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edX中国区负责人刘俊杰,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课程总监、学堂在线雨课堂项目负责人王帅国(从左到右)
芥末堆 红印儿 11月16日
11月15日,在“GET2017教育科技大会”的学术发展分论坛上,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edX中国区负责人刘俊杰以及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课程总监、学堂在线雨课堂项目负责人王帅国就MOOC相关的话题展开了一场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的问题由现场观众提出,三位嘉宾作答,内容涉及MOOC的多个方面,包括MOOC认证、课程完成率、 老师与学生的参与度等等。
以下是圆桌讨论的实录(芥末堆有删减):
问题1:雇主对MOOC证书的认可度
在求职过程中,雇主对MOOC认证的认可度是怎样的?
刘俊杰:不同证书的含金量不同
国外目前对MOOC证书的认可率是越来越高的。主要看是怎样的企业。如果企业规模比较大,特别是科技行业的企业,对MOOC证书的认可度会比较高。
我们(edX)的MOOC证书分为很多不同种类,有普通的认证证书,有刚刚提到的微硕士认证,还有职业认证。不同证书的含金量不一样,因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强度和监考的严格度都不一样。雇主会根据具体证书特点来判断。但是目前在国内MOOC证书的认可度还偏低。
王帅国:MOOC认证的应用场景不止于求职
往大一点说,MOOC证书的应用场景不仅仅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当所学专业与所找工作不匹配的时候,MOOC证书的作用非常大。 比如,你学的可能不是计算机类的学科,但你想去找工程师的工作,或者你不是学金融学相关的专业,但你想找金融类的工作。在这种场景下,相关的本科学位、研究生学位,再加上一定数量的MOOC证书,是能在一定层面上向雇主反映你真实的学习状况的。
认可度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高。现阶段我们已经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多人本科学的是一个专业,研究生想换另一个专业,在考研面试的时候,就会拿出很多证书。如果你本科学的是一个专业,研究生要申请国外大学的另一个专业的时候,有的人就会在自己的简历里附带大量的MOOC证书。
焦建利:认可度取决于国家、雇主、个人
认可度取决于很多因素。不同国家会有不同,在西方可能会好一点,现阶段在我国可能还不行,因为我们连在线证书都很难确认。 西方(美国、欧洲)开发的那些证书国内都很难认证,取决于国家、雇主、人。
问题2:MOOC课程的参与度
中小学或是职业院校的老师,平时工作相当忙,如何让他们参与到MOOC中?另一方面,在学慕课时,有的学生自治力不高,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
焦建利:MOOC是为自学能力强的人准备的
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人,如果自治力差,你搞什么都没用,他不走心。我们讲MOOC靠谱、在线学习靠谱,应该把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线学习的方法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从这个意义来说,发展MOOC一定是有必要的,因为它是一种非正式学习,就是为了那些学习能力强的、自学能力强的人准备的。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教育世界,根本不缺少资源,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想要学习的任何东西。对老师来说,他们不缺少资源,就像在生活里不缺少美一样,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回顾过去二三十年,我们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把重要的战略目标和举措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另外就是放在教育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上。 过去20年我一直在讲这样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知,此乃信息时代之真知。这也是老师的第一知。
很多人在批评学生,说学生辍学,说学生不用MOOC。难道你认为学生一生下来就会学习MOOC?你为学生学习MOOC做了哪些支持服务?学生在线学习MOOC有什么风险?什么地方会出错?怎么学习能够更高效?这些事我们做得恐怕还很少。
问题3:MOOC课程的完成率
对于MOOC完成率较低的情况,该如何解决?
王帅国:让更多人在MOOC中实现自己的诉求
这是一个老问题,可以从两个部分来看。第一,MOOC是不是要追求高完成率?清华大学的MOOC里,最高的完成率是36%。这个MOOC是由清华大学体育部的孙葆洁老师开设的足球运动与科学。这门课很有意思,讲香蕉球为什么是香蕉球等等。为什么这门课的完成率很高?因为体育这个主题让大家看起来、学起来比较轻松。是否应该把很高的完成率作为一门课的指标,这是一个要打问号的事。
第二,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来学MOOC的目的是否一样?我们刚才提到MOOC有很多模式,有一种模式是MOOC学分课,学校把这门MOOC作为学分让学生上去学,学完之后能代替课下的学分。MOOC学分课的完成率接近100%,只有个别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这个和我们平时提到的3%、5%的MOOC完成率是不一样的,学习者带着不同的目的来学,最后的完成率也会不一样。
还有很多学习者学MOOC是怀着查字典、查文献的心态来学的。有一门MOOC叫数据结构,据说很多工程师在面试的前一天晚上会挑出其中几个章节来看。这一类人就看这章,但这个章节对于他职业生涯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正向的作用。
我们希望更多人能好好学、珍视清华大学和更多老师的MOOC服务,从第一章学到最后一章。但很多同学的学习目标是不一样的,这些类型就构成了大千世界对于MOOC这个产品的不同诉求。能够满足更多人的诉求,也是MOOC很大的社会价值。所以,不一定追求100%的完成率,而是追求更多人能够在MOOC中实现自己的诉求,也是MOOC的功德圆满。
焦建利:MOOC是一种兴趣驱动的学习
我很同意王老师的看法,不能用传统课堂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来衡量和评价MOOC。在传统的课堂教学里,我们的完成率是100%,辍学率是0%。可是在大学的课堂里,学习真的发生了吗?MOOC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非正式学习。
其实也有很多措施可以帮助课程提供者(教师和机构)来逐渐提升MOOC的完成率。我们在课程实践里也做了很多措施和调试。比如,我们给学生提供课程日历,要求学习者在课程注册时要订阅日历。没有一个MOOC学习者是为了辍学而来的,那他为什么辍学呢?是因为他很忙,忘记了这件事情。可能他觉得这节课挺有意思,只是这个课明年2月25日开课,到了3月课程都结束了,他还没想起这件事情来。
我们在课程里调用了360日历,把提交作业、作业互评、考试的时间点全部都添加到日历里。学习者注册之后就会有提醒,这个措施可以降低他的辍学率。
我们还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措施,比如在平台上组建课程学习小组。当学生在一个小组里,小组五个人,如果学生回回都不来上课,会好意思吗?这样学生能有更多的黏性。
虽然有一些方法可以用,但是归根到底,MOOC是一种兴趣驱动的学习。没有人用学分来诱惑你,你可以决定以什么方式来学,想学到里就学到哪里,不想学就辍学,没什么。这个很好,这也是MOOC的一个正常状态。
刘俊杰:用机器学习的方法预测辍学率
刚才王老师提到不同课程的完成率很不一样,我们在后台发现,付费用户的完成率要比免费用户的完成率高很多。特别是学分和微硕士的用户,有些课程的完成率可以达到70%、80%,非常高。
而且每个用户的需求不一样。我们发现哈佛和MIT课程的使用者里,30%的用户其实是老师。他们并不想学习课程内容,也不需要考试。他们就想看一下哈佛、MIT老师是怎么教学的。
另外我也可以分享两个提高完成率的措施。一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有些课程会有每周的答疑时间,甚至把学生分组后进行分组答疑,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另一方面,我们会在后台用一些研究方法(机器学习的方法)预测辍学率。如果预测某个学生下周会辍学,就会在前一周给他发邮件,说一些鼓励的话,比如“坚持就是胜利”之类的,这样学生很可能第二周还会再回来学习。
问题4:MOOC课程的完成率
用MOOC做企业培训时,如何提高企业的完成率?有人说吸引人的MOOC都是娱乐性、快餐式的,这给希望在某个领域做深入的老师泼了冷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焦建利:MOOC完成率取决于使用者
体验学习是趋势,但对于在企业学习里如何提高完成率,我很难给你建议,因为你才是行家。我接触更多的是学校里的学习,我尝试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第一,把在线学习和线下学习结合起来可能是比较好的策略。第二,逐渐引入一些东西。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所有事业的奥秘。企业管理中的一些措施可能会有帮助。但恐怕很难说什么措施特别有效。
对第二个问题,我有两个看法。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快餐时代,你真正看过你在朋友圈里转发的文章吗?我们基本上是看了一眼标题,觉得不错,就转发了。你没办法深入下去,这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不是MOOC的特色。另外,这种观点过于悲观,这样的争论没有意义,我特别不愿意参加这样的讨论。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它在谁手里、怎么用。
刘俊杰:让企业为学习者提供激励
企业培训方面我们有一些小的激励措施。比如让企业把完成率作为员工的考核指标,或者让企业给员工的培训提供补贴报销。我们在印度跟一些英语培训机构合作,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用户在培训中心里学习课程,培训中心为他们提供线下的助教,这样一来完成率可能会更高。
王帅国:师生间的感情有助于提高课程完成率
我们没做过企业类的MOOC,但对于怎样留存学生,我们做过相关的实验。学习是一个苦差事。你可能经常会帮朋友做一些你并不愿意做的事,那为什么你愿意做?因为你们有交情、有感情。我们做实验发现,师生之间的感情对学生完成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举个例子,我们在清华做了很多实验。比如,让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眼睛直视摄象头,并眨一眨眼、笑一笑。虽然这只是跟学生远距离的眼神交流,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完成率。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的观点是不能对MOOC求全责备。如果MOOC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大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每一间实体课堂里的言传身教、价值影响、动手实操训练等等,都是大学校园里很重要的组成部分。MOOC的意义在于什么? 它很大一个特征就是把学习门槛全面降低了。下载一个APP、打开一个网站就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课堂讲座,就能跟老师和助教进行实时的互动和交流。这样的社会价值已经超出了MOOC的概念。如果你认为学几门MOOC就可以实现学术上很大的成就,会很难。
问题5:MOOC老师如何理解学生
做MOOC时,怎样让老师更懂学生,实现“懂你”的效果?是否需要搭建虚拟老师?
王帅国:用数据弥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这个问题换一个提法,无非是老师怎样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进展。这个背后是老师怎样关注每个学生的相关数据。就像开车,有了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之后,你开始懂得你前面的路,车可能会开得更好。
中国教室里的师生比跟国外可能还有一定差距,我们一节课可能有100人、200人。更不要说MOOC了,一个MOOC的学生可能有几十万人。每个老师怎样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可能并不是老师出了问题,也不是老师不够懂学生,而是老师面前没有一个像导航系统一样的东西,让他能够去了解每个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我们从2016年开始做雨课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连接。老师要想懂学生,信息对称是很关键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老师只能通过看脸或者跟学生交流来做出判断。只有在数据的基础上才能让老师可以懂得学生。
也给大家分享几个案例。使用了雨课堂之后,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了学生更多的特点。比如,这个学生的反应很快,这个同学总是做错题,这个同学每次在课前都会抛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这个同学每次都能抛出一些老师提前预想到的结论。所谓懂你或者是对于某个学生的关注,要建立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上。是要建立AI型的虚拟老师去懂得每个学生,还是让现有的老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数据,填补数据不平衡的鸿沟,可能是我们现阶段需要做的工作。
刘俊杰:用数据和师生间真实的互动让老师更懂学生
MOOC悬殊的师生比意味着老师没有办法真的懂每个学生,但是也会有一些办法。一个就是听起来冷冰冰的数据。通过数据去分析学生的行为表现,然后给学生发送些信息去模拟师生互动。另一个是创造老师和学生真实的互动。举个例子,我们在哈佛有一门讲历史的课,每周都会有一个讨论。讨论题目在星期五发出,周末老师会认真看学生的讨论,然后把学生的讨论分成五大类,给每类学生分组,再点名其中比较优秀、活跃的学生,给他们个性化的反馈。组里其他的学生也会觉得老师好像在跟他们交流一样。但是这种情况对老师的要求会比较高,时间和各方面的投入都会比较高。我们也给学生提供别的一些反馈。比如普通的未付费学生可以获得机器的服务,付费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助教和老师的服务。
焦建利:学习者之中蕴藏的资源是MOOC故事的另一半
我有四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懂你”其实是人类教育共同的梦想。从孔子的时候就是这样,在讲因材施教。“懂你”是教育长期以来的梦想,不是今天MOOC时代的新课题,是人类教育史上永恒的话题。
第二,在用技术支持MOOC课程的教学时,不但要给学生提供懂你的老师,更要提供满足需求的课程。每个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是不同的。怎样借助技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很同意俊杰的说法。MOOC课程规模很大,要让它懂学生很难。面对一个30个学生的班级,老师都不一定能琢磨透每一个学生的脑袋。那如果是面对209个国家的16万学习者,还要让老师懂得学生,对老师来说要求就可能太苛刻了。
但也未必过于悲观。很多课程平台和技术手段都在尝试解决这样的问题。比如随着自适应平台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过去单纯靠老师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我认为人们更多是把MOOC理解为一个课程、一个聚集名师的地方。其实这只是故事的50%而已 。MOOC这个故事的另外50%是学习资源和学习者。土豪同学也是很重要的资源。人工智能导入这门课程的学习者来自世界209个国家,有16万人之多,里面有70岁的,有17岁的,有企业的工程师、退休的教授、正在读博士的人,这是多么重要的资源。
国内很多人在讲MOOC时只讲到了故事的前50%,我觉得更有魅力的是后面的50%。但很多平台没有在这方面提供支持,我们怎样在实践社群里让学习者找到更多的老师?今天我们进入了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学习者社群里可能有75岁刚刚退休的科学院院士,他是资深的专家。既然他跟你是同学,那你有问题的时候就不一定会去问老师了。
依赖于人工智能的进步,再加上我们更多地关注教学法,包括个性化问题在内的很多问题都会逐渐得到解决。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