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前言
估计到这篇文章可能会被很多人骂,先澄清一下,探讨『双师课堂』这个教学模式,并没有黑哪家机构的想法,反而在看到有数一数二的大型线下机构愿意冒着丢失生源的风险尝试K12培训在线化的时候,还是要点一万个赞的,这对教育用户习惯,亦或是试水未来学习方式的应用,对行业都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在肯定试点行为本身的前提下,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我个人的质疑,若能抛砖引玉,则再好不过啦。
一、我们要不要为了在线而在线
芥末堆前几天发了一篇观察文章《从线下到线上,转型路上跨过的那些坑》,主要讲了从传统的线下培训机构转型线上并获得成功的故事。很不幸的是,我数来数去,其中的成功例子全部来自职业教育类领域,其目标客户自我驱动力强、付费能力强、目标明确、培训周期短,这些老生常谈就不再展开详叙了。
职业教育影响付费结果的往往是学生(学生自主付费或说服家长付费),而在K12领域则往往是家长的意愿影响付费结果,两个付费主体的年龄差了10-30岁,这部分家长是否已经被教育完成,接受在线教育的新型授课方式了?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所以为了推进机构向在线化转型的进程,进一步教育广大中年女性群众,我们就搞出来一个半人半兽的东西——双师课堂,把学生赶到一个屋子里看直播、刷题,旁边还有一个助教在辅导。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情,明明家中有完善的学习空间和全套的学习设备,非要跑到自习室学习的人,一定是控制能力差和不太懂得如何自主学习的人。
同样奇怪的是,学生明明有更好的独立设备、更舒适的空间,教育内容明明可以无阻碍地传播到每一台终端上,家长明明可以充当免费的助教角色,却一定要大费周章跑到机构教学点看视频学习。那一定也是不太懂得如何利用资源完成学习的学生和家长。
是建很多很多个自习室重要,还是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重要?
是拼命营造所谓在线教育场景重要,还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多样化的学习手段达成目标重要?
二、从『教学三角』说开去
『教学三角』(Künzli, 1998; Laursen, 2002; Bering Keiding, 2003)对于解构双师课堂是一个比较有用的分析模式,教学三角展示了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因素:教学的内容、主题、学习目标,学习者或学生,还有教师。他们之间存在着三中重要关系:首先,学习者和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为『认知轴』(acquisition axis);其次,教师和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再现轴』(representation axis);最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互动轴』(interaction axis)。
如图1所示,传统的单一教师授课模式中,教师承担着两方面的角色:与学生的互动和对知识的再现。而在双师课堂中,如图2所示,教师1(授课型教师)的角色功能被大大弱化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轴基本被打破,只剩下再现教学内容这一个功能,和通过答题器连接的极弱互动。
而与之相反的是,教师2(助教型教师)扮演的角色一下子丰富起来,不仅在备课时要与教师1直接互动,领悟课堂所学,还要在课堂上与学生直接互动,及时把握学习节奏,同时还要在课后承担『再现内容』任务,帮助学生巩固。可想而知,如果保证好的课堂效果,对于教师2的要求有多高。
在家长帮论坛,学而思南京试点班级的家长对于双师课堂的评价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对双师课堂的好评评价中,绝大多数都点名提到了辅导老师的勤恳、有亲和力、认真负责。
那么,当双师模式在全国推开后,又如何保证助教型教师的质量呢?薪酬不如正式教师、没有正式教师『名分』、个人发展路径不明确,却承担着繁重的任务,如何保证人人都勤恳、有亲和力、认真负责?助教决定了整个机构的口碑,是不是有点荒唐?
最后还要说的一点是,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不仅有超强的『知识再现能力』,更应该有超强的『互动能力』,互动其实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掌控能力。可以说,再现轴的质量决定了教师能否成为优秀教师,互动轴的质量决定了教师能否成为名师。互动轴都没了,尚能名师否?
三、你们真的不是在打价格战吗
近两年,『一元课』、『99元课』等等吸睛课程层出不穷,这股歪风邪气也波及到了双师课堂。现在看来,双师课堂的客单价低得可怕。
开设双师课堂的机构的市场部门可以做几个统计和调研:
1.多少客户成交是因为客单价格超低?
2.多少客户是因为价格低廉(也可以说是性价比高)而续班的?
3.如果提价到正常利润价格,多少客户会流失?
4.多少客户会花费同样的学费转到纯线上教学(这才是目的吧)?
无论传统授课方式还是在线授课方式,巨头过多关注价格战、渠道战、流量战,不仅损害品牌价值,更可能给注重质量和服务体验的小机构趁虚而入的机会。
低价获客一时爽啊。_(:3 」∠)_
最后:
双师课堂举起的另一面大旗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地区分享,但在在线教育促进各地教育资源融通这件事上,我一直有个质疑:三四线城市的孩子们在K12培训领域是真的需要一线城市的明星教师资源吗?如果他们的真正痛点在资源不均上,在线K12巨头早十年就该出现了。(关于这个问题,欢迎与我微信讨论。如果有价值,可以写一个系列。)
我们煞费苦心折腾了这么久才发现,起码在现阶段,K12领域的在线教育还是个小众行为。在线机构如何服务好小众客户,进一步提高教学体验、提升完课率、管控学习效果,等待K12在线教育爆发的那一天,可能会比硬拽着大众体验这个不中不洋、非驴非马的『双师课堂』更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敖冉(微信号:173525313),欢迎与作者交流。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