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GET2021】新东方刘烁炀:技术是教育行业的“加速器”,而非“推土机”

作者:李梓毅 发布时间:

【GET2021】新东方刘烁炀:技术是教育行业的“加速器”,而非“推土机”

作者:李梓毅 发布时间:

摘要:“希望大家对教育有一些尊重,尊重教育的规律、尊重教师的发展、尊重教育的伦理。”

WechatIMG1529.jpeg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兼新东方国际教育培训事业部总经理刘烁炀

芥末堆 李梓毅 12月31日报道

12月30日,在由芥末堆举办的GET2021“国计民生 教育的发展”教育科技大会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兼新东方国际教育培训事业部总经理刘烁炀发表了以《新东方教育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为题的演讲,结合新东方在教育科技领域的经验和成果,分享了他的几点思考。

刘烁炀提到,近五六年以来,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教育领域的技术实现了快速迭代和变革,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痛点。面对教育科技未来该往什么方向推进的问题,他提出要做好“垂直深耕、场景贴近、内容为王”这三件事。

与此同时,刘烁炀认为,“技术够用就好“,他表示,教育是慢的行业,技术是这个慢行业的“加速器”,而非行业的“推土机”。

以下为演讲实录,经编辑:

各位尊敬的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开心有机会在这样一个时间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东方的话题。

我来自新东方国际教育板块,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新东方在教育科技创新方面的一些实践与思考》。之所以选这样一个主题,是和我们GET大会的T(Technology)联系在一起的,而GET的“E”是(Education)。教育科技在过去几年发展得非常快,我们做技术的时候往往会很兴奋,觉得自己很厉害,但当潮水退去,冷静下来去思考的时候,究竟什么事做对了?什么事做错了?

我今天讲的内容分三个部分。

1

第一部分,新东方全称叫“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为什么把“科技”两个字专门放大?2012年的时候,高管团队到韩国访学,韩国接待方做了一个很大的横幅“热烈欢迎新东方教育集团”,把“新东方”和“教育”连在一起,但没有“科技”,当时我们觉得对方说的还是挺对的,因为科技并不是我们创办之初的着眼点,但在2015年之后,新东方科技可以说突飞猛进,今天没有人敢忽视新东方“科技”两个字的内涵。今天大家能够想到的教育科技,新东方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新东方在不同场景(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智慧管理、家校沟通)做的功能非常多,换句话说,大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用得到的,基本上新东方都做了,这些内容在新东方的教学体系中全都得以使用。

截屏2021-12-31 下午6.26.01.png

举个例子,智能安防。以前新东方从来不会想到我们会有这样的需求,后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有这么一个痛点发生:学生说来上课了,家长把学生送到新东方的门口后离开,学生又偷溜去打游戏,这时根本判断不出这个学生是否来上课,那能不能通过门禁卡解决?后来发现门禁卡可以互相借用,也没法判断学生是否来了,于是我们专门做了一个面部识别系统。

面部识别在目前中国天眼系统那么发达的情况下,我们把它放到新东方的应用中,作为一个教学场景应用、或管理场景应用,不足为奇。

除了这些管理系统外,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新东方也都有。教学过程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从教学动作中的“讲、练、测、评、考”每个环节都涵盖,无论是口语AI、还是写作识别,批改、直播技术,非常全,我们内部对这些应用都非常满意,但这些都是现象。

我想问一个问题,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在过去6年里,教育科技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革?2020年之前,很多人都在做直播,功能做得很炫,往往做得越炫越忽视稳定性。

疫情给新东方的技术团队一个特别大的机会是,我们一开始上线的时候也会崩,但用了3天时间,把底层系统重新写,做结实了,现在内部开几万人的大会都用的是我们自己的直播技术。

以上这一切都是在过去5年、6年里快速迭代实现的。问题来了,为什么?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我想告诉大家,主要原因在于“卷”。一个是外卷,过去5年,整个教育行业的技术发展真的太快了,公司之间相互PK;另一个是内卷,很多公司对同样一个应用,担心押宝在一个团队万一做不成怎么办?就分成A、B组,谁赢了谁留下,另一个团队出局。

过去这几年,我们教育行业的AI人才有多么的优秀。10年前从来不敢想我们的IT人才会从腾讯阿里百度等公司挖来的,在过去5年都实现了。我们一度在和这些游戏公司、互联网公司PK这些IT人才的薪酬,动辄3倍工资我们也敢去挖,坦率讲还是行业快速发展的力量。

我们要承认,过去这几年我们的技术变革是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而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是优秀人才集聚。

2

第二部分,如果有明天,下一步该怎么走?个人有三个小的体会:垂直深耕、场景贴近、内容为王。

什么是垂直深耕?无论是语音识别,还是OCR技术,我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通用技术。

举个例子,新东方和ETS合作,一起做了语音识别测评工具,对方提供原形、样本,我们和新东方内部AI研究院就做了一个口语测评。

教学有“讲、练、测、评、考”,评价一个学生英文说的是什么,用语音识别就可以,但评价他说得好不好,是否符合托福考试的标准,就没那么简单。我们都知道所有这些引擎、技术是需要用数据去投喂的。

截屏2021-12-31 下午6.28.15.png

举一个例子,这是一篇代码,这个代码我也看不懂,这张PPT是IT同事帮我做的。他告诉我,在这页代码当中,有这样一些关键指标(上图),是托福口语对一个学生的评判给出的关键指标,分别是总分式结论,包括语速检测、流利度检测、完整度检测、停顿检测、强调检测、发音长度检测、连读检测、语调检测、单词识别。

这么多个指标当中我举一个例子,叫做语调检测。为了验证语调检测这件事做得是否正确,我们先建立模型,找了十几位托福口语满分的老师,按不同评分标准去朗读,通过数据的反复验证,实现对引擎的训练。

在雅思批改引擎中,每一个题目同样需经过成百上千篇不同水平、维度的文章来训练评分引擎,以此来实现更高的准确性。

这件事情告诉大家,所有技术在深耕领域去做才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至少新东方是这样认为的。

除了口语的AI测评之外,还有写作批改。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不敢说所有雅思文章都能实现自动批改,原因是每一篇文章要给这个评分引擎投喂至少1000份作文。你要知道雅思考试有多少题目,每一个题目都是一个单独的评分引擎,这件事情做得很累,但是新东方在做。

除了垂直领域之外,第二个叫做场景贴近

5年前流行一个话题叫“微课”,就是今天的视频课片段,有大量的老师录制微课,我冒昧地问各位一句,大家有没有想过,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录制微课的需求是一样的吗?不一样。数学老师特别在意的一个事是自己一边说,一边写这个过程,这个过程,这个停顿、这个写写画画代表的是书写的逻辑推理的过程。

这对数学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但对于语文老师有必要说一句写一个吗?不是的,语文老师的要求在于他在写的时候能够在文章当中做一些圈点,不同颜色的笔对他来说变的更重要,这个叫做场景贴近。

很多做产品的同事误认为客户的需求和用户的需求是一致的,其实恰恰相反。很多做技术的同事会觉得现在的老师需要管理家长微信群。作为一个家长我有问题的时候总找不到老师,我很痛苦,于是我要帮学校建立家校沟通平台,我随时随地可以触达老师。

但这样的功能给老师,老师会买单吗?你要知道一个班主任他的工作压力有多大。班主任在晚上是从来不会回复微信的,我们应该想到为什么不回?因为他太累了。大家真的想做教育技术这件事,就和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用户贴的近一些,要尊重他们的规律。

新东方曾经做过的尝试,我们的磨课平台一开始操作起来并不顺利,但我们要求要通过老师线上的磨课内容检测老师的备课是否充分。我们大概用了一年的时间收集了上千万个课程片段,通过AI技术识别哪些课程讲得好。新东方现在积累了大量的教学内容素材,这件事情可能是新东方面对未来的发展,如何服务更多的客户的一个宝库。

3

截屏2021-12-31 下午6.26.21.png

我想讲的第三件事情,教育技术是不是越发达越好?坦率来讲不一定。

如果大家走进山区,中国很多贫困地区中小学的教育硬件已经足够好,国家铺设的三通两平台和教育一体机也足够好了。我个人认为这些技术够用就好,我们开发出的绝大多数的技术并没有被公立学校的老师使用,这是现实。

4

讲完了这三件事情,最后是我的一些思考。

继续从事教育行业的同志们,我们要有责任感,朗朗乾坤总要有一些人负重前行,大家是这个行业的坚守者。

同时,希望大家对教育有一些尊重,尊重教育的规律、尊重教师的发展、尊重教育的伦理。今天会场科大讯飞的实时转写技术做得太好了,上面是中文,下面是英文,翻译准确率基本上非常高,可以想像,这样的技术在教师中使用会是什么场景,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被记录下来,如果后台有相应的AI分析软件就能知道老师说什么样的内容,这对于教学内容的管控是多么方便。

但是请给老师留一点空间,让这些老师能够有自己的机会,用自己的方式讲话。当所有老师都在讲同样的话,教学内容是安全的,但教学效果就不要再提了,所以我们这些做教育的同仁们要能够尊重教育的规律,能够尊重教育的伦理。这样我们这个行业才能继续往下发展。

最后我想说教育其实是慢的行业,技术是这个慢行业的“加速器”,但我们不要去做“推土机”。以上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谢谢。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GET2021】新东方刘烁炀:技术是教育行业的“加速器”,而非“推土机”分享二维码