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ID:JournalCVATE),作者:王敬杰、孙诚
一、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逻辑架构
基于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管理机制等客观现实,当前,部分职业院校过多强调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常以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代替学生综合素质具备情况,使得职业教育育人质量难以有效提升。因此,解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内涵、明晰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价值取向、理顺中职学生素质培养与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之间互动逻辑,将成为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劲原动力。
(一)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内涵指征
何谓素质?何谓综合素质?何谓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这是我们探讨综合素质本位的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和立论基点。
从不同学科背景、专业视角和意涵范畴,对素质做出不同的阐述。心理学将素质表述为“是人的生理运动转向心理运动的一种系统,是人的心理活动转变为行为发展的准备状态”;教育学将其阐释为“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在先天与后天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一个总体水平”;工具书《辞海》将其界定为“人或事物本身具有的一些特点和基础”;部分学者则将其解释为“是人的一种基本品质,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而形成的品质结构”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判断:①素质是需要以人的先天的生理属性和心理属性为基础;②素质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所形成的;③素质是人的品质。从素质教育的视角来看,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显然不会是一种或几种品质,而应该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品质。
国家教育部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综合素质”概念,但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基本依据则是教育部在2002年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随后,教育部门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确定为“思想品德素质、学业水平素质、身心健康素质、艺术鉴赏素质和社会实践素质等”。
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做出明确界定,主要由各省市自行界定和实施。根据文件精神,参照有关标准,结合各地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测实际情况,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表述为个体为了满足个人持续发展、企业职业选才、社会经济发展等要求应具备的多种品质,如品德发展与公民素质、学业发展与职业素质、身心发展与体艺素质、交往发展与社会素质等。
从各种素质所处层次和功能来看,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实则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中职学生理应具备的文化知识、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等多种要素的有机融合体。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隐晦性等特征,培养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中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出现了错位现象,“以偏概全”也就成为当前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现状的真实写照。
(二)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价值取向
1.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点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是人在生产和生活中设计出来的并为人自身发展和能力提升服务的。在某种意义上,人类教育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历史。近年来,基于办学模式、招生就业压力等原因,部分地方和中职学校对中职教育功能存在功利性或工具性认识,过度追求中职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服务功能,忽视了中职教育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服务功能,人的主体地位也逐渐被边缘化和模糊化。中职教育这种只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价值取向,严重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化、潜在可能性的培养和激发,阻滞了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成长条件,使得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对职业变更的需要或要求”。可见,促进并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仅是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始终要秉持的价值追求,更是人类社会整个教育系统改革发展的本质所在和根本指向。
2.以必需和适度相统一为原则
将“必需和适度相统一”作为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之一,是坚持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实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中职学校课程质量的具体行动和现实举措。中职教育作为国家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调整变革所需要的各种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开设完备、适切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
从学校实施情况来看,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教学存在着两个极端现象。一是在“一个都不能少”惯性思维影响下,将公共基础课程完全等同于素质教育,不考虑区域实际、学校特色和中职学生同辈群体发展诉求等,导致公共基础课程越开越多,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与专业要求、学生发展需求也日益脱节;二是在招生就业等功利性或工具性价值的导向下,中职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出现严重的消极对待现象,专业课、实训课等挤占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时间已是中职学校教学现场的常态,能不开设就不开设,更有甚者部分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教学、考评等都是在各种数字报表中完成的。这种在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现象,需要及时纠正。
当前,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需要从“让学生成为他自己”的初衷出发,坚持必需(基础性)和适度(贴切性)相统一原则,进一步对公共基础课程加强顶层设计,通过精准布局、优化体系、革新内容、适时反馈,切实提高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育人质量。
3.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本位
以增强就业能力为导向改革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是体现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和类型特色的客观需要,而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本位则是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彰显高中阶段教育特征和主动顺应新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作为基础课程,通常在知识普及、理论宣讲等方面较为突出,而在专业实操、岗位实训、职业实践等能力方面的培养较为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因此,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本位,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就要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解构和重构,并将其作为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开设的重要依据和根本指南,作为公共基础课程考核的核心指标。从一定意义上,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本位对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进行改革,既是鼓励引导中职学生走向就业、面对“一线岗位”的外在要求,也是保持中职教育生命力的内在需要,还在一定程度上理性回答了中职教育“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两个根本问题。
(三)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互动逻辑
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是实现中职教育育人目标的主要资源和重要保障,不仅担负着培养中职学生文化素养的任务,同时,还是培养中职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技术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换言之,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着实把培养学生基础性、通识性的科学文化基础、人文综合素养作为根本任务,但这并非是唯一任务,而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进行的基础性铺垫,是培养学生有序实现“职业通用能力——特定职业能力——职业发展核心能力”质性转变所迈出的坚实第一步。由此看来,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话语中所指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是一个更加宽广、动态的范畴,是对中职学生理应具备的科学文化基础、人文综合素养、职业道德品性、职业技术技能、职业发展能力等内容的有机整合与统称,是中职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的整体表现。在这种语境下,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科学文化基础、人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不再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学生综合素质内涵本身。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之间存在实质一致性,是内在本质与外现形式的逻辑关系。
二、综合素质本位的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改进策略
(一)在适当增加有效教育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拓展教育投入意涵的范畴,加强生产性教育基础建设
从当前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部分地方政府和学校过度重视校舍楼宇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重复性建设现象较为突出,而对校园文化、课程建设等软件方面的建设有效投入较为薄弱。此外,政府对中职教育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物质或财力层面(表现为实物和资金)的投入,而在政策性、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是缺失的。由此看来,当前,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存在有效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投入价值功能发掘不够全面和充分等问题。基于此,应该在以下方面积极推进。
一是完善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有效教育投入机制。一方面,要合理编排财政投入配置方案,实现学校硬件与软件、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等平衡协调发展,避免重复性建设等;另一方面,要形成专业、规范、严格的“预算分配—分期拨付—督查落实—效益评测—违项追责—投入追回”的教育投入落实机制。二是拓展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投入意涵的范畴。在适当增加有效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性投入(如,政策倾斜、优惠条件等)和精神性投入(如,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自主成长等),其中,精神性投入是核心。三是重视并积极增加生产性教育投入,有序推进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生产性基础建设。在某种意义上,人类教育活动是具有生产性和消费性两种基本属性的。其中,消费性属性是指向开展和维持教育活动所占据、使用或耗费有关资源的维度;生产性属性则指向教育活动的价值实现或效益产出,二者是“投入—生产—再投入—再生产”螺旋式上升的效益产出链条。不难看出,教育投入是手段,而教育生产才是目的。因此,应重视并增加教育生产性投入,加快推进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生产性建设,实现中职教育课程建设与产学研用配套项目的良性互动。
(二)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责、学生主体、企业行业支持的分级分类分段的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协同落实机制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等5门课程标准。该标准的发布实施,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提高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效能和育人质量提供了政策保障。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行业等主体共同参与,以分级分类分段的方式推进方能有效实施。
“分级”是按照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制,进一步明确各主体的角色定位、职责权限和担负任务,把中央统筹和地方落实、把国家育人选才目标和学生发展、社会需要等有机统一起来。“分类”是地方政府和中职学校要充分立足区域实际、学校特色、专业特点和行业要求等,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类型比较分析,积极探索符合中职教育发展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落实机制。“分段”是中职学校要分部门、分批次对全校师生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公共基础课程标准”等内容的集中学习和研训,并逐步形成“国家人才发展战略—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反馈与调试”的公共基础课程7级落实机制。
此外,政府和中职学校要充分重视并积极引导企业行业深度融入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企业行业是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编制、内容开发、全面实施和评价反馈的重要力量,是广义公共基础课程本身。因此,应进一步汇集企业行业优势资源,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实效高质量的校企协同育人。
(三)以校园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优化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实践路径
以信息化建设为基本载体,持续改进和优化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实践路径,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质量,是新时代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首先,依托信息技术,精准把握学校、学生和企业真实需求,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以中职学校为担负主体,借助信息技术等媒介载体,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开放访谈和意见征求等方式,精准掌握地方政府、学校师生、企业行业等主体的真实需求,并将这些需求与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有机融合,做到按需设课、按需开课,进而实现多主体发展共赢。
其次,适时调整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增强课程内容适切性和教学内容呈现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其以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等显著特点对学校教育教学手段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等带来极大变革。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独特优势,在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程和限定选修课程)的同时,要进一步增强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和教学内容的呈现力,让原本较为抽象的理论认知变得立体化和感性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根据教学工作实际需要,中职学校可对公共基础课程原有的体系结构、模块时段等进行适当调整。同时还要高度重视任意选修课程的内容开发和开设方式。从当前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结构来看,任意选修课程是实现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衔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中职学校自主发展和能动作为的最大空间。因此,中职学校要通过丰富发展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优化评价体系等进一步发挥任意选修课程的价值功能。
最后,完善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机制。课程教学评价既是衡量和检测课程编制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相关教育决策的重要基础。当前,中职学校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双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模式,较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和课程育人质量。在某种意义上,教学模式是育人理念和教学策略手段的固定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其存在、维持和发展始终都是为实现育人目标服务的。教学模式形态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会随着育人实际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化。因此,在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中,应进一步做到评价理念先进、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评价内容全面、评价结果公正、评价反馈及时,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实现线上与线下、课程与专业、校内与校外等相结合的教学与评价。总之,教育信息化为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四)建立全面覆盖、立体贯通、分工明确的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评价反馈机制
从运作逻辑的视角来看,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编制主要分为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调适等阶段。这4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循环链条,各阶段之间既环环相扣,又彼此渗透,缺一不可。课程评价与调适阶段作为运作链条的关键环节,是检测课程目标是否达到、课程内容是否科学、课程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持续提升课程质量的基本手段。因此,应高度重视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评价反馈问题,并建立全面覆盖、立体贯通、分工明确的课程评价反馈机制。横向上要“全面覆盖”,主要是强调“全国一盘棋”思想,政府、学校、学生、家庭、企业行业、科研机构等都要参与进来。在课程评价、反馈、调适过程中,这些主体一个都不能少,最大限度汇集各方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用、智慧互鉴、成果共享。纵向上要“立体贯通”,主要是建立“国家教育(教材)部门和科研机构—省级教育部门—市级教育部门—县区教育部门—中职学校—中职学校师生”的评价反馈纵向通道。这种纵向通道既可以是自上而下的,如,国家部门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测;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如,地方教育部门或中职学校(师生)在课程实施过程发现问题后进行的逐级或跨级报告。职责上要分工明确,各主体的职责权限和担负任务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任务分工到具体个人。要让每一个主体都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和做的怎样,杜绝推诿扯皮、消极对待等不作为现象。
(五)立足专业要求和就业需要,促进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无缝衔接、深度融合
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既是中职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中职学生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从当前中职学校课程配置和开设情况来看,可以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别。其中,公共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为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奠定基础、搭建通道;而专业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等。由此看来,公共基础课程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必备条件,而专业课程则是公共基础课程的应用与拓展。因此,应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本位,以专业要求和就业需要为限度,正确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淡化界限和分化,增强衔接和融合,逐步形成位置平等、内容衔接、任务嵌套、优势互补的中职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应牢固树立公共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的基石的意识。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开设、教学和考核等都要为专业课服务,突出公共基础课程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和价值。二是在尊重职业教育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衔接关系。在考虑知识体系完整性和专业实际需求的情况下,中职学校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主动服务专业课教学。有效促进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在体系结构上无缝衔接,在内容编排上深度融合。
王敬杰,孙诚.综合素质本位的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0):22-29.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作者王敬杰、孙诚。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