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相比过去一年知识付费行业的热火朝天,今年讨论知识付费的声音少了很多。有媒体行业的朋友调侃说,只要文章的标题里出现“知识付费”四个字,阅读量一定扑街。
这种说法并不夸张。从被质疑贩卖焦虑,到依靠明星大V玩转“粉丝经济”,再到喜马拉雅、得到这些内容平台发展成为行业独角兽,知识付费的热潮来去匆匆。有人赶上风口一战成名,也有人始终怀疑这是一场泡沫。
从数据来看,知识付费行业其实一直都在快速发展。比如喜马拉雅2016年第一届“123知识狂欢节”的销售额是5088万,2017年的第二届销售额则达到了1.96亿。知识付费行业的技术服务商小鹅通,到2018年4月为止客户流水累计已超过10亿。
《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 》
“知识付费内容定义不清晰、过度依赖明星个人IP效应、同质化内容泛滥,这些都是知识付费行业在发展之初面临的问题。”发展到今天的知识付费行业还有哪些机会可寻?现在要入场的玩家有哪些坑可以避免?小鹅通联合创始人樊晓星和刺猬公社聊了聊关于知识付费的这些事。
小鹅通是为内容付费从业者提供技术服务的第三方平台,上线于2016年底,用户可以通过小鹅通低门槛地生成知识店铺,并通过图文、视频、直播、社群等形式提供知识服务。此前咪蒙的“咪蒙教你月薪5万”课程就是通过小鹅通搭建的平台。
小鹅通诞生之初,其实是想解决自媒体关于知识付费的操作难题。
在创建小鹅通之前,包括樊晓星在内的几位创始人曾经尝试开发过一款社交App,但是效果不尽人意。后来经人介绍,几位创始人和吴晓波建立了联系,而那时吴晓波频道正苦于没有合适的产品承载自己的内容。
吴晓波频道做的内容付费产品叫做《每天听见吴晓波》,是一款音频内容产品,植根于微信公众号的体系内。
随着用户数量的扩大,吴晓波逐渐发现,在微信公众号内推广付费音频内容存在很多障碍。比如在微信公众号体系内,音频播放功能不够完善,用户在收听音频内容时的操作和处理都不够方便。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付费用户的管理和服务,在微信体系很很难做到。
其实吴晓波频道的内容也有在喜马拉雅这类音频平台进行分发,但毕竟是在第三方平台上,用户运营、数据获取还有收入分成这些都是不能自主掌握的问题。
“当时扎根于微信生态的衍生工具非常少,不管是对多媒体信息的支持,还是在用户的管理方面,相应的工具产品都不太完善。”樊晓星说,“而且这些工具也没有向付费内容和用户圈层化这两个方向延伸。”
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吴晓波找到小鹅通团队,提出了自己的需求,想要拥有一套自主的系统,核心需求有两点,一个是付费用户的管理系统,另一个是微信生态内付费音频的播放系统。
吴晓波在当时面临的困境,其实是所有自媒体尝试做内容付费都会遇到的问题:从内容出身的人,对于技术不够了解;交给外包团队会增加运营成本;找第三方平台合作会带来分成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这其实微信生态、内容生产者和第三方平台三者之间的不协调。微信生态本身不够完善,内容生产者缺乏技术基因,第三方平台带来的额外运营成本。
于是小鹅通1.0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了。“我们完成这个产品之后,心里是抱有犹豫的,不知道这个东西能不能火。”小鹅通1.0版本诞生之后,樊晓星和几位创始人心里并没有底,不知道把这个产品推广开来能不能行。最后还是吴晓波建议他们,“先把这个服务通用化试试,看看市场需求有多大”。
在后续的版本迭代中,小鹅通上线了视频、直播、社群等功能,再结合线上线下的活动,从多个角度实现了对于用户的管理和服务。
2018年过半,知识付费行业没有出现过去两年的热闹景象,看起来,好像行业整体进入了冷静过渡的时间段。樊晓星认为,这个阶段的出现是正常的。
“从2016年知识付费行业的爆发,到现在的平缓期,其实可以反映出很多问题。”樊晓星说,“首先,很多从业者对于可以用于售卖的、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定义是不清晰的,盲目的。其次,最初所谓的知识付费,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明星大V的IP效应和粉丝经济。”
为了赶上风口,知识付费行业吸引了诸多玩家进入,不管内容是否真的具有价值,只要能让用户付费就算达到目的,因此很多时候知识付费概念本身就成了赚钱的噱头。
大V的粉丝经济是知识付费早期最有利的武器。有了大V就有流量,有了流量就有人付费。而从流量的角度来看,对自媒体来说,知识付费无疑是比电商和广告门槛更低的变现方式,于是就有了参差不齐的内容付费产品。
“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个问题——知识付费行业内同质化的内容越来越多。”樊晓星说。“同时一些内容经不住考验的课程也越来越多,对于用户来说其实是损害了他们的信任。”
发展至今,知识付费生态已经相对完善,用户习惯也已经养成。而在知识付费内容的形态方面,除了最初的图文和音频内容,视频内容正变得越来越多。
樊晓星介绍,目前小鹅通的SKU数量大概是200万,其中视频部分的SKU量占40万左右。“目前从数量上来看,还是音频内容会更多一些,但是尝试做视频类型付费内容的人越来越多了。”
之前豆瓣时间上线的插花课就是付费视频内容
经过野蛮生长的阶段,对于现在还想要入局知识付费的玩家,樊晓星给出了几条切实的建议。“首先,对于拥有流量想要变现的人,应该想清楚采用什么形式进行流量变现,知识付费是一种,电商也是一种。”
如果选择了知识付费这条道路,樊晓星认为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两点:用户的付费能力,制作团队将内容产品化的能力。
“用户的付费能力是基础,之后要看你本身对于内容产品的把控能力。”樊晓星说,“现在泛行业的内容已经很难做好,垂直化内容、精细化运营这些方向还有很大的空间。”樊晓星用秋叶PPT为例,“比如你只切PPT这个细分领域,专注做好也是很厉害的。”
最后,选定方向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内容形态。过去图文和音频是内容付费的主要形式,但现在除了这些,还有视频、直播、社群、小程序等等各种玩法。
形式更多元,内容更垂直,整个内容付费行业看起来波澜不惊,其实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作者晓通,原标题《野蛮生长之后,知识付费生命力依旧旺盛》。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