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inerva和Scratch看美国在线教育趋势和中国在线教育的“悖论”
国外特别是美国的教学,现在的“水往东流”。什么意思呢?就是“水”——教学方向,是根据互联网时代重新来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甚至教学的地点,人才招聘都是根据互联网时代的需求来决定的。
相反,在中国,互联网越来越火热以后,教育反而向西走了更多了,更多是拿互联网技术把中国现在的应试教育做得更有效率。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所谓的教育信息化在“铺货”,拿KPI来考验这个孩子作业做了没有,做得好不好,找每一个知识点的遗漏或错误,很典型的是用技术把现在的这个系统做得更强大。
同属东亚圈的日韩和中国,在文化和观念上便有着差异,更不用说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会和国内有着什么样的不同。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创业者想要解决的,其实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痛点。
曾经在某次交流活动中,一个创业者引进了一款国外的在线交流互动平台,希望能尽快将产品打进公立校。创始人提出了“利用统一的沟通平台,防止教师私生活公开,保护教师隐私”这个观点。实际上,中国老师需求的并不是生活上的严格保密,他们也会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晒照片。许多老师会用一些社交工具添加家长为好友进行一对一的沟通,生活隐私的保护这一点其实是老师的“伪需求”。真正的需求仍旧在于课堂外的减负,即让教师专注教学,又最大程度地减轻教师其他繁杂的管理工作。
互联网是人类最大公益:因为互联网所代表的科技,各种教育资源可以低价甚至免费获取,提升了全人类的教育福祉。
互联网用顺人性方式改变教育场景:互联网代表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可以少一些价值观判断,充分利用互联网顺应人性,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教育是根本,商业和公益都是手段:教育人在商业领域和公益领域都在努力,只是侧重点略有不同,平衡好效率和公平,双方可以互相借鉴。
STEAM教育的过程应该包括五部分:情景学习,与个体有意义关联,逻辑化思维,使用合适的工具,容易学以致用。
自STEAM的概念被提出后的10年间,美国的STEAM教育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关于STEAM教学的大纲和相关解读也陆续产生。中国也可以出台本土化的课程标准,但是,目前最主要的还是要转变思维方式,不然STEAM教育就会变成按照固定的套路去验证。我们应该让学生去创造一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和技术是很重要的手段。未来几十年世界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不应该让孩子prepare for the future,而是invent the future。”
日均280万次学习记录,魔方秀张征解秘UGC学习社区该怎么做
高质量内容也往往意味着高成本(抄袭不在讨论范围中),对一些创业企业来说,内容成为了非常沉重的负担。有观点认为,UGC模式是降低内容生产成本的好办法。在一些细分领域(如拍照搜题),也确有产品曾尝试采用UGC的模式,但却有两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1.如何激励内容的生产者
2.如何确保内容质量
其实,社区(Community)并不是互联网带来的产物。作为社会性动物,即使没有互联网,人类也会因地域、亲缘、兴趣等共同的属性而聚集在一起,进行各种社交性活动。而在线上,如果要做一款具有社区性质的产品,兴趣是相比地域、血缘更合适的连接器。对共同喜爱的事物进行探讨,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社交行为。
国内的教育市场,还未真正形成“行业消费”概念,无论是O2O或是其他的模式,市场处于早期阶段,但是中国的教育市场规模近万亿,国人十分重视教育,因此吸引众多的关注。
线下教育而言,大的品牌已经出现,但是小的教育机构依附教育客单价高的条件,还是可以生存下来,中小机构的散装市场仍然存在;线上教育而言,众多的细分领域里,缺少明晰、且盈利模式走通的模式出现,大家都在试,资本愿意花钱去换下一个独角兽。
目前,中国外语培训市场的规模预估只有 300 亿,国际化的路线对于投资者来说更有吸引力。和 51talk 走的低价路线、疯狂的收揽用户不同,VIPABC 没有跟随其打价格战,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师资路线,一直都是做高单价的一对一课程。而这,反而成为吸引投资人最重要的一点。
教育虽然利润率不高,但现金流丰富。谁能收到更多的现金,谁就有更多的投资机会。这是一个目前非常流行的做教育投资的逻辑。只要投资团队有足够的经验,未来公司的规模自然会膨胀,相应的就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技术迭代的可能性。目前,加入这个投资战队的,都是世界级的投资公司。不出意外,就是共享盛世繁荣的局面。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