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芥末堆 卢楠 10月11日
“大学生暑期支教时间太短”,这是支教常被诟病的一个问题。
而今天芥末堆想聊的“传递童年”项目,则试图将教育技术的优势转化为推动教育公平的动力。
支教:从线下到线上
“在线教育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我们所做的就是把这套技术和模式由商业转化到公益。”
2009年,传递童年在宁夏银川成立,由学生自发发起,为农村小学提供支教服务。2011年,传递童年总部迁至北京,开启全国化发展。
最初,传递童年做的是传统的线下支教,主要依靠大学生志愿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支教时间短,还没和学生熟悉就要离开了;大学生志愿者不够稳定,经验不足,持续性也不好。这样的短期支教对孩子是否有好处,是否能产生真实的效果,近年来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项目负责人李文渊认为,这种方式其实对孩子是有害的,受益最大的反而是支教者。于是运营两年之后,传递童年开始做夏令营,利用暑假两周时间到学校,与当地学生互动,但影响力依然有限。
2014年底,传递童年转为在线支教。在线的好处是,没有地域限制,志愿者只需要有电脑和网络就能参与,门槛降低很多。更多人的人加入进来,使支教活动可以持续做下去。“一学期和两个月对孩子来讲,效果会很不一样。两个月可能刚刚混熟,志愿者刚找到感觉,知道下一步怎么做就要离开了。” 李文渊说道。传递童年希望通过在线这种轻便的方式,在全国一个点一个点做起来,让支教变成全民可以参与的活动。
今年4月份,同样想做在线支教的爱志愿网与传递童年合并,之后,原本不够规范的公司建立起了整体构架和管理制度。
农村小学:有硬件没老师
“这是学校建校以来上过的第一堂美术课。”
传递童年采用的方式,就是从之前积累的一大批乡村学校中,选出合适的学校搭建云教室,进行在线支教。这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有一定要求。
“在我们看来,中国农村小学,基础设施是不差的,教学楼建得很漂亮,很多学校都是通网的,网速也很快。”他以现在支教的易县三所小学为例,易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教学楼也是近几年建起来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室、科普实验室全都有。只需要再配备一些简单的硬件产品,如麦克风、摄像头、音响,就能搭建一个符合要求的云教室。
乡村学校真正的问题,是师资不足。
一方面,老师数量严重不足。按照国家规定,小学的师生比应为1:19/20,但实际上乡村学校的师生比远超这个数字,有的老师甚至要代几门课,课堂质量可想而知。“没有老师,设备都荒废在那里,没有用。”而且年纪较大的老师,也不会使用这些设备。
另一方面,在师资结构上,像美术、音乐,还有城里孩子经常会上的动手课和活动课,在农村基本上是空白。在这方面,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差距就明显拉开了。“我们去易县的时候,校长已经在学校工作了25年。我们在那里上了一堂美术课,校长告诉我们,这是学校建校以来上过的第一次美术课。”
志愿者:师范生为主力
“师范类是首选,但完全不排除其他大学的优秀学生。”
在考虑志愿者招募来源时,传递童年选择以师范院校的学生为主。一方面,从专业知识来讲,师范学生比非师范具有优势,也更具品牌效应。另一方面,既然报考了师范专业,可能对教学更有意愿,而且他们也有实践的需求,做志愿者给学生上课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机会。
今年,传递童年开始尝试引入社会志愿者,由总部垂直管理。为补足学生志愿者的不足,他们还计划招一些真正的老师,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生培训;另一方面也更稳定,课程质量也更好。
志愿者经培训后要进行试讲,合格后才可以上岗。培训内容包括对项目的了解、学会使用在线教学工具,以及课程内容的培训,这部分由外部聘请的有在线教育经验的老师来授课。
运营:借助高校社团
“垂直管理志愿者会消耗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可能扩展到一定规模,就遇到瓶颈,比如100个志愿者就很难管理了。”
志愿者管理方面,传递童年选择由高校社团负责。如果学校社团已经建立好了系统,传递童年选择和学校社团合作,共同开发项目。没有社团的学校,就自建社团,由学生管理。总部为各社团提供培训、课件、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我们现在在探索一种模式,志愿者大部分由社团来运营。社团能做的,让社团自己做,我们做监督、指导的角色。这样我们就可以空出大部分精力,用很少的人力来管理这些学校,把时间用在做效果更大的事,如教师培训和新课程、新技术的引入。”
以首师大为例,首师大现在与易县的几所学校结对子,虽然他们的学生频频在换,但首师大就对应这几所学校。
传递童年现在合作的高校有四所:上师大、首师大、南审和澳大。除澳大外,志愿者都是师范院校学生。澳大本身是英语授课,澳大的志愿者主要教英语。其中,上师大,对应5所小学,首师大对应3所,澳大对应1所。志愿者不到100人,总共覆盖了1500多名学生。
“未来,随着整个团队运营的成熟,就由他们完全自洽地运行下去。我们开始会给他们引路,帮助他们建立起来。未来就是让他们自己运营下去。如果他们的校园团队,志愿者很充足,他们也可以再去开发其他学校,进行良性循环。这样一个点一个点拓展下去,可以把规模做得很大,像网络一样,把全国的高校对应起来。”
课程:外语、美术、音乐为主
“语数外最适合做在线,但我们不太可能去把学校已有的课程挤掉。”
传递童年现在开设最多的课程是英语、音乐、美术,还有两个合作的课程:心理学和财商教育。心理学和日慈公益基金会合作,财商教育和百特教育合作。
“选择开发英语、美术、音乐这些课程,是因为学校提出的需求。另外两门合作课,是我们认为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的。经过和学校协商后,学校也同意来上。”
志愿者每周服务一堂课,学校每周获得的总服务时长与开设的课程种类和覆盖到的人数有关。以易县为例,三所小学,每所学校每周上三节课,即学校可以获得120min时长的服务。而澳大对应的学校,只开了一门英语,每周只上一节课。开设课程数量越多,每门课覆盖的人数越多,学校获得的总的服务时长也就更多。
志愿者使用传递童年提供的教案。英语、美术、音乐的教案,来自北京的小学,再根据对应农村学校的状况,组合而成。比如要教授从没上过美术课的四年级学生,就从一到四年级的教案里挑出几部分内容,从基础开始,组合成新的教案。合作课程就比较简单,合作方有成熟的教案,只需将内容修改得更贴近农村的孩子。
“未来,随着合作时间的增长,可能学校对我们有更多信任,我们就可以提出:你们语数外需不需要一些课外的内容?学生可能会很感兴趣。你需要什么,我就先给你什么;这样做下去效果不错,我们再一点点提意见。”
如果你也想为乡村学校的孩子贡献一份力量,请扫码关注“传递童年”微信公众号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