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补救当下的教育形势,在遵循教学大纲范围的情况下,找到富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培养出一批快乐的学生,我们决定在课堂上营造氛围,让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为学生创造必须自己思考的情境。以下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自我总结
与其告诉学生某项任务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不如让他们在完成任务后想出一个目标。让学生做一次自我总结,并进入下一项任务。
2.采用3B4ME式询问
不要回答不必要的问题,而是鼓励学生花点时间重新思考;其次是查看书籍和其他资源,寻找解决方案;再次是向伙伴们求助;最后才是求助老师。高中老师亚当·舍恩巴特(Adam Schoenbart)的建议很好: 采用3B4ME式询问,即在问老师前先试着做上述3件事。
3.逐步完善任务模型
逐步减少任务中的提示与帮助,增加学生完成任务的自主程度。分析为什么在之前的任务中,你用某种方式帮他们,但在这个任务中却不用了。这有助于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
4.允许或要求学生帮助制定课程
目标是让学生解决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问题,同时使学习变得有趣。列出必须涵盖的内容,并鼓励他们想出有趣而有创意的方法来完成。你可以从整个课程开始,询问建议。
更具冒险精神的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提问来增加挑战:“这节课我们必须做些什么?如何才能实现它?”相信自己能应对各种变化,如果学生想出了很好的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目标,那就鼓励他勇敢去做。
处理更多的变化是解决问题的最好例子。即使没人提出什么建议,这个过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一些自主权。真正的收获是,学生将开始真正理解课程学习的过程。然后,在不知不觉中,你就能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实现想要的成长。
5.确保学生定期复习总结
教会学生在完成一个单元任务后,进行总结复习。他们可能不会做,而当他们感觉不会,或者做得有问题时,你要教他们了。
为什么?这有帮助吗?
当学生第一次看到学习任务时,他们通常只了解任务的前几部分,完成前几部分后,他们会问下一个是什么。这时候要鼓励学生重新去看任务指导,向学生强调,别着急前进,做好这些,大脑自然能处理任务的下一部分。
6.让学生向他人表述自己的学习
让学生把学习与实际联系起来。
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很好的方法:让学生在学校里四处走动,向其他老师或学校领导介绍自己的活动,并询问他们在现实中,完成学习任务意味着什么。
这些回答会让学生更多地考虑学习与现实的相关性,尤其是当回答者反问学生一些问题的时候。
7.使用ABC反馈
提问学生要有互动性。讨论环节充分给学生发声的机会。同时运用亚历克斯·奎格利(Alex Quigley)老师的ABC反馈框架,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课堂上的每个问题都会为解决问题创造机会。(智能观注:奎格利的ABC反馈框架:Agree with; Build upon; Challenge。 )
8.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重新抛回给学生们。这可能有几个结果: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参与讨论的机会;为已解决了问题的学生提供教学机会;减少不必要回答的问题的数量,因为到目前为止,学生们对浪费时间很反感,尤其是浪费他们自己的时间。
9.刻意制造难题
有意问一些锻炼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能够制造出无法回答的问题的老师,也是赢家——我保证班上一定有人想回答,并想试着解释它。
如果做得好,就会创造出一个想象空间,让学生们无法确定自己脑子里想到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对的还是错的,这样可以明显增加学生们的大脑活动。
例如,让学生记住房间里所有白色的东西,然后,让他们低头写下房间里所有绿色的东西;在黑板上随机写下4个词,让学生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列;在黑板上写出一个词,让学生设计一个问题出来,使这个词成为问题的唯一答案;在活动中故意添加错误的信息,并让学生找出它;当然,谜语也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
10.帮助学生专注于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本身
教给学生一些东西:专注于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本身。一个小小的视角变化所能达到的效果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11.教会他们如何学习
最重要的是,确保把下一个要教的单元,定义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单元,并在讲课时不停引用它。
明确地讨论每项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可以发展和巩固你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学生将获得成长的机会!
12.问学生哪些问题至关重要
使用查询,自我指导,协作等方式,来帮助他们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结论
教学不是为了提高成绩。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出色的学生。什么是出色的学生?他们是活跃的、鼓舞人心的、有创造力的和适应力强的。他们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茁壮成长,能够在挑战和探索中不断自我完善。
这些品质并不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也不是特定人群独有的——它们是不断解决问题的结果。能否把你的教室从看护室变成学习室,是否要将学生从一个接受者变成问题解决者,完全依赖于你。
所以让我们开始吧,时不我待!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智能观”编译,原文来源TeachThought,原文作者Paul Moss,原文链接。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来源:智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