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部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听他们说了什么?
校园欺凌
建议通过立法把惩戒权还给学校和教师。
现实中的校园欺凌其实并没有像网络上说的“呈井喷式增长”。
其它
校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仍存在较大困难,刚性需求和现实运行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
急救知识亟待普及,建议将“急救”知识培训列入中学、大学必修课程。
由于对高层次人才的管理不够到位,造成了一部分人才的无序流动,对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
教育公平
民工学校的农村孩子没有任何保障和教育补贴,没有正规校舍和学习环境
只要能划拨5至10亩地,自己能“说服”身边企业家一年盖100所优质农民工子弟学校。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5年。
丁磊:“小学5年,我换了3个小学”。
在国家扶持中西部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中西部高校要如何吸引人才发展教育?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的措施只是临时性应急
素质教育
委员提建议 ,部长来“交账”。
同时建议设立“青少年科学发展”专项基金、建立“云端实验室”平台和区域性科技馆。
当素质教育成为资本关注的重点,政府将会做些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
于欣伟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强制性分级标准。
减负
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减反增,家长的焦虑感更甚
以省为单位探索实行新制度。
对于孩子来说,揠苗助长从来都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
学生减负确实是个“老大难”问题,甚至被视作“教育天空上屡驱不散的雾霾”。
“减负”并不等于公办教育的“后退”
校外培训
探索社会力量引入学校。
代表委员如何看待校外培训机构?
职业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面临专业匹配不够、职业技能不足、职业院校毕业生“实习难”等问题。
杨国强提出青年人满20岁才允许出来工作。
中等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投入产出比最高,是离农村贫困人口距离最近的教育类型。
裴春亮表示,应采取多元经费保障机制,保障职业农民分级分类教育培训体系的运转。
教师建设
将国家规定的生均经费5%用于教师培训提高为10%。
这样做可以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去报读师范院校。
在社会认可度、行业推崇度、待遇等方面,做科研都远远超过教学。
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低,很难吸引到优质人才,造成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中考”、 “高考”升学率的追求上,常常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不少学校因为高级职称名额已满,阻挡了优秀教师进步的步伐。
立足于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教师法亟须修订升级。
“如果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0.1个百分点,新增经费就能够满足300万乡村教师收入翻番的资金需求。”
学前教育
建立基于长远的保障机制,建立独立的幼教职称评审体系。
民办园在“普惠化”过程中存在困难,与政府扶持与监管不到位有关。
0-3岁的托育,究竟是教育性质还是服务性质?
在幼儿园建设中应考虑残疾孩子的实际,建设安全通道、特殊桌椅、卫生间等设施。
高等教育
这样会引发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建议创建 “湾区联合大学”,为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协同发展探索中国方案。
建议地理位置临近的高校之间进行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如交换师资、学生互修课程…
建“双一流大学”是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然要求。
“双一流”从方案设计之初就不是终身制的
“摘穷帽”比较容易,但是“拔穷根”比较难。
大学学费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每年调涨3%左右。
按照“1+N+X”模式发展雄安新区的教育。
目前国家层面大学生实习相关法律法规尚属空白。
人工智能
科大讯飞已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布局,甚至试图建立标准。
当人工智能遇上教育,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