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pixabay)
“每次我想跳楼,我爸就说,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17岁的张钊面对镜头这样控诉父亲。
芥末堆 宁宁 6月13日
他的父亲在回答怎么看张钊想要跳楼的问题时说道:我不相信,我感觉他没这个胆,他是试探性地攻击你。
这是央视纪录片《镜子》中的画面。片子讲述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孩子进入一家特殊机构接受81天的培训,他们的父母则需要接受6天的课堂教育,学习如何摆脱为人父母的困惑、无助和痛苦。
片子的播出再次将家庭教育推向公众视野,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人大附中部分班级甚至停课半天观看这部片子。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大范围讨论家庭教育了。今年两会期间,家庭教育就曾多次出现在委员们的提案中。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提出建议设立“家庭教育日”,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曹德旺提议国家尽快制定《家长教育法》。
政策层面的推力也一直在加大。从1996年开始,全国妇联和教育部等部门相继联合制定了家庭教育九五、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规划。规划从最初的以各种家长学校的创办为核心,到逐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家庭教育培训指导机构,扩大家庭教育服务覆盖率。
无论是家长认知还是政策鼓励,家庭教育在从业者林薇看来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关注热度的另一面,却是纯粹的家庭教育机构难以生存。从业者唐立鹏称之为,热门中的冷门。
实际指导的尴尬遇冷背后是家长付费意愿低,社会机构获得的政策实际扶持少。而政府层面推动的大范围的家长学校因缺乏体系化的教材和长期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只能做到一种倡导,无法给出更多个案的实际指导。
诸多现实的困境束缚着现阶段的家庭教育指导的发展。
家长认知提高,但付费意愿低
1994年林薇创办儿童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训机构。在针对儿童类的主课程之外,她还设计了家长课程的内容。
在她的眼中,家庭教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学校更多作为一个群体教育,教给孩子的是学习的方法,但一个孩子的秉性,价值观,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更多受家庭的熏染。
这种体悟与她的专业及此前的工作经历有关。林薇大学专业是教育心理学,毕业后在一个研究所做儿童心理咨询。做儿童心理咨询时,除了要跟孩子沟通,很大程度要跟家长沟通。咨询的结果往往是家长改变一点,孩子就能有大的进步。这让林薇觉得儿童心理咨询核心的指向是家庭教育。
所以在创业之初,她就把家长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培育家长的教育意识。
90年代初,速成记忆类培训讲座火热,家长的教育意识仍然停留在应试的层面。但二十多年来,情况已经迥然不同。林薇的感知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越来越强,很多年轻妈妈从孩子还未出生就开始看各类育儿书籍,“家长对家教知识的学习渴望是很高的。”从最初的追逐速成的方法论到逐渐关注孩子的个性品质层面的成长,家长在悄然发生着转变。
4月初在一个线下家长培训班上,芥末堆遇到一位三岁孩子的全职妈妈。她来上课是因为她觉得孩子太懂事、太敏感。孩子会跟她说,“一个人在家不要孤单”,“我有自己的朋友了,妈妈你可以去工作”之类的话。这些细微的心理变化被她看在眼里,并引起重视。
年轻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热情催生出各类相关的培训机构。林薇说,从90年代到现在,家庭教育的从业者大量涌入,很多即便不是纯粹做家庭教育的机构也开设有各类家教课。
但看似热闹的培训市场,并未出现多少真正优质做家庭教育的机构。二十几年来林薇见过一批机构起来又下去。其中不乏有对家庭教育非常有热情的人。直到现在还经常有人来问她,家庭教育市场广阔,怎么切入进去?从朋友的角度出发,她通常劝人谨慎。
“家长空有这个意识,但是真正为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投入付费的,我觉得还有待提高。”当初创业时,这点林薇就想得很明白。家长课程在她的机构是免费提供的,辅助孩子的素质类课程。
只有当孩子出现严重的问题,家庭内部也无力解决时,家长才会选择一些付费咨询。但这种付费意愿在日常中无法体现。这让纯粹做家庭教育的机构难以靠家长类的课程长期获益,无法生存。大多数机构都是像林薇一样,做孩子的付费课程,家长课程作为免费附加部分。
国外理论引进后水土不服
在家庭教育创业者唐立鹏看来,市场上真正做家庭教育的机构少,更为关键的是,国内家庭教育的理论缺乏,国外理论的引进本土化做得又不够好,可落地的实际指导太少。没有针对性,家长们不愿意为此付费。
家庭教育中包含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构建,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它归属于终身学习的范畴。想做好,并不容易。
唐立鹏观察,49年后,研究家庭教育的院系和机构很多都被砍掉,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出现很多空白。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首次开设了一门家庭教育学的专业,当时颇受学生追捧。但他退休后,这门学科就没有人教了。在当时社会普遍对家庭教育不重视的情况,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很不好。之后这个专业就被取消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介绍,现在全国大概只有10所左右的大学开设有家庭教育学的课程,以选修课为多。家庭教育学理论的不足,也使得高校开设这门学科有不小的难度。“这项工作一直是中国的弱项。”
但市场不会等。有些机构直接引进国外的家庭教育指导理论。“父母效能训练”是目前被广为认可的一种父母指导与训练的课程体系,1960年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高登创立。父母效能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向父母们传递现代家教理念和亲子互动技巧来解决亲子教育中的困难,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与“父母效能训练”相似的是“正面管教”的理论,现在市场上较大的纯做家庭教育的机构就是引进的这套。正面管教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创办,它所倡导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深受年轻家长们的追捧。
引进这套理论的机构一方面开设家长课程,另一方面培训讲师。在业内人士观察看来,这类引进国外的理论的课程体系在逐渐开展的过程中,显露出一些问题,本地化不够,导致实际的针对性不强。很多家长当场听觉得很有用,但回到家却很难实践。短期快速速成的讲师班也被指营销味道太重。
唐立鹏认为,欧美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国内差别太大,有些理论在国外适用,是因为国外家长的教育理念本身与理论一定程度适应,能够容易接受并具体实践。但到了国内,家庭教育的情境发生改变,有些理论并不能完全适应。部分家长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矛盾和冲突。
体系化培训不足,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匮乏
做了二十多年的教育培训,林薇觉得家庭教育对从业者的要求很高。好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不仅对儿童发展规律有所认知,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你要跟家长讲家庭教育,你首先要比较懂孩子。”林薇认为,不懂得基本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指导者,在具体的情境指导中只会停留在空洞的方法论里。这些认知还要逐步内化,变成自身的一种能力。所以家庭教育的指导非常需要有实践经验的人。
而市场上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教育讲师或指导者专业程度太低。在充斥着各种家教书籍、高校方法的家庭教育市场,有些从业者甚至没有最基本的科学育儿理念。林薇觉得家庭教育没有统一的模式,家庭背景、孩子个性,、家庭结构都有差异,这些复杂的情境没有办法用一种方法去解决。这就需要具体的家庭教育指导者能够既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又能顾及个体家庭的差异,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者需要体系化的培训,市场上那些几周速成的家庭教育讲师班,在从业者看来是靠不住的。
唐立鹏介绍,美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已经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它从六十年代开始起步,起初政府不承认,但在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师协会后,它的培训内容体系、准入制度和考核制度都非常严格,最终在社会上形成很大的影响力,得到政府的认可。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内容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成人心理学、儿童的法律。学完要经过笔试、面试,还要有实际的工作报告,最终才能成为一个正式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相比之下,国内缺乏规范、系统的家庭教育从业者培训。仅有的少部分专家资源都集中在一线城市。在长沙做家庭教育创业的唐立鹏这点感知尤其明显,他在长沙统计,真正能够讲好家庭教育课程的不到30人,讲得好的就四五个。而这基本就是湖南省的数量了。
在对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山西、四川、内蒙古、甘肃等八省市进行36117份问卷调查分析后,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0-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查报告》显示,80%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年龄在23-42岁。管理者队伍处于从青年向中年过渡的阶段,相比指导者在年龄、工龄和教龄上具有3-5岁的优势。但管理者的学历层次令人担忧,未达大专学历的比率超过20%。
呼吁政府购买专业的家庭教育服务
政策上对家庭教育的推力近些年在逐渐增强。新中国成立后,最初家庭教育的概念仅在《婚姻法》中有所体现,但被归为个人私人领域。80年代末90年代初,家庭教育被作为三大教育形态之一,归属于教育的范畴。教育法律中开始出现有关家庭教育的规范,尤其有关家庭中教育职责的规定。此后,全国妇联开始从1996年制定专门的家庭教育工作规划。
四次家庭教育规划都提出建设家庭教育工作专家队伍。九五和十五计划要求开展业务培训,逐步做到持证上岗,有条件的地区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对家庭教育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探索建立家庭教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十二五规划还提出要求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高校、研究机构设置家庭教育专业或课程,培养一批家庭教育专业毕业生,充实家庭教育专业化力量。
孙云晓介绍,目前最普遍的家庭教育形式是,全国妇联倡导的在各地中小学开办的家长学校,“全国有四五十万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学校。”家长学校会定期邀请学校老师、教育学、心理学专家,还有些优秀家长做讲座,开办工作坊。
另外,全国妇联在全国建有培训基地,专门做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他还介绍,包括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内的很多机构都有参与这项工作,从2007年开始,已经培养有上万名家庭教育指导者,仅河南省这么多年培养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超过六七千人。
家长学校从更大范围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但一定程度缺少细致的个案指导。赵忠心曾在其所编写的《家庭教育学》中还提到家长学校在施行过程中,因缺乏教材,没有体系化的课程,一些家长学校难以存续。
家庭教育还需要政府在更多方面给予支持,包括经费上的支持。目前已颁布的家庭教育规划只是提议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有条件的地区将其纳入政府民生工程,探索多渠道经费筹措。具体的执行还在于地方是否重视。
两会期间,孙云晓曾在做客中国教育报时呼吁,政府主导家庭教育的力度要加大,把家庭教育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也可以通过购买专业服务的方式满足更多的社会需求。
这也是林薇希望看到的。二十多年的创业经历中,林薇看到一些真正用心做家庭教育的机构难以为继,她希望政府能在这方面给予更多实质的支持,鼓励更多专业的人士进入家庭教育领域。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