讲广州一个村,农民土地维权的案例。讲着讲着她哭了。我当时坐在第一排,很受触动。因为我发现她是有真实的情感在里面,不只是在教知识。
因为学了法律,对公共生活有了基本的了解。《1984》这本书,在水房里读的。算是必读的书——虽然凭心而论,我觉得这本书的文学价值没有那么高,但对于关注公共事务的人而言是必读的。
读法律,是帮助我把公共性这块补上了。要不我就是一个光喜欢文学的人。如果只有这一块,在精神发展上会有些薄弱。
大学时,我还读了马丁路德金的东西。他写的《来自伯明翰监狱的信》。我读着读着开始哭,被这种社会正义感,被他经历的艰难,以及艰难中的坚持和团结感动了。很想为我们这个乱七八糟的社会做些什么。所以我在自我人生意义之外增加了新的焦虑——这个社会怎么改变?
一方面为自己怎么活,一方面为社会要怎么办?越来越焦虑。
寻求意义之旅
窗边的小豆豆
如何改变世界
兄弟相爱憾山河
然后大学毕业,两重焦虑更猛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做法官、公务员、律师吗?我肯定不会。我知道在体制里工作是怎么回事。我父母都是体制里的人,那种生活我觉得是不能忍受的。
在这种焦虑之下,我发现一个出口。有一个新的机构叫立人图书馆,在乡村建图书馆。看到中国社会现实,人是会很愤怒的,但还有人不是简单愤怒,而在建设。而且这种建设足够聚焦,能让我看到成果。图书馆是非常可见的,借了书就是借了,不看书的孩子看书了,就是看得见的改变。
立人让我发现自己在做对这个社会有意义的事。做立人时,非常开心。也因此开始读教育方面的书。就是这本《窗边的小豆豆》。
我记得当时我在四川巴中,巴中市一个图书馆旁边的德克士里。我坐在窗边的位置等一个志愿者,读这本书。读着读着就哭了,觉得小豆豆这么幸运,有一个这么好的读书环境。但从来没人为我做这样的事,就感觉自己挺可怜的。为我所遇到的这么多年混乱的、腐败的教育环境感到伤心。
后来这种情绪持续挺久——为什么我没有那么好的教育环境?这种抱怨的情绪这两年有所缓解。因为我发现,抱怨事实是没有用的。
《如何改变世界》。
这本书是在讲如何做社会企业。我们在做立人图书馆时,遇到各种问题,这是一本给我打鸡血的书。我从中看到一个成功的社会企业是怎么样的,如何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当然这个标题更值得分享——如何改变世界?太多人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现在看来,虽然我没有做到改变世界,但我至少改变了这个世界的七十亿分之一——我改变了自己。
还有一本书,不太为人所知,《兄弟相爱憾山河》。
讲了一个叫威伯福斯的人,通过不断提案,在英国废除了奴隶制。非常令我感动的一本书,非常无力的一群人,通过多年的坚持改变了一些事。
顺便说一句,我们图书馆的创始人因为读这本书,现在成了全职的牧师。
迷茫中的指引
五十部心理学经典
圣经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后来我就去了英国读书,牛津大学。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去。申到这个学校,有奖学金,就去了。但去了也没有职业规划。
我继续读法学,学习法理学法哲学。但我发现这些知识一点用都没有。我关心中国社会的不公正,冤假错案,但是不断思考法律的本质、法律是什么,对现实生活一点用都没有。在英国时我经常陷入迷茫,我为什么在这读书?
当时,我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学的东西,就很奇怪为什么之前没有读过呢?
《五十部心理学经典》。
写的很好,把五十本心理学的书很认真很负责的分享给你。刚好当时作者也在牛津,我就Facebook留言给他,约他出来喝了咖啡。读这本书让我茅塞顿开,原来心理学刚好可以解决很多我的心理问题。
回到立人工作很不顺利。我开始没信心。有一两个月,人处于功能失调的状态。不想工作,别人打来电话也不接,和外界的唯一联系是送外卖的打电话到家里来。人处于一种很低谷的状态。
那时家里又给了很大压力。在立人的工资很低,没有社保,没有户口。我爸妈四处打点关系,发动他们的资源,帮我找了一份看不错的工作,在一家央企法务部工作。挺稳定的,各种福利,户口。
我就动心了。主要在立人工作特别累,工作没有什么进展,人的状态也很糟糕。于是我就去了。去了就后悔。发现自己怎么这么傻,原来坚决不去体制内工作,还是妥协了。
你肯定不知道我做的是什么工作,因为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每周的工作时间加起来可能有一个小时。其他时间就坐在电脑前,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一开始很焦虑,然后发现旁边的人也不知道该干嘛。他上淘宝,我就在网上看书。
如果这种生活一直过下去的话,我现在应该至少是个处长了。但这种生活完全勾起了我对意义的焦虑——那种生活完全没有意义。
我还得做一些自己完全不想做的事。比如替领导考英语,他们说你英语好,有英语考试了,你去吧,代我考一下;或者领导去日本旅游了,喝酒吃饭花了一百多万,然后说你把这笔消费做成技术转让合同吧,好吧那就写。
这样的事情做了两次之后,我发现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他们让我做的时候,我完全没有任何反抗。
我对自己的理解加深了。以前我认为自己的思想很独立。这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如果再让我在那个环境待下去,我会越来越顺从,我会不问为什么就去做一些事情。
我想那还是赶紧走吧,就下定决心辞职。辞职很难,涉及人情,离开也没那么容易。我犹豫了好久。
那段时间,整个人生陷入低谷。没办法,只能读书。除了读心理学,我还读了《圣经》。就发现我以前缺乏了一个灵性的维度。以前我觉得宗教是邪教迷信,因为这样的认识错过了很多思想,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
那时我还读了巴哈伊教的东西,这种宗教倡导男女平等,人类一体。
你们可以看到我读书的主线,是一种救命稻草式的读书。为了解决很大的危机,不断挣扎,通过读书,想知道怎么生活。
还读了题目很心灵鸡汤的书,叫《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本书给我启发很大(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被一些心灵鸡汤的东西启发)。
这本书有一个很简单的观点:人都是有阴影的。就像我站在这里,前面是光,后面是阴影。我发现我把自己阴影埋藏的很深。总想做一个好人,在所有人面前我都想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但其实我也有不好的一面,我把那一面藏在后面,不让大家看见。那一面藏的太多,我就会分裂,出现很多问题。这本书解释了我很多问题。我也可以承认我是一个有阴影的人,我可以不再把坏的一面藏的那么深。
犹豫了很久,终于决定辞职。据说我是史上第二个从总部辞职的人。辞职拖了好久才办完。因为它们是央企,要把我的档案转到西城区的社保局,他们不知道怎么转,以前都没办过。经常因为少个章等各种行政手续,拖了很久。
但是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辞职了。辞职之后就觉得松了一口气,就觉得我又可以做回我自己了。
为良心缴税
后来我又去做法律维权的事了。
做这个事,不一定是我的兴趣,只是我觉得我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这个社会发生很多糟糕的事,很多人在受苦,如果我自己不去做点什么,我的良心过不去。
当时我们替一些冤案去辩护,找来律师、学者、媒体呼吁。那时和蓝方联系上,我们一起开研讨会,希望通过呼吁改变一些法律制度,改变一些冤案的判决。当时开一个会,讨论收容教育制度,被撵得到处跑。本来在清华开,一个电话过来说不行。幸好我们当时提前准备了第二个地点。也不敢公布新的地址,给每个参会的人打电话,说到麦当劳,我来接你,就和影视剧里上海地下党接头一样。
但我们那个机构没做多久就被关停了。我的感受,像是交税。我并不愿意交税,但是作为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一个人,我觉得必须为这些被侮辱、冤枉的人做些什么。不一定要做多少,但我必须要去做。就像我的责任,我在交我的税。机构被关停之后,我就把我税交完了。
当时我们呼吁的一个案子,在一两年后被重审。一个被关了二十多年的人出来了,获得了国家赔偿。当然我们所起的作用很小,但还是觉得自己参与了有意义的事。我对我们集体尽了我的责任,不会那么愧疚,其他人在受苦我没有视而不见。我的社会焦虑减轻了。
然而人生的危机总是不期而至。工作上的危机解除了,感情上遭遇很大危机。一次深夜去四川的长途火车上,我就开始读这本书。
四川的一个朋友送给我的,读后非常有启发。这本书讲的就是我们经常会拜偶像。这偶像可能是金钱、权力,可能是美貌、性。我自以为有很多独立思考,其实我也拜偶像。所谓拜偶像,就是你把一个并不重要的东西,看的很重要。我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也是混乱。我拜很多偶像。我拜的一个偶像就是爱。我想要通过爱情救赎自己,但爱情是救赎不了人的。
然后关于爱情,后来我才知道只要读一本书就够了,不用读那么多。就是刚才这本书,《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这本书是我在王府井的图书大厦儿童区找到的。读到后就在儿童区哭了,希望没吓到小朋友。这本书讲的是有一只猫,它活了很多世,每一世中,他都有一个很爱他的主人,但他从未爱过他的主人。每一世他都会死去,但他也总会复活。直到有一世,这只猫爱上了一只白猫,和白猫生了许多小猫。白猫年老,死了,这只猫哭了。他活了这么多世,这是他第一次哭。他哭啊哭,最后他也死了,不过这次,他没有再复活。《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让我感到,自己好像明白了什么是爱。
当然爱情的危机总是不断的,跟植物大战僵尸一样。但因为这些书的指引,我觉得自己最大的危机已经过去了。
归零
刚才说我们机构被关停了,好多人也被抓进去了。
我是以非法经营罪被抓到了北京第一看守所。当时正好双十一不久,我订了好多的书。因为我焦虑时,就喜欢在网上买书。
早上有人敲门,我以为是送快递的。打开门进来一堆警察。他们见到我屋里很乱,满地都是书。其实我当时心情一点也不害怕,因为周围有太多人被抓走了,我之前也被盘问过八个小时。
当机构已经有人被带走,我一直担心,会不会带我走,什么时候带我走。警察进来,我就有一种,哦你终于来了,然后就走吧。
当时他们搜我房间,我还开了很多玩笑。警察觉得这个人很奇怪,这个时候还开玩笑。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做什么违法的事情,他们作为体制里的螺丝钉也只是在完成他们的任务。所以我没把他们当敌人,还会开一些玩笑。
在看守所,我过了一段天堂般的日子。每天不用叫外卖了,有人主动把饭给你送来,每天可以在那读书,没有任何可以打扰你的东西。
下面列了一些在看守所读的书,可以帮助你们了解一下看守所人的精神状况:《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都被传乱了,只有第五册)。还读了克里希那穆提,很奇怪看守所里居然有这种灵修方面的书。稻盛和夫的《活法》,《牛棚杂记》(非常应景)。还有《教父》,可能里面有很多曾经的教父被关进去了。其中还有什么东北黑道、警察秘史,这种是书在里面很流行。当然还有男人装。
看守所时期,其实我的精神生活非常欢快。因为自由的生活,其实挺累的。之前几年我做的事情都特别难,总是想推动点什么,推动个法律的修改,完全做不到。我们做的事情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一样。西西弗斯还可以看见自己把石头推上去了,我们就是推推推,石头也不动。做这些事情挺累的 ,所以在看守所对我来讲就是一种休假。警察问我做什么,我就说呗,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在看守所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体会,就是那些嫌疑人和我们想象的很不一样。在那个环境下,大家还都挺友好的。比如你没有卫生纸了,我借你一些。一个打死人的农民还给了我一包榨菜。因为我新进去,我还没买这些东西。在当时的环境里,一包榨菜的价格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一部iPhone 10。他居然给我了一包榨菜!我很感激,后来回送给他一块好丽友派。这就是看守所里的友谊。
在看守所坐在我旁边的那个人,原来是北京市朝阳区税务局的一个处长,向我详尽描述了他如何去天津嫖娼。具体到从哪个高速口上,怎样省汽油费,怎么走,从哪拐。最后走到一个公安局门口,对面有一个洗浴中心,就是他每个月要去两次的地方。
然后就觉得原来世界这么大,还有很多书中没有写的东西。
总之在看守所待了一个月,在圣诞节前夜,12月24号被放出来。其实知道自己不会关太久。我当时做好打算,就算关个一两年也没什么。出来那天,约我前妻见面,地点是一个购物中心。在圣诞节前夜,商场里有很多耀眼的装饰品。我当时挺有冲击感的。
刚从看守所出来,一下进入这种明亮耀眼的商场,会有一种强烈的对比和不适应感。当时用智能手机,也有一种不适应感。 看到屏幕在动,也会觉得很神奇。其实我在看守所才一个月,却增加了一个看待事物的新角度。
我挺感谢在看守所的这一个月的。因为它帮我清零了。
我在里面一点都不担忧。因为担忧没用,在里面什么都做不了。看守所有一个非常好的制度,就是每天晚上值班。每个人都要站两个小时,避免其他人自杀。
在那两个小时里,我经常会想很多东西。以前我觉得我很浮躁,但那时我感觉很安静。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发现自己也很快乐。以前的工作,会让我有一种无力感,好像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但是在看守所时,发现其实这也没什么。不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获得多少知识、赚多少钱、有多少人脉。
当我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至少还有我自己。
这是一种很难得的认识,没有进去的人可能没有这种感觉。(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尝试计划进去一次。这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经历,就好像去世界500强实习一样。)
重新出发
尼采
柏拉图
莎士比亚
看守所后,我觉得人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峡有一段非常湍急,过了三峡就非常平稳顺畅。我之前的生活就是在三峡最湍急的阶段,想知道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从我出来后,我感觉自己进入了新的阶段。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已经成型。大家说三十而立,我已经基本定型了。以前我特别焦虑,是因为我并不接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总是想,我也许可以做这样的事情,也许可以做那样的事情。但我现在就接受,这就是我,而且这样真的挺好的。
以前读不进去的一些书,现在可以读了。以前因为大脑太忙,心太浮躁,一些非常重要的书是读不进去的。比如尼采。
在我出来后的那个春天,在街上走走闲逛一下,手里拿一本尼采,感觉太好了。尼采让我感到做一个人的喜悦。以前我把自己搞的太累,做人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我也在读柏拉图,发现苏格拉底是这么可爱的一个人。以前这本书有五六百页,会觉得读不懂、读不进去。
现在也读莎士比亚。以前称自己为文艺青年,但一本莎士比亚也没读过。后来读进去了,觉得挺美好。
这两年读了非常多的书。可能是因为我人生中的三峡已经过去了。
这些都是塑造我人生、性格的书。可能也没什么很神秘、很深奥的部分。但是陪伴我走过人生最艰难的部分。关于同情心,好奇心,对美的渴求,对善良的渴求,对如何做一个人的见解都揉在了书里面。通过这些书的帮助,我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部分。
虽然我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也没有什么好的作品,但我没有焦虑了。我知道我现在要干嘛。我还有一些计划没有在公共场合说过。我的计划是写一部作品。首先想写一本爱情故事。我觉得我会写得很好。但是我以前会有恐惧。写作,最大的难点就是恐惧,我会担心我自己写不好,或者担心自己写得太好。现在我逐渐把这种担心放下了。等过两年,这种养家的重担稍微舒缓一些。就会把写作的日计划提上日程。
这就是我下一步想做的事情。我之前看大家填写的为什么要来参加这个讲座。我看到有好几个人写的是关于对意义的寻求。所以就想跟大家分享,这就是我前三十年的经历。
我没有创造一个了不起的企业或者产品,但我创造了我自己。我的价值观,人格,兴趣爱好,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让我骄傲的。
但对我爸妈来说,他们就比较焦虑。尤其我从国企出来时,他们就特别不能理解,非常痛苦,甚至绝望。他们认为,我被从伊甸园驱逐出来了。他们认为读了那么多书,把我毁掉了。早知道就让我在秦皇岛读一所学校,考一个公务员,现在都能做到科长了。在秦皇岛也有房,找个局长的女儿一结婚,孩子都有两个了。而我想说的是,读了这些书,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毁了我。把那个虚伪的假的我毁掉了,把那个在秦皇岛做科长的我毁掉了。
我现在的生活还有很多挑战。不过我并不慌张。就和吃药是一个道理。当一个病人,刚开始用一个错误的疗法,可能有一点效果;再后来改用正确疗法时,病情其实一开始首先会恶化。但如果坚持正确的疗法,会恢复健康。
所以当人们抛弃之前的生活,开始全新的生活的时,刚开始非常艰难,看上去还不如以前。但是如果你坚持的话,会慢慢变好。生活会步入正轨。
是这些书毁了我。我感谢它们。
问答环节:
问:我有一个问题,关于新我和旧我。假设说你回到秦皇岛,和局长的女儿生两个孩子,可能你也会觉得很快乐。芸芸众生的路,就真的没有意义吗?
答:我在高中时曾做过一件事。我问每一个同学,让他给我一个词。随便一个什么词都可以。脑海中闪过的词。我们班长有一个很漂亮学习很好的女生,她说的词是幸福。(有个人说练习册。有一个非常文雅的女生跟我说,去死。)
后来说幸福的这个女生考上了很好的大学,毕业在银行工作。我有时会想,她现在幸福吗?我现在折腾这些事,某种程度上是为追求幸福。但我觉得,有的人一棵橘子树,他能结橘子;可我是一棵苹果树,我结不出橘子来。我很着急,很焦虑,还是结不出橘子来。最后费了半天劲儿,我还是结了一个苹果。
别人指责我说你不好,你应该结橘子——现在市场上橘子高价,苹果正处于低谷。而我结出来什么就是什么,事实只能如此。我绝不否定那位的同学。我不否定她的幸福,也许那就是她的幸福。但我是一个苹果树。也许自由主义者就是这样。
问:在追求自由的路上,有一个不可避免的就是经济的问题。你的薪水是比较低的,也许会面临经济窘迫。如果你遇到一些经济上的窘迫,你怎么去处理这些问题?
答:最近我在反思我和钱的关系。发现我在小时候对钱有些误解。我周围所有热爱钱的人,都是非常卑鄙、庸俗的,那我就觉得钱这个东西太坏了。我觉得挣钱和做一个好人这两件事,彼此是矛盾的。因为我对钱有误解,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是不想赚钱的。我完美避开了所有赚钱的好办法,比特币、房子,所有能快速致富的方式。
但中国有句老话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告诉我们,钱与自由从来不是矛盾的,它们都是道的一部分。我以前不懂什么是道,所以也赚不到钱。现在我觉得自己懂得一点儿“道”了,也就开始想赚钱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C计划”,作者柳建树。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来源:C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