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作者:东瓜 发布时间: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作者:东瓜 发布时间:

摘要:未来要实现中国人持续获得国际学术类大奖。

微信图片_20190403141558.jpg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

芥末堆 4月3日长沙讯 昨日,岳麓峰会互联网+教育专场论坛在长沙召开。会上,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对当今的教育信息化形势做了演讲和总结。

他建议,在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之际,培养人才的目标、方式以及教师的培训也应有新要求。力求让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创作教育新业态。“或许在未来,学习者汇集在一起成为社区,老老少少在一起,各取所需。”雷朝滋说道。他也期望,在2020到2030年之际,我国能持续发展教育创新,从小学就开始培养,我国人才能在这十年间持续获得诺贝尔奖类的国际大奖,在国际社会上拥有更大声量。

以下为芥末堆精选的雷朝滋演讲实录:

尊敬的吴桂英省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齐聚长沙,参加本次岳麓峰会,智能网联,于斯为盛,当今互联网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也促成了各个行业精英共赴盛会。

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就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2018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强调要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如今,信息化已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点内容,也是重要支撑,我们推进的教育现代化是信息时代的教育现代化,不是工业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更不是农耕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并且要“以教育信息化驱动教育现代化”。

“互联网+教育”是指通过推进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对教育的变革,创造教育新业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信息化进程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创新”4个阶段,“教育+互联网”对应于起步与应用阶段,信息化逐步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普及和应用,“互联网+教育”则对应于融合应用与创新发展阶段,信息化将对教育产生深刻变革,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新时代的教育信息化,正在从1.0迈向2.0。教育信息化1.0阶段,我们已经完成起步和普及应用。2018年4月,我们正式发布并启动实施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7月,批准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互联网+教育”示范区;9月,又批准了湖南省建设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可以说,推进“互联网+教育”,我们既有总体实施计划,也有试点示范引领,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深化应用,推动融合创新,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转段升级。在1.0阶段“三通两平台”的基础上,实施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三全两高一大”的目标要争取都能实现。“三全”就是教学应用要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要覆盖全体适龄学生(这里面加了个适龄,不是全体学生,强调可能有一些特别是低学段的孩子,要注意根据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来适当的科学的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条件),数字校园建设要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是指要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特别是教师的应用水平,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把信息素养内化为师生的内在素质,变成信息时代的一种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大”就是要建立“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支撑“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使中国教育信息化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发挥全球引领作用,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

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激发教育改革发展新动力

今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十大战略任务,其中第八项任务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近年来,我们一直大力倡导教育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和手段,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面向2035,我们的教育改革发展还需要增添新动力。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如何深刻理解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内涵,是我们教育战线每一名同志的必修课,也是所有教育相关从业者的入门课。

(一)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新时代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强起来”的时代,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富起来”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教育,我们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奠定了制造业的基础,有力支撑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飞跃,使我国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追赶到GDP世界第二,这里面可以说教育功不可没。但是进入新时代,进入“强起来”的时代,迫切需要为支撑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大批优秀的人才。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新时代正处在与信息时代的历史交汇期,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引领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引领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要与新时代和信息时代同频共振,既要保障教育的规模,又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兼具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国际视野、堪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重任的多样化人才。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是在规模化教育的前提下实现教育多样性、个性化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对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提供创新创业人才支撑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如果我们继续按照在“富起来”的时代培养人才的方法,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过去,我们在世界舞台上主要扮演跟随者和模仿者的角色,通过市场的强大需求和人力资源带来的巨大红利推着我们往前走。进入新时代,我们要逐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就不能再一味跟着别人走,不能再去跟踪模仿,而是需要创新引领,主动走到前面,成为“无人区”的探索者和引路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为人类作出更重大的贡献,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重点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但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转变得还不够到位。目前,我们很多同志还没有完全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新时代需求,我们很多同志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怎样围绕新的人才培养需求,开发适应的教育产品,推动教育行业的改革发展。所以,“互联网+教育”在推进的过程中,首先强调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其对教育理念、观念转变的推动作用,促进教育理念的升华,使教育战线特别是广大的校长和教师解放思想,摆脱应试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束缚,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时代的需求是内在动力,观念和理念的提升是前提,“互联网+教育”为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关键的手段和方法支撑。过去,我们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黑板加粉笔,每一次授课就是一场舞台剧,要达到演出效果,主要是靠语言描述、肢体动作,还有单个演员的情感和表情,它的表现手法是有限的,并且受限于不同演员的表演水平,传递给人的信息和感受也受到很大限制。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每一次教学都应该变成一场3D大片,在新一代网络技术的支撑下,让更多声、光、电的技术进入课堂,让每一个学习场景都更加生动活泼,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和知识互动,让每一份知识都伴随着思维的跳动,那就不是像过去一样仅靠靠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和表情了。现在我们正在为每一所学校联通网络,为每一个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这几年推进的很快,实现了快速普及,全国中小学(除教学点外)已有97.6%的学校接入互联网,93.2%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数量达到344万间,占普通教室比例达到90.6%,其中73.2%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现在关键是要把它们用起来,并且用好。一些复杂的知识,特别是一些结构比较复杂,概念比较晦涩,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教学内容,完全靠口头表达,靠黑板加粉笔一时很难给学生讲清楚,而且消耗了教师大量的精力,这时候就应该发挥信息化教学生动、直观、形象的优势。过去我们只有小米加步枪,现在我们有了飞机和大炮,将来还会有更精确更有威力的导弹,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学的改革也要跟得上步伐,不能老抱着过去不撒手,等新的时代到来了,再从步枪换成导弹,那就已经被时代淘汰了。所以“互联网+教育”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做出重要支撑,把课堂教学从过去简单的舞台剧变成大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有乐趣就会有成就感,就能够快乐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而且通过信息化教学,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时间,这样就可以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重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课外活动时间,去培养其他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我们的孩子就能得到更加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所以这种转变背后的逻辑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信息化教学大有潜力可挖。现在我们很多学校在教学方面对信息化的认识还停留在讲课用PPT的阶段,PPT就是幻灯片,虽然现在的幻灯片比早期的幻灯片先进多了,但是本质上还是幻灯片,教学方式仍然是填鸭式的灌输,导致学生学习很被动,学习没有兴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再加上学习负担繁重,最终造成了学业和身体素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当前,这方面的形势不容乐观,需要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老师、教研部门,教育行业的有关企业共同努力,真正的推进课堂模式的变革,彻底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如果没有信息化的发展,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没有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学技术的推动,我们在手段的支撑上就会面临很大困难。

(三)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凸显,教育公平面临很大挑战。通过发展“互联网+教育”,特别是利用互联网传输便捷、经济性高的特点,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努力消除城乡差距、校际差距。优质教育资源不光包括学习资源,还包括教师资源。现在,很多地方已经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但是在“三区三州”等边远贫困地区,还有很多学校因师资短缺等原因游离在互联网时代之外,甚至面临开不齐课的窘境。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三个课堂”模式的建设与应用,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在全国逐步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2.4万所学校开设了网校,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7.68%。以安徽省为例,2014年开始大力推进在线课堂应用,分批次建设了1836个主讲课堂和4900个接收课堂,累计开课53.9万余节,涉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8个学科,总受益学生33万余人,按照平均每个教学点开设两门以上课程计算,相当于补充了9800名教师。我们不仅仅简单地强调均衡,更重要的是还要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更多的贫困地区的学校能够开展美术课、音乐课,让薄弱学校的教师能够学习发达地区的教师怎样备课、怎样教研、怎样上课,本身也是对这些地区的教师一种非常好的培训,如果能够通过教育信息化,提升当地老师的教学水平,那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公平,所以教育信息化在这个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三、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创造智能时代教育创新发展新活力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并在重点任务中提出了对智能教育的工作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从人工智能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同时,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对教育形态和业态的影响,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在开展的八大行动中,部署了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要求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将加速引发未来教育的深刻变革,对教育、学校、教师的深刻影响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今年5月,中国政府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联合召开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目前,教育部正在认真开展会议筹备工作,要和国际社会一道来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发展对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

机遇往往与挑战共存,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于教育也不例外。对此,我们一定要做好前瞻性的思考和布局,要让人工智能特别是智能科技的发展,能够对教育产生正向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让中国的教育能够真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我们正在按照教育部党组的要求,组织专家开展智能教育方面的战略课题研究,围绕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及学习环境、教师角色的改变等重点内容,研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人工智能可能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一)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将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从而改变传统的就业结构、就业方式和各个行业对劳动者知识、能力、素养的要求,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一个重大现实挑战。当机器学会思考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人际交往、创新思维和谋划未来的能力。今后,在人工智能时代有一些业态会发生变化,有一些职业可能会消失,新的行业需求对人的创新能力可能会大大提高,而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恰恰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创新能力太弱,弱到根本不足以支撑中国成为现代化强国。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衡量是否是创新型国家,能否持续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的18年,日本人拿了18个诺奖,距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已实现大半,其中16个诺贝尔奖得主是在日本国内接受了完整的教育。现在我们从0到1(原创性)的工作很少,1到N的工作很多,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到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没有原始创新是说不过去的。就在昨天,我们还在部里与科技部一起共同组织研究部署这项工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再不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我们将很难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二)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将改变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6年,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教授使用AI助手回答在线课堂上400多个学生的近万个问题,在持续3个多月的时间里学生竟没有察觉对方不是人类。由此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有可能全面改变现有的教学环境,线上线下一体、课上课下衔接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将全面普及,不仅可以提供更具智能、更具个性的教学内容和辅助学习工具,实现更加精准、更具耐心的智能导学,而且可能会提供更加多样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实现由知识传授到知识建构的重大转变,并为泛在学习提供良好支持。同时,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和智能化的学习过程跟踪服务将为每一位学习者特定的学习需求生成个性化、定制化学习方案。

(三)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将对现有的教师角色带来挑战

在我国现有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主要的功能是传授知识,这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滞后。这种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师角色将逐渐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可能发生重大转变,教师的工作任务将由简单的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要、更具创造性和人文关怀的“育人”转变,教师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养成、人格和价值观塑造等。

智能时代的到来将伴随着大量数据和算法的产生,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模糊人类社会与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界限,从而衍生出一系列复杂的伦理、法律及安全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挑战,进一步明确智能教育的理念和规范,注重社会价值引导,加强前瞻预防和约束,保障数据安全和算法公平,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未来的教育,必然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而且是在全球化加速推进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更加开放的教育;是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性,更加适合的教育;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灵和幸福,更加人本的教育;是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平等的教育;是强调学习能力的养成和终身教育,更加可持续的教育。要实现这样的教育,必须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必须对传统的工业社会框架下构建起来的教育体制进行深刻变革,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所以要求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顺应信息化社会和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调整发展定位,从全局角度谋划信息化发展问题;把握发展重点,继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提高能力素养,充分考虑信息化过程中人的核心作用;加强制度保障,确保信息化各项要素得到持续加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要更加适应时代的特征、时代的召唤、时代的要求。希望教育系统的各位同仁和社会各界关心教育的朋友,一起共同努力,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岳麓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